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服饰心理学
5300300000014

第14章 服饰心理活动的三个层面之二——着装心理(1)

对于着装心理,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深刻的情绪体验。因为除了完全裸体的部族以外(处于最原始状态下的人,有时也会摆弄一些花叶,并将它戴在耳上),每个着装者都有过或多或少、或强或弱、或深刻或肤浅的试图通过所着服饰来更好地塑造自我形象的心理活动。

人为什么要将服饰附着在自己身上呢?这似乎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但是真正将它提出来,并且从理论上归纳、概括为几种缘由,是进入20世纪以后的事。在这一点上,人的着装动机和服饰起源几乎有着难以分割的一致性,因为它们都是在讨论同一问题,只不过服饰起源是追溯人类童年时期的着装原始意识,而普遍的着装动机则一直被人们探讨至今,因为人为什么要以服饰附加在自己身上,仍然是一个服饰文化学中难解的谜。由于难解,也就有各种说法,这无疑又为研究着装动机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众说纷纭中各执一词,任何一家也不能轻易地将砝码放在理论天平的某一端。结果,人们在着装动机中列出许多论据,最终也只得将着装动机和服饰起源概括为诸多种,以兼容并蓄。在这本《服饰心理学》中不再提及人类原始着装动机,而是将人类在各个时期,特别是现代社会中的着装动机放在本书中探讨。

可以这样说,着装心理中带有明显的个性成分,因而也就有着鲜明的个性倾向性。普通心理学中将个性倾向性解释为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表现在对认识和活动的对象的趋向与选择性上,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有趣的是,服饰虽然是一种物质,表面上看,好像只是由具象的面料和抽象的色彩、造型所构成,谈不上语言和动作的表现能力,但是在一个人选择着装的整个心理过程中,却囊括了以上所谈到的所有的个人意识,并通过自身(服饰与人构成的着装形象)而将其较为准确地表现出来。

由于服饰无法直接表述着装者的思想,所以着装者在采用服饰来塑造自我形象、完成个性行为时,总是充分利用服饰的暗示功能。

社会心理学中将暗示归纳为“符号暗示”、“行为暗示”、“表情暗示”、“语言暗示”等,专用来指以含蓄的方式,通过语言、行动等刺激手段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他人接受某一观念或按某一方式进行活动(图48)。服饰心理学中的暗示,主要是以服饰的款式、色彩、纹样、面料及整体着装方式对着装形象受众的心理发生影响,进而使着装形象在受众的心理中形成一种由着装者预先设想出的印象,这个印象无疑是有利于着装者在社会生活中确定其地位或是达到其目的的。这样说来,服饰心理学中的着装者发起的暗示行为,主要是利用符号暗示的表象,去影响着装形象受众,使着装形象受众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某种心理刺激,从而产生一系列反应。实际上,它对着装者暗示的成败程度是一种折射。

着装者对着装形象受众采用暗示手段的结果如何,一方面要看着装者的手段是否高明,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接受暗示者的经验和阅历。社会心理学者们认为发出暗示者的地位越高,其暗示的成功率也就越高,在服饰心理学中不仅仅是这样。利用服饰暗示而成功的,大多因为着装者深谙世情,了解社会评判标准及人际关系交往习惯,再加上一些服饰美学的基础知识,那么他的暗示将是容易取得认同与信任的。当然,如果以服饰来进行暗示的着装者地位高,那么由于心理学中的光环效应,他的暗示效果确实会比普通着装者更易于达到目的。

暗示是服饰心理学中着装者心理活动的一个普遍手段,除此之外,着装心理变化多端,瞬息万变,很难全部把握。着装者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每个着装者在每时每刻、每个时期、每种心境下又会有不同的心理活动,所以不能全面地列出一个表格予以展示,只能从中选取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实例,用以说明一下基本规律,避免以偏概全。

符合行为需求

对于一个着装者来说,选择什么样的服饰附加在自己身体之上,是首要的心理活动。人在着装时,首先会下意识地注意到该服饰是否符合人体结构,是否有利于行为、动作的实施,最起码是不阻碍人的正常行为。

着装者要求服装合体,是一个并不过分,也不脱离实际的要求。几乎所有的着装者都认为这种要求是正当的。因为人体各部位需要活动,而人的每一个无论是来自生理还是心理的意志指向,都需要肌体的得力配合,否则将一事无成。

着装者首先考虑到服装要合体、佩饰不影响行为规范,是人类脱离低级动物、直立行走并制造工具以后,特别是接受了体表附加物——服饰以后,切实为自身思虑的一个最普遍的心理活动。但是需要值得探讨或注意的是,当人类社会的大分工形成以后,各阶层、从事不同工作的人对服饰是否利于行动,就有了不同的标准。

一、体力劳动者对服饰合体及便于劳作的需求

作为体力劳动者,着装心理中占突出位置的便是服饰不影响其劳作时肢体的大幅度摆动。这是保证他们着装后能够继续高效率工作并减轻肌体疲劳的重要措施。

相对于非体力劳动者而言,体力劳动者希望自己的服装长短适度,肥瘦得宜(图50)。因为服装太长显然不适于快速行动。如袖子太长,手从袖子中露出尚需要一定时间,又怎么能够保证双手的频繁活动呢?即使将袖子捋起,也会因袖口部位过于厚重、重复、易脱落而造成双手劳作的不便。如上衣前襟太长,则又由于劳动时经常弯腰,使前襟更长,或是劳动过程一般都需在身前进行,所以前襟太长势必为工作带来麻烦,在机械前劳作的工人还容易带来危险。就这一点来说,袖子过长,袖口过肥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至于下装太长或是上下连属的衣服的下摆拖至足下,也是体力劳动者所厌恶的。举足尚且不能随意,更何谈迈大步抬筐挑担呢?要是现代工人高空作业,后果更不堪设想了。

除了对款式的特定需求以外,体力劳动者对服饰,特别是对衣服的色彩主观倾向鲜明,他们第一个认真考虑的不是艺术审美的需求,而是带有强烈的实用和经济意向。一般来说,体力劳动者多从事直接接触生产资料和生产机械的劳作项目,所以劳作过程中生产物质对衣服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而种田、搬运、修路一类体力劳动者又不需要像食品售货员和医院护士那样,时常防备衣服上沾染污物。在这样的客观环境、客观需求之下,自然也就形成了体力劳动者对服装色彩的独到的、出于实用功能的主观意向了。使服装色彩接近所从事工作中的物品色彩,是一种最聪明的做法,实施起来也非常简便。例如粮食加工厂的搬运工人服装色彩可以偏向浅色,而煤店送煤工以及煤矿矿工的服装当然以深色为上,否则势必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至于农民来说,服饰颜色不仅不必强求一致,甚至五颜六色更好。即使这样,其实仍旧遵循着一条宗旨,那就是使服饰接近工作中的色彩主流。只不过由于大自然是绚丽多彩的,因此农民的衣服也没有必要强求一致罢了。

分析数千年世界上百余个民族的体力劳动者服装,就会发现,尽管跨越几百个世纪,而且这些人所处地域不同、气候不同,从事的工作也千差万别,但对于服饰的需求几乎接近同一种风格,那就是衣服比当地非体力劳动者的衣服长度要短。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宽衣大袖,而体力劳动者的典型服饰却是一身“短打扮”,多穿着以粗毛织成的“短褐”,后来干脆以衣名作为体力劳动者的代名词了。在满族服装中,有“马蹄袖”一种款式,则是化长短为一体的折中办法。平时将袖口翻上,如行礼时再将袖口放下。这样的服饰设计,正好表明人对服饰的社会性需求与自然性需求不同的微妙心理活动。欧洲女性讲究拖地长裙,体力劳动者中的女性也是在维持这种基本服饰(因其具有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缩短长度,以离开地面或索性至小腿肚的裙长来适应自己,难怪她们长期以来会形成有如此指向性意志的、对于服饰的心理需求了。

二、非体力劳动者对服饰合体及利于社交的需求

任何人都希望服饰合体(以致“合体”一词成为衡量——质量与度量——事物的规范用词),但是到底什么算是合体,却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大至一个阶层,小至一个人,即具体的着装形象主体,对于服饰合体的需求程度,都有独到的见解。

非体力劳动者由于在工作中不需要四肢大幅度摆动,举手投足也比较迟缓,甚至连整个躯体的移动次数也不多,这就使得他们与体力劳动者对服饰合体的理解不可能一样,由此而来的对服饰合体的心理需求也与体力劳动者大为迥异。这是由客观世界造成的对着装形象主体主观意向的扭转与摆正。

非体力劳动者的劳动强度不如体力劳动者,但是并不等于他们不需要服饰随肢体的移动而变幻表象。这就需要服饰的整体结构有相当的可供活动的余量,以便在静态时不失优雅,而在变为动态的暂时或持续的一段时间里,又可以通过结构内部调整,在为人体提供活动可能的同时依然不失仪态。特别是非体力劳动者的社交活动一般较之体力劳动者为多,而且社会上层人物还格外需要这种服饰适体以表现仪容和保持风度,就这一点说,与体力劳动者希望服饰适体时以实用为主的心理需求趋向是不相同的。因此这两个阶层的人对服饰款式需求的基本点就不一样,其他方面的需求也自然不同,双方很难取得一致的标准。

非体力劳动者的工作性质是千差万别的,因而也促使他们在从事本职工作和业余休息时间时的着装心理不完全相同。如长期伏案书写的专职人员,在希望服饰符合行为需求时感到最重要的,也是首先关注的部位是上衣的后背宽度、肩部的余量以及袖子因臂部弯曲而带来的伸缩控制程度。如果是秘书等职,特别是医院中的护士或口腔科医生等,他们站立和走动的时间长,因而出于职业需要,对服饰的要求多侧重在腿部和足部。如护士的裙子一般不能过长,控制在膝部左右,便于小腿部位的活动。而且长达膝部的裙摆在设计时有意将它放宽,使它碰撞膝部的力度尽可能减轻,以减轻护士看起来不太显眼,实际上极易疲倦的双腿的劳累程度。

在非体力劳动者从事的职业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大多处在一个与外界交往频繁、社交面相对较大的工作环境中。例如教师、银行出纳员、导游、律师和医生等,他们每天都要与很多人接触,无论是经常变换的(如顾客、患者),还是相对稳定的(如学生),总之是与很多的着装形象受众发生联系。这比起体力劳动者来说,除了需要服饰符合行为需求以外,更需要不损害个人着装形象。不像农田、牧场和建筑工地的体力劳动者,即使有人在旁观看,实际上也不涉入这个交往圈子中,也就是相对来说,着装形象和着装形象受众之间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发生直接关系。这样一来,体力劳动者的交往圈相对范围较小,重要性也相对较弱,因而不像非体力劳动者那样除了要求服饰符合行为需求外,还时时留意于仪态美——服饰在行为过程中,任何常态与非常态下的视觉效果。无论体力劳动者还是非体力劳动者,对服饰符合行为需求这一点的意志指向,都有着强烈的实施欲望。

可以设想,每天穿着一件不符合行为需求的服饰,如袖、肩部过窄,却整日伏案疾书,那绝不仅仅是身体的疲倦,由此而造成的心理上的一系列反应都会接踵而至:情绪低沉或烦躁,心情压抑,甚至感到窒息,因为唯恐别人看到这副窘态而产生的不安,以及由这一系列心理反应而最终导致心理的不稳定甚至有负重感等,在这种心境下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是可想而知的。按照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方面的需求。在此可以将其按服饰符合行为需求的生理反应理解。马斯洛还认为,人的安全需求、相属关系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特别是第五种自我实现的需求,只有在其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以后,才可以有望实现,才可以具有最充分、最旺盛的创造力。服饰心理上的更高一层的精神需求,也是建立在生理需求的基本满足之上的,最低限度是不阻碍生理上的需求,其他意志、意愿的实现才会成为可能。

医学实践和生理研究证明,人的心律的快慢、血压的高低、肠胃的蠕动程度,甚至脑电活动的节律,都与心理密切相关。这样本着科学的态度去看服饰,在人的着装心理中,首先希望服饰符合生理机制与行为需求,应被认为是站得住的论点。一切着装心理都与此有关,绝不会违背这种需求。不过,不能绝对地说每一个人在着装的每时每刻,心中都首先考虑到生理需求,因为有时候人们可以不顾一切地去求美,在民俗中那种以人体残伤来制造服饰效果的行为,就不能从普遍意义上去解释,因为这其中又搀入了更为复杂的社会意识与民族意识。

满足修饰本能

称修饰自身为人的本能,也许并不过分,因为动物(包括低级动物)都有修饰自身的本能。俄国作家高尔基曾说过:“小鸟尚且知道梳理自己的羽毛,人为什么不关注自己的衣装呢?”这句话里既有诗人的浪漫,又有哲人的冷静,而且绝对是服饰心理学的原理。

英国曾经开展过本能心理学的研究。1908年,威廉·墨独孤在《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书中,沿着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线索,探讨了个体行为的动力问题(图53)。他认为本能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基础,同时本能又有相应的情绪和后天形成的情操相伴随。情操对本能和情绪起控制作用。在他列举的人的各种本能之中,求新、合群、性、创造等显然与服饰心理学有着直接的、不可分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