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曾国藩做人智慧,胡雪岩经商谋略
5156100000005

第5章 入世戒律:抛开性格缺陷 (2)

曾国藩并非是生性狠毒,他所做的是在权衡利益的权衡之后的最佳选择。那就是为了避免自己的失败,做出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决断,去争取最大的胜利。曾国藩杀降兵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这些人多是失业流民,会给社会治安带来危害;若是放了他们,又可能重回太平军,卷土重来。这些无疑都是不利于清政府的统治的。

用兵如对弈,谋势不谋子。无论是用兵、为官还是作为生活中的领导者,都需要有这种高瞻远瞩、壮士断臂的魄力方能成大事。

戒傲才能雕琢自己

凡好讥评人短者,骄傲者也。

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

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语良言

人当有傲骨,但不可有傲气。傲气是浮在外面去笼盖他人的,而傲骨则是守在心中自知的。傲气往往表现为以己为对,与他人一言不合便剑拔弩张。

曾国藩年少时同样锋芒毕露,与他人交谈时总是傲气四溢。

有一次,一个名叫窦兰泉的朋友前来拜访,与他探讨学问。两人都喜欢理学,就此展开了讨论。窦兰泉平日为人谦和,在发表自己见解同时,会为他人留下余地。曾国藩却好几次在没有明白对方意思的情况下打断了他的话,口若悬河地发表己见,窦兰泉几乎成了听众。事后曾国藩很是后悔,在日记中检讨说:“彼此持论不合,反复辩诘,余内有矜气,自是特甚,反疑别人不虚心,何以明于责人而暗于责己也?”

他反省说:两个人意见不同,自己在辩论中有些盲目自大,从那之后更是变本加厉,反而怀疑别人不够谦虚。为什么在对别人提出意见的时候心里很明白,却很难看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呢?

自我批评原本就比批评他人要困难,因为人的眼睛总是看他人的时候远多于看自己的时候。所以在争论的时候就不会考虑别人意见的合理性,而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别人如果不买账,就有了争论,甚至认为对方见识浅薄。

曾国藩深知傲气的锋芒不仅会刺伤他人的眼睛,还妨碍自己进步,因此在心中几次反省后,提出了要“戒傲”。

他在给弟弟的书信中说:在京城里有很多骄傲自满的人。有见识的人看着这些人,总是不屑地冷笑一声。有些所谓的当世名士,鄙视科举功名,弃如粪土。有的喜欢写古诗,有的研究考据学,有的喜欢谈理学,气焰嚣张,以为自己比所有的人都高明。有见识的人看这种人,又没有见到他有什么建树,也就冷笑一声待之而已。所以我们在用功的时候,一定要努力除去傲气,不要自满,不至于被他人所冷嘲,这样才有进步。

傲气的毛病之所以在人年少的时候最容易犯,是因为这时的阅历不够丰富,也很自然地凭着自己的意见顽固地去行事了。

有一天,苏轼到王安石那里拜记,恰好他不在。苏轼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王安石一首还未完成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心想,菊花开在秋里,其性属火,敢傲秋霜,最能耐久,就是干枯,也不会落瓣,于是,就在后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听。”

王安石回来看到诗后,问下人有谁来过,知道是苏东坡之后也就一笑了之。后来苏东坡被贬到黄州,待到菊花开的时候,去花园看菊,一阵秋风吹过,花瓣落了一地,苏轼方明白诗中的道理。

这个民间流传的故事未必可信,但是说明了一个道理:骄矜之气伤人终伤己。作为后生晚辈,东坡即便心有疑惑也应该先虚心询问请教,怎能擅自修改呢?一味地陶醉在自认为高明的意见中,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玉不琢,不成器。人也是需要经过一番雕琢才能成为人才。曾国藩一生谦和谨慎,正是因为他懂得骄傲的害处,能够在生活中不断雕琢自己,最后终成大官。

谦亦有度,过则近伪

凡过谦则近于伪,不可不虑。

——曾语良言

谦虚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助你登上新境界的云梯,因为只有虚怀若谷才能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从而提升自己。但凡事都有一个度的问题,超出了这个限度就会走向反面。

曾国藩写信给刘长佑说:来示称谓过谦,万不敢当。顾亭林先生云:“弥谦弥伪。”阁下但只谦之为美德,独不畏人之疑其伪乎?

由此可见,本意即便是谦虚的,但是在他人看来可能成了虚伪。试想如果一个卓有成就的人总是推辞说自己一无是处,别人难免会起疑:你真的一无是处吗?还是不愿意告诉我们你的经验呢?这样就给人留下了虚伪的不好印象。

谦虚本是客套之言,如果他人误会而以为是事实,就会造成不好的后果。中国古代有个“黄公好谦卑”的故事。

齐国有位黄公,喜欢谦虚。他的两个女儿天生丽质,都是全国少有的美女。由于她们很美,总是有人在提及的时候会夸耀一番,黄公就常用谦辞贬低她们,说是她们其实丑陋不堪,枉担了美名。他总是如此说,使得他女儿丑陋的名声传得很远,以致她们到了适宜的婚龄依然无人来娶。

黄公没有办法,就冒冒失失地把大女儿嫁给了一个鳏夫。众人一看,他女儿原来真的是个绝色佳人,恍然大悟:“黄公喜欢谦虚,所以才有意贬低女儿,故意说她们长得不美。”

于是人们争着去黄公那里送礼求婚,把另一个女儿娶去,同样是个容貌超群的美人。

黄公的女儿事实上国色天香,但是因为黄公过于谦虚,其他人就以为真是丑陋不堪了,这个名声与事实不符,自然就是伪了。试想如果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没有用隆中对来展示自己的卓然见识,而是一味谦让,能否有后来的天下三分?如果一味讲求谦让,中国历史上会少了多少毛遂自荐的佳话?

鲁迅先生在评价《三国演义》时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三国演义》原本想把刘备写成一个温厚仁爱的帝王,但是书中,刘备明明要成就伟业,却屡次在言辞之中推辞谦让,因而读来觉得这个人有些虚伪。

可见在做事的时候不能“过谦”,那么怎么才能避免呢?曾国藩提出了“诚”和“实”的两字决,也就是在听了对方的言辞之后,还要考核实际情况。

胡林翼为了湘军集团的整体利益,必须和湖广总督官文打好交道,因此在结交的时候,应酬言谈之中不免有过谦之嫌。李续宜认为他太虚伪而不可信任,向曾国藩抱怨。曾国藩知道胡林翼是为了大局着想,就让人对李续宜澄清说:润帅非全无权术者,而待迪、希兄弟一片至诚,实无丝毫权术。

胡林翼应权术之变,有时不得不与官文虚与委蛇,放低自己,但是在不明就里的人看来,他这样的做法多少有些奴颜婢膝,认为这样的人不可靠。曾国藩知道胡林翼的做法已经超出了谦虚该有的限度,但是他懂得胡林翼这样做是权宜之计,本人并非如此,依然是一个可靠的人。

爱出风头的人容易招来不必要的麻烦,而过于谦虚会让人觉得虚伪。曾国藩经历了官场沉浮,对于谦虚所该掌控的力度他也是亲身体会得出的肺腑之言,值得后人借鉴。

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凡古来能成大事者,必其自胜之力甚强也。

——曾语良言

拿破仑·希尔曾经对美国各监狱的16万名成年犯人做过一项调查,结果他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这些人之所以身陷牢狱,有90%的人是因为缺乏必要的自制,没有理智,从不约束自己的行为,以致走向犯罪的深渊。

一个成功的人既要别人的监督,又要自我监督。别人的监督可以发现自己发现不了的事情,而自我监督就可以防止给被手攻击的空隙。自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耐烦”,不要被外界的事情扰乱心智,最后自乱阵脚。

曾国藩说: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工夫。

一个人的实力在平时是不易为人察觉的,只有在遇见挑战的时候才能显示出来。在挑战面前,有人慌乱、愤怒,有人则镇定自若。“耐烦”就是指善于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动摇心智。

众口铄金,才华过人者面对无中生有的诽谤之言,心中便怒火冲天,与那些捕风捉影者一一对质,流言飞语却会因此更加流行;品德出众者对这种言论心存畏戒,因此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样流言就会偃旗息鼓,自行消亡。曾国藩希望自己的弟弟能够学习后者而不是效仿前者。

他说,名望所在,赏罚随之。众口悠悠,初不知其所自起,亦不知其所由止。有才者忿疑谤之无因,而悍然不顾,则谤且日腾;有德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则谤亦日熄。吾愿弟等之抑然,不愿弟等之悍然。

愤怒达到沸腾时,就很难克制住,除非“天下大勇者”,否则便不能做到。中国古语云:“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你想和对方一样发怒,你就应想想这种爆发会发生什么后果。如果发怒必定会损害你的利益,那么你就应该约束自己、控制自己,无论这种自制是如何困难。这个成功者,往往也是能够成功地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一个能“耐烦”的人。

汉初名臣张良早年外出求学。有一天,他走到一座桥上,遇到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老人在那里坐着。见张良过来,他故意将鞋子扔到桥下,冲着张良喊:“小子,下去给我把鞋捡上来!”

张良听了一愣,本想发怒,但看到对方是个老年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子捡了上来。

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

张良想,既然已经捡了鞋,好事做到底吧!他就跪下来给老人穿鞋。

老人穿上后笑着离去了,过了一会儿又返回来,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

这个老人后来向张良传授了《太公兵法》,使张良最终成为一代良臣。

老人这样的做法并不是无聊之举,而是在考察张良,想要看他是否遇辱能忍。

曾国藩对弟弟说:“存其倔强,去其激愤,就是要在保持进取之心的同时,保持一颗清醒冷静的头脑,而不要做出情绪化的反应来。”正因为深谙“耐烦”之道,曾国藩才能在几次宦海风云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成为官场“不倒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