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最好的中层
5021700000027

第27章 完善自我,赢在中层(2)

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作为中层经理更是如此。所以,成为卓越管理者的一个标准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并且是最重要的事!你要极为审慎地设定工作的优先顺序,随时进行必要的检讨,抛弃那些过时的任务,或者推迟那些次要的任务。你要知道,时间是你最珍贵的资源,必须极为仔细地使用它,用专注和用功去处理那件最重要的事情!

案例

一天,部门主管山姆被医生告知患了心脏病,以后每天只能上班三四个小时。虽然山姆是个工作狂,但无奈之下,他也只能遵照医生的嘱咐,开始每天工作三四个小时。

一段时间后,他惊奇地发现,他在这三四个小时所做的事在质和量方面与以往每天花费八九个钟头所做的事居然差不多,这太不可思议了!

分析了很久,他得出了一个解释,便是:工作时间被迫缩短,所以他只好将它花在最关键的工作上。关键工作的完成保证了他的工作效率和效能。

“二八法则”告诉我们,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就能用更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在你的工作中,事实上是由20%的关键工作在发挥80%的效能,所以,就算你花了80%的时间,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但如果你把时间花在解决这些关键的少数问题上,你只需花20%的时间,就可取得80%的成效。

一项工作任务交到你手上时,你对老板说:“我会尽快完成。”但尽快有多快?一个小时?一个星期?还是一个月?对工作时间没有清晰的量化,也就不存在一个好的工作流程,而对于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就更无从谈起了。

案例

嘉信理财的董事长兼CEO施瓦布是一个先天学习能力不足的人,现在他已经快70岁了,仍然读写能力不佳,阅读时必须念出来。有时候一本书要看很多次才能理解,写字时也必须以口述的方式,借助电脑软件来完成。这样一个人,他如何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施瓦布的答案是:他比别人更懂得专注和用功。

他说:“我不会同时想着18个不同的点子,我只专注于某些领域,并且用心去做好它!”

这种“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专注态度,在嘉信公司近30年的历史中体现得特别明显。当其他金融公司将顾客锁定于富裕的投资者时,嘉信推出了平价服务,专心耕耘一般投资大众的市场,心无旁骛,终于开花结果。

每个时期,嘉信都有专心投注的目标,这使它成为业界模仿的对象,在金融业立下一个个里程碑,成为了《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最受景仰的二十大企业主”之一,而且是全美最适合工作的公司。

重要的事最优先,一次只做一件事。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中层经理经常说:“哎呀,我太忙了,快忙死了!”他们疲于奔命地工作,总感觉有着做不完的事情。可是下班以后如果坐下来认真整理思绪的时候,他们又发现这一天下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处理一些极为琐碎的事情,真正重要的工作完成得少之又少!

有时候,做一件正确的事情,要比正确地做十件事情重要得多。只有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在某一件重要的事情上爆发出来,才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如果要先搬走所有路上的障碍再行动,那你什么也做不成。”优秀的中层应该懂得这个道理,但是具体应该如何操作呢?

首先,将工作按照重要与否进行分类和排序。就像那位钢铁公司的老板得到的忠告,先做最重要的事,做完之后再考虑第二件。别在无足轻重的小事上面浪费精力,空耗时间。

其次,将必须做的工作采用合并与删除的方法。简化工作程序,明明可以两步就完成的工作,为什么非得设计五步甚至更多的步骤呢?

中层经理明白了自己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就像一个司机清醒地掌握住了方向盘,才不至于让车子失控或驶错方向。

适度创新,不急功近利

对于公司的管理者来说,在某一阶段,创新一定是最重要的吗?不管是产品的研发,还是具体的管理思维,创新都不一定是中层经理在现阶段最优先的选择。

有人可能会说:“创新是找死,不创新是等死,与其慢慢等死,不如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是赌博思维在作怪,并不足取。创新意味着你要超前,成为领跑者,也就是常说的“出头鸟”。就像开汽车一样,在一条陌生的车道上,你要加速,跑到最前面去。这时危险就出现了,速度快、路况不熟悉,当你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急转弯的时候,后果很可能就是翻车。

创新并不总是成功,它的失败率非常高。有时太超前了,超过了市场的需求,并不是一件好事。虽然有少量市场的先行者成功地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但我们也要看到,大部分的先行者都“壮烈牺牲”了,成了后来者的垫脚石!

古往今来,大获成功的产品未必是最具创新性的产品,而最具创新性的产品却未必能获得成功。因此,中层管理者需要让自己具备创新思维,以便让公司在竞争中占据主动,但你需要谨记:创新并不是时时需要!

全球著名的家用清洁用品公司宝洁,就曾在这方面付出过高昂的学费。

案例

2002年,宝洁以产品创新思维,研发了一种新的沐浴品牌“激爽”沐浴露,耗资10亿元广告费将它推上市场。

宝洁管理层本以为这会是一针强心剂,会按照他们的计划迅猛地占据中国大陆市场,成为公司的收入支柱。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激爽”的市场销售成绩一直平平。到了2005年,宝洁公司终于失去了耐心,宣布出于长远发展的战略考虑,停止对这一品牌沐浴露的生产和销售,正式宣告创新的失败!

后来有专家分析,“激爽”的失败,就在于当时这个概念的过于超前。在欧美,“振奋精神、舒缓精神”的沐浴概念已经相当普遍了,但在当时的中国,大众消费者还并不能接受。宝洁公司先超前创新了一个概念,又企图通过广告的方式让人们改变消费习惯的做法,最终只能是头撞南墙,败得一塌糊涂。

那么中层经理的创新思维,究竟该如何拿捏把握?

第一,需求至上。注意发现市场的潜在需求,或者公司内部人际关系的新变化需要你变时,你能立即跟上,做到提前介入,并且比别人快半拍,这是最合适的一种创新状态。

第二,自身需要。结合自身的实力、地位,以及目前这一阶段的实际需要,来决定自己的思维和产品设计的“变”与“不变”。如果你不变就要被淘汰,被超越了,那你已经不是创新的问题,而是需要迎头赶上。

第三,视竞争对手的动作。竞争往往会催生创新,但并不是需要你每天不停地改变自我,赶超过去。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是必要的,做到适度超前就可以,这是创新的一个基本原则。

在管理方法上,有些中层管理者,因为犯了超前太多的错误而导致失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太想创新的人,往往是因为不自信的心理,害怕被别人超越和淘汰。在自我管理上,我们把这种状态叫做“自我抛弃”,是中层经理最危险的一种心理状态。他们承担了一项更重要的职位,就开始担心自己的能力是否足以胜任。当这种怀疑心理越来越强时,就迫切要改变现在的状态,给自己的理由就是“创新”,以说服自己从外界寻找新的思维。

案例

某公司有位中层,奋斗了七八年的时光,终于得到了老板的欣赏,调任市场部经理。同事和朋友都祝贺他,他却睡不着觉了,琢磨了一晚上,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工作方法落后,必须突破自我,学习新思维,才对得起老板的厚爱。于是从第二天开始,他试着努力改变自己,效仿其他部门同僚的管理方法和工作风格。结果没过一个月,老板把他叫到办公室,狠狠地训了他一顿。

原因是什么?老板说:“让你担任市场部主管,就因为你脚踏实地、喜欢实地调研的工作作风,可以保证公司获知最真实的市场信息,这是其他部门的负责人不具备的,没想到你上任没几天,就完全变了个样,整天抱着电脑,不知道在干什么!”

像这种失去自我的“创新”实在让人扼腕叹息,还没到急转弯的时候,他就已经翻车了。身为中层经理的你,是否从中明白了自我独特优势的重要性呢?如果上司就需要你身上的某项独有的特质,那你实在没必要改变自己!中层经理若要成功,就一定要守住自己的特长,该变时变,不该变时,切忌盲目加速!

抽空充电,提升自身素质

我们都使用过充电电池,它和普通电池的区别就是:电用完之后再充上电就可以反复使用;普通电池放一次电后就不可以再使用了。一次性电池就好像一次性人才,在掏干自己的储备后,就会被淘汰。而充电电池就因为可以反复充电,所以可以不断地释放电力。会充电才会放电!时代在进步,知识在更新,定时充电已经是职场人士不可或缺的提升渠道,身为中层经理又怎么能够甘于人下?所以,中层管理者们要有危机感,通过参加培训和自我充电的方式,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充分适应更加激烈的市场以及职场竞争。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等到砍刀卷刃以后,再想办法已经来不及了,只有边砍柴边磨刀,才会一直保持刀的锋利。所以,对于中层来说,必须不断进取,才能让你的竞争力永不枯竭!

某著名人才网站曾针对公司中层进行过一次详细的调查,他们发现,大多数中层管理人员都会在工作两三年之后,进入自己的一段职业枯竭期。这个阶段的主要表现是:

第一,厌倦感:重复劳动的枯燥以及烦琐的工作压力让自己厌烦,工作愉悦感消失,很想长期休息和放松一段时间。

第二,掏空感:体内像被掏空了一样,积累的知识感觉不够用,遇到高难度工作时,脑海会有空白的感觉,反应变慢,偶尔会有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的体验。

第三,危机感:相对于同事的竞争力逐渐消失,常担心在公司的地位是否稳固,对上司的情绪越来越敏感,以至于变得神经质,总感觉上司对自己越来越苛刻,好像在监视自己,随时准备把自己解雇,并因此而失眠。

这三种感觉,属于典型的“中层危机”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培训或充电的方式,让自身能力得到新的提高,跳上新的台阶,产生新的自信,才能重新激发工作的欲望和竞争的动力。

需要明确的是,中层经理无论跳槽与否,都离不开定期培训或充电,针对性地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为自己制订新的目标。否则就像电池,一旦电力耗尽,成为废品,再想补电已经来不及。

微软公司的创建者、曾一度是世界上最有钱的头号富豪比尔·盖茨,他拥有了这么大的企业,雇佣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研发团队为自己工作,按说已经不需要自己再做什么了,只需每天坐在家里数钞票即可,但他仍然不停止追求更高境界的脚步。

他有一个习惯,每年都有两次、每次一周的“闭关修炼”,外界称之为闭关周。在这一周里,他把自己关在太平洋西北岸的一处临水别墅里,闭门谢客,读书充电,思考微软的未来。在电脑行业,他的这个习惯闻名遐迩,每个IT从业者都知道。而且,当他每次“出关”之后,微软总会有惊人之举。

像他这样的高级管理者,都尚且如此重视给自己定期充电,身为中层的你,还犹豫什么呢?当你为工作疲于奔命的时候,是否注意到自己手中的那把“斧子”已经不那么锃光瓦亮了?是否感觉到自己的脚步开始变得沉重、踉踉跄跄?这说明你已经到了需要补充能量的时候。不管你以前有多么成功,都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新一轮的充电。否则,工作会变得无法突破,运气会越来越差,心情会越来越糟,最后会陷入停滞或者倒退的境地!

案例

一位在国外名牌大学深造过、且在著名的全球性公司有过管理经验的年轻人,回国之后担任了某公司的研发部门负责人。老板对他极为重视,给他最高的薪水和福利,配备最强大的团队。

起初,凭借他这几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超前的思维,他为公司的好几个项目开发都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使公司一下成为业内颇具分量的企业。然而,只过了两年,他就发现自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对市场做到精确的把握。他开始出现错误,比如对市场判断的失误,对产品功能的设计提出的建议,不被上司认同,甚至遭到上司的质疑。

他的问题,就是原地踏步产生的结果。无论他以前有多么地出色,目前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充电,或者让位。有位资深的电脑程序员曾说:“假如我现在改行,一年以后再回来,就什么都不懂了。”他的话非常形象地表明了现代社会信息更新的速度。

曾有一个美国的职业专家指出,所有的高薪者若不注意培训学习,5年之内就一定会变成低薪者,失去拿高薪的能力!

中层经理们,从现在起,快给自己制订一份学习计划表吧!找回当年求知的激情,让自己变得电力饱满,战力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