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低调忍耐、千锤百炼成大业 (2)
“忍”是一种做人的智慧,即使是强者,在问题无法通过积极的方式解决时,也应该采取暂时忍耐的方式处理,这可以避免时间、精力等“资源”的继续投入。在胜利不可得而资源消耗殆尽时,忍耐可以立即停止消耗,使自己有喘息、休整的机会。也许你认为强者不需要忍耐,因为他资源丰富而不怕消耗。理论上是这样,但实际上问题是,当弱者以破釜沉舟之势咬住你时,强者纵然获胜,也是损失不小的“惨胜”。所以,强者在某些状况下也需要忍耐,因为可以借忍耐的和平时期,来改变对你不利的因素。总而言之,无论是谁,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都要善于忍耐,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与其做无谓的牺牲,不如在逆境中养精蓄锐,发展壮大自己。这样一旦时机来临,你就能拥有足够的力量,扭转“颓势”,改写人生。
大“忍”始成就凡人不能成之事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就不可避免地要同其他个体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事物总是相互制约的,人在社会上同样不能随心所欲、无拘无束。大到参政议政,小到柴米油盐的芝麻小事,要想“顺风顺水”一些,都离不开一个“忍”字。而一个人想成就一番事业,就更要能够吃常人不能吃之苦,流常人不愿流之汗。这就好比体育竞技中的世界冠军,没有平时的吃苦忍耐,哪来冠盖群雄的风采?因此,要想成功,一定要能忍。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但他为人阴险,城府极深。他无论在官场、战场都极有手段,尤其演技高超,好几次对曹操装病装傻,保全了性命,赢得了时机。隐忍多年,到老年终于独揽大权。
在魏明帝曹睿的儿子曹芳登位时,司马懿已官至太尉,与宗室曹爽同为顾命大臣,辅助齐王曹芳,二人实际共同掌握了曹魏的军政大权。
当时,曹爽门下有清客五百人,其中毕轨、何晏、邓扬、丁谧等常在曹爽周围,为他出谋划策。他们不断向曹爽进言,认为司马懿很有野心,而且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声望,对皇室是潜在的威胁,不可对他推诚信任。
曹爽遂于景初三年二月,使魏帝下诏,使司马懿从太尉升为太傅。这一明升暗降的方法,使司马懿的兵权被剥夺,实际权力被架空。
司马懿为曹家天下立过汗马功劳,德高望重,对此次被架空实权,虽然大为不满,但他深知曹爽重权在握,自己难以抗衡,只好暗中组织人马,以待机行事。为防不测,他称病居家,对朝政不闻不问,并告诫二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安分守己,不可争强斗胜。
时隔不久,传来边境告急的军情。东吴军队分兵两路进攻六安和淮南,请求朝中发兵边关救急。一时间急得曹爽不知所措。赶紧召集众臣商议对策。退兵之计还未落实,又传来急报,樊城又遭东吴攻击,连连告退。曹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无计可施之下,只好以皇帝的名义派人去请司马懿来朝议事。
司马懿老谋深算。对战局了如指掌,同时也料定曹爽必来相请,认为借此时机出战,一来可以消消曹爽的气焰,二来可以树立自己的威望。司马懿来到朝中,决定亲自带兵出征。无计可施的满朝文武,见司马懿亲征边关,深信定可退敌,人心振奋,为司马懿举行了隆重的出征仪式。曹爽亲自将他送出津阳门外。司马懿率军直奔樊城,对东吴部队采取出其不意的突袭,很快打败了围城的吴军。然后又转战六安,解了重围。前后不足一个月,司马懿就解了边关之危。班师回朝,声望大增。
曹爽为了夺取皇位,进一步独专朝政,排除异己,在军机要地安置亲信。朝中大臣对曹爽的专横和野心,看得清清楚楚但敢怒不敢言。曹爽唯一的顾忌就是司马懿。他命心腹河南尹李胜借出任荆州刺史之机,让他以向司马懿辞行为由,前去探听虚实。
司马懿自上次边关出征得胜回朝后,兵权又被曹爽剥夺,一直采取忍耐退让的策略,称病居家,不问政事。得知李胜来访,便知其实质用意,于是做了一番苦心安排。
当李胜被引到司马懿的卧室时,只见司马懿病容满面,头发散乱,躺在床上,由两名侍女服侍。李胜说:“好久没来拜望,不知您病得这么严重。现在我被任命为荆州刺史,特来向您辞行。”司马懿假装听错了,说道:“并州是边境要地,一定要抓好防务。”
李胜忙说:“是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还是装作听不明白。这时,两个侍女给他喂药,他吞得很艰难,汤水还从口中流出。他装作有气无力地说:“我已命在旦夕,我死之后,请你转告大将军,一定要多多照顾我的孩子们。”
李胜回去向曹爽做了汇报,曹爽喜不自胜,说道:“只要这老头一死,我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不久,魏少帝曹芳前往洛阳南山拜谒魏明帝高平陵,曹爽和他的弟弟曹义、曹彦及心腹亲信一同随行。
司马懿见时机已到,就以太后的名义传布诏令闭锁城门,发动了兵变。派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统领数千禁军。占领城中要害部位,解除曹爽和亲信的兵权。控制城中以后,亲自出城劝降曹爽,并向曹爽保证只要投降,绝不伤害他的性命。曹爽部将力劝曹爽调兵平叛司马懿,曹爽犹豫再三,投降了。曹爽自以为免除官职后,也可当个富家翁,坐享清福,然而,事与愿违,时过不久,司马懿以曹爽大逆不道、图谋篡位的罪名,连将他同亲信党羽全部诛杀。
这场为期长达数年的争权,最终以曹爽惨败而告终。曹爽失败的致命错误是紧要关头缺乏冷静,过于轻信司马懿。但司马懿以忍为退的策略,巧妙地迷惑了曹爽,使其解除戒心,疏于防范,从而赢得了时间。不失时机地断然起事,则是制胜的关键所在。
人生在世,谁都会有不顺遂的时候,也会有遭遇逆境的时候。这也是促使自己身心成熟,准备大展宏图的机会。从前,当韩信受到“胯下之辱”的时候,他以巨大的忍耐力承受了这一切。而当司马迁遭受宫刑后,他以巨大的忍耐力,顽强地坚持下来,终于完成了旷世之作《史记》。
身处逆境最忌讳的是:第一,意志萧条。第二,焦躁不安。第三,惊慌失措,盲目挣扎。若是犯了这三项大忌中的任何一项,则不仅无法自逆境中脱困,反而会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中。
最关键的是要沉着地等待时机。就像《菜根谭》中所讲的那样:“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长久潜伏林中的鸟,一旦展翅高飞,必然一飞冲天;迫不及待绽开的花朵,必然早早凋谢。了解了这个道理,就会知道凡事焦躁是无用的,身处横逆之中,只要能储备精力,重展身手的机会一定会来临,所以能够持久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抱着这种信念,才会跑完人生这段漫长的旅程。
忍耐是一种弹性前进策略
从某种意义上说,忍耐是保全人生的一种策略,忍一时之气,可免百日之忧。
忍耐是一种弹性前进策略,就像战争中的防御和后退有时恰恰是迎取胜利的一种必要姿态一样。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临朝。匈奴单于冒顿本已很轻视刘邦,现在一妇人上台执政,他更加肆无忌惮,便想挑起事端。他派使者给吕后送去一封信,信上说:“孤独苦闷的君王,生于荒野大泽之中,长于旷野牛马蕃育的区域,多次到达边境,希望能游览中国。陛下独立,孤独苦闷孀居,两位君主都不高兴,也没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希望以我的所有,换你的所无。”
吕后见信后勃然大怒:“好一个不知死活的匈奴冒顿,竟敢调戏到孤家头上,想是活得不耐烦了。”
于是,召集群臣商议,要大举讨伐匈奴以雪此辱,以泄此恨。
樊哙率先请命道:“我愿带十万人马,横行匈奴之中。”
吕后大喜,季布却怒声叱道:“樊哙理应斩首。”
朝堂上的人都吓了一跳,季布撞邪了吧,竟要斩皇亲国戚。
季布接着说:“当年高帝率三十万精兵讨伐匈奴,却被围困在平城七天七夜,那时樊将军也在军中,却无计可施,今日为何就能以十万人马横行匈奴之中,这不过是当面阿谀陛下罢了,犯了欺君之罪,按律当斩。”
樊哙无言以对,其他众将也纷纷附和说,以高帝之英武,尚被困于平城,匈奴势力强盛,委实不宜挑起战端。
吕后见众臣意思一致,回头细想也觉确实如此,便忍下这口恶气,退朝回到宫内,不再提讨伐匈奴的事了。
过后,吕后为安抚冒顿单于,居然放下架子卑词婉约地写了一封和解信,说:“单于不忘我中国,赐给书信,我等国人都很恐惧,我自思自忖:身体老迈,气息也衰弱,牙齿也脱落得差不多了,走路的步子都不均匀,单于听信了传言,我实在不足以使您自污。我国无罪,应在您赦免之列。我有自己坐的车两辆,马八匹,送给您平时乘坐。”然后派宦官张泽送去。
冒顿单于原以为汉朝一定会倾竭国力攻击自己,严加戒备,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这般礼遇,再想想,如若自己与汉硬拼,实在也占不得什么便宜,便派使者送给吕后好马,回信说:“我生长荒野,没听过中国的礼仪,多亏陛下赦免了我。”便又和汉朝和亲。
吕后性格刚毅、心狠手辣,汉初三大功臣有两位是直接死在她手上的,即韩信和彭越。然而面对匈奴单于的侮辱和挑衅,她不但采纳众将的意见忍耐住了,而且以谦卑的姿态回了一封信,倒使得冒顿心生惭愧,回信谢罪,并达成了和亲,吕后执政时边塞无事,民众休养生息,后来的文景之治其实就奠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