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人脉掌控
5015000000002

第2章

荀子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有“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东方智慧,牛顿也有“踩在巨人肩膀上”的西方智慧。这两种智慧交融在一起,说明一个道理:个人的成功,必须借助于他人的力量。

第1节个人大部分的成就总是蒙他人之赐

20几岁的年轻人初入社会,需要寻求他人的帮助,借他人之力,方便自己。即使你有很强的能力,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就算我们浑身都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只有借助于他人的能量,我们才能“成材成器”。

不过,通常所说的“他人”只是一个泛泛的概念,有些不着边际,而且这些“他人”大多都是你不太熟悉、关系也一般的人,不能像朋友一样给予你实际的、具体的帮助。朋友总会给你各种各样的帮助:你遇到危难,他们可以帮你排忧解难,渡过难关;你吉星高照时,他们会为你抬轿捧场。朋友,是一个特定的圈子。圈子虽小,作用却难以估量。

“利用”并不完全是丑恶的,它来源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各取所需的关系。一个人,无论在事业、爱情,还是生活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利用。在自然界也是如此,动物们相互利用,更有利于捕猎、取暖和生殖。兽群首领更是利用了兽群的相互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秩序和习惯,从而可以吃到最多、最好的食物,占有最美、最年轻的雌性。而耍单的动物,被淘汰者居多,无论其多么凶猛强悍,如狮子、狼,等等。群居动物则容易繁衍和生存,如蚂蚁、蜜蜂等,因为它们相互借助了对方的力量,哪怕是极微弱的力量。

就社会和自然状况来看,孤单的斗不赢拉帮结派的。一个人在社会中,如果没有朋友,没有他人的帮助,他的境况会十分糟糕。普通人如此,一个想要成就大事业的人更是如此。如果失去了他人的帮助,不能利用他人之力,任何事业的建立都无从谈起。

借朋友之力成就自己,让自己能够高居人上,这是一个人高明的地方。尤其对自己所欠缺的东西,更要多方加以利用。

20几岁的人,在没有任何背景的境况下,广泛交友是获得机遇的资源。有许多机遇就是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出现的,朋友的一句话、朋友的帮助,朋友的关心,等等,都可能化作难得的机遇。

刘关张三人在汉末乱世之中相遇,桃园结义,成就了千古美谈,也奠定了西蜀立国的根基。以后三分天下,刘备登基当了皇帝,关羽和张飞也成了开国元勋、西蜀重臣。回看,刘关张结义之初,三人皆是草民。刘备虽是汉室宗亲,却落得流浪街市,贩席为生;张飞只是一个屠夫,粗人;关羽杀人在逃,无处立身。三人结义后,彼此借势,相得益彰。董卓之乱时,吕布骁勇善战。刘关张大战吕布,双方也只是打成平手,足见吕布有何等勇猛,但也匹夫无助,枉自豪勇,最终为曹操所杀;而刘关张却彼此相仗,日益得势,最终立国树勋。

这是一个朋友之间相互借力而得势的典型例子。除此之外,西汉的刘邦也是一个善借他人之力的人。

刘邦出身低微,学无所长,文不能著书立说,武不能挥刀舞枪,但刘邦善用他人,胆识过人。早年穷困时,他身无分文,却敢独坐上宾之位。押送囚徒时,居然敢私违王法,纵囚逃散。以后斩白蛇起义,召集四方豪杰,各种背景的人都为他所用。如韩信、彭越、英布,这些威震天下的英雄,原先都是其死敌项羽的手下。至于刘邦身边的文臣武将,如萧何、曹参、樊哙、张良等,都是他早期小圈子里的人,萧何、曹参、樊哙更是刘邦的亲戚。他们在楚汉战争中劳苦功高,最终帮助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

刘邦能够成就自己的帝王之业,离不开他人的扶持。不仅帝王将相需要借他人之力,就是平民百姓也离不开朋友。人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沟沟坎坎,大事小情,自然需要他人的帮助。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好汉离不开帮手,篱笆也离不开桩的支撑。这都是在讲个人的成就需要利用他人之长,借助朋友之力。

个人大部分的成就总是蒙他人之赐。他人常在无形之中把希望、鼓励、辅助投射入我们的生命中,使我们的各种能力趋于锐利。要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让弱小的自己变得强大,让强大的自己趋于完美,使自己的成功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