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5294400000007

第7章 东宫的陶冶和成长—皇太子教育(2)

翁同龢担任了两朝帝师,他当过同治帝的老师,后来在同治帝去世后又当上了光绪帝的老师。他是一位合格的老师,他在皇子的读书计划中做了精心的安排,也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在翁同龢的指导下,光绪帝在十二岁的时候就已经读完了《帝鉴图说》、《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礼记》、《尚书》等书籍,读完这些书光绪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已经有了相当的提高。之后翁同龢又给光绪开一系列的课程,从而完成对他“帝德”的培养,有《通鉴要览》、《圣祖圣训》、《读史论略》、《明史》、《中国分省地图》等,指导帝王关注地里,关注民生疾苦,特别注重他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新的形势下分析国事的能力。

光绪帝读书的时候,翁同龢非常注重皇帝的读书收获,时常跟他交流读书心得。慢慢的光绪便养成了和翁同龢主动交流的习惯。一次在光绪读完《圣祖圣训》后他跟翁老师讲:“我非常喜欢康熙皇帝,他聪明智慧,英明过人,有勇有谋,文韬武略,是我的学习楷模。我也要改掉我不喜欢做论的坏习惯,康熙皇帝日理万机,处理政务,批阅奏章之余,还总是以论的形式晓谕大小臣子。”

后来光绪果真格外专心学习,渐渐地,对做论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并且论文明白通顺,颇有见解。一次在论唐太宗理财的文章中光绪帝“藏富于民”的思想让翁同龢十分的喜悦,连声赞叹:“真乃天下之福啊。”

翁同龢为皇帝制定周密严格的读书计划,在他呕心沥血的指导下,终于结出了硕果。这位少年天子逐渐濡染了儒家的思想,学到了儒家的精华,学会了治国的策略,具备了帝王的德才。

书中自有帝王术

太子们读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帝王之术。所以,在太子所读的书目中,教授统治之术是一项重要内容。

周公为了教授周成王帝王统治术,还特意编写了《尚书·立政》来让成王学习。在书中,他阐释了治国以用人为根本,用人又以知人为根据的驾驭术。教诫成王夏桀、商纣因用人不当失天下,夏禹、商汤因用人得当而得天下的历史经验,因此,治国平天下要以用人为本的思想对成王的影响很大。

秦朝称霸天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采用了法、术、势的帝王术这三个法宝。

法倡导将法律规范付诸实践,要求“信赏必罚”、“令出必行”,在给予法以观念上崇高尊严的同时,更注重将其置于以王权为代表的国家强制力的保护之下,确保法令的预期效力得以发挥。它要求国君颁布的法令条文让全国人人知道,共同遵守。在这些公开的法律条文里,规定什么事应当做,做了有赏;什么事不应当做,做了要受罚。这样,全国人民有了共同的标准,事情就好办,国君只要用赏罚,就可以支配全国人民了。比如说,国君制定了作战中杀死敌人的有赏、败了逃回的受罚,那么国君只要用这个法宝,就能驱使人民为他拼命打仗了。

术是君主统治的手段和策略,内容包括任免、考核、赏罚各级官员的手段以及如何维护君主的权力,即所谓刑名之术、察奸之术等。术是一项深不可测的修炼,国君的术是只能国君自己知道,不能公开暴露,国君要学会运用各种手段使大臣猜不透国君的意图,才能产生因神秘而生的震慑力,让大臣不敢随便捣鬼。比如,国君不暴露他的喜怒、好恶,大臣猜不透他心里在想什么,就只好谨慎地听国君的差遣。

势是权位、势力。势力是君主存在并且推行法家的一系列主张的前提,失去了这种权势,法就是一纸空文,一切统治之术就无从谈起了。拥有权势,君王就能形成对臣下的威慑力,形成对百姓的统治力。倡导势的韩非子曾说,孔子被认为是圣人,可是孔子一辈子只有七十个学生追随他;而统治鲁国的鲁哀公不过是个平常的国君,可是他掌握着鲁国的政权,有权有势,所以连孔子那样的圣人也只好听从他的支配。他还说,即使尧、舜那样的国君,如果失去国君的地位,没有国君的权势,天下人谁肯听他的?恐怕连三个人也管不了,更不必说管理天下了。国君只有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才能形成最高的统治权威,才能达到令出必行的效果。

刘邦平定天下之后,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特别重视百姓的休养生息。因此他之后的几代帝王都认真研习黄老之术,实行无为而治,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到了汉武帝的时候,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成了最重要的统治术。

虽说汉武帝之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上统治一个国家并非只靠儒术这么简单,就连董仲舒自己的儒术其实也是杂和了儒术、阴阳、王霸、法家等各家学说形成的。汉以后的统治术在大方向上都是外儒内法。要成为一名治国安邦的圣明君王,不仅要学习仁、义、礼、智、信,还要学习法、术、势;不仅要学政治,还要学经济、外交、谋略兵法,甚至包括佛学等宗教方面的东西。对于一代英明帝王来说,书中不仅仅是有黄金屋,最主要的是书中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帝王术,有成就一代伟业的历史经验。

皇子教育,事关天下

在古代中国社会,一个人所受的教育是否成功,关系到一个人的一生,而一个皇子的教育成功与否,则直接关系到一个王朝的兴衰。这就更凸显出帝师的重要,尤其是帝师的品德的重要,一个品德低下的帝师,就是一个王朝覆灭的导引。赵高和李斯作为秦二世的师傅就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秦始皇三十七年,巡行出游到沙丘,病得非常严重,命令赵高写好诏书给公子扶苏说:“把军队交给蒙恬,赶快到咸阳参加葬礼,然后安葬。”书信都已封好,但还没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书信和印玺都在赵高手里,只有小儿子胡亥、丞相李斯和赵高以及五六个亲信宦官知道始皇去世,其余的臣子都还不知道。

于是赵高心生一计,趁机伪造秦始皇遗诏,立胡亥为二世皇帝,赐死公子扶苏;又寻机处死了握有兵权的大将蒙恬兄弟。一切设计就绪,这位太傅就诱惑胡亥篡权。太傅对胡亥说:“主上驾崩之时没有遗言封谁为太子,只给扶苏一封信,他如果赶到嗣立为帝,你将会无立锥之地啊!”

对于太傅的刺探性调唆,胡亥的回答是颇为干脆利落,他说:“父亲虽然没有遗命分封诸子,但作为儿子则应遵守父命,有什么话好讲呢?”

胡亥的一席话,让赵高意外,也打乱了赵高的阵脚。他干脆与胡亥摊牌,诱惑性地说:“现在,天下生杀予夺的权柄,就握在公子、赵高和丞相李斯三个人之手。你不要以为指挥臣僚和当臣僚、控制别人和被别人控制是一回事。何去何从,望你千万别坐失良机。”胡亥解释说:“废兄长而立弟,是大逆不道;不奉父诏而自立,不教莫如焉。”

赵高到底是胡亥的太傅,列举了很多先王之例“开导”、“教育”胡亥说:“汤武杀其主,天下都认为合道义,没有说不忠的;卫君轼杀其父,国人皆心悦诚服,向往之,孔子也称道此举,不能说不讲孝道。隆盛的德行,怎么可以计较琐屑不值一提的礼节呢。事贵达权,怎么可以墨守成规,考虑小事的而忘记大事,祸灾将不期而至;顾虑重重,前怕狼后怕虎,一定会追悔莫及;如果快刀斩乱麻,鬼神也会畏惧三分,成功是必定无疑的。希望你听从臣之大计。”

老谋深算的太傅赵高,将古代的例子纺织得有条有理,又请出孔圣人来为自己佐证,怎么能不使胡亥“蠢蠢欲动”呢?太傅的“指点迷津”、“启发诱导”,为“弟子”导演了一曲篡权夺位的丑剧。

胡亥当上皇帝后,法令刑罚一天比一天残酷,群臣上下人人自危。二世又建造阿房宫,修筑直道、驰道,这样不考虑人民生活的大兴土木需要大量的人和物,必然加大人民的负担。越来越重的赋税,没完没了的兵役劳役,使人民根本无法过活,想反叛的人越来越多。

此时李斯好老师的形象踪迹不见,已经变成了不仅不纠正学生错误,反而还帮助坏学生出谋划策的坏老师;不仅不批评错误思想,反而表扬的坏老师。

李斯作为胡亥的帝师,不是指出错误帮他改正缺点,而是充当坏老师,出馊主意帮助败坏江山。这位帝师把爵位俸禄看得很重,为了保住华富贵,他曲意逢迎二世胡亥,帮助他强化君权。

在上奏胡亥的奏章里,他像一个投机商人,不考虑顾客的要求是否正确、合情合理便卖给他们东西一样。在奏章里,他把胡亥不合法的想法巧妙而冠冕堂皇地合法化了,而且他还为这个昏君学生的恣欲纵情进行辩护,不仅无罪,而且还合理合法、完全正确、英明无比。

奏折上奏之后,二世看了非常高兴。李斯写得洋洋洒洒、气势磅礴、巧舌如簧,看似合情合理、理直气壮,但实际却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为虎作伥、纵虎为患的一派胡言。他努力地讨好胡亥,于是二世更加严厉地实行督责,认为向百姓收税越多越是贤明的官吏。因为二世说:“像这样才可称得上善于督责了。”于是,路上的行人有一半成了犯人,街市上每天都堆积着刚杀死的尸体,而且杀人越多的刽子手越是忠臣,因为二世说:“像这样才可称得上实行督责了。”

通过太傅赵高一步步地引诱,把胡亥带入了罪恶的深渊,加上李斯冠冕堂皇的说教,把胡亥不合理的行为合法化,秦王朝也就葬送到了胡亥手中。可见,帝师的品德对一个王朝的重要了。

中国皇室教育启示4:重视传统文化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中国历代皇帝都对皇子的教育十分重视,从皇子入学到侍讲侍读的设置,从皇子的课堂到少年皇帝的必读教材,无不体现着皇室对皇子教育的良苦用心。皇家对皇太子的精英教育模式,值得现代家长借鉴。

1.让孩子接受正统的文化教育

历代太子在六七岁时都要开始读书学习,接受正统文化的熏陶。宫中设立专门负责教授太子的老师,组成太子官署——东宫官署。负责皇太子和皇室子孙的礼、乐、文化教育,使太子的教育做到入则有保,出则有师。确保能够把皇太子教育成“一代天骄”。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少年时代是一个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让孩子从小就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对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2.选择端良厚重、老成识体的人作为老师

帝王在皇子老师的选择上非常严格,只有那些端良厚重、老成识体的正人君子,和那些学问渊博、融会贯通的博学鸿儒才能担当帝王之师的大任。这些帝王之师不仅仅担任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在一定意义上还帮助皇子治理国家。从生活现实来看,从孩子入学开始,他们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就会逐渐多于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老师的崇拜情结,使老师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选择老师时,不仅要看重老师的学识,更要注重老师的品行。

3.要忍受学习过程的枯燥和清苦

在清朝,上书房读书生活,是清代每一位皇子必经的求学岁月。皇子们在上书房接受德智体各方面的教育,为以后走上帝王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朝的皇帝虽然在能力上虽然有所差异,但在品行上都很端正,也做到了人尽其才,这与他们的所经历的上书房生活是分不开的。学习过程必然是清苦的,这对家长宠爱孩子的心理是抵触的,而有志于培养孩子的家长,要能够忍心让孩子接受清苦的教育。

4.重视传统文化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每一个朝代都有每一个朝代的太子读书计划,而历代皇子读书计划,“四书五经”和“史书”是每一个朝代皇子的必读教材。历代皇室之所以把这些书作为太子读书的主要内容,是因为这些书中积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育书目中的有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但其中的大部分仍然符合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依然是支撑中国包括东亚文化圈的基石,所以,在孩子的学习中,要充分重视知识结构中传统文化的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