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曾国藩做人智慧,胡雪岩经商谋略
5156100000036

第36章 博弈心得:谨慎防人得心安 (1)

谨小慎微防人妒

不招人妒是庸才,可以不招妒而自己做得招妒,那就太傻了。

——胡氏警训

好高人愈妒,枪打出头鸟,一个人站到高处,能够看得更远,但他同时也会被更多的人关注。这些看他的人中有羡慕的、有尊敬的、有憎恶的,也有嫉妒的。如果太过招摇的话,他就会给自己树立更多的敌人,惹来更多的麻烦。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更何况是防不胜防,所以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谨言慎行。

胡雪岩说:“不招人妒是庸才,可以不招妒而自己做得招妒,那就太傻了。”不招人嫉妒的人,身上难有过人之处,连被人嫉妒的资格都没有,因此是平庸之辈;但如果自己很出色,却主动地惹起别人的嫉妒心,那就是傻瓜。嫉妒或者憎恶是一股暗流,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席卷过来。因此,胡雪岩自己在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避免树立不必要的敌人。

清末的时候,左宗棠和李鸿章虽然都可以说是出自曾国藩门下,但是两个人都在争取湘军集团的最高领导地位,在朝堂之中斗争得非常厉害。左宗棠到南京当南洋大臣后,他们的斗争主要就是通过削减对方的羽翼来减弱对方在江南的势力。胡雪岩作为左宗棠最重要的羽翼,自然免不了受到李鸿章那个派别的挤压,因此,他处处谨小慎微,尽量把各种不必要的麻烦化解于无形。

胡雪岩家的三小姐要出嫁了,他派自己的一位非常能干的姨太太带着大笔现银去上海采购钻石珠宝。这位姨太太在租界里一家德国洋行里挑选了一批极为珍贵的钻石首饰,她认为这批首饰作为三小姐的嫁妆再合适不过了。

但是在生意成交之后,这家洋行的经理说自己早就对胡雪岩“财神”之名钦佩已久,所以提了个请求,希望姨太太能同意把这批用作嫁妆的钻石首饰在店里陈列一个星期,这样就能够取得很好的广告效益。

这位姨太太处事非常谨慎,她知道这个时候这么招摇恐怕会有麻烦,但是又不好回绝经理的请求。于是,她去找古应春商量此事。

一方面,李鸿章等人正四处找胡雪岩的麻烦,他毕竟是朝廷红顶子命官,如此照样容易落人话柄;但是如果拒绝的话,又怕别人说胡雪岩已近今非昔比了,连给女儿的嫁妆都没有像样的能够拿出手,恐怕会影响别人对胡雪岩生意上的信心。

经过反复思考后,他们决定还是要展览,但既然是在德国洋行里展出,他们就提出要求,说首饰旁边的说明要以德文和英文来写,不准用中文。

如此一条中庸之道就把风险降到了最低,这两个人在言行方面受胡雪岩的影响不小。

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人言可畏。胡雪岩在生意场人有了官员做靠山已经令生意场上无数的竞争对手眼红脸热了,如果再不小心些,无形中不知道会得罪多少人。无论在人生或者是事业的哪个阶段,不招人嫉妒永远没错。

躲在暗处,借力打力

“好人”我做,“坏人”叫别人去做。

——胡氏警训

商场如战场,如果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既把对方打败,又没有自己亲自出面,使得对方找不到质问自己的理由,应该算是高境界了。反之,如果面对面地作战,很容易把矛头引向自己,这样不仅能否把对方打败是个未知数,还会给自己惹来一堆麻烦。胡雪岩于是巧妙地借用他人的力量来打压自己的对手,而自己隐在幕后无人发觉。

胡雪岩在商场上最大的对手莫过于盛宣怀,也是一个身居朝廷的大商人,两个人之间彼此过招,斗智斗勇。胡雪岩既想要削弱盛宣怀的势力,又不愿意与他发生正面冲突,所以就希望能够通过盛宣怀的主管官员——李鸿章的哥哥李瀚章来牵制盛宣怀。

一天,胡雪岩故意对李瀚章透露消息说:“近来湖北煤铁总局出了乱子,李大人是否有所耳闻?”

李瀚章知他消息灵通,急忙追问。

胡雪岩说:“外面传闻盛怀办事不力,推卸责任于矿师马利师,并逼走了马利师。”’

李瀚章也听说了马利师离开的事情,这时才恍然大悟。

胡雪岩借机先夸他开办煤铁矿务是英明之举,利国利民,然后话题一转,问他:“如何用盛宣怀做总办?”

李瀚章就说是李鸿章一时受人蒙蔽,而自己人微言轻。

胡雪岩趁机又说:“李大人您若不说,还有谁能判定这个奸愚呢?”

李瀚章默然,表示同意。

胡雪岩又把话题引到了盛宣怀的具体问题上,说一方面,盛宣怀对办矿一窍不通;另一方面,他单凭官款和十万元商股,资金远远不够。李瀚章听到这里,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忙问胡雪岩有何建议。

胡雪岩回答说:“全国上下,莫过于上海;而集上海之能人,莫过于唐廷枢、徐润。这煤铁轮船总局若能划归轮船招商局,所有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也不必像现在这般挣扎在死亡线上。湖北煤铁若筹集不到资金,可在上海筹集,也可将轮船招商局的资本暂缓扩充。用到湖北煤铁开采总局来,这个办法虽说不是十分理想,却很有效。”

李瀚章在胡雪岩走后马上给曾国藩写了一封信,信中说盛宣怀所领官款,使用过半,矿务却没有多少进展,既对国家没有好处,也没有能够牵制洋人的煤矿事务。早知如此,又何必让盛宣怀办此事。还说湖北煤铁开采总局及早划归上海轮船招商局乃为正途。

李鸿章非常生气,一方面找人质问盛宣怀,另一方面让盛宣怀协调与李瀚章的关系。盛宣怀对李瀚章无计可施,吃了哑巴亏。

胡雪岩明明是想压盛宣怀一把,却只字不提这件事情对于自己的好处,而是字字句句都在为国家着想,有理有据。但实际上,胡雪岩巧妙地把盛宣怀苦心经营的事业划给自己的亲信唐廷枢和徐润。李瀚章见他见识过人,一心都在帮他出谋划策,也就不会去想这是否是出于他们自己在生意场上的利益冲突才提出的建议。而盛宣怀也只能认为是李瀚章对自己有所不满,不会把账算到胡雪岩头上。

在商场上与对手正面交锋是不可避免的,毕竟谁都想要取得最大的利益,但现实的利益是有限的,此消彼长。对胡雪岩来说,只要盛宣怀的势力得到削弱,就是自己的胜利,但是如果自己直接受惠,那举动未免太明显了,容易招人诟病,因此他把自己的亲信推了出来,实际上这样圆通的方式既避免了李鸿章疑心,又避免了盛宣怀的反击,还使得自己受到了好处,做到了利益最大化,这就是生意场上的圆通之道。

轻重厉害要分明

光是我一个人有本事也不行,“牡丹虽好,绿叶扶持”。

——胡氏警训

人处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随时都在与人打交道,处理各种事情。虽然想要把每件事情都安排好,但是这些事情很有可能会发生冲突,也许帮了一个人的忙就会损害另一个人的利益。这个时候又该怎么做呢?不仅要考虑自己与那些人关系的远近亲疏,还要仔细掂量一下事情的轻重利害。胡雪岩把自己手头事情的分量分得很清楚,因此才不至于为了一些相对小的事情而置自己的事业于不顾。

宝玉之所以会帮助胡雪岩向洋行贷款,是因为她听说过胡雪岩是个重义气的人,因此才愿意与他见面。她原本既恨洋人,也恨官府,但是胡雪岩解释说,向洋人借的钱主要是为了购买武器,帮助左宗棠抵御沙俄侵略我们新疆等地。她为他们为国尽忠的精神所感动,于是帮助他去见那些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