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漫画跟梁漱溟学儒(文字版)
5152300000009

第9章 上篇 儒学之流贯千年 (2)

第三章 儒学之流贯千年 (2)

朱熹说“天理”存在于外,而不在人内,客观上把天理和人欲对立了起来,所谓“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他所指出的道路是让人们从外去寻求“理”来约束自己的“欲”,正是这一点为统治者找到了驭民之术。在社会还没有制定出合法的程序来确立“天理”的内容时,统治者就可以任意赋予各种规定,可以打着“天理”的幌子来给人民戴上各种镣铐,所以清代学者戴震说:“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他的批判相当之尖锐。“以理杀人”与西方的宗教审判都是从精神上来否定一个人,何其相似。这应该不是朱熹创立学说时想要看到的。

朱熹为后人所诟病的另一个原因与八股文有关。八股文的形式僵化,要求士人阐述圣人之道,很难发表自己的见解,造成了士大夫阶层思想的僵化。而且考试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四书五经内容有限,所以士人要应举,主要就是根据朱熹所注《四书章句集注》。

弦外听儒音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其思想在伦理道德上体现为

八股文:又称为时文、制义,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是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首二字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尝思”等开端。“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八股文。

戴震:清代考据学家,思想家,赞同格物致知,反对以理杀人。他的学生有很多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如段玉裁、孔广森、王念孙等。

心外无物说守仁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在中国历史之中,文人用兵当以三人为最,一是王阳明,一是清代的曾国藩,一是当代的毛泽东。后人往往记得王阳明在哲学上的地位,而忽略了他在政治上的作为。那是因为其他方面的成就正是源于他的哲学思想,而且他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远大于其他。作为心学大师,他不仅做到了“知”,还真正地知行合一,所以才能将才学真正地运用于世。

王守仁最先学习的是朱熹的“格物致知”,朱熹认为万物皆有理在其中,能够从中悟出天理。阳明便在家中守着竹子看,希望能够从中“格”出道理来。几天下来不仅一无所获,而且病倒了,但他也因此而觉悟了,认为理并不是如朱熹所言的要从外物上去寻求,说自己“缪矣三十年,于今吾始悔。”

从朱熹转向陆九渊,他构建起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这一学说从“心”出发去看待宇宙人生,故而名为“心学”。立足于心这一点,和梁漱溟先生的“真正可称之仁不仁者,根本是在他的心里”是同一个理。1980年8月16日,梁漱溟接受美国学者艾恺访问时,艾恺问:“你算是属于王阳明学派的?”梁先生答:“对。不是分程朱派、陆王派吗?我算是陆王派。”

一次,王守仁和朋友出游,见山上花开正好,便一同驻足欣赏。

朋友忽然问道:“岩中的树花自开自落,与人心无关,怎么能说‘无心外之物’呢?”

守仁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没有看到花的时候,人的心中并没有花的存在。只有看到了,留在心中,花的具体形貌才鲜明起来,才是一个实在的形象。因此心外无物,存在即感知,人的一言一行都在心的主宰之下。因此王先生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心中之物可不受时空的限制,因此洞察自己的心不仅能够推知外物之理,还能够能明白古往今来。王守仁生前留下了四字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种心学思想的产生和当时禅宗的流行也不无相关。

有一次慧能大师在广州法性寺,寺内有两个僧人见风吹幡动,一个僧人说是风动,另一个僧人说是幡动,两人争论不休,这时,慧能大师上前说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王守仁和慧能大师所立身的是不同的道,都把外物之变归于人心,可见人心之重要。心之本体是良知。而良知本身并无善恶,如镜子一般原本是光洁明亮的。圣人之所以是圣人,是因为他天理纯然不沾尘;普通人的心却易被万物干扰,所以才要常常为善去恶,恢复本心,这就是王守仁所说的“致良知”。虽然王守仁仁和朱熹对“理”的理解不同,但是“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还是一脉相承的。王阳明说:"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

圣人已逝,他们的思想学说只通过经书得以保存流传,因此要到达他们的境界,经书是一条重要的通道。王守仁和朱熹都极为强调学习经书的重要,不过侧重有所不同。朱熹认为理在外,圣人得之,传之以书,因此后人应从经书中去钻研圣贤之道,即穷理。王阳明则认为:"《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经书的精神实质原本就是与自己的本心相通的,所以读经重在启发,让自己去认识自己的心,因此王阳明主张读书贵精而不在多。他指出:"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意,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紬绎反复。久则义理浃洽,聪明自开矣。"同时人心各不同,在看待经典的时候还应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能人云亦云,他指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不敢以为是也。"这在程朱学派看来,无疑是大逆不道。

朱熹的学说开始时,被朝廷当做是异端学说加以打击;而当这一学派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时,当年的被压迫者反过来变成了审判者,不遗余力地打击着王学的流传。其实真正的审判权掌握在朝廷的手中。程朱的学说与用制度来约束人是一致的——理在外,制度就成为理,人要做的是接受并遵从,这对统治者来说是最大的思想安全保险柜;而王学是心学,当发现制度与心不符合时,就会起而反抗。明朝中后期,反理学、反礼教、要求人性解放的思潮汹涌澎湃。汤显祖的《牡丹亭》、冯梦龙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是这一思潮在文学上的反映。一直到近代,梁漱溟先生也从中汲取了许多许多的精华。

梁漱溟先生曾欲遁入空门,他说自己的生前是个和尚,而心学大家王守仁与佛学同样也有着不解之缘。

王阳明先生有一次到金山寺去朝拜,觉得寺中的景物非常熟悉,一草一木似曾相识。信步浏览,走到一间关房之前,只见房门口贴了一张封条,左右观看,好像曾经住过。王阳明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请知客师父打开关房瞧个究竟。

知客师父连忙道歉说: “对不起!这间关房是我们一位老祖师五十年前圆寂的地方,里面供奉着他的全身舍利,他老人家遗嘱交待不可以开启,请您原谅,千万开不得。”

但经不起王阳明的一再请求,知客师父万分为难地打开房门,让他进去。昏黄的夕照里,只见一位圆寂的老和尚亘古如昔地端坐在蒲团上,王阳明一看,咦!怎么和自己的容貌如此的相像?举头看去,墙上还有一首诗,写道:“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精灵闭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

王阳明怅然若失,便出钱吩咐寺僧为这坐龛圆寂的和尚肉身建塔,还在金山寺留下诗句:“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阳水底天;闲依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弦外听儒音

陆王学派:“陆”指陆九渊,号象山,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也是心学的创始人;“王”指王阳明,他是心学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