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国共往事风云录(一)
5041800000051

第51章 婚姻与人生结局(3)

“那你很爱美国?”蒋介石小心翼翼地走在她的身边,像是要用身体挡住骄阳,以免这朵娇嫩的花朵凋零。透过她那双清澈的眼睛了解并满足她内心深处的愿望。

“我爱我住过的地方。”她的眼睛时而目光闪闪,柔和得像丝绒,时而挂着若明若暗摇曳不定的阴影,一半显出天生的高傲,一半又显出漫不经心,使精明的蒋介石一时难以捉摸。她解释着:“有一次,北方学校的一位教授要我描绘北军将领谢尔曼进军南方乔治亚州的情景,我拒绝了。”

“为什么?”

“你知道,我是一个南方人。”

“是啊。”蒋介石兴奋起来,轻轻握住宋美龄的纤纤细手,“我们的家乡一水相连,应该是我们携起手来,向北方夺取胜利的日子了。你应该做我的助手!”

宋美龄嫣然一笑。政治活动和炽烈的政治热情,已经成为这朵未名之花的露水。

她的特殊家庭使她的这种天赋得以发展。她姐夫的地位以及中国社会的血腥动乱,为她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动荡不定的、严酷的驰骋疆场,而这正是她的天性所向往的东西。

然而,五年了,她与蒋介石保持着联系,却始终没有表明对婚姻的态度。其实,时机已经成熟,她不过在寻找一个最体面的场合,以便与她的留美男友刘纪文好聚好散。

一晃十天。蒋介石带着卫士排回南京,仍叫宓熙和一位中年老妈子送宋美龄回上海。

星期六中午。南京。

丁家花园里支了一张桌子,桌子旁撑着一把太阳伞。穿着围裙的侍从急急忙忙,端来了午饭。

他回想过去,想起与宋美龄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暗中来往的日子以及这次出游。

啊!她多有意思!感情奔放,不像陈洁如那样,总是婆婆妈妈……他想到他自己头顶秃了,便把后面的头发往前梳,肚子大了,便拼命往回收,努力在宋美龄面前表现“童男子”的模样,不觉格格笑出了声。

参谋处长陈焯悄声进来,惊扰了他的春梦。“先生,”不知为什么和从何时起,蒋介石周围的人都这样称呼他,而他也乐于接受,“你叫我去送的信,无法送到了。”

“为什么?”

“据可靠情报,蒋先云已在河南阵亡。”陈焯把蒋介石的亲笔信交还。

蒋介石叹了一口气,把信撕成碎片,扔在桌子底下,眼里似乎还有泪水跑动:

“我又失去了一个好学生。我同蒋先云犹如父子之亲,兄弟之义。他的死,是共产党害了他!”

他离开太阳伞,在绿色的草坪上踱来踱去,强烈的光线照着他青筋毕露的额角。

他掏出手绢擦着头上的汗,也顺势擦了擦湿漉漉的眼眶。

“陈赓还在不在武汉?”蒋介石问。

“已经跟着周恩来去了南昌……”

“他政治上糊涂,总不听我的劝告。”蒋介石稍一思索,正言道,“你去通知政府要员,我要召开会议,停止北伐,立即带兵攻打武汉!”

中央党部,政府要员坐满一屋。

蒋介石说完进攻武汉汪精卫政府的意见后,响起一片呼应声。

参谋长白崇禧紧皱眉头,长吁一口气,说:“不管怎么说,汪兆铭还是反共至上,我们理应与其和解,继续北伐大业……”

蒋介石冲动地揪下汗津津的白色手套,摔到红木桌子上:“汪兆铭名义上反共,实则要坚持其正统地位,不把南京国民政府看在眼里,我们只有以武力相逼,否则没有出路!”

“太子派”头目孙科缓缓站起,轻声慢语地说:“蒋先生也未免太目空一切、骄傲自大了吧!这样大的事竟要一人做主,专横自恣,我看你出国去休息一段时间吧。”

古应芬、邹鲁频频点头。

张静江拍了一下轮椅把,不胜惊讶:“北伐尚未成功,正在准备继续进行,需要团结一致,蒋先生怎么可以离开总司令职位呢?”

吴稚晖、李石曾等随声附和。

白崇禧依然笑容可掬:“为了团结本党,顾全大局计,总司令暂时离开一下也好。”

蒋介石把面前的一杯清茶推到一边,激动得两眼发红:“这样,我就走开,让你们去和好好了。”

他用一种悲怆的神情,注视着何应钦,何应钦一抬眼,又慌忙埋下头,默不作声。蒋介石又环视了一圈,眼睛瞪得老大,可是没有人响应。

蒋介石忿然地拾起手套,转身走出门去。

蒋介石回到丁家花园。仍然坐在桌子的一端,背朝着大门。女佣人又拿来一瓶白水放在桌子上,蒋介石对她打了一个手势,她就退到屋里去了。

“贺衷寒来了,他要见你。”副官来报。

“叫他进来。”

贺衷寒在草地旁的砖牙上蹭了蹭鞋底的泥,抻了抻短袖衫,慢慢走近。

“你怎么提前回来了?”蒋介石对他说,同时用目光闪电似地审视了他一遍。

贺衷寒搬一把椅子坐在一旁,讲起他提前回国的原因。他不说被遣送,而是说国内形势变化,苏联当然不能容忍我们这些思想上一贯反苏反共的人继续留学;我们获得早日回国也是幸事。

“在苏联感觉怎样?”

贺衷寒摇了摇头:“苏俄革命已有七八年之久了,而社会上还有乞丐以及抢面包的儿童和娼妓盗窃之类;特别是当我们参加野营演习时,在农村见到的农民生活相当苦,他们吃的是黑面包,甚至不得一饱……”

蒋介石点点头:“我看这是共产的结果!”他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说道,眼睛却盯着台布,“我现在无官一身轻,该休息了。过几天我就回浙江老家……”

“校长不应该让位!”贺衷寒喊了起来,同时挺起胸膛,扬起头,两眼射出亮光。

“休息休息也好,可以去日本看看老朋友。”

“校长,无论你走到哪里,学生永远跟随你!”

蒋介石站起来,双手抄在背后,微闭双眼。他那永远叫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脸上,突然闪现高兴的神情:“有你这样忠诚的学生,我蒋中正回天有望!”

蒋介石的婚礼,险些成为另一个女人的葬礼11月7日,蒋介石从日本归国;宋美龄在期待着他。经过在日本有马温泉接谈而允诺了这门亲事的宋太夫人倪桂珍,已经先于一个月之前回到上海,筹划婚礼事宜。11月26日,上海报纸刊载了一段结婚启事:

中正奔走革命,频年戎马驱驰,未遑家室之私……兹定12月1日,在上海与宋女士结婚,爰拟撙节婚礼费用、宴请朋友筵资,发起废兵院……欲为中正与宋女士结婚留一纪念。

12月1日,举行婚礼,首先于下午3时在宋宅行基督教仪式,由日余章牧师主持,观礼者只有少数近亲。继之,在市内大华饭店举行典礼,证婚人蔡元培,介绍人谭延、王正廷。蒋介石穿着条纹裤、黑燕尾服、银色活结领带,他那花生状的脑袋刮得焕然一新,与在座的青帮头目杜月笙的光头遥相呼应。在饭店的门口,杜月笙的手下人在挨个搜身,在舞厅入口处再搜一次身。每位来宾都得到一枚胸针,上面有新郎和新娘的签名。舞厅里,孙中山的巨幅遗像俯视着流动的人群。白俄乐队奏起了门德尔松的曲子。宋美龄在宋子文的搀扶下,踏着红地毯,由摆满白花的走廊进入舞厅。他们在供奉孙中山遗像的礼台前会合,面向孙中山遗像鞠躬,然后向两边的旗子鞠躬,摄影机嚓嚓作响,欢宴人群红光满面——而此时,孙中山的遗孀却在莫斯科的寒冷中瑟瑟发抖……

蒋介石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庄严,他那皮肤绷得很紧,像铜一样的瘦骨嶙峋的脸上也有了平日那种讥刺的神情。他在向众人发表结婚感言:“余平时研究人生哲学及社会问题,深信人生无美满之婚姻,则做人一切皆无意义。社会无安乐之家庭,则民族根本无从进步。余二人今日,不仅自庆个人婚姻之美满,且愿促进中国社会之改造。故余二人今日之结婚,实为建筑余二人革命事业之基础。”

记者追着新娘采访:“你对你的姐姐有何看法?”

宋美龄不假思索:“姐妹就是姐妹。姐姐庆龄只不过是个浪漫派。”

“你对中正先生的军事行动有何评价?”

“那只是针对共产党人而已。过火行为是普通士兵的狂热造成的,也是难免的。”

宋美龄挣脱了记者的纠缠,中途溜出后门,乘车去西摩路更衣。夜里,她同蒋介石及二百名士兵乘专列离开上海,前往莫干山的青帮寺庙,度起蜜月。

而在遥远的太平洋海面上,一艘美国大来公司杰克逊总统号轮船,正载着旅客朝着彼岸航行。蒋介石的原妻陈洁如正与张静江的女儿张荔英及其他人都在船上。

这是杜月笙安排的一次赴美考察。临行前,蒋介石给陈洁如十万元大洋,并派侍从秘书陈舜耕陪同前往,鼓励陈洁如说:“要好好学习,回国后可以更好地尽到总司令夫人的职责。”陈洁如望着眼前一片无边的海水,想象着古诗中所云“水如碧玉山如黛”的景象,心头无比舒畅。无线电广播里发了一段异国情调的歌曲后,便开始报告新闻。她刚听到第一句“上海各报都在显着位置刊登了一则《蒋中正启事》”,便不再动弹,仔细捕捉着广播里的每一句话:

蒋介石在启事中说:各位同志对于中正家事,多有来求质疑者,因未及遍复,特此奉告如下:民国十年,元配毛氏与中正正式离婚。其他两氏,本无婚约,现已与中正脱离关系。现家中除有二子外,并无妻女。惟传闻失实,易滋淆惑,特此奉告。

那一瞬间,陈洁如直旺旺地望着海面,却什么也看不见,没有蔚蓝,只有一片金星在跳动。广播的话在她耳膜里轰轰作响,她像失去了思考力,双手捂住脸,低声呜咽起来。她又突然睁开眼睑,朝甲板上跑去。陈舜耕见势不好,在后面紧紧跟着。只见陈洁如翻过栏杆,身体在耀眼的太阳光里划了一道亮晶晶的弧形,投向大海。陈舜耕没来得及把她抓住,陈洁如已经破水而入。陈舜耕在甲板上大叫:“有人落水啦!快救命呀!”他掏出一把钱塞给水手。水手便一头扎进海里。闻声而来的船员迅速放下救生艇,整个轮船减速绕行。

陈洁如被救上来了。她的浑身滴着水,脸色白得跟死人一样。张荔英拉着她的手,着急地规劝着:“陈姐,有什么事不能商量,怎么走这一步!”

陈洁如有气无力地瞅着张荔英,后来又一个一个地瞧着其他人。她眼睛里流露出一种可怕的难过的神色,她的嘴唇一直在哆嗦着:“他,他……骗了我……”

是啊,八年的朝朝夕夕她能淡忘么?八年的婚姻被突然宣布乌有,她能平静么?

当她还不到14岁的时候,她在张静江家里认识了蒋介石。那时候,蒋介石虽被孙中山派在粤军任职,但与粤军诸将领常有龃龊而时时离职滞居上海。陈洁如因好友朱逸民被张静江续弦为妻,而时常来张家与朱逸民听杨老师授读。蒋介石在张家见了陈洁如后,就被她亭亭玉立的高挑身材和风韵绰约的稚嫩姿色所倾倒,常常寻机与她搭话。有时还直接跟到陈家,约她吃饭。有一次还被领进一家旅馆的房间,蒋随即锁上门,欲施以非礼,陈大声尖叫,蒋介石无奈,只得打开房门让她逃走。1921年6月14日蒋母病故,这年9月7日陈洁如的父亲亦死于心脏病,蒋介石在料理母丧的同时,又十分殷勤地帮助料理陈父的丧事,博得陈母的好感。再加张静江夫妇从中说合,陈洁如勉强从命。蒋介石为表达自己的真诚,还咬破手指写下了血书。蒋携陈去繁华的南京路买了许多东西,在一家商店里对她说:他已给她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洁如”,以后再别叫阿凤了。婚礼于1921年12月5日下午3时在上海大东饭店宴会厅举行。在新婚之夜,蒋介石激情地对陈洁如说,他有三个愿望:一是与陈洁如结婚;二是得到孙中山的赏识;三是使孙中山成为中国共和制的最高典范。就在新婚的第五天,蒋携陈洁如搭乘轮船从上海到宁波,改乘人力车到奉化。又换乘小船于12月10日下午到达溪口。当时的多妻现象很平常,所以蒋介石也就大模大样把陈洁如介绍给兄嫂姐妹和妻子毛福梅以及乡邻等。几天后,因为接到孙中山催他回南方的电报,蒋介石离开溪口经宁波回上海。当陈洁如回到上海的时候,发现自己全身出现了皮疹。医生告诉她这是淋病的症状,她已经失去了生育的能力。原来是蒋介石把梅毒传染给她了。

医生很同情她,说用一种叫“606”的药治疗,或许能恢复生育能力。陈洁如十分羞愧和气恼,但已经悔之莫及。

之后,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毛氏和姚氏都在冷宫,而夫人的风光,只由陈洁如独享。她常被带到社交场所,参与交际应酬。晚上便与蒋介石住在东山的小洋房。每到傍晚,常与蒋介石携手在军校校园内散步,有时也会牵着来广州小住的蒋纬国一道出游……

现在,她也轮到了毛氏和姚氏的命运,被撇之海外,她才痛不欲生……

狂风骤雨后的团聚

1927年12月11日凌晨1点钟,由原武汉军校组成的军官教导团突然紧急集合。

队伍正在整理,就有人指着讲演台低声叫喊起来:“看!恽代英同志来了!”人们闻声都把视线集中到台上的人堆里。

恽代英和叶挺、叶剑英、张太雷、杨殷等人站在台上。看样子,他们的精神仍如往常一样饱满,但比武汉时期已显得苍老和清瘦了许多。他向台下的熟人打着招呼:

“反动派无权又无能阻挡我们相见呀!对不对。目前我们先开会,有机会长谈。”在这12月的天气里,他上身只穿件对襟的单短褂,下身穿条白色条纹单裤,赤脚穿双胶鞋,肩膀微微向上耸,似乎有点冷。他接着张太雷的讲话,简要地动员着:“我离开你们好几个月了,很想念你们,我知道你们每个人的胸中都埋藏着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无穷怒火。在九江,在韶关,两次都被国民党反动派解除武装。前天,你们的叶(剑英)团长告诉我们,反动派又想要解决你们的武装。这回我们可不交枪了。今天我们要报仇,要暴动,要起义,要和反动派算账,要讨还血债,要夺取政权,建立自己的工农民主政府。你们要勇敢战斗,解除敌人的武装,取得暴动的胜利!”

凌晨3时30分,起义的号炮、枪声响了。曳光弹在夜空划过,炮弹的红光四处闪烁。教导团的士兵和广州工人赤卫队如潮水般涌向沙河谷盘、伪公安局、敌十三军自守处……

第二天,起义军占领了大部分市区。中午,在西瓜园举行了万人大会,会上正式宣布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恽代英担任秘书长。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立即成了反动派的众矢之的。英、美、法、日等帝国主义的军舰轰击广州市区,海军陆战队在长堤一带登陆。市内溃散的反动军队重新纠合起来,向起义军反扑。国民党的军队在英、美帝国主义的兵舰掩护下,猛攻观音山。

情况不断恶化。代理苏维埃政府主席的张太雷来西瓜园开会时,被敌人的冷枪打死了。12日黄昏,叶挺和聂荣臻看到敌人从观音山下来,形势十分不利,在下决心撤退。聂荣臻在公安局看到恽代英,告诉他敌人已打进观音山向城内前进,赶快撤退。

这时有一批敌人已冲到公园前,聂荣臻就和一个朝鲜族机枪手和敌人打了一阵,边打边撤。

广州暴动失败了。13日深夜,恽代英随最后一批起义战士撤离广州,重抵香港。他给还留在汉阳的沈葆英写信。

信是以隐语写的。焦急不安的沈葆英努力猜测着信中的意思。信上说:刚刚又做了一笔生意,赚了一笔钱,又倒出去了,但我们不失望。做生意,赚钱和折本是常有的事,只要不赔了老本就好。“事情总不是一帆风顺的,顺风、逆风都会碰到。

我们的船可能到一个港口去,要是在那儿停些时等生意,我再给你写信来。”

过了几天,沈葆英又接到恽代英的信,说是老板同意她来帮忙。信上说:“四妹,我在这儿要等一阵,接信后可立即动身南来,从上海换海轮,直达香港……”

沈葆英立刻动身到了香港,雇车直赴恽代英指定的旅馆,在二楼开了个房间,在旅客留言牌上写上“沈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