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2
5279700000026

第26章 自我改善的催眠疗法 (2)

3控制精神压力,定时做运动(如缓步跑)及学习松弛的技巧(如冥想或瑜伽),或进行休闲活动(如听音乐、与朋友逛街),借此驱走闷气,舒缓紧张的情绪。

4养成记录的习惯,写日记可助你了解自己的赌博行为,找出赌博的倾向和模式。例如,你可能发现,每当你感到苦闷或失落、手上持有现金,或当你需要用钱时,便会赌博。这些记录便可助你找出抑制赌博的有效方法。你可通过各种方法,恰当地满足不同的需要。

催眠是怎样使人消除自卑的?

自卑的人,情绪低沉,常因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而不愿与人来往,只想与人疏远,缺少朋友,顾影自怜,甚至内疚、自责,他们缺乏自信,优柔寡断,工作中有可能长期压抑等。自卑的人,大脑皮层长期处于抑制状态,而绝少有欢乐和愉快的良性刺激转换,中枢系统处于麻木状态,体内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相应的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并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同时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也因此而失去常态,有害的激素随之分泌增多,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抗菌能力也随之下降,从而使人的生理过程发生改变,出现各种病症,如头痛、乏力、焦虑、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早生白发、面容憔悴、皮肤多皱、牙齿松动、性功能低下等。心理学认为,自卑是一种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引发自卑感的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方面的缺陷。诸如,残疾、身材矮小、肥胖、相貌奇怪等。

2出人头地的想法。现代社会“出人头地”的风气越来越盛行,这是造成某些人自卑感的重要原因,自卑感往往就在类似入学考试、录用面试、体育比赛等比试优劣的场合产生。

3幼年时期的经验。由于父母对子女有着太高的期望水平,孩子一旦在某个问题上失败,父母可能责骂孩子无能、愚蠢,因此孩子为逃避失败而不能去尝试,遇事踌躇不前,久了就形成自卑感。

自卑感非常容易在自我暗示中产生,既然自卑感是自我暗示的产物,我们是否能通过暗示消除自卑感呢?

下面我们来讲一下通过催眠来治疗自卑感。

有些催眠师在将被催眠者导入催眠状态以后,采用条件反射疗法对患者进行训练练习,从而达到克服自卑感的目的。训练练习步骤如下:

1说出心理全部的感受。将心理的感受用言语表达出来。如果是愤怒,就把愤怒的情感恰当地转化为语言。如果是抑郁,同样需要用言语表达出来,如果是内疚亦是如此,无论是什么样的感觉都要表达出来。

2要把“我”字常常挂在嘴边。如“我这么看这个问题”,这时候以“我” 这个字的语气为最强。

3放松心情

努力地去放松心情,不要想不愉快的事情。或许你会发现事情真的没有原来想的那么严重,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4幽默

学会用幽默的眼光看事情,轻松一笑,你会觉得其实很多事情都很有趣。

5与乐观的人交往

与乐观的人交往,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感染你。

6尝试一点改变

先做一点小的尝试。比如换个发型,画个淡妆,买件以前不敢尝试的比较时髦的衣服……看着镜子中的自己,你会觉得心情大不一样,原来自己还有这样一面。

7寻求他人的帮助

寻求他人的帮助并不是无能的表现,有时候当局者迷,当我们在悲观的泥潭中无法自拔的时候,可以让别人帮忙分析一下,换一种思考方式,有时看到的东西就大不一样。

8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

具有自卑心理的人,总是过多地看重自己不利和消极的一面,而看不到有利、积极的一面,缺乏客观全面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和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提高自己透过现象抓本质的能力,客观地分析对自己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尤其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潜力,而不是妄自嗟叹、妄自菲薄。

9积极与人交往

不要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你而离群索居。你自己瞧得起自己,别人也不会轻易小看你。能不能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激励,关键还在自己。要有意识地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点,多从群体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可预防因孤陋寡闻而产生的畏缩躲闪的自卑感。

10要增强信心

因为只有自己相信自己,乐观向上,对前途充满信心,并积极进取,才是消除自卑、促进成功的最有效的补偿方法。悲观者缺乏的,往往不是能力,而是自信。他们往往低估了自己的实力,认为自己做不来。记住一句话:你说行就行。事情摆在面前时,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我行,我能够,那么你就会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面对它。同时,你知道这样继续下去的结果是那么诱人,当你全身心投入之后,最后你会发现你真的做到了;反之,如果认为自己不行,自己的行为就会受到这念头的影响,从而失去太多本该珍惜的好机会,因为你一开始就认为自己不行,最终失败了也会为自己找到合理的借口:“瞧,当初我就是这么想的,果然不出我所料!”

在催眠治疗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这十点去执行,并经过多次治疗之后,一般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令被催眠者在催眠状态中经过思考和预演,来适应某种以往会令其感到不安和紧张的场面,以减少他们的不安、恐惧和自卑叫做“思考·预演法”。还有些催眠师运用“思考·预演法”来解除被催眠者的自卑感。通过催眠师暗示诱导下的思考和预演,被催眠者会产生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和紧张不安感。从下面一则案例中我们可能会有所启发。

催眠师将一位口吃的初一学生导入催眠状态。经了解可知,他的口吃与他的自卑感,特别是学习英语时所表现出的自卑感有很大关系。因为,在最近一段时间,他的口吃毛病已有了大大的改善,但在上英语课时仍能流露出严重的口吃反应。进入催眠状态以后,催眠师便施予思考·预演法对其进行治疗。下面是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的沟通与对话。

催眠师:现在你正在上课,可以告诉我你正在上什么课吗?(催眠师期望被催眠者能回答是英语课)

被催眠者:嗯……英语课!

催眠师:你看到讲台上的老师了吗?

被催眠者:是的,看到了,那是教我们英语的老师。

催眠师:现在,有一位同学,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了,你能告诉我,那是谁吗?

被催眠者:是××同学,他的英语成绩很好,所以回答得也很正确。

催眠师:现在老师又叫起了另一位同学,是不是你呀?

被催眠者:不!不是我,这次是××同学,他已经回答完毕,回到座位上去了。

催眠师:现在轮到你了!(语气坚决而强硬)你的回答会比往常顺利吗?

被催眠者:是的……现在我被叫起来了……但……我太紧张了,还是和以前一样……会口吃。

催眠师:好!现在,你又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了。这次,你是第二次被叫起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次你显得非常镇定从容,肩部也放松了,而且,你也知道该怎么正确地回答,所以,你可以轻松地上台回答这个问题。你的声音清脆而响亮,不再口吃,也不再犹豫,而且说得非常流利顺畅。

被催眠者:是的,现在我已经不会再口吃了,但我的声音还很小。因为,我还是很担心,不知道我的口吃还会不会再发作。

催眠师:可是,下一次你一定会回答得更好!好,现在你又被老师叫起来了。你不用再担心你回答时会口吃了,当然,你也不会再有紧张感了。你会很从容地镇定下来,你很顺畅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而且,这次你是以充满自信的洪亮的声音来回答的!你觉得如何?

被催眠者:是的,我感到非常快乐,因为我发现我不会再口吃了,所以逐渐恢复了自信。

催眠师:非常好,我想,下一次你回答问题时,一定会比这一次更镇定、更流畅、更理想。好!现在你已经不用担心自己会口吃了,所以,你全身感到很舒畅。好,现在又是英语课的时间了,你大声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吧!

上面这个案例就是催眠师运用思考·预演法来进行口吃的治疗,这样的方法就是在催眠的过程中对被催眠者导入一个完整的,被催眠者畏惧的事情的过程,而整个事情的发展是正向的发展,是帮助被催眠者重新建立自信的过程。

催眠是如何帮助考生克服怯场的?

考试怯场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在任何有考试的场合都可能出现,在中小学生中更多些。怯场是一种短暂性心理失常现象,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情绪过度紧张所致。表现为原来已经熟记的材料、熟练的动作不能重新回忆、再现或再做。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头晕(俗称晕场)、目眩、心悸、恶心症状等,结果造成考试失利。

产生怯场的原因很多,有来自外部的,也有源于自身的。其中外部因素主要有来自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施加压力过大、生活中对孩子的重点保护上;有来自学校以及老师对学生成绩的排名、考试倒计时等所造成的紧张气氛上;有来自社会上竞争日趋激烈、各种考试成为人们的一个热门话题上。

自身因素的问题在于,有的孩子心很重,把外界给自己压的“石头”一块一块摞在脑子里,而且自己又给自己加压,自我期望值也很高,但是又缺乏坚强的意志来调控高度紧张的情绪。一到考试,优势兴奋中心成为严重的干扰源,当然考不好了。还有的孩子本来成绩就不好,而且没有信心,对这些压力抱无所谓态度,任谁怎么说,我行我素,考试也不会见起色。

催眠暗示疗法是帮助考生消除怯场心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如果怯场的症状较轻,可以采用自我催眠的方法。当进入考场,坐在椅子上后,一般离考试开始还有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闭目或半睁半闭地实施自律训练,逐步获得沉重感、安静感,特别是额部的凉爽感。然后,再进行自我暗示:“我现在心情很平静、很镇定……马上考试就要开始了,我一定能够处于最佳状态……一定能够发挥出最高的水平……思路很清晰,记忆力也十分高涨……肯定是这样的,不会错的……”暗示完毕,睁开眼睛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考试之中。

如果怯场症状比较严重,在考前就出现了严重的紧张与不安感,同时伴有虚脱、焦躁、失眠,以及其他身心失调症状,那么光靠自我催眠法可能无济于事。此时,就要请催眠师实施他人催眠法了。针对怯场心理的特点,在将被催眠者导入催眠状态之后,最为适宜的方法可能就是松弛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