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拯救记忆
5149700000008

第8章 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4)

第二章 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4)

“家用电器、火车、鸭、自行车、电脑、烧烤、微波炉、孟姜女、电视、马、飞机、冰箱、马车、家禽、交通工具、万里长城、嫦娥、家畜、奔月、焚书坑儒、洗衣机、汽车、鸡、跳山涧、鹅、秦始皇、猪、蹬鹰、牛、哭、电风扇、老虎、吹风机、兔子、羊。”

先打乱原型信息的原有序次,按照习惯重组为如下五块:

“家用电器:电脑、烧烤、微波炉、电视、冰箱、洗衣机、电风扇、吹风机。交通工具:飞机、火车、汽车、自行车、马车。家畜:牛、马、猪、羊。家禽:鸡、鸭、鹅。老虎跳山涧。兔子蹬鹰。孟姜女哭万里长城。秦始皇焚书坑儒。嫦娥奔月。”

然后按新序列将五块综合在一起记忆。如此一来,相比于原来的无序的复杂信息记忆而言就显得容易多了。

如果从幼儿时期开始,启蒙者就想方设法使之养成“先对需记信息加工使之系统化,然后再记忆”的习惯,那么,无疑这将对他提高记忆效率大有裨益。

2.将原型信息按规律分块集成

当所需记忆的原型信息间有某种明显相关的规律时,运用此法可事半功倍。其要点是注意分析与综合,通过表面现象找出简化后的内部关系。

哈佛大学的米勒教授发现记忆的诀窍在于:把你要记住的七样东西组成一个大的总类别,然后再把具体的信息加到类别中去。以后记住七个类别(人一次所能记住的信息量为7±2个)的名称,通过联想你就能记住你先前归属于这七个类别的点滴信息。

原型信息:

49162536496481

需记的原型信息总计为14个数字。死记硬背就比较难记了,即便是记住了,过了一段时间也容易遗忘。因为它已经明显超出了人一次所能记住的最大数量7±2。

但是,经过分析,很容易发现这组数字的组合规律是按照22到92依序排列的,这列数字记忆起来就很容易了,记住后还经久不忘:

4 9 16 25 36 49 64 81

22 32 42 52 62 72 82 92

对于有规律可循的记忆内容,可采取按规律分块而后集成(综合)的记忆法去记忆它——记忆数量是随着每块内容的增多而增长的。例如,有的外语单词初看上去似乎没有规律可循,但是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

参观 电视

Visit Television

学习一门语言最便捷的途径,是掌握它的词根,词根及其包含的意义是英语的基础。如果把Visit分成两块(Vis和it)和将television分成三块(tele、vis、ion)来记,就会比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死记硬背要容易得多了。

3.将分散杂乱的原型文数信息转录为图表

经验表明,分散杂乱的原型文字和数据信息是不受记忆系统欢迎的。因为它们既枯燥乏味又杂乱无章。阿伦·佩维奥博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有关记忆的双重密码理论。

假使你仅仅通过词语来记忆这一事实和想法的话,那么你只用了你一半脑力。当同一事实或想法你不仅通过词语(贮存在左半球大脑的)来记住,同时也通过图像或草图(贮存于大脑的右半球)来记住,那样就在你的记忆中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联合体。当你需要回忆这个事实和想法时,就可以从这一牢固的联合体中提取。

将分散杂乱的原型文数信息转录成图表后再去记忆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约瑟夫·肖博士甚至认为:“如果没有脑中图像的话,人类的记忆力是没什么价值的。”

如果通过筛选提炼、归纳整理,将有规律可循的分散杂乱的原型文字和数据转录成图表提供给记忆的话,那么,就会使记忆系统更易于接受这些信息,且不易遗忘。

心理记忆学家们将反映诗、散文、无意义信息的遗忘规律的文字信息转换为曲线并放在一张遗忘曲线图上提供记忆,既有异中求同——三条遗忘曲线均表述:被识记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地被遗忘,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又有同中存异——诗的遗忘最慢,散文次之,无意义信息的遗忘最快。三者的遗忘曲线也不尽相同,如散文与无意义信息的遗忘曲线相似度较高。

帮助记忆的笔记有很多种。我们把亦文亦图的帮助记忆的笔记称作记忆思路图,英国的布赞叫它思维连线图,德国学者称为记忆图,《学习的革命》的作者称其为脑图,日本学者叫它智能集成板块。

记忆思路图的优点众多,最为凸显的就是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于一体,使人轻而易举地在一页(最多两页)中就把握住了整体内容和各分体事物及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十分便于记忆,还能将印象深烙于脑中,不易遗忘,日后需用回忆时很容易连带想起挂钩其上的诸多有意义的内容。

站在全局的高度,把相关的信息分类归纳整理成表,进行比较对照(同中求异或者异中求同),进而把握住信息的各自特点及其间的关系,可以使繁复的信息井然有序、一目了然,既便于记忆,又便于提取。

记忆思路图中的各分体事物好比电脑的各集成板块,它们紧密合理地协同衔接便产生了如同电脑那样的整体可视的功能。一旦需用信息时,就可快捷地提取,既方便识记与保持,又利于回忆或认知。

4.把共性从原型信息中提炼出来

在校学习的学生,如果能预先把书本中的共性提炼出来后记忆,是最好不过的了。在课后复习时,把共性从书本中抽引出来而后记忆的话,也会有利于学记效果的提高,并且能节省升学考试前的总复习时间,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学习压力。

实例1:初中化学中的氧化 还原反应

在初中化学课中,讲得最多的是氧化 还原反应。这类反应比较复杂,既有电子得失,又有化合价升降,还要区分什么元素被氧化、什么元素被还原、什么物质是氧化剂、什么物质是还原剂。只要记住共性“失电子升了价(被氧化),被氧化是还原剂”这句话,就能很容易反清在此类反应中什么元素被氧化、什么元素被还原、什么元素是氧化剂、什么元素是还原剂了。

实例2:识记语文句子中的成分构成

现在汉语中,分析句子的成分使许多人感到头疼,因为句子构成较复杂。如果记住共性“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基本成分主谓宾,修饰成分定状补,定语用在主宾前,谓语前状后面补”,记住新识记的句子的构成成分就变成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了。

实例3:抽引英语中合成或派生新词的共性

英语中合成或派生出的新词较多,如果能记住组构新词的共性,对合成或派生出的新词就易于记住了。

合成法:将两个词依序重组为一个新词。

Mather + land = motherland

母亲 国土 祖国

派生法:在动词后面加词缀er,表示从事该动作的人。

work——worker read——reader drive——driver

工作 工人 读 读者 驾驶 驾驶员

实例4:记住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共性

三角函数有54个诱导公式,记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这句口诀,就可以推导出全部的诱导公式了。

5.从原型信息中提炼出主题、提要、纲目

对记忆而言,有所失才有所得,有所简化才有所强化。“少爱多弃”,可以说是强化记忆的一个准则。

a从原型信息中概括出主题

要想记住整个原型群体信息中的精华大要,可运用概括主题的方法。不论是短小精悍的诗歌、散文,还是长篇的文学巨著,只要简明扼要地把它的主题提炼出来,就能依据主题思想掌握它的全部内容。

b从原型信息中提炼出提(摘)要

我国著名思想家韩愈曾得益于此法,并总结道:“记事者必提其要。”

马克思特别重视做原型信息的提要,将其视为是一种加深记忆理解他所读的材料的过程。他为自己的藏书做提要:“从我所读过的图书中做出提要,已经成为我的习惯,例如我读列辛的《老孔僧》、索尔格的《伊尔文》、温克尔曼的《艺术史》、鲁登的《德国史》,等等都是这样做的。”

需要留意的是,在概括主题和作提要时,用的话语越少、越通俗易懂、越深入浅出、越形象生动则越好。因为细了容易乱,少则得,多则惑,难懂不易记忆,呆板激不起兴趣。

c从原型信息中抽引出提纲目录

提纲好比是穿珍珠的线,将线的两头捏住往上一提,穿在其上的珍珠就被提了起来,如果将珍珠散放,一时就很难将它们全部拿起来。

编写提纲便于记忆的优点有三个:一是具有直观性,一目了然;二是具有概括性,浓缩出全部信息中的精华;三是条例化,显露了主干信息的层次及关系。目录可以把分散的片断信息系统地整理,便于记忆,提取的时候也较为便捷。

数学中的实例:

中国东汉经学大师郑玄特别重视提纲在学习记忆中的重要作用,还将提纲比喻为打鱼的网纲:“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用理性方法作提纲目录:首先要科学分析接收到的全部信息,按先后顺序来理解各个部分,通过综合来掌握信息的整体脉络。然后运用比较、抽象与概括等方法,提炼出各个部分的大意,找出要点、难点、类别、主要环节,最后用自己熟悉的语言以提纲目录的形式表述出来。曹日昌深有体会地说:“经过了自己的分析,用自己的语言做过提纲的材料,是比较容易记忆和保持的。”

6.从原型信息中筛选出关键字词

从重要的原型信息中筛选出易于记诵的关键字词,是精于学记的人常采用的方法。只要记住了关键字词,大都能回忆起它所代表的原型信息。

相传,苏东坡在学记《汉书》的时候使用了筛选关键字的技法:开始时,学一段抄三字为题;第二遍学记时,读一段抄两字为题;第三遍学记时,读一段仅抄一字为题。学记三遍后,别人任选第三遍时抄的字问他,苏东坡都能背出相应的那段文字。

遇有必须记住的句子很长时,可预先加大思维力度对其进行“去字词而留意”的筛选提炼,而后记忆留下的关键字词。这是概括而后记忆的一种方法,被人称做缩记法。

例如: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只要记住概括出的字头“千万孤独”这四个字,就很容易记住柳宗元的这首《江雪》诗了。

18世纪美国诗人、评论家柯勒律治根据读书效果,把善于预先筛选提炼的学生视作第四类:“像宝石床上的苦工,把矿渣甩在一旁,只拣那些纯净的宝石。”而不知或不善运用这些技法的人是不自由的,他们在读书时好比科勒律治笔下的前三类人:“第一类好比计时的沙漏,注进去又漏出来,一点儿痕迹也未留下;第二类好像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变,甚至还脏了些;第三类像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流了,剩下的只有渣。”这三类人很难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六 大脑半球协同记忆法

如果你是以右手劳作为主的人,那么,你大脑的左半球会相对发达一些,为了尽快地提升你的记忆力,你必须在记忆时让处于弱势的右半球去帮助左半球记忆;反之亦然。

在学记中让大脑两半球协同“作战”

著名的散文家吴伯箫在《歌声》的开篇中写道:“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无论哪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最初在哪里听过,那里的情景就会深深地留在记忆里。环境、天桥、人物、色彩,甚至连听歌时的感触,都会在记忆的深处留下烙印,像在记忆里摄下了声音的影片一样。声音绘制色彩,声音绘制形象,声音绘制感情。只要在什么时候再听到那种歌声,那声音的影片便一幕幕放映起来。”

实验证明,便于记诵、整齐有序、趣味横生的歌谣、谚语、口诀等,能让大脑左右两半球在学记中合作,学记的效率有显而易见的提高。

1.歌谣实例

如用缩略法编写的《二十四节气歌》。

春 雨 惊 春 清 谷 天,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夏 满 芒 夏 二 暑 连;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秋 处 露 秋 寒 霜 降,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冬 雪 雪 冬 小 大 寒。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还有用概括法编写的化学元素常见化合价的歌诀,十分便于记诵。

一价氢、锂、钠、钾、银,

二价氧、镁、钙、钡、锌,

铜、汞一、二,铁二、三,

碳、锡、铅在二、四寻,

硫为负二和四、六,

负三到五氯和磷,

卤素负一、三、五、七,

三价记住硼、铝、金。

用罗列法编成的标点符号用法歌谣。

一句话说完,画个小圆圈(。句号)。

中间要停顿,小圆点带尖(,逗号)。

并列词句间,点个瓜子点(、顿号)。

并列分句间,圆点加逗号(;分号)。

疑惑与发问,耳朵坠耳环(?问号)。

命令或感叹,滴水下屋檐(!感叹号)。

引用特殊词,蝌蚪上下窜(“”引号)。

文中要解释,两头各半弦(()括号)。

转折或注解,直线写后边(——破折号)。

意思说不完,点点紧相连(……省略号)。

特别重要处,字下加圆点(·着重号)。

还有用概括法编写的文言虚词用法歌。

“曰”后冒(:),“哉”后叹(!)。

“盖”“夫”大多在句首,“于”“而”一般在中间。

“耶”“乎”经常表疑问,“矣”“耳”后面加圆圈(。)。

“也”“者”作用表停顿,或句(。)或逗(,)酌情看。

“谁、孰、何、胡、曷、恶、乌”,疑问代词加“奚”“安”。

“吾、余、予、我”代自己,“汝、若、乃、尔”当“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