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国共往事风云录(一)
5041800000024

第24章 暗杀之风(1)

暗杀之风盛行于世。廖仲恺倒在血泊里,血衣染红了何香凝的胳膊。蒋介石借重此事,撵走了他的结拜兄弟许崇智,却把一封重要的信件留在了许的手中。

蒋介石没有出席周恩来的婚礼

正当东征军班师回省之际,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英国警察在上海南京路上对示威群众用排枪射击,打死13人,伤者无数。接着其他城市也发生枪杀惨剧。6月23日,广州群众和香港罢工工人七八万人,在广州举行反英示威和游行。国民党中央党部通知黄埔军校参加游行。周恩来从军队中抽出两个营,学校里抽出一个营,约2000人参加。由何应钦师长任军校总领队。午后2时,当游行队伍走到西堤沙基口时,英军突然从沙面租界用排枪和机关枪扫射;同时泊在白鹤潭的法舰也开炮响应。游行队伍正密集在对岸的街道上,面前是河流,背后是高楼,路狭人稠,事起仓促,连散开躲避的地方都没有。在枪林弹雨中,在死伤的几百人中,有黄埔军校的学生和士兵死难者23人,受伤者53人,一团三营营长、共产党员曹石泉也中弹牺牲。

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接到电话,脸色立刻变了,眼睛里闪闪地像是烧着什么东西。

他坐上船,到省党部去。一路上只见风凄日黯,举目无光。晚上,省党部开会。蒋介石的那股仇恨又从心底涌起,冲红了脖子脸:“帝国主义者不以华人为性命,屠杀如同猪狗,国耻至此,我何以生为!”他又把脸转向周恩来,埋怨道:“校军刚刚回师,今后类似的示威游行不要参加。死了这么多弟兄,实在痛惜!”

周恩来的心情似乎已经平静下来。他坐在那里,右手抓住腰里的皮带,左手搁在桌面上,脸像青石刻的一样,没有过分的表情:“打平东江,不单是军队的能力,打倒杨刘,亦不是军队单独的力量,是工农和革命军联合的力量。现在中国工人、农民、士兵的生活都十分痛苦,只有走联合之路,才能摧枯拉朽,打倒帝国主义。”

他建议派铁甲车队队长、共产党员徐成章去担任省港罢工的工人纠察队总教练,派陈赓等去担任教练或干部,以便加强工人力量的领导。

蒋介石同意,依然怒目切齿:“英人暴戾,更不能不准备实力,与之决一死战!

如果我党仍以经济绝交一语了事,则国亡即在眼前!”

周恩来提议:“政治部设个训练班,来培养党代表和宣传员。现在有些人不称职。人数在120人左右,从第二期学生队、第三期入伍生队、湘军学校、干部学校、桂军军官学校及学兵连抽调。”

“这个主意好。应该将黄埔的军纪、思想和校风推广到别的学校里去。”

蒋介石一摸额头,滚烫滚烫。夜里1时,他回到军校,找军医处看一看,无奈连个人影也没有,气得他一进家门就躺倒床上,抓过一张香港地图,却看不进去,只用拳头吭吭地捶床铺。任陈洁如怎样劝慰亦不答话。

第二天晚上,周恩来组织国共两党党员开援助罢工工友大会,议决凡本校同志月薪在30元以上者,捐十分之一,愿多交者不限,由军需处扣除,解交广州中华全国总工会或中央执行委员会工人部。

进入8月,燠热的南方更令人烦躁不安。蒋介石流鼻血的毛病又犯了,住了12天院,手术做得不好,反复了几次,痛得他嗷嗷叫。出了院便撤了原先的军医处长,让他的结拜兄弟金诵盘代理。金诵盘的父亲金沧柏,是晚清中国四大名医之一。金诵盘自幼随父学医,已自成一家。曾多次帮孙中山转危为安,只可惜最后一次他从黄埔赶到北京时,孙中山已病逝两日。

周恩来的工作重心已从黄埔军校移至广州。陈赓做了他的秘书。他们住在一幢三层楼内,同时里面住着几十户人家。室内陈设十分简朴,靠东墙窗下摆着一张大写字台,几张靠背椅;一只四层的藤书架上放满了从法国带回来的书籍,和国内新近出版的报刊。客厅设在楼下,屋子中间放着一张长方台、几张藤椅和圆木凳子,周恩来在这里会见客人或召开小型会议。这一天,客人走后,周恩来从军装口袋里摸出一张照片,交给陈赓:

“我这里还有会。你帮我去码头接一下,她叫邓颖超,你就叫她小超好了。”

素以机警着称的陈赓乐颠颠地拿着照片,在码头上等着。船一靠岸,他就盯着出口看。这一看,他发现糟了,走得急,眼镜忘带了。他是个近视眼,没有眼镜,就是个睁眼瞎。他越想越急,越急越看不清。眼见下船的人走光了,却找不到一个邓颖超。

他一脸懊丧回到宿舍。见周恩来迎面走来,更是窘得无地自容:“我一个大活人拿着照片就是‘照’不见个人!嫂夫人人生地不熟,走丢了,或是被人拐了去,我怎么担当得起呀!”

周恩来好像没事一样:“你先休息吧,对了,这里来了一个人,你先替我接待一下。”

陈赓跟着周恩来来到二楼房间,只见一位女子端坐在床沿,见有人来,忙起身迎接。陈赓戴上眼镜一瞧:此人在哪见过?他一拍脑袋想起来了:“你不就是小超吗?怎么自己跑来了?你可把我急坏了!”

邓颖超微微一笑:“你们忙,何必去接我呢。我还能找不到?”

周恩来和邓颖超已经五年没有见面了。这次是党组织决定,让邓颖超到广州来担任区委委员兼妇女部长的。可刚坐下,周恩来又被叫去开会了。直到晚上,周恩来才欣喜地回来,笑着问邓颖超:

“还没吃晚饭吧。走,离这不远有家老字号,西式的烤乳鸽和牛尾汤很不错。

就到那儿给你接风,也算是结婚礼吧。”

邓颖超咯咯地笑了。

1925年8月,周恩来与邓颖超在广州结婚。

同事们知道周恩来结婚了,都闹着要他请客。推辞不下,他就在住所摆了两桌菜,把邓演达、何应钦、钱大钧、恽代英、高语罕、张治中等人请来了。

陈赓、蒋先云等人当下手,菜还算丰盛。

刚到广州的李富春和蔡畅也赶来了。

邓颖超不会喝酒,所有敬给新娘的酒都由新郎代劳。一杯接一杯,周恩来一人竟喝了三瓶白兰地。他醉倒了。李富春扶着他喊着:“恩来,好点没有?”

周恩来说不出话来,只是嘴里咕噜着,听不清说的什么。李富春责怪起张治中、陈赓太胡闹。蔡畅打了一盆凉水,让邓颖超用毛巾给他擦擦脸。邓颖超翘起嘴巴,轻轻地叹着气。

蒋介石因为鼻子流血住院,没有去参加庆婚。他一出院,军校许多部门都找他审批款项。批了几笔,他烦躁起来,大吼道:“军校管钱的人都没有啦!我不干了!”说着把笔狠狠地摔在桌上,拂袖而去。回到家中,怒气未消,抓起笔就写辞呈:

……奈终以才短体弱,日呈竭蹶之象,长此以往,陨越堪虞。且自两次入院医治,迄今精力犹未复原,校务军务,堪甚繁剧,尤非衰悴之身所克担荷。

中正责任心重,既自知不能有所建树,更何忍一日尸位,辄敢陈明实情,仰恳钧会即日准予辞去本兼各职,所有任内一切经手事宜,可责成廖党代表彻查,移交新任接替。中正回里休养,倘能恢复精元,则报党国之日正长也。谨呈中央执行委员会。

军事委员会当然不让蒋介石辞职。并发来了满篇赞词的复函:

……贵委员忠勇成性,学识超群,昔年总理蒙尘,曾以一身当困难,迩来驰驱杀贼,尤能百战建奇功,政府倚若长城,党军奉为泰斗。本会进行,正赖策划,当经一致议决,恳切挽留,并推定朱委员培德代表同人,前往致意,务希念先帅付托之重,同志期望之殷,打消辞意,勉为其难,党国幸甚。辞呈璧还。以致蒋委员中正。

过了几天,朱培德果然带些礼品,来看望蒋介石。两人谈得很投机。朱走之后,蒋介石还在感叹:“此人诚一血性男子,可与共事也。”

东坡楼流血事件

从东征到平定杨、刘,蒋介石的威名大振。但在国民党政府成立时,他并未居于重要地位。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谭延等的地位都比他高,在军事上他仍受许崇智的指挥。但由于他的声名不断提高,锋芒渐露,不甘居于人下,人亦生有忌心。他日常办公,仍以黄埔军校为主,城内有个军校办事处,他经常坐着汽车来往。

一天下午,侍从秘书贺衷寒收到一封信。像往常一样,他先把一捆参差不齐的印刷品放在桌子上,尔后,小心翼翼地,仿佛是怕它会突然爆炸似的,他挑出一个杏黄色的信封,上面贴了一张印有蒋中正字样的长方条白纸。

“这算什么信。”贺衷寒说。

正在阅读报纸的蒋介石抬起头来,冷淡而又好奇地问道:“什么事儿?”

“我是说,这信封上印的字是从报上剪下来的。”贺衷寒把信封递过去。

“是的。”蒋介石证实,边说边撕开信封,“而且还是一封匿名信。”

充满好奇心的贺衷寒望着蒋介石。他知道,如果信的内容是不足挂齿的区区小事,蒋介石自然啥也不用表白。假如是一封恫吓信,或者别的什么,那他肯定会让他知道。不探个究竟,看来贺衷寒无论如何是不打算离开的了。反正他的时间绰绰有余。

情况果然不出贺衷寒所料:连信的内容也是用报纸上的字剪贴而成的。

“恐吓!”蒋介石沉吟了半晌,才开口。他的语气是惊愕、愤怒的,尖削的面孔透露出张皇恐惧的神情,目光呆滞。

信只有两行。贺衷寒接过信,大声念道:鉴于你的独断专行,谨以此信郑重通告,你的死或来临。

“这些家伙无聊至极,就会吓唬人。我还接到过恐吓电话呢。”贺衷寒把信塞回信封里,故意轻松地说。

“你不可大意。”蒋介石跨出门槛时说,“你叫宓熙多带几个人,下午到北较场接我。”

贺衷寒也被蒋介石的惊愕和愤懑所感染,火速去找卫士连长宓熙,他的黄埔一期同学。

下午,小汽车按时来接。蒋介石躬身钻进插有一面青天白日小旗子的头一辆车。

司机问清了要去的方向,踩了几次油门,却发不动车,他跳下车,掀开前盖,敲敲打打寻找故障。蒋介石被上午的匿名信搅得心绪不宁,挥挥手,叫宓熙带四名卫士,跟他一同上另一辆车。那辆车没插青天白日小旗。车开出一会儿,那辆故障车修好尾随而来。蒋介石从反光镜里看见后面的车,车上坐着排长黄友文和六名卫士,心里安定许多,不由得仰脸假寐起来。

不料,那辆插旗的汽车驶经东坡楼附近时,乒乒乓乓射来一阵子弹,将油箱打裂,汽车一个猛拐,翻倒在地,两名卫士应声倒下,排长黄友文手臂受伤,等从汽车里爬出来,一场恶战已经偃旗息鼓,四周一切又恢复了平静。黄友文飞快逃回办事处,向宓熙报告。

宓熙急忙将情况报告蒋介石。

蒋介石一听,蓦地打了个寒噤,站起身来,他锐利的目光巡扫着室内每一张面孔。

“这简直是要置我于死地!”他禁不住喊道。呼了一口气,身子又重重地落到椅子上。他操起电话,找东坡楼附近第四军驻地查询。

该军代理军长梁鸿楷很快就来到,蒋介石将东坡楼发生的流血事件告诉他,命他查明真相。蒋介石目光紧盯着梁鸿楷,用他那训练有素、惯于跟欺骗、猜忌、奸诈打交道的头脑默默地思索着,似乎要认定他就是这险恶计谋的策划者。

梁鸿楷垂头丧气,恐惧不安。他知道,这件事不是他自己干的,自己却有嫌疑;是自己部下做的,自己就有责任。他当即带领入伍生总队一中队长和黄埔军校旧卫兵连连长胡公冕等,枪上膛,刀出鞘,如临大敌,直奔东坡楼驻军部队,进行查究。

约一小时后,梁鸿楷气喘吁吁跑来,涔涔汗水顺着脸颊流淌到嘴唇边,慌不迭地报告:

“据驻地两个连长说,他们是奉旅长杨金龙的命令,叫他们发现如有插青天白日小旗的汽车,即集中火力将它打翻,把里面所有的人都打死。他们看见后面来的汽车,插有青天白日小旗子,便开枪射击,把人都打死,就有重赏!”

“娘希匹,这不是对着我的吗?他们知道我的汽车上插有小旗。”蒋介石眯起眼睛,逼视着迷惘不安,似乎正在期待着某种解释或者决定的梁鸿楷。

梁鸿楷像受了电击一般,痴痴地站着发怔。

“这件事由你负责处理,首先将杨金龙扣留查办,并将他的部队限四小时内全部撤离广州市区;驻东坡楼附近的两个连长,也扣押查办。”

梁鸿楷频频点头,匆匆告辞,想早点摆脱这件事的牵连。

他走后,蒋介石又对入伍生总队长陈复说:“你暂时不要回总队部,在这里待命,担任警戒,等待杨金龙旅撤离广州市区后,再回总队部。”

蒋介石坐下又起来。匿名信和暗杀者的身份已经昭然若揭。可蒋介石仍然细细琢磨着;他把柳条安乐椅搬到院子里,选了一处背阴的地方坐下。在夕阳深沉的余晖中,蒋介石严峻的影子投照在地面,他正以黄埔军校校长和长洲要塞司令的双重身份,推敲着这次流血事件。一缕悲酸随即在心头涌起,淹没了浮躁的感觉;他似乎在别人奸诈的计谋中发现了自己高尚的仁慈心肠,他甚至悔恨和责备自己,对这种阴谋诡计竟然毫无觉察。要不是运气,自己早就死于非命……晚上,梁鸿楷来到军校办公室,向蒋介石报告:“已将旅长杨金龙和东坡楼驻军两个连长扣押,所有该旅的部队,已撤出广州市区。”蒋介石点点头,嘉勉了几句。梁鸿楷离去。

蒋介石又躲过暗杀一劫

东坡楼事件后不久,就是黄埔军校第二期举行毕业典礼和第三期开学典礼举行之后,蒋介石搬出军校,住到长洲要塞司令部去了。本来蒋介石是兼这个要塞司令的,东征出发时,他保举林振雄代理司令职务。林是广东香山人,是孙中山的旧部,在日本士官学校时与蒋介石同学。由于这种关系,蒋介石认为住在这里比较安全。

他每天乘汽艇到省城办公,晚间回长洲要塞。不久,去上海小住的陈洁如也回到广州,同蒋介石一同住在长洲要塞司令部。这时,廖仲恺和夫人何香凝在东城门外山脚下——东山建有两幢小洋房,自住一幢,另一幢让给蒋介石带着陈洁如去住。蒋介石推辞一番,最后还是住了进去。自此一个大门进出,有时一起吃饭。

蒋介石出门之后,有时贺衷寒就陪陈洁如打麻将。这是他最愉快的时候,也是他最担忧的时候,他怕蒋介石在这里碰见他。他的眼睛一刻不停地扫着窗外,以防蒋介石突然撞入。他料想蒋介石要是嗅出什么不对,说不定会把他撕成碎片……窗外果然有人:一个穿长衫,一个穿短装,不像商人,也不像工人,鬼头鬼脑,来去徘徊三次,不断向蒋的住房注目。

“不行,我得出去看看!”

贺衷寒追出去时,两个人已经消失。他想这是个危险的预兆,就信步去驻地警察派出所询问。警察说:“是有这么两个人,我们已经注意!”

贺衷寒回来又急忙告诉宓熙,要他随时保持高度警惕,密切注意周围能接触到的人的一切行动。

在发现有两个形迹可疑的人之后的第三天,当蒋介石由省城办事处回东山吃中饭时,宓熙同蒋介石同坐一辆车。蒋介石坐后排,宓熙坐在司机旁边,还有一个卫士。后面跟着一辆汽车,卫士排长带着卫士坐着。当汽车开出城门约一百米的时候,宓熙和同座的卫士一齐叫起来:“又是那两个人!”

宓照转脸轻声报告蒋介石:“发现两个形迹可疑的人,我已作警戒准备。”同时迅速摇下车门上层玻璃板,把二十发的快慢机盒子枪提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