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最出色的经理人
5159000000021

第21章 如何做到高品质沟通 (2)

经理人常见的批评误区是力求自己的批评之词尽可能委婉。许多经理人因为担心被员工视为尖酸刻薄,因而在批评员工时,总会再三斟酌用词,希望让批评的话语不具杀伤力。事实上,正是因为用词太委婉,批评的效果才大打折扣。正确的做法是应就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而正确的做法。

3.批评要当面

人后不说闲话,批评也是如此,对下属的批评,一定要当面指出。这样经理人的意见和态度才能被下属非常清楚地了解,同时也有助于彼此交换意见。如果在背后进行批评,很容易引起误解,不仅有损自身领导形象,还会激发新的矛盾。

4.批评时要恰当用词

当用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要使用戏谑言辞,经理人以严肃的态度作出批评,反而较容易为员工所接受。如果经理人以戏谑的口吻,很容易会被下属误解为讽刺。二是不要冷言冷语地批评,经理人不要讽刺挖苦、污辱人格或骂人,也不能嘲笑对方的生理缺陷,否则批评不仅没有成效,反而会适得其反。

经理一定要学会一些辞令

管理现场

战国时期,以秦国最为强大,而弱小的燕国即将面临灭亡,侠士荆轲欲刺杀秦王以救燕国。荆轲想到利用秦王仇敌的樊於期的人头以取得近身行刺秦王的机会。毕竟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那么怎样才能顺利得到这颗人头呢?

樊於期与秦王有不共戴天之仇,只有替他报仇,他才愿意牺牲生命。荆轲抓住樊於期这一心理,决定私下会见樊於期,完全以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的身份,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樊於期的昔日之恨,以此来勾起对方心中“永远的痛”。

荆轲的动之以情终于引起对方的共鸣与力不从心的无奈。这时荆轲才和盘托出自己的计划:以樊的人头,作为进见之礼,接近秦王,然后又详细描绘计划步骤,“压左手把其袖,右手把其胸,然则将军之仇得以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雪矣”!

荆轲之所以把行刺过程说得如此详细,意在证明自己的计划是经过周密策划,胸有成竹的。你看,连左右手分工都如此明确,此番若去,必有十足把握,秦王在劫难逃,你樊将军的血海深仇也一定能报。这正是荆轲的高明之处。

樊将军听了荆轲坦诚感人的一席话之后,义无反顾地拔剑自刎,奉献自己的人头。荆轲顺利借得人头,完成了这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

心理解析

荆轲出色的口才艺术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经理人,不管是与领导还是下属沟通,善于把握对方心理,进而运用生动的演说去感染对方,是高品质沟通的关键。

古人言: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径就是语言。有人说,巧舌如簧的人能用头发牵动一头大象。尽管这话有点夸张,却说明了生动的语言表达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优秀的经理人,通过出色的语言表达,可以让领导与下属对你产生好感、加深感情,可以使有分歧的人互相理解,化解矛盾。巧妙运用生动的演说能力去感染员工、说服他人,不仅可使工作顺利进行,更是你事业成功的关键。

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史蒂夫·乔布斯于1977年就推出了配有鼠标的个人电脑,并下定决心要做个人电脑出售给需求巨大的用户。他认识到个人电脑将具有广泛的市场,但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问题是缺少启动项目的资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乔布斯凭借他高超的说服能力,先是说服了一些顾客先付钱订购电脑,他利用定金购买设备;随后又说服供应商免费提供电脑的原材料,等电脑售出之后再付款。他的第一台Apple个人计算机就这样产生了。很快,苹果公司的规模迅速扩大,苹果电脑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风靡美国和世界市场。

乔布斯的事例说明,善于说服他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素质。善于说服他人,是指能够运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人描述有关企业的远景及长期规划,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深入的观点,使对方支持观点或做法。说服他人不仅要求对于交谈的对象有较好的把握,而且要注意表达方法和态度,一般来说,诚恳和坚定的态度有助于说服对方。

生动的演说离不开幽默艺术的运用。美国心理学家特鲁赫伯说过:“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富有感染力,最有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幽默已经成为古今中外许多管理者成功的法宝和秘诀之一。在实际工作中,每个经理人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不同,学会运用幽默的语言艺术,效果会更为理想。

经理人语言表达水平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有些经理人说出去的话犹如磁场一般,既能对员工产生极强的吸引力,又能给员工凉爽愉悦之感,从而获得员工的认可和尊重,并有效地感染并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用生动的演说感染员工,团队将产生火一般的激情。

实践指导

经理人要想使自己的演说富有感染力,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要充满热情。热情是可以感染的,是可以传递的。演说者的热情能够感染和传递给听众,能够调动起听众的情绪。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热情的演说者能够使听众热情澎湃。

第二,要善于使用名人名言和数据。成功的演说者总是有着无数的名句在他的脑海中,这些名句在演说中信手拈来,以此来增加演说的说服力。数据能够使演说者的观点有理有据,能够增加听众对演说者的信赖。

第三,要善于讲故事。成功的演说者大多是擅长讲故事的人。在他的头脑里有很多的故事,并且这些故事都与他要传达的信息相辅相成。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因为某个故事引发的道理更能使我们印象深刻。同时,通过讲述故事,能够使听众接受信息时较为轻松。

多说“我们”少说“我”

管理现场

有一位年轻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一所大学,应聘到一家当地大公司做总经理助理。一次,该公司下属一家分公司的产品质量出现了问题,由于客户直接投诉到总公司办公室,而这个经验不足的新来年轻人不得不向总经理汇报。

他说:“你的分公司产品质量出现了问题,引起顾客投诉……”

就在这个年轻人针对问题情况向总经理陈述的过程中,总经理生气地打断他的话,皱着眉头质问道:“你刚才说什么?我的公司?”

年轻人不明白,“是的,是你的分公司”,又将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总经理很恼怒地说:“你说我的分公司,那你是谁?你不是公司的一员?”

年轻人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误,马上纠正说:“对不起,我们的分公司产品质量出了问题……”

心理解析

从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这个年轻人不注意说话的技巧,给总经理这样一种感觉 ,“你的分公司”出现了问题,当然与“我”无关。当一个人说出“我们”时,透露的是患难同当、荣辱与共的信息;而当他说“我”时,透露的是置身事外、若无其事的信息。很显然,“我们”更有亲和力,而“我”显然得冷漠生僻。

“我”和“我们”的差别,从字面来看只有一字之差,但在沟通过程中所达到的效果却截然不同,这主要在于倾听者的感受差异。说“我们”,倾听者心里高兴,说者在叙述中包括自己,好处也有自己的;说“我”,倾听者心里不舒服,说者的话题似乎与自己无关,显然有不重视自己之意。经理人在工作中与下属交流时,一定要注意多说“我们”,少说“我”。

有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让同一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与下属进行沟通,分别是专制型、放任型与民主型3种不同类型的管理者,而后调查这3类管理者与下属的沟通效果如何。结果发现,民主型的管理者与下属的沟通最为愉快,员工也更容易接受上级的要求及下达的任务。原因就在于,民主型的管理者在与员工交流过程中使用“我们如何,我们应该……”,而不是“我的意见是……你应该……”

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会总是把“我认为”挂在嘴上,而一个优秀的经理人应该与员工荣辱与共、同甘共苦,而不是将自己跟周围的人和事划清界限。他不会认为别人的问题只是别人的问题,也不认为自己的事都是自己的事。由于他的头脑中装着共同环境的概念,会自然而然地多说“我们”,而少说“我”。

经理人在工作中应多说“我们”,少说“我”,因为,前者更容易让人有参与感,后者却让人感觉是你在自我表演。如果把对方纳入同一条战线,他当然会倾向于你、支持你。人的心理是很奇妙的,同样的事往往会因说话者的态度不同,而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感觉,因此,经理人要善用“我们”来打造与员工间的共同意识,以此来提升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实践指导

多说“我们”少说“我”,目的就是要使经理人所传递的信息能够被下属认可和接受,获得下属的信服和追随。经理人要想获得下属的信赖,就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多了解情况。跟下属沟通时,经理人要多学习、多了解、多询问,要多做功课。多了解状况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样你言之有物,人家才会心甘情愿听你的话。

其次,要提供实践的方法。与下属沟通,要想在第一时间获得下属的认可,就必须使沟通内容对他的工作内容有所帮助。这就需要经理人能够为下属提供方法指导:假如你做过市场,就应该告诉下属市场是怎么开拓的;假如你做过人事管理,就应该告诉下属应该如何进行招聘,并帮助下属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进行预计和准备。随着工作的开展,你所传授的各种经验被一一验证,下属就会对你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