第十章5婉约派:不失一颗婉约心
婉约派是中国宋词流派之一,其内容主要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人们形成了以婉约为正的观念。婉约,是婉转含蓄之意。此词始见于先秦,魏晋六朝人已用它形容文学辞章,如陈琳《为袁绍与公孙瓒书》:“得足下书,辞意婉约。”陆机《文赋》:“或清虚以婉约。”在词史上婉转柔美的风调相沿成习,由来已久。
词本来是为合乐演唱而作的,起初演唱的目的多为娱宾遣兴,演唱的场合无非宫廷贵家、秦楼楚馆,因此歌词的内容不外离思别愁、闺情绮怨,这就形成了以《花间集》为代表的“香软”的词风。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且都能各具风韵,自成一家,然而大体上并未脱离婉转柔美的轨迹。因此,前人多用“婉美”(《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软媚”(《词源》)、“绸缪宛转”(《酒边词序》)、“曲折委婉”(《乐府馀论》)等语,来形容他们作品的风调。明人径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应当说是经过长时期酝酿的。
婉约派的词人是用这种词意来表达自己的心志和做人的方向,由于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词人把更多的情感用词表达出来。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高昂于世,也应持有一颗婉约之心。
电影《花样年华》一经面世,就掀起了一阵婉约的热潮。无数人为张曼玉和梁朝伟戏中男女那份若即若离的情感所迷醉,那种缠绵却迟疑、燃烧而冷静的情感度数让人叹为观止,兼有“禅房花木深”的优雅和“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含蓄,还有“天阶月色凉如水”的温婉,红尘俗世中男女无不为此醺醺然而倾倒。正是婉约成就了《花样年华》的精粹之美。
美妙的人生也应如《花样年华》一般,将人生的欢欣悲苦娓娓叙来,如品一杯香茗。“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以这种柔婉的笔调向世人倾诉生活的哀苦,一种凄然之美自然飘逸开来,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心生灵动,如一股清泉汩汩流淌心间。世人的一颗婉约之心,让你停驻匆匆奔跑的脚步,学会品赏身边的平淡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