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饰心理环流体系中,着装者本人的心理刺激和反应,居于中心地位,而且,这里所要表述的是这种环流过程,即着装者与服饰、着装形象受众、环境等物的关系问题。但是,表述心理过程并不等于剖析具体的服饰心理。实际上,服饰心理活动还存在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与环流过程构成完整的网络。三个层面中,以着装心理为最主动、最活跃、最鲜明,因而也就最为人们所关注。可以说,人本体的着装心理是服饰心理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
实践证明,服饰品在成为着装形象体之前,必须经由一个人的设计、制作服饰的工艺程序,所以为了合乎正常进程,就必然要在论述着装心理之前,探讨设计心理。设计者可以是着装者本人,也可以与着装者毫无干系。设计者费尽心血设计服饰,有时是出于对理想的追求,特别是满足对于服饰艺术的酷爱;有时是为了取悦于他人,以此为手段达到某种与自己事业有关的目的;有时是为了装扮自己,通过自己设计的形象使个人在群体中处于显要位置;有时干脆说就是为了生计,无论其初衷如何,也无论日后是否养成职业兴趣,但他只有以此谋生,养家糊口,以至成了机械式的劳动的出发点。以上种种设计心理可以表现在一个设计者身上,也可以有侧重地分别表现在几个设计者身上。具体说来,这种种心理可能贯穿了某些设计者的一生,只是种种设计心理的分界不会是泾渭分明的,它们常常同时出现,或是交替出现,或是以一种为主,其他的兼而有之。不管怎样说,这些心理活动在整个服饰心理学进程中,是属于领先呈示的一个层面,因而将它安排在着装心理之前。
设计心理一般是指设计者在从事设计时的心理活动,包括设计过程之前的设计预想阶段和设计结束以后的总结和欣赏阶段的心理活动,总之是与设计工作密切相关的。
服饰心理活动的三个层面中的设计心理,既不同于本套丛书中《服饰社会学》中论及的“服饰在社会中的商品化因素”中“设计者追求市场效益”章节论述的内容,又不同于我的《服装美学》中“服饰形象的三度创作”中“设计及制作成型”的内容。因为《服饰社会学》中的有关设计章节从设计者考虑个人成果价值、考虑甲方经济效益、考虑着装者经济利益三方面入手,而《服装美学》中又从设计宗旨、设计基础、设计及制作过程和服饰设计的美学原理等方面论述,所以与本书,即《服饰心理学》中设计者的各种由于设计对象不同、目的不同、动机不同所产生的心理活动是不同的,这里是活生生的社会中的人——服饰设计者的各种心态。
追求理想
服饰设计者中,有专业的,也有业余的。有的是在服饰设计中倾尽一生心血,有的则只是突发异想,偶尔为之,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纯粹为了服饰艺术。他们虽然不一定都达到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高尚品德和纯正情操,但是他们确实是酷爱服饰艺术的,以致对服饰设计如醉如痴,大有欲罢不能之势。在这些设计者心理中,金钱的比例几乎等于零。到底是为了社会效益?还是为了经济效益?在这些严肃的问题前,有人甚至颇为茫然,不理解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问题。经过有意识的社会调查,发现他们是那样纯真,他们回答只是为了喜欢服饰。观察他们回答此话时的神情以及平日的所为,令人不能不相信他们的回答是真实的,并没有对其心理活动作任何必要或不必要的美化(图39)。
再进一步探究服饰设计者的心理,就会发现他们确实是在完成个人意志,他们是将自己作为一个画家或是雕塑家,去塑造自己心目中构思而成的完美形象。所不同的是他们无法像画家和雕塑家那样完成艺术品的全部,因为着装形象中有人(设计者心目中的自然人)的不可塑造性,而一个完整的着装形象又无论如何也离不开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总是竭力选取一些自认为可以体现他们设计效果的真人,或是人体模型,去充当他们服饰设计结果的一部分(因为只有当所设计的服饰穿戴在人身上以后,才能真正体现出服饰设计效果),这时才有可能体现出他们原初的自认为完美的构思。
缘何说这些设计者更像画家和雕塑家,却没有将其归总为艺术家呢?因为画家和雕塑家并不将自己展示出来,他们向欣赏者提供的作品完全是由自己构思、创作的在自身之外的独立的艺术品,这一点当然有别于舞蹈家和戏剧家等有表演性质的艺术创作(图40)。这样一些酷爱服饰艺术的设计者,甚至像“织席的睡土炕”那样无心顾及自己,而将设计一身衣服或饰品穿戴在别人身上,从而满足个人对服饰的追求欲望,看作是没有能够与此相比的乐事。用对服饰艺术酷爱的字眼形容他们已嫌不足,他们对服饰设计几乎到了成为嗜好的地步,或者说近于一种狂热了。
为了这种纯正的对服饰艺术的追求,以能欣赏到自己设计的服饰为最大乐趣、最大满足的设计者,有着孩子般的热情。他们真的将名利置之度外,他们似乎脱离了正常人的衣食生活的乐趣,完全在个人设计的成品中陶醉了。
实际上,他们并未脱离现实生活,也未脱离开所处社会的意识范畴。他们当然属于正常的艺术创作,也就是说完全符合艺术规律。只是在这一些人的心理活动中,自我表现意识和求成意识都未沾染上更多的社会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追名逐利的指向性需求的痕迹。
不能否定在服饰设计中纯粹追求艺术享受的这样一些人的存在,当然更不能无视这种心理的生成、存在与发展。也许正因为这种设计心理没有因沾染上铜臭气和逐名思想,而陷于思想贫乏与空虚,才使得他们设计的服饰艺术品更具有艺术性,更具有某种豪放或妩媚,特别是更具有天然的清气,丝毫也不显得勉强。
有这样一些设计者,他们对服饰设计的追求是纯精神性的。为了亲眼见到一个符合自己构思和设计意图的着装形象,为了听到一句别人对其作品的肯定与赞赏,为了自己那颗永远忠于服饰设计的心,他们甘心做出巨大牺牲。虽然他们还未到穷困潦倒的地步,他们还能够在保证正常生活水平的条件下从事这一切,但他们确实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既有经济的,也有精神的。
服饰设计者的这种纯正的追求事业完美的心理不能说很普遍,但是也非极个别。这种表现在服饰设计者的心理中占有一定比重。
取悦他人
对服饰心理学有所了解的人无不承认着装者中有取悦他人的心理。其实,服饰设计者更存有这种取悦心理,并且比着装者表现得更直接、更坦率、更具有文化性。
最典型的莫过于恋人之间赠送的定情物,因为定情物中不乏服饰,而为数不少的又是出自情人之手。较为普遍的例如送鞋和鞋垫,这是中国汉族少女向情郎赠送的最常见的服饰品了。很多姑娘都是将全身心投入到这一双布面布底,论样式再普通不过、论质料也千篇一律的鞋上;但是论花样、论针线却又是独出心裁,并富有特定寓意的。
由于姑娘将自己对情人的一往情深都用在了服饰品的设计和制作上,因此,每一件都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图41)。精心裁制再密密缝起的鞋里放入一双布质鞋垫,垫子用彩线绣上鸳鸯戏水,那种希望与情郎哥和和美美、缔结姻缘的主观意念也就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应该看到,这种以自己精心设计制作的服饰品送给情人的做法,带有人类文化的浓郁色彩,其设计者心理活动中除了表示爱慕、倾心以外,还有欲以上好的设计构思、缝制绣绘技巧展示自己,取悦他人的潜在心理趋向。
带有明显取悦动机并实施在服饰上的现象,在一些偏僻山寨和未开化部落中更多。东南亚跨国界而居的壮族的挎包、毛南族的顶卡花(竹帽)、瑶族的筒帕等,都是由姑娘经过自己精心设计后或织、或编、或绣成服饰品,以送给心上人的。所以当远方的客人向小伙子索要当地手织工艺品时,对于买来的小玩艺儿,小伙子都会慷慨以赠,唯有“这一件”是不会轻易转送他人的,因为这里面蕴含着姑娘对他的一片真情。与此相似的还有居住在缅甸南部海岸丹老群岛上的沙垄族人,他们是由男方用树叶编成一条腰带送给未婚妻父母,女方家人就根据树叶腰带的编制“水平”决定是否接受,一旦接受了腰带,也就等于同意嫁女了。印度的比尔部落人在举行巴哥利尔节时,哪个姑娘头上插的小木梳多,就意味着哪个姑娘的求婚者数量多。这些木梳都不是随便制成送出的,所有梳子上都凝结着小伙子的一颗跳跃的心,一份取悦姑娘的殷殷希冀。
除此之外,有属下为上司或上司家属设计的服饰,有交往双方作为获利辅助手段而专门为其设计的服饰。凡此种种,都在设计者心理活动中存有明确而强烈的取悦动机。至于说由此而形成的设计意图和设计宗旨是高尚的(为了真正的爱情),还是卑鄙的(为了谋求私利而不惜损人),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装扮自身
专为自己设计服饰的大有人在,比起前两者来说,显得个人意志的表现更为直接一些。其实,从利己动机来讲,并没有什么两样。
服饰设计者整个设计过程以及为此付出的心思与劳作,主要是为了装扮自身,这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因而根本不用举具体的例子,这样的事例已经遍布全世界,存在数千年了。只要有人繁衍、生活,就有这种“爱美的天性”在服饰上闪光。
但凡是一个健全的人,他总要使自己的行为、情绪和信念正当化,使自己的外貌(包括本身自然条件和服饰),即着装形象艺术化,而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体现了普通心理学中所论述的自我归属。以自己心绪的凝结,构成符合自己心愿的服饰,然后穿在自己身上,在显示自我着装形象的同时,还显示自己的设计才能。他在欣赏这件自己设计的服饰作品时的心情与追求理想的设计师并无区别,而在是为了装扮自己而付诸心血去设计,还是纯粹为了追求服饰理想去设计的人相比这一点上,是有所区别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原始动机不同,他们所寻求的目的也不同,因而应该说其心理活动所围绕的主题也是有所差异的。但是,对于这种是为事业、理想,还是为自己形象而打扮的行为,不能简单地予以肯定或否定。无论是为了在服饰创作中获取精神享受,还是在艺术创作中达到美化自我的目的,都有其高贵的出发点。只是为了美化自我的人比起为了追求理想的人来说,其动机与行为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种狭隘、一种局限。
在主要为装扮自身的这些服饰设计者心理活动中,可以说其自我意识的落足点主要放在了塑造自我形象上,并且难以移动。他们考虑更多的是自我形象,尚不是服饰设计。他(她)们在服饰设计中所花费的心血,主要是作为塑造自我形象的手段而成立的。
所以说,为装扮自身而苦心设计服饰的设计者,有着双重的展示欲,即在展示个人作品的同时,也想展示个人的着装整体形象。这是一些爱自己胜过爱艺术的人,也是人群中最关注个人形象而不一定关注服饰艺术全局的人。
维持生计
这是一些再现实不过的服饰设计者。他们也许曾有过浪漫的幻想,也许一直都在为自己所设计的每一件服饰作品而兴奋不已,但是确有这样一大批数也数不清的设计者是为了维持生计,那就是他们不管喜欢不喜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可是都在兢兢业业地劳作着,挖空心思地设计着,为了什么?为了养家糊口。因为对于一种维持生计的技术而言,阴错阳差地让他们干上了这一行,有的甚至干了一生。
表面上看,这样一些人为了维持生计而从事服饰设计,好像不免有些悲哀,事实上,也并不完全这样。他们的心理发展很不平衡,因而也导致了他们后来的服饰设计成绩不尽相同。有一些人的原始动机只是为了谋求到一份工作,对服饰设计根本没有兴趣,但是随着设计工作的愈益得心应手,而且偶有一两件得意之作出现,也会激发起他们对服饰设计的发自内心的兴趣,并不由自主地全身心投入进去。职业的训练和艺术的魅力是不容忽视的,一些原本对服饰设计没有丝毫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的人在长期惯性劳作之后,不排除后来有惊人之作,甚至成为优秀的服饰设计者。
这样的一些人尚且如此,那么原本对服饰设计工作无所谓(谈不上喜欢还是厌恶)的人,一旦为了生计走上这条路后,很容易在职业的熏陶下,逐渐扭转了或说颠倒了最初的为了维持生计和后来萌生的为了艺术享受这两种心理位置,从而使为理想献身的心理活动占了上风。当然,有一些人最初还可以勉强以此为生,后来由于屡屡失败,导致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从而一蹶不振,只是麻木地从事不得不干的已经熟悉的工作,很难出现创作灵感,或是干脆弃此行业另奔他路了。这种现象也存在。
由于设计心理活动趋向远不如着装心理活动那样微妙、多样,为所有人关注,因此在服饰心理活动的三个层面中,有关设计心理方面的表述就简单地归为以上四类。为了在时装设计大师的设计心理中再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又特意安排了以下一个小节,其他的,在《服装美学》一书中占用了相当大的篇幅论述服饰设计——服饰三度创作之一,那将展示出服饰设计者的具体的构思与实施。
时装设计大师的设计心理
时装设计大师的设计心理应该说是有代表性的。但是,自从现代时装之父——查尔斯·弗雷德里克·沃思开创了设计师左右时尚潮流的历史新纪元以后,又有不知多少时装设计大师像明星一样闪亮在时装之空。我曾在以往的著作中将他们喻为夏夜天空中的繁星,确实,既多又亮,那样具有活力般地闪着光。只是太多了,以致不知从哪一位说起。而且,能够在国际时装舞台留下名字的,或是如今作品仍在时装之都T形台上的,以国外设计师来说,就数不胜数,这就为探求他们的设计心理带来了困难。他们在设计某一件服饰时,或是在设计某一组服装时,究竟出于什么样的设计心理,很难准确地把握到。再加上异域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使得理解起来会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