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平元年,汉昭帝驾崩。但是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他没有儿子。没办法,国家实际掌权人霍光需要从藩王之中选一个人来做皇帝。
他选中的这个人就是倾国倾城的李夫人的孙子,曾经谋反被发现然后吓死的刘髀的儿子,坟被挖了之后列为重点文物的昌邑王——刘贺= ̄ω ̄=
霍光是权臣,虽然他对汉武帝忠心耿耿,但是人就会有私心,他想选个蠢得,好控制的。结果。。。悲剧了,有些职位,你不能太蠢的人在做。比如,皇帝。
汉书记载,刘贺在位27天被废掉,一共干了1127件坏事??(这哥们也是够忙的)其实很多事情都比较小,比如欺负皇宫服务人员,拉着太皇太后瞎逛啥的。鸡蛋里挑骨头,为了废他多数落几件错事。可是有些也确实很过分,比如强抢民女还让大司马和车骑将军给他拦着找上长安的父母。乱封官职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我们想象一下,霍光一上班发现半壁朝臣不认识,以为自己走错办公室的时候内心有多崩溃。
所以,我们啥都不是、只会投胎的刘贺小同学光荣的被大司马干掉,从皇帝的宝座上撸了下来。
这个国家虽然实际统治者是霍光,但却需要一个名义上的领导人。毕竟,霍光就算是霍去病的弟弟又咋样,谁让他不姓刘,祖上跟刘邦没血缘。
这个时候,还记得刘病已的第一个恩人是谁吗?没错,我们人品爆棚的好人邴吉!他现在因为勤奋努力,严谨认真升任大将军长史,是霍光的心腹,跟前的红人儿~
虽然刘病已早已记不清自己那悲惨的童年,但我们的邴吉老天使没有忘记苦命的皇曾孙。他做出了一个彪炳史册,影响历史进程的决定——正式上书,请求立皇曾孙刘病已为皇帝。(《奏记霍光议立皇曾孙》)
上回书我们说到,霍光跟刘据的政治理念不和,所以迟迟没有给卫太子翻案。而之前,他选错了接班人,让朝廷元气大伤,却又不好意思对邴吉给出的新提案进行反对。就在,霍光犹豫不决的时候,我们刘病已同学的好人缘就发挥了巨大作用(还记得上回书那一堆官二代好哥们吗?)
车骑将军张安世说:这孩子我知道,我小儿子张彭祖和他关系特好。我哥张贺还天天夸他聪明。谏大夫杜延年说:刘病已这个人我也知道,我二儿子杜佗跟他关系好,天天说皇曾孙品行高。
于是,在一众人的交口称赞中,刘病已在当事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一群掌控国家命脉的大臣推到了那个危险而充满诱惑力的位置。
我们的病已小哥哥这个时候已经成年,取字次卿。次卿公子原本娶妻生子,做着刀笔小吏,日子过的平凡而舒心。突然之间,一个巨大的馅饼掉到他的头上,基本上快被砸晕了。
他被人从尚冠里接到未央宫,先封了阳武侯(毕竟平民直接做皇帝不太好看),两个小时后就直升皇帝。
这两个小时可不轻松,他要练习全部的登基礼仪流程(关于汉代登基,我从前看过一个科普文,光喜礼和丧礼的转化就超过三四次,祭祀和衣服换来换去,能两个小时记住,不出一点差错真的是天才!)
登基这里插播一个成语小故事“芒刺在背”。
宣帝要去祭祀。霍光陪同,与宣帝同乘一辆车,宣帝非常紧张,感到如同有细小的芒刺扎在背上一样不舒服(原文是“若有芒刺在背”)。
等换成张安世与宣帝同车之后,宣帝就神情放松了许多。
这个故事出自汉书,它透露出两个信息:1.霍光连皇帝都废,他才是国家的实际掌权人,权势滔天。2.霍光的强势已经引起宣帝的恐惧,为未来霍家的命运走向埋下伏笔。
不管怎么说,我们亲爱的宣帝男神已经荣登帝位,正式踏上历史舞台,不负众望谱写盛世华~\(≧▽≦)/~
宣帝登基之后大家都很开心,可是很快就插播进一条小新闻——弹劾风波。
事情是这样的:侍御史严延年弹劾霍光,上书说“霍光独断专权,废立皇帝,无人臣之节,大逆不道!”
这小子太不会做人了,好不容易糟心的刘贺走了。你上来扫兴,指责霍光的过错,不给皇帝和功臣面子?刘病已遇到这种事当然是先把自己摘出去,聪明又乖巧。可霍光咋办?丞相和御史大夫都称病,这就成了自己审自己了。
最后还是夏侯胜来了一句“天理循环,良徳有好报”(夏侯胜这老神棍以后我们会重点讲一讲,贼牛逼的一条老狐狸,感觉跟神仙都有一腿)
结果,霍光明白了这是老夏侯提醒自己要留路,现在当权风光不代表以后家族昌盛。所以他并没有理会严延年,把他的话当成了耳边风,赢得满朝赞誉。
这件事让朝臣们看明白了,霍光才是真正独一无二的天下之主。你不要命去弹劾?人家巍然不动,都懒得搭理你!
不过他可以不搭理严延年,很快就有他必须搭理的糟心事了。
故剑情深,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浪漫的一道诏书。可是这背后,宣帝为了这个承诺付出的不只是一道诏书,还有他的人生。(后文再叙)
元平元年,许平君被接进皇宫封为婕妤。汉朝的制度是不能直接从平民升级做皇后的(参考宣帝的阳武侯),要先有后妃的封号(美人,婕妤之类的)或者是从太子妃晋级做皇后。
如今皇帝确立了,皇后应该要有个着落才行。本来嘛,人家许平君是原配还生了儿子,又贤良淑德,宣帝真爱。按理来说,她不做皇后谁做呢?可是感情思维和政治思维不一样。
我们都知道霍光是真正的无冕之王,所以满朝公卿心里盘算的都是霍家有个最小的七姑娘,闺名成君。如果让霍成君做皇后,大将军一定高兴,记着我们的好。
这下热闹了,有名无实的皇帝和有实无名的权臣心中属意的皇后人选不一样,咋办呢?
就在这个敏感的时刻,霍光上了一道奏折,请求归政。没想到宣帝做的更绝,不仅驳回了霍光退休的请求,还下了一道圣旨彻底放权。
不仅仅是世袭万户侯,还把霍光所有子弟亲属全都升了一遍官。公开将所有决策权委任给了老霍,并赐予其处置中两千石以下官员不必事先请旨、内朝招募属员不必考核及汇报两项大权,并声明一切奏章可等大司马大将军批阅后再送交自己盖章发行。
放权之彻底,基本上已经自己做甩手掌柜,霍光才是就差衮服和冕冠的皇帝了。
不过,宣帝的权可不是白给的,他不要了皇帝对臣子的一切特权,要换的就是发妻的一个皇后之位。群臣以为霍光和宣帝是千古君臣典范,只有老霍和宣帝自己心里明白,他们之间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就在宣帝给了霍光甜枣之后,一顿板子很快就打在了他的脸上。宣帝下了一道中国历史上最浪漫的圣旨,一个王子对贫女的承诺,只属于他和许平君的海誓山盟——“上乃召求微时故剑”(《汉书·外戚传上·孝宣许皇后传》)
他说,我在贫困之时曾丢失了一把心爱的宝剑,如今我发达做了皇帝,但是我对那柄旧剑很是怀念,想把它找回来。
这一场草根阶级的宣传战着实打了霍光一个措手不及。寻剑是假,爱意为真。宣帝连一把旧时的破剑都恋恋不舍,自然念旧情不弃糟糠了。可是,宣帝错在年轻了、冲动了,霍光不是你给完甜枣就能打板子的人。
霍光冷笑,寻剑?好,那就找!没有我点头你也找不回来!
事情原来不算太复杂,霍光是想把自己小女儿霍成君嫁到宫里当皇后,但还没有来得及实行;后来听说张安世的哥哥曾经给皇上宠幸的许婕妤保媒,结果霍光的夫人霍显便开始给自己女儿造势,张安世知道后估计早就把自己的嫌疑往外摘干净了;没想到老霍这边还没有表态,皇上却抢先针对霍显的宣传来了个针锋相对。
根本就没有丢过什么宝剑,皇上是在向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暗示自己是个念旧的人,打算立许婕妤为皇后。
本来吧,这事应该事先透出些口风没,什么事儿都能商量着来嘛,但皇上毕竟太年轻,他把声势造的过大了。如今所有人都知道皇上铁了心的想要原配糟糠而不稀罕大将军的掌上明珠,这让霍光面子上怎么下得来!
最重要的是,皇上这么一弄,在老百姓心目中赢得了好形象,却等于隐约地让霍光背了个拆散人家原配的骂名,这才刚即位几天啊就摆明了跟老霍叫板,那么老霍就是不嫁自己女儿,也肯定不能让皇上怎么轻松如意就得逞。
宣帝的爱天真,热血,感人。可惜他是皇帝,却不一定能靠这一场舆论战求得好结局。
没办法,各方人马闪亮登场!
首先是邴吉:他去劝霍光“我知道你要的是面子,事情闹成这样非把女儿嫁过去,一个身份高贵的皇后,一个明媒正娶的宠妃,想想陈阿娇的前车之鉴就够胆寒了。皇帝不过是想让心爱的女人做皇后,咱们同意,但是让皇帝还将军几分面子,不就好了?”(邴吉是孝宣朝最神奇的存在,人品一流,不可或缺。他能和所有人都是朋友,霍光和魏相基本上不死不休,可是他却能让霍光把他当心腹,魏相把他当老师。如果没有邴吉,哪来的麒麟阁十一功臣榜,不是霍光把魏相打压的永无出头之日,就是魏相把霍光鞭尸了)
然后是夏侯胜: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合理的主意,并成功实施:就说霍成君病了,无缘参选皇后。表彰她的母亲养了一个好女儿,给爵位和封邑。再安慰霍成君给她一个郡君的封号,完活= ̄ω ̄=(夏侯胜这只老狐狸,腹黑+超恐怖的预知能力,智商基本上无敌。学问贼好,大夏侯学的创始人,唯一缺点说话太损太扫兴,让人受不了还去监狱呆过一段时间,哈哈)
最后一个站出来的是韩增:他替许平君战队,靠士族之力撑着这个皇后上位。(韩增搁现在就是霸道总裁原型。腹黑又够义气,一向以乖乖牌著称、从来不主动表达自己意见的前将军龙额侯韩增是内朝排名第三、大汉朝唯一一个“七世王侯”的大人物。韩增的祖先是战国七雄的韩国王室,祖上是跟着高祖刘邦打天下的韩王信,伯父是武帝基友韩嫣(这个基友是真的上过床的)父亲韩说也是武帝宠臣,刘据信任过的属臣(虽说。。。后来。。。。哎,巫蛊之祸啊!)。可以说他是个含着金汤匙出生,全长安的妹子都想自荐枕席的人。但韩增不是纨绔子弟,相反他非常厉害。他有多少田地,财产,美女和珠宝连他自己都数不清,但是他有办法保得住,享用一世富贵,福荫子嗣)
这么多贤臣力挺,霍光又拎得清,当然是顺利无阻的立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做皇后了。三百户食邑,换自个老婆扶正——值!
不过,这个事也是让霍光挺心塞的。宣帝平时乖的跟个小猫似的,正事一点不含糊,伸出手挠他一爪子也是真疼啊。
所以,汉朝皇后的父亲都是要封侯的,而霍光却站出来坚决反对许广汉做列侯。理由很简单——他是个太监(刑余之人)
刘病已无法继续一意孤行,因为他已经把霍光惹毛了。但霍光也不得不说是个真正有胸襟、有气度的大人物。一年之后,他的气消了,还是表示应该对皇后的父亲有所封赏。毕竟皇帝岳父总不能是平头老白姓,那样太寒碜了。
必须有身份,有地位,又不能是侯爵。这个要求,试题难度不亚于甲方爸爸让你设计一个五彩斑斓的黑啊!于是乎,礼官们发挥创造思维,想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封许广汉为“昌成君”。
这个“君”,在通侯以下,关内侯以上,不能世袭,也没有封邑,一般都是给有地位有名望的女士准备的。换句话说,朝廷对待许广汉算是特殊人物特殊处理了。
这段典故是很多成语的出处:故剑情深”“故剑之求”“微时故剑”。甚至连“故剑”都成了元配之妻的代名词,用在了很多后世的诗词里。比如唐朝长孙佐辅的《相和歌辞·宫怨》:“莫道新缣长绝比,犹逢故剑会相追。”
爱情就像鬼,相信的人多,看见的人少,而十八岁的青春少年,比起久历风霜的老人,更加愿意用满腔热血执着地追寻爱情。
应该说,正是凭着这股子执着,男神才在这一局里斗赢了霍光。
也许,在封后大典那一刻,宣帝会牵起平君的手,给霍光敬酒:“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谢谢你。朕的宝剑找到了,是你帮朕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