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
5242400000008

第8章 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罗恩菲尔德的艺术教育理论(3)

第三,生理的成长。儿童在艺术创作时,眼与手的合作,身体控制,线条描绘与技巧完成等能力都能显现出他身体的成长状况。尤其在儿童的涂鸦期,这种身体的成长是最容易看出来的。儿童还经常有意无意在作品中表现自己身体的成长。一般而言,爱动的孩子喜欢描绘一些积极的体育动作,而且对自己身体的变化成长很敏感。那些身体受过损伤的孩子也会将这种损伤表现在作品中。总是在作品中过分重视或忽视身体的某一部位与个人身体的实际状况很有关系。

第四,感受力的成长。感觉能力的培育与发展是艺术体验的重要部分。生活中的享受与学习能力都要依靠感觉经验的质量。在创造性活动中,儿童对种种感觉经验的运用显现出他感受力的成长。而且,儿童的感受力也会刺激他的艺术表现力。那些很少被感觉经验所影响的孩子往往缺少观察能力,辨不清事物间的差异。教师的重要职之一是引导孩子去看、去感觉、去接触他们周围的环境,提供各种场合以发挥儿童的感官作用。

第五,社会性的成长。儿童的作品往往反映出他对自我经历和他人经历的认同程度。儿童对他所认同的那部分社会现象的描绘就反映了他社会意识的发展。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关于社会环境的意识也在不断增长。而且,艺术创作过程本身就是孩子社会性成长的一种手段。艺术通常就被认为有交流的功能。它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表现,而更是社会性的表现。于是,当一件作品引起众人的注意时,它就成了自我向现实世界的延伸。儿童在纸上表现自己也意味着对这种表现作出评论,而对自己作品与思想的评论、观看是与他人交流思想的第一步。对大一点的儿童来说,观看不同文化中的艺术不失为一种感受、了解不同社会和人群的好方法。

第六,审美意识的成长。审美意识的发展是艺术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成长是个不断变化的连续体,在审美领域尤其是如此。思考能力的组织,感觉能力的发展以及与情感能力的亲密关系都被视为审美的成长。审美成长没有固定的格式。审美教育并非指老师对个人的艺术作品加以评价、指导。它的任务更宽泛一些;它与学生是否知晓组成艺术品的原与规也没有多大关系。发展审美意识意味着培养一个人对知觉、智能与情感体验的敏锐性以加深这些体验并整合成和谐的一体。

审美发展与创造力的发展密不可分。两者都受限制于成长的整个过程中,也受到个人生长环境的影响。从广义上说,美育“涉及到包括各种艺术形式的生产在内的范围甚广的艺术体验”,有的定义还包括对“自然至少是那部分美丽的自然的观察与理解”。狭义上的审美只是“涉及到对艺术的感悟与欣赏”。我们通常把审美意识的发展看做对各部分的和谐组织,这种组织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审美并非是多愁善感的行为,与知识的积累也无关。审美是一个积极的知觉过程,它是个人与提供和谐体验的客体间的相互作用。创造活动起源于个人,并利用多种认知和感性概念。因此,很容易就能看出创造性表现与审美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审美教育是不能从外部强行灌输的。发展理解力与欣赏周围事物的需求必须来自个人,没有证据表明,审美是能轻易量度的。换言之,熟悉了美学上的词汇并不能提高人的品位,或使人变得更优秀。罗恩菲尔德赞同英国艺术教育家里德的观点:只有进行艺术实践才能受到艺术的感染与熏陶。也就是说,罗恩菲尔德最看重艺术创作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审美意识的发展与艺术品位有什么关系呢?很明显,我们有不同的艺术品位,但不应对这些品位作优劣之区分。人们可能认为艺术评论家的品位才是好的,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的品位不值一提。其实未必。品位与文化相关。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殊喜好。更重要的是,年轻人与成年人对同一环境的反应也不同。

谈到艺术欣赏经常涉及设计原问题,即绘画的表面形式。人们通常会提及和谐、平衡、节奏、统一等词汇。有一种观点认为,学会这些术语与发展审美意识以品评绘画的优劣大有关系,从而也就有了艺术欣赏。罗恩菲尔德指出,假若一个人打算用这些术语,当然就有必要学会它们;另外,欣赏艺术也会增加人这方面的知识。然而,如果把学习术语混同于欣赏艺术就大错特错了。

有时,人们把艺术史当做发展审美品位的途径。但罗恩菲尔德认为并没有真正的艺术历史,有的只是史学家们将某一社会留存下来的艺术品按一定的方式汇集起来,人们就把这些样品当做了某一历史时期的典范。至于展现哪些艺术品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艺术史学家。

因此,学习这种艺术史仅能使人按权威的观点追溯艺术风格的变迁,并不能供人欣赏这些风格,也不能自动培养人对艺术史领域以外的对象的审美意识。

有一些艺术教育者认为个人的艺术欣赏需要明智且受过教育的人来培育和教授。罗恩菲尔德指出,这违反了民主的基本假定。因为除了那些先天羞涩的人,每个人都会是自己观点和品位的坚持者。

审美意识的发展要顾及文化的差异。艺术通常是它所在的社会的价值和态度的显示器。今天我们保存着过去社会的艺术形式,并判断出它们是从哪个社会所发现的。不同的艺术形式代表和表现了它们各自的文化。罗恩菲尔德认为,当今社会,人们喜欢把仿古的艺术品与现代化的产品并置,因此无法断定这个社会到底拥有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艺术起初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物品的审美特征并不比功能重要。艺术家的任务多是装饰神龛、房屋、公共建筑、时尚用品与饰物,记录历史事件,等等。然而,在19世纪的西方,审美成了艺术的功能以外的因素。

审美必须与真、善、美的概念区分开。审美意识的发展应当更多地涉及个人,而不是灌输理念、术语和某些学识。也就是说,除非我们意识到个人及他的文化环境,否就不能去“教授”审美价值。尽管艺术与审美是普遍性的,但不同的文化圈有不同的艺术审美标准和价值体系。

艺术领域不断在发生着变化,人的审美品位也随之变化。因此,从长6看,培养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比让他们欣赏艺术的某种风格更为重要。艺术是今天世界的反映,也为未来指明方向,儿童必须能珍视变化并渴求不熟知的东西。

在儿童的艺术作品中,审美意识的成长体现为儿童能利用线条、颜色等将各种经验、思想、情感组织结合为和谐一致的整体。幼小的孩子凭直觉来整合,中学里的孩子就能在绘画中对一些空间关系进行自觉的排列与组织,并从中发现乐趣。

第七,创造力的成长。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创造性思维都是很重要的。它使已有的东西发生变化,或者带来新的发现。通常情况下,创造力是指在行动或操作过程中见到的那些建构性的、生产性的行为。创造力往往被视为一致性的对立面,其实不然。为了个人与他人的利益,人们必须一致遵守社会的某些规。成人要鼓励儿童在遵守一定规的基础上去利用他们的创造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最关键的时期首先是儿童开始接受正式教育的时候,其次是他们青春期的早期。

最好的创造力培养方式即是创造本身。给儿童机会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就是对未来创造性思维和行为的最好培养。

每个儿童生来就富有创造力。因此我们无需为促进儿童的创造力而烦恼,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要人为地阻碍儿童天生的好奇心与探索行为。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爱问询、好奇和富有创造力的个体。很多人将创造力与智力混淆在一起,其实二者并非是一回事。智力测试重视会聚性思维,有一个早已确定的准确反应;创造力测试强调发散性思维,并非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发展儿童的创造力与智力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学校教育的很多领域都力图激发儿童智力上的发展,但艺术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在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方面。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创造力,我们需要了解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毫无疑问,这一领域在未来的社会中会更加重要。学校不仅要教授已知的东西,也要教授我们所未知的东西。艺术将会在此领域大显身手。

儿童一旦开始涂鸦,他的创造力的成长也就开始了。在涂鸦过程中,儿童用自己独有的形式与方式记录下与他有关的事物。正是从这种简单的记录开始,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形式复的富有创造力的作品才会出现。儿童的创造力并不依赖于他的绘画技巧,但任何的创造力都需要程度不同的情感自由——自由地去探索去实践,自由地去投入。

儿童的创造力如果受到外来的干涉或规的束缚,他们会退却并下意识地求助于复制与摹仿。不用说,单纯命令孩子停止复制并富有创造性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创造力必须源于孩子的内心深处。

(第四节)自我表现的各个阶段

上一节已经指出,艺术创作是儿童的一种自我表现;儿童的艺术创作大体分为五个阶段:涂鸦期、前图解期、图解期、写实主义萌芽阶段、伪自然主义阶段。这一节将对这五个阶段作详细的阐述。

一、第一阶段:涂鸦期

1.涂鸦期的表现(2岁到4岁)

儿童通常在2岁时,就开始了他的涂鸦期。给此时的幼儿笔和纸,他会随意地在纸上涂涂抹抹。但此时的心智发展水平不足以让他控制自己肌肉的动作,他的涂鸦动作还只是未经控制的一种动作。因此,父母不能急性地让他去做一些需要肌肉协调的动作,也不能鼓动他去画一些真实的东西。这些都超越了儿童的发展阶段,会损害他们未来的心智成长。儿童在开始涂鸦约6个月后,会发现自己的动作跟纸上出现的痕迹有些关系。一旦儿童开始不断重复他的动作,就表明他已经发现可以用视觉来控制自己的肌肉动作。对这一阶段的儿童来说,控制肌肉动作是一种很重要的经验。成年人可以指导这一时期的儿童作肌肉协调练习,儿童也会非常喜欢这种体验。他此时的涂鸦乐趣完全来自这种肌肉运动感觉和不断熟练的过程。经过不断的重复练习后,儿童会尝试更复的动作。如果他能画出一个2圈形状,就说明他已经能运用整个手臂来涂鸦了。涂鸦期下一步的发展是儿童将他的动作与想像结合起来,以讲故事的形式为自己的涂鸦命名,比如,指着自己所画的东西说“这是什么”。这一步对儿童的发展意义重大,说明儿童的表现与他想表现的事物之间建立起了联系。成人应对这一阶段的儿童给予适当的鼓励。色彩在涂鸦期处于次要地位,但这一时期的儿童容易被色彩吸引,他们喜欢把色彩溅洒在纸上。

儿童涂鸦早期的最好材料是黑色蜡笔与大张纸,或者是粉笔与黑板。这些材料最适合他们完成肌肉动作。儿童随意捏弄黏土是涂鸦期的平行阶段。当儿童试着用黏土塑形时,也属于有意识地控制肌肉动作,他还会像在涂鸦过程中那样,为所塑出的黏土形状命名。2.涂鸦期儿童的成长第一,智力的成长。这一时期儿童能够控制肌肉动作,说明他的智力发展属于正常范围之内。有的儿童此时若尚不能控制动作,说明他这一阶段的智力成长低于一般水平,但这只是他此阶段的状况,并不能以此预测他将来的成长状况。

第二,情感的成长。从儿童涂鸦使用的线条上,可以看出他的性格趋向。纤弱、胆小的儿童通常画出纤细、不果断的线条,意志坚决果敢的儿童常使用强壮有力的线条。有的儿童在涂鸦中一再重复同样的样式,这显示他在情感上有自闭倾向。重复令他得到安全感,但这种安全感对他未来的成长十分有害。有的儿童在涂鸦时很容易受到干扰,这说明他缺乏信心。反之,涂鸦动作总是自由流畅的儿童一般有较强的自信心。

第三,社会性的成长。这一时期儿童的社会成长不易测定。社会成长最重要的前提是体验自己活动的能力,因为那是体验他人需要的基础。因此,只有通过观察儿童体验自己活动的能力来测定他的社会性成长。如果儿童能专心于他的动作,而且外界很难转移他的注意力,就表明儿童具有健康的社会性成长所必需的重要条件。

第四,感受力的成长。这一时期儿童的身体动作与触觉经验显示了他感受力的成长。喜欢触觉接触经验的儿童接触材料的方式比较大胆,多用整只手;不喜欢触觉经验的儿童会避免与不同材料的接触,即使接触,也只用手指或指尖。当儿童能够控制自己的动作时,说明他的视觉感应开始了。

第五,生理的成长。从儿童的涂鸦中能发现他们的生理成长状况。

儿童的生理成长与情感成长有对应之处。通常健康的儿童喜欢使用粗犷有力的动作,重重地画出粗壮的线条;体弱多病的儿童常用纤细的线条来表达自己。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判断标准,只是表明生理的成长会在创作活动中留下痕迹。

第六,审美意识的成长。儿童很早就具有一种明确的感觉,来安排涂鸦在画纸中的位置,这种感觉就是儿童审美意识的无意识表现。

第七,创造力的成长。富有创造力的儿童在涂鸦时专心于自己的工作,很难受外界影响。当他们和伙伴们在一起涂鸦时,很少问询或观看其他儿童的作品。如果儿童喜欢模仿他人,这就说明他缺乏创造力和信心。当儿童为涂鸦命名时,他的创造力表现得会尤为明显。

二、第二阶段:前图解期(4岁到6岁)

1.前图解期的表现

儿童在涂鸦期时,他的意图与意图的准确表达之间还存在一条鸿沟,也就是说,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画的是什么,其他人看不到涂鸦与实物之间的关系。到了前图解期,儿童开始有能力在表达与所表达的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比如,他用2圈表示一个人的头,用纵横线表现一个人的四肢。

儿童所见的世界与他画画的方式并不是平行的。比如,儿童很小就知道,人不仅长着头和脚,还有各自的脸庞、手指、穿戴等,但他在创作过程中却只表现对他而言十分重要的东西。这些东西便是儿童的主动性知识,那些儿童知道却未使用的知识是儿童的被动性知识。老师通过这时期儿童的创作,就能了解他的主动知识,也就是他对自己周围环境的掌握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成人也应该通过教育去刺激他使用自己的被动知识。

儿童在前图解期的初期,发现自己的表现与表现对象之间有确定的关系,这会让他感到满足与新奇。但很快,这种满足与新奇就会被新的渴望所代替:渴望建立起人和环境间的明确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