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14堂心灵修行课
5014800000163

第163章 1冯友兰谈人生境界.

第十四章 仰悟名家风范,涵养一己之心

自古以来,才华横绝者多心蕴天地,方能书写世间万千姿态,描绘人间至真至美至情至境。人蕴气骨,心灵方能涵纳世间万物,终成人中龙凤,决然尘上,超脱于俗世的纷纷扰扰之中,红尘牵绊不住你悠然自得的脚步。仰悟名家风范,涵养一己之心,虽不成龙凤,却心溢欢喜。

第十四章1冯友兰谈人生境界

冯友兰先生是著名的哲学家,特别在中国哲学,人生哲学上有非常深的造诣,他所著的《中国哲学史》是学习中国哲学的必读之书。

在《新原人》一书中,他极富创造性地提出了完整系统的人生境界说。冯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人对生活的体悟和思辨。他认为,人对事物,包括人生,有一种了解,事物便对他有一种意义。了解有深浅,则意义有大小。了解得越深刻、越透彻,意义也就越大越丰富。人对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可有不同。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的意义亦有不同。冯友兰先生按觉解程度及意义的不同,将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层次,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是一种层次最低的人生境界,处于自然境界中的人其特点是“顺才或顺习底”,这种人对宇宙人生之理没有觉解,表现为不识不知。人生对这种境界中的人是一片混沌,这样的人虽然也有自己的人生,但人生对他并不具有意义。冯先生还指出,自然境界中的人,即使其行为是合乎道德的,也不能说这是道德行为,因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自觉地服从理性命令。

人生的第二境界为功利境界。功利境界中的人以求利为目的。凡物的行为,都是为他自己的利益,但都是出于本能的冲动,不是生于心灵的计划。在功利境界中的人,对于“自己”及“利”,有清楚的觉解。也就是说,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与动物并无区别,都是为一己之私利,只是行为时,对其行为有所觉解。冯友兰先生指出:“在功利境界中的人,其行为可以不是不道德底,可以是合乎道德底,但不能是道德底。”“其行为可以不是不道德底,但亦可是不道德底。”其以不道德的行为,达到其利己的目的,以成其利的成就者,谓之奸雄;其以不是不道德的行为,以达到其利己的目的,以成其利己的成就者,谓之英雄。

人生的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这是一种较高的人生境界。在此种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行义底”。在此种境界中底人,对于人之性已有觉解。他了解人之性是涵蕴有社会的,也就是说,道德境界中的人,相信社会是一个“全”,个人只是这“全”的一部分。因此,也只有在“全”中才能获得人性的完美实现。在功利境界中,人的行为都是以占有为目的;在道德境界中,人的行为都是以贡献为目的的。人的行为目的是“与”。在功利境界中,人即在“与”,其目的亦在“取”;在道德境界中,人即在“取”,其目的亦在“与”。总之,两者的区别在于为公,还是为私。

天地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冯友兰认为这就是“知天”,在这种境界中的所作所为就是事天的行为,于事物中见此等意义者,有一种乐。天地境界就是“同天境界”或“天人合一境界”。在他看来,人的觉解,如超越道德境界,自同于“大全”,即人不仅觉解其是大全的一部分,而且能自同于大全,与之没有区别,这时他就进入了天地境界。天地境界中的人,不以利害介意,但这不是说他无欲。天地境界中的人并不排斥道德境界。它是一种超道德的境界。他的生活就是一般人的生活,他所做的事也就是一般人所做的事,不过这些日常的生活,这些一般的事,对于他有不同的意义。这些不同的意义,构成他的精神境界——“天地境界”。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论,以心、性为其立论的依据。认定不同的人生境界,表明人对人生觉解的层次不同,也表明人性完善的程度不同。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的理论以及阐释,给我们的人生修养有很大的启示。人生的境界与修养息息相关,人只有修养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有相应的境界。当然,人们都会想着让自己在一个更高的境界,也非常羡慕那些境界高的人,但是往往忽视了自己的修养,没有看到修养才是通往更高境界的唯一的途径。特别是在现代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人们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从未放弃。但是往往发现自己不能静下心来,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的修养,这无异于缘木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