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5284000000020

第20章 选择—给每个孩子一份私人进程表

☆ 小学是培根的阶段,初中是开花的季节,高中是结果的时期。小学阶段应当是浪漫的,与学校好坏关系不大,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是第一要务,美好的童年是一个人成长的文化之根。初中阶段是理性时期,要严格,高中是综合时期,要注重培养能力。

☆ 寒暑假是彻底属于孩子的日子,家长应学会放飞孩子。如果把各种学习班当做任务一样强加给孩子,等于剥夺了他们的童年。建议大家在这个假期里,尝试把几个家庭组织到一起,到大自然中去,这样,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能找到相互之间充分享受的快乐时光。

教育是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的。对每一个不同的个体实施相对应的教育策略,这样才能顺其天性使其自然发展。正如英国教育家查尔斯·汉迪指出的:“对教育而言,真正需要的不是国家制定的进程表,而是给每一个孩子的一份私人进程表。”

我们需要接纳宏观教育下对孩子教育的指导,但并不一定需要强制执行统一的教育模式与方针,最重要、最切实际的教育理念还是要注重孩子的个性特点,这是真正实践教育的有效途径。

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有所期望,但是有时候孩子并不理会父母的期望,他们有自己的兴趣。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拉姆齐,小时候就有过这种经历。

1919年,拉姆齐随父母迁居艺术之都——法国巴黎。拉姆齐的母亲天生喜爱艺术,到了法国以后,便产生了每月带儿子去卢浮宫培养他的艺术兴趣的念头。没有料到的是,第一次参观卢浮宫时,拉姆齐对欣赏艺术毫无兴趣,在每件作品前只是匆匆扫两眼就拉着母亲快走,而她这时还没来得及开始讲解呢!结果,不仅没能让孩子喜欢上艺术,连自己也没能好好地欣赏一下那些艺术珍品。虽然大失所望,但是母亲还是期望以后再来的时候,能让儿子喜欢上艺术。

后来,母亲又带着拉姆齐去参观其他博物馆。在参观科技博物馆的时候,细心的母亲发现儿子对那里的展品特别有兴趣。刚刚4岁的拉姆齐围着轮船、火车头、蒸汽机之类的展品转来转去,还不停地问母亲:轮船和火车头为什么会跑?蒸汽机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劲?

母亲终于明白了孩子的兴趣所在,于是把一个月参观两次卢浮宫的计划,变成了一个月参观两次科技博物馆。

70多岁的拉姆齐回忆起童年在巴黎的经历时,对艺术大师们的作品早已毫无印象,甚至不能肯定是否参观过卢浮宫,但是对博物馆里的一艘军舰却记忆犹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应当从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而不是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出发。拉姆齐的母亲就做到了这一点,当她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时,立即改变对孩子的培养方式,而从孩子的兴趣着手。

当孩子的兴趣爱好与父母的期望不同时,明智的父母会懂得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培养孩子。

孩子的未来应当由他自己决定,而不是由教育者决定。只有孩子自己最了解自己喜爱走什么样的道路,只有孩子才最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

作为教育者,只是帮助孩子做决定,给他提一定的建议,而真正的决策者是他自己。

多伊西出生于1893年,正值美国经济危机时期,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而很多方面不可或缺的工程技术人员却没有受到严重影响。于是身为工程师的多伊西的父亲认为孩子长大后必须做工程师才能保住“铁饭碗”。因此在多伊西上中学的时候,父亲就严格管教他,要他学好学校里的刻板课程。但是多伊西爱好广泛,既对生物、化学和物理类的课程感兴趣,也对伦理学、哲学方面的书籍感兴趣。他既能把精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中去,又能对学校课程应付自如。所以在整个中学时代,他的成绩都是中等偏上。他父亲也觉得很正常,没有过多干涉他的学习兴趣。

但是到了他上大学的时候,父亲坚持让他进工程学院。到了大学里,课程应付起来就没有中学那么容易了,他第一学期只能勉强保证每门课程都及格。这让学院里的老师们都大为惊讶,因为在他们看来,多伊西是个手不释卷的好学生,取得这样的成绩太不可思议了。于是导师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对学校规定的课程都没有兴趣,我平时看的书多数不是必修课和选修课。”导师更加奇怪:“你既然不喜欢工程学,为什么又报考工程学院呢?”他说,那是父亲的主意。于是导师把情况汇报给学校,及时让他转入了应用科学院,学习生物化学。转班后,他的成绩很快就直线上升。最终,这次改专业给他带来了巨大成功,他于194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和兴趣来正确地引导孩子的发展,已经成为目前教育的重大转变。素质教育的拓展,逐步取代了应试教育只注重知识而不从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孩子教育的模式。

孩子潜意识里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是因为年龄较小,无法正确表达内心的渴望与感受,他的行动是我们素质教育最好的方向标。我们建议:

◎ 尊重孩子的兴趣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多才多艺,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尊重孩子的兴趣,仔细观察孩子究竟喜欢什么。如果你的孩子突然跟你说“妈妈,你看我弹钢琴的手是不是特别美”,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有所警觉,孩子在这方面有着很高的情商,也许孩子会因为学习钢琴而增加自信。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就可以在尊重孩子兴趣的前提下为孩子做出选择。

◎ 鼓励孩子坚定自己的选择

有的孩子原本对某项课程很感兴趣,但是在学习的时候由于受不了辛苦就产生了逃避心理,在这个时候家长怎么办呢?最好的做法是态度坚决地告诉他:“当初是你自己说要学的,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就必须要坚持。”这样的做法对大多数的孩子来讲还是可行的。不过也有一些孩子,他们在选择之初就比较迷糊,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在试过之后,才发现原来并非自己所爱。如果是这样,那就不能用强硬的方法来逼迫他了。

◎ 相信孩子,适当放手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注意“防微杜渐”,避免孩子的依赖行为和依赖心理,培养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的品质。指导孩子在自己的选择中认识自己并发现自己的力量,才是父母应该注意的。父母在与孩子谈话的时候,可以说一些鼓励性的话,表示出相信孩子的意思,比如“由你自己来决定”“你自己看着办吧”“完全听你的”“你能干好的”。父母的肯定能使孩子产生欣喜和感激,使他相信自己有承担责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