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幸福课
5317500000011

第11章 第六课对成功最完美的解读(2)

当有人问她是不是希望当第二个克莉丝·艾芙特时,珍妮回答说:“不,我要当第一个珍妮。”这种当仁不让的自信心,和她在球场上的表现是一致的,因为她知道,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展现自我,而不是模仿别人,成为别人的影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人生,只有当他演好自己的角色时,他才会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如果你想让自己度过快乐、幸福的人生,就要找到自己的角色,而不要去模仿别人。

爱因斯坦小时候和很多小孩子一样,是一个十分调皮贪玩的孩子,经常和一些坏孩子混在一起。他的父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他想找一个办法让爱因斯坦变得好学起来。直到他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这样的:

“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约翰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约翰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爬了上去。下来时,你约翰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约翰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涂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约翰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约翰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约翰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

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别人并不能映照出你自己,只有自己才是最明亮的镜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务,一个人要牢记自己的使命,不断进取,为自己创造一种卓越的人生。

成功不能以牺牲幸福为代价

一位知名的思想家说过,成功虽然可以给我们带来成就感和幸福感,但如果处置不当,它只会带给人无尽的烦恼!

里奥·罗斯顿是最胖的好莱坞影星,1936年,在英国演出时,因心肌衰竭被送进汤普森急救中心。抢救人员用了最好的药,动用了最先进的设备,仍没能挽回他的生命。临终前,罗斯顿曾绝望地喃喃自语:“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

罗斯顿的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在场的哈默院长,作为胸外科专家,他流下了泪。为了表达对罗斯顿的敬意,同时也为了提醒体重超常的人,他让人把罗斯顿的遗言刻在了医院的大楼上。1983年,一位叫费迪的美国人也因心肌衰竭住进了汤普森医院。他是位石油大亨,两伊战争使他在美洲的十家公司陷入危机。为了摆脱困境,他不停地往来于欧亚美之间,最后旧病复发,不得不住进医院。

他在汤普森医院包了一层楼,增设了五部电话和两部传真机。当时的《泰晤士报》是这样渲染的:汤普森——美洲的石油中心。

费迪的心脏手术很成功,他在这儿住了一个月就出院了。不过他没回美国。苏格兰乡下有一栋别墅,是他十年前买下的,他在那儿住了下来。1998年,汤普森医院百年庆典,邀请他参加。记者问他为什么卖掉自己的公司,他指了指医院大楼上的那一行金字。后来有人在费迪的一本传记中发现这么一句话:“富裕和肥胖没什么两样,也不过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罢了。”

费迪和罗斯顿的例子告诉我们,单纯追逐金钱与成功的生活是不明智的。生活中能够带给我们欢乐和幸福的,除了成功之外,还有爱心、健康、智慧等重要的东西。如果我们一心只想着追逐成功,为自己的生命套上一只重重的枷锁,终日辛劳,就丝毫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了。

结果并不确定,享受过程才最重要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城里人一直怀着一个梦想,那就是攒够了钱去大海边买一幢房子,安享晚年。为了这个梦想,他拼命地工作了几十年,熬白了头发,累弯了腰,终于在退休的时候凑够了钱,在海边买到了称心的别墅。

黄昏,他独自来到夕阳下的大海边,望着万顷波涛,回想起自己的一生,感慨不已。这时,他遇到了一位渔翁,两人攀谈起来。他对渔翁说:“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现在可以朝夕与我热爱的大海为伴,与天地共呼吸,再不必为上司的脸色患得患失。为此我奋斗了一生,得来真是不容易啊!”

渔翁诧异地问:“为什么要费这么多的周折呢?你看我,不是早就得到了这一切了吗?”

很多人看到这个故事可能会觉得这位城里人的做法不可取,熬白了头发才达到目标。但其实,即使守着同一片海洋,老渔翁的体验与这个城里人的肯定不同:一个与生俱来地拥有,一个千辛万苦地拼搏而得,感叹的内容不一样,珍惜的程度也不一样。

西方著名哲学家尼采说过:“人之所以伟大,因为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为了什么目的,换言之,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为寻求一个结果。不要把目的看得太重,那样你会错失人生的美妙过程。

在我们潜意识的深处是一幅美好的田园景象:我们看到自己坐着火车,行进在一条横跨大陆的漫长的旅程中,吸吮着饮料,透过车窗,能看到近处高速公路上流动着的车辆;十字路口上向我们挥手致意的孩子;小山旁吃草的牛群;从发电站喷吐而出的烟雾;一排排连绵不断的玉米、麦子;山川和溪谷;城市建筑的空中轮廓和乡村的小山坡。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会烦躁不安,对车窗外的美景视而不见,诅咒着这些慢悠悠的分分秒秒——等着,等着……在我们心目中,目的地才是最最重要的。在特定的一天,特定的时辰,我们的火车将要进站……

“如果我到了车站,事情就妥了。”我们这样安慰自己。“如果我考上理想的大学——”,“如果我进了知名的外资企业——”,“如果我付清住房的贷款——”,“如果我得到提升——”,“如果我退休,我就可以永远地享受人生”,但或迟或早,我们会明白,生活中根本不存在什么车站,也没有什么可以到达的地方。

生活中真正的乐趣就是旅行。车站只不过是一个梦,永远可望而不可即,把我们远远地抛在后面。活着,就尽情地享受人生!有人说:“幸福与否不在于目的的达到,而在于追求的本身及其过程。”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情景就是这样的。珍惜现在,尽可能地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吧!

明末崇祯年间,有人画了一幅画,巍然耸立的一棵松树,树下有一方大石,大石上摆着一个棋盘,棋盘上面几颗疏疏落落的棋子,意境深远,若有所指。当时的高僧苍雪大师在画上写了一首诗,将画中之意挥洒得淋漓尽致:“松下无人一局残,空山松子落棋盘。 神仙更有神仙着,毕竟输赢下不完。” 此诗以一个方外之人的超然心境,将所有人生哲学、历史哲学尽包含其中。人生如同一局残棋,你争我夺,世世相传,输赢二字永远也没有定论。

人生如棋局,众生如棋子,输赢下不完,何必工心计。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一切事情刹那之间都会有所变化,不会永恒存在。生命如莲,次第开放,人生不过一次旅行,漫步在时空的长廊,富贵名利,不过过眼云烟。

20世纪,一位美国的旅行者去拜访著名的波兰籍经师赫菲茨。他惊讶地发现,经师住的只是一个放满了书的简单房间,唯一的家具就是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大师,你的家具在哪里?”旅行者问。“你的呢?” 赫菲茨回问。“我的?我只是在这里做客,我只是路过呀!”这美国人说。“我也一样!”经师轻轻地说。

天地万物,都在永远不息的动态中循环旋转,在动态中生生不已,并无真正的静止。无论是历史,还是人生,一切事物都是无穷无尽、相生相克,没有了结之时。既然人生不过是路过,便用心享受旅途中的风景吧。

如果生命是一段旅程的话,那么旅程的起点是诞生,终点就是死亡。在这段旅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欣赏到沿途的无限风光,但景色再美,我们都要到达生命的终点站。生命的历程有长有短,因此路途中总会有人不断到站,当亲人离去时,我们要学会淡忘忧伤,当我们到站时,我们更要学会豁达面对。只要我们好好生活,珍惜生命旅途,在临近终点时我们便能坦然地说:“感谢生命,我已经真正地经历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