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周叔也看见了于敏,喊了声:“恩人来了,快进屋!”原来周叔的儿子曾出城砍柴,被小股匈奴兵掳去当苦力。幸亏于敏巡逻经过,一顿连珠箭射杀了敌兵,才把他儿子救下来了,从此周叔就称于敏为恩人。周叔连忙请于敏吃黄糕。于敏哪有心思,叹了口气说出她的难处。周叔说:“保家卫国是头等大事,要不就拆我们的砖房吧。”于敏大为感动,不过还是谢绝了,因为民用砖又小又薄。匈奴兵有一种攻城车,前端是一截两人合抱的巨木,只有又大又厚的城砖才能经得起撞。
周叔低头沉思了半晌,猛地抬起头说:“有办法了,我们隔壁有座城隍庙很灵验,恩人买点好香求求他,一定会如愿。”
于敏差点气乐了,周叔却是一脸认真:“你可别不信,我儿媳自结婚五年来总怀不上孩子,去年她到城隍庙里上香,今年便生了胖小子。”院子里其他人也附和起来。
热心的周叔不由分说,一路推着于敏进了城隍庙。于敏是刀枪林里闯出来的,哪信这个,但又不忍拒绝他们的盛情,便点烛上香,似模似样地拜了三拜。说来也怪,她刚拜完,就听门外的大旗“呼啦啦”连响三响。旁边的周叔大喜,说:“城隍老爷答应了,我儿媳求孩子那天也是这样。”于敏不置可否地一笑。
于敏回到府中,李广一见面就问城砖准备得怎么样了。于敏见丈夫愁眉不展,有心开个玩笑,就说:“城砖有了,城隍老爷答应明天就给我们送来。”她把经过一说,李广多日不展的眉峰也舒开了,说:“是吗?那你明天的任务就是接收城砖,不得有误。”
这也就是夫妻间的说笑,第二天,李广出城操练士卒。于敏想,就用塌下来的旧城砖吧,虽然多半抵不住攻城车的冲击,但总比没有强。刚走到缺口前,只见一辆辆独轮车推过来了,领头的正是周叔。周叔笑着说:“恩人,你看城隍老爷不是显灵了吗?昨晚我们城里的老百姓都做了个梦,城隍老爷说保家卫国,人人有责,他这个神灵也不例外,所以从阴间运来城砖十万块,不够还有。我们醒来一看,院子里可不是码起了城砖嘛,所以就运来了。
于敏半信半疑,难道真有这事?她从车上搬下一块砖,发现大小和城砖一致,但颜色黄澄澄的,重量也有些轻。她抽出佩剑,一剑砍在上面,只是现出一道白印,砖块完好无损。周叔笑着说:“阴间的砖嘛,总和阳间的不大一样,不过筑成城墙可差不了。”
砖块一到,筑墙工程便火速展开了。十多天后,修补工程完成,还剩几万块没用完,李广下令在四座城门上修了四个箭楼,这样防守力量就更强了。
城墙刚刚建成,五万匈奴铁骑便兵临城下。代郡城中,李广的士卒只不过二万五,以弱对强,李广的对策是坚守不出。匈奴兵很快把攻城车拉来了,一开始就对那段新补的城墙下手。一阵阵冲击声震耳欲聋,但城墙岿然不动,人们都说,这城砖是城隍老爷的,凡间的东西哪攻得破?匈奴兵见攻城车无效,便采用围困战术,算计着只要耗到你城里没粮,不怕不投降。
几天后,军需官向李广报告,军粮运输线已被敌人切断,城里的粮食,包括老百姓的,只够全城人吃十天。李广的眉毛又皱到一处,他已向朝廷求救,但那时奸臣当道,不一定会发救兵的。这时,一个大胆的计划浮上他脑海:奔袭三百里外的祁连谷,据可靠情报,匈奴的首领呼和单于正驻扎在那里,而且只有八千骑兵护卫。如果这招“围魏救赵”成功,这里的围就解了。
想到这里,李广深深地看了一眼夫人,这一趟,自己带精兵一万长途奔袭,必须带足十五天的粮食才能保证战斗力,那城里剩下的粮就只够吃八天了。如果八天后计划不成功,关破人亡事小,匈奴人南侵中原的门户就被打开了。于夫人看出丈夫的担忧,她信心十足地一笑,说:“我相信你定会马到成功,等你回来后,城池保证安然无恙!”李广稍稍放了心,便带兵出了代郡城门。
一万精兵冲开城外的包围,又远远地兜了一个大圈子,甩开了匈奴的探马,才斜斜向北开去。两天后,兵抵祁连谷。李广连夜带兵冲进去,当一万精兵都进入时,谷口忽然出现一队队匈奴兵,他们被装进了口袋阵!其实,单于在谷内驻扎,身边骑兵确实不多,但李广的行动惊起了夜宿的乌鸦,单于才急急撤出谷外,又布了口袋阵。谷口地形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广带兵攻击十几次都攻不下。幸好单于的大军在前线,这里兵少,同样不敢往里攻,两军就僵持在这里了。
这一僵持就是十天,李广心里这个急,代郡城里只有八天的粮啊。他仿佛已看到匈奴兵在城里烧杀抢劫的样子,可有什么办法呢?到第十一天他们的军粮也告急了,无奈之下只好杀战马充饥。这时呼和单于笑嘻嘻的来到了谷口,他知道谷里困着飞将军李广这条大鱼,有心劝降。隔着老远,单于便展开了威逼加利诱,李广装着听不见,只是说:“你说什么?靠近点。”不觉间单于到了百米开外,他以为这里是安全的。忽然李广大喝一声,双臂开弓如满月,一箭就射了出去。李广那是两汉有名的神箭手啊,那么远的距离单于还是应弦而倒。匈奴兵一下子就愣了,然后四散奔逃,这就叫蛇无头不走。李广一剑割下单于首级,带领人马一阵风似的冲出谷口,连夜兼程往代郡赶,心里一个劲地念叨,城隍老爷再显显灵吧,让夫人能坚持到自己回去。
两天的路程,他们一天半就赶到了。当时正是午夜,代郡城外一个人影也没有,城头也静悄悄的,看不清是什么旗号。李广长叹一声,算一算都十五天了,此城必破无疑。正要带兵回头,忽然四外一声炮响,无数匈奴兵围裹上来。李广知道是中了埋伏,奋起精神且战且退,不觉来到代郡城下。忽然城门大开,一对骑兵冲出来。李广长叹一声,前后夹击在劫难逃。不料出来的队伍反向匈奴兵杀去,当先的正是夫人于敏!李广精神就是一震,原来城还没破啊。大受鼓舞下脑子也灵活起来,他把单于的首级拿出来大喊一声:“单于已死!”匈奴兵立时就乱了,李广和夫人趁势追击,终于大获全胜。
一进城,李广就问于敏:“你们这几天吃的是什么?”于敏一指城门上方:“你看,那里少了什么?”李广一看:“以前补的城墙剩了半拉。”“对啊,我们就是吃城墙撑下来的。”这一说把李广说愣了。于敏解释:“其实周叔他们送来的城砖,都是老百姓连夜用黄糕压模做成的,这种材料硬度大,黏性强,比城砖都结实呢。但这是他们的口粮啊,怕我们不收,才假托城隍的。当第八天粮食吃完时,周叔前来讲明玄机,我们就拆了箭楼磨粉吃。可是老百姓们不肯吃,说要保证守城士卒的口粮,结果有几千人饿死了,其中就有周叔--”
胜利的喜悦刹那间消失,李广呆呆站在城楼上,他在想,在这场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他李广,而是城里那一个个老百姓。想到这里,他命令,那段残墙不再补了,而是在外围另起新墙,以作纪念。所以,那半截黄糕城墙一直保存下来,听说到1960年,当地人还吃过这城墙度饥荒呢。
黑木雕龙
一、夺龙
浙江东阳江畔东阳县,是有上千年历史的木雕之乡。在盛唐时,当地出过一位很有名的木雕大师,名叫傅九霄,据说他随便从黄杨树上削下一根树枝,寥寥几刀雕出个花鸟样,就能卖出二两银子。后来,他娶了曲氏,生下一子,取名龙生。
龙生五岁时,傅九霄得急病去世,家里只剩下孤儿寡母。龙生打小就被母亲曲氏娇纵,后来又染上了赌博恶习。没几年,他爹生前攒下的家产就被他败了个精光,他又盯上了家里他爹亲手打制的雕花家具。
见龙生要卖家具,曲氏急忙拦阻,想留着这些家具,好让她对丈夫有个念想。但龙生往地上一坐,号啕大哭,曲氏就心软了,只得让龙生搬起家具扬长而去。
曲氏心里很不好受,晚上又遭了点风寒,第二天就咳嗽起来。她舍不得花钱看病,整天咳个不停,时不时还带出个血沫来。
这天,龙生走进房间,来到母亲的床前,不问病情,却问起母亲枕头下的匣子:“娘,这个匣子里是不是有什么宝物啊?我欠了别人的赌债,卖了这东西好还债啊!”曲氏差点没气死,她一把抱起匣子搂在怀里,边咳嗽边说:“不行,里面是我的命根子,不能卖!”龙生眼珠一转,又撒起了谎:“娘啊,跟您实说吧,我欠了别人一百两银子。人家说要是还不上,就要砍我的手呢!”
曲氏心疼儿子,只得把匣子扔给龙生,她趴在枕头上一边咳嗽一边大哭起来,血沫子把枕头都染红了。龙生却只管打开匣盖,见里面是黑木雕成的一条龙,刀法精湛,栩栩如生,更有一种悲伤之意蕴含其中,分明是他爹傅九霄的巅峰之作。他不再细看,盖上匣盖就抱了出去。
这些天,当地来了个波斯商人,红头发蓝胡子,名叫默罕,龙生搬出去的雕花家具就是被他给收购了。这一趟,龙生心花怒放,连家具都能卖个好价钱,这件木雕黑龙还不是价值连城?没想到,默罕看完黑龙,笑嘻嘻地给龙生讲起了故事:“这黑龙刻的是关于东阳江起源的传说。有个小伙子捡到一颗龙珠,放进米缸里米就吃不完,他用这些米养活瞎眼的老娘。当地的地主听说了,非要抢夺这颗龙珠,小伙子一急之下,就把龙珠吞进了肚子里,结果变成了一条黑龙。黑龙张嘴吐水,淹死了地主,同时形成了这条东阳江。小伙子成了龙后,必须离开人间,但他舍不得老娘啊,所以三步一回头,结果东阳江形成了九曲十八弯;老娘同样担心儿子,也变成了东阳江边的一座山。这黑龙雕得好啊,好就好在那股悲伤之气,让看到黑龙的人都能体会到那母子真情……”
龙生早就不耐烦了,直接问道:“既然雕得好,你能给多少钱?”默罕嘿嘿一笑:“分文不给!”
二、补鳞
见龙生目瞪口呆,默罕就把黑龙转了个方向。这下龙生看明白了,原来这龙没有雕全,一面是用浮雕手法刻满了龙鳞,另一面却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露出了难看的木纹。木雕讲究的是整体艺术,这件没完成的东西自然分文不值。龙生急得汗都出来了:“那,我找人补上行不行?”
默罕轻轻一笑:“若能补上,黑龙便值千两纹银。不过,傅大师刀法通神,谁敢补他的残作?”龙生忙说:“有!有一个人和我爹齐名,人称南张北傅,我一定会找到他补完。”
这位南张,指的是广东潮州的木雕大师张三刀,他和傅九霄是至交好友,在龙生三周岁时曾亲来道贺。龙生立刻揣着黑龙上路,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潮州找到了张三刀。没想到,张三刀把黑龙捧在手里,端详来端详去,长叹一声说:“这木雕手艺,天下最有名的就是东阳和潮州。但你们东阳派讲的是原木通雕,我们潮州派讲的是金漆木雕,技法不同,我不敢下手啊。”
眼看这千两纹银没了,龙生不禁垂头丧气。张三刀话锋一转,又说:“龙生,我补不来这龙鳞,但还有一个人能补,就是你娘。”龙生很惊讶,他可从没见母亲雕过一刀。张三刀跟他解释:“你们东阳可是木雕之乡,当初你爹还是拜在你外公跟前学艺,论起来你娘是你爹的师妹。这条黑龙,就是在你三周岁那天雕的。那一天,你爹的一位朋友送来了一截黑木头,说要当场观看你爹的神技。你爹就比照你的名字,雕到半夜,雕了这条黑龙出来。正要刻鳞时,当时我建议由你娘来刻,珠联璧合更见意义。而你娘当时正抱着患病的你愁眉不展,为了不让大家扫兴,她还是亲自操刀,到天亮时却只刻出了一半龙鳞。那时候你已哭得昏天黑地,你娘只好罢手,便留下了这条半鳞黑龙。所以,能补鳞的是你娘,又何必求我呢?”
龙生听了很高兴,连招呼都没打就要往回跑。张三刀拦住他,从庭院里拔出一棵草来,说:“你娘要是不肯补鳞,你就把这草吃下去。这草没毒,而且能让你如愿。”
龙生也无心细问,马不停蹄地赶回东阳,直接找到母亲曲氏,请她把鳞补上。曲氏拿着黑龙直掉眼泪,说她补不了,因为没那心境了。龙生早有准备,他把那棵草拿出来,丢进嘴里大嚼特嚼。
曲氏一见就急了,一把夺过来问:“这呃逆草是哪来的?会让你咳嗽的啊。”龙生就一五一十地把找张三刀的事情说了。这时候,龙生就觉得嗓子里像有几十只小猫打架,痒得百爪挠心,咳嗽得上气不接下气,连眼泪鼻涕都出来了。
曲氏眼见儿子的惨状,一咬牙关,说:“好,我雕!”
三、点睛
曲氏把儿子安顿在里屋的床上,自己在外屋点起牛油大蜡,开始补那另一半龙鳞。里面龙生的咳嗽一声接一声,外屋曲氏也是咳嗽不断,不过她的手还是稳如磐石。等到东方发白,龙生的咳嗽渐渐停了,他来到外屋,发现母亲已倒在一侧睡着了,黑龙的鳞已全部完工,悲凉之意更见浓郁,像要充满整个屋子。龙生马上抱着黑龙去找默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