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雄才大略的统帅
5352000000039

第39章 度过艰难困苦的岁月(6)

朱德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政治工作是我军灵魂的论断。他指出,我军既把为人民服务、保卫祖国作为宗旨,则政治工作便成为这种军队的灵魂。关于我军政治工作的特点,他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提高官兵的政治自觉性,发扬他们爱国、爱人民和改造自己的热情;第二,团结本军和友军;第三,团结军队与人民,提高人民保卫祖国和民主主义的政治觉悟,帮助人民的文化教育工作;第四,从政治上心理上瓦解敌伪,使之丧失战斗力;第五,巩固和提高军队本身的战斗力,保证命令之执行,深入政治、军事、文化、生产各方面的学习。这五个方面,互相关联,互相一致,构成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特点。

谈到指挥方法和指挥机关,朱德指出,我军的指挥机关,层层节制,有职有权,内部一致,号令统一,下级有机动的余地,所以上下团结。其特长之一,就是各部分军队之间的互相配合,协同动作。全军之间,皆能团结。

毛泽东和朱德的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军建设经验,他们提出的建军原则,阐述的建军思想,对加强人民军队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在七大上作报告的还有刘少奇和周恩来。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关于讨论组织问题的结论。周恩来在会上作了《论统一战线》的重要发言。任弼时、陈云、彭德怀、张闻天、陈毅、叶剑英、杨尚昆、刘伯承、彭真、聂荣臻、陆定一、乌兰夫等也作了发言。这些报告和发言从各个方面论述党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组织路线的基本精神,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并对各条战线的任务和政策提出了具体意见。大会经过详尽的讨论,一致通过关于政治、军事、组织方面的报告,通过政治决议案、军事决议案和新的党章。

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团结、胜利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毛泽东情绪饱满地站在主席台上,他这时候的心情,也许只有那些同他一起经历了20多年千辛万苦的探索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的人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种局面来之不易,是付出了多少代价才换得的。在一片热烈的掌声后,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致闭幕词,他高度评价七大的历史性作用,说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一个胜利的大会,一个团结的大会;号召全党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全国人民一起,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6月19日,中共七届一中全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康生、高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彭德怀等13人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主席。这样,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建立起来了,这是历史作出的选择。这个集体是一个经过反复比较、反复选择的领导集体。毛泽东作为这个领导集体的核心,完全是众望所归,希望所在。他的核心地位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完全成熟。毛泽东思想在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党兴旺发达的表现。

战略反攻与抗战的最后胜利

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把广大民众充分地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武装起来,凝聚成一股任何外国侵略者都无法战胜的巨大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历史洪流中纯熟地驾驭局势,始终清醒地指明夺取胜利的正确方针和方法。人们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从四面八方奔集到它的旗帜下来。到抗战胜利时,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已远非抗战开始的状况所比得了的了。

整个抗战时期,毛泽东没有直接参与指挥一次战斗,他远离战场,置身于延安的窑洞,但却同样经历了血与火的严峻考验。因为战争不仅是前线指战员的冲锋陷阵,更是军事统帅胆识、智慧、谋略的激烈角逐。每一个科学的预测和正确的决心,都将使战争的结局朝着有利于我的目标前进;而一招不慎,都将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和难以预料的后果。作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的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展现出炉火纯青的军事指挥艺术,为千百万人折服,也使他的敌人胆战心惊。

还在战争的最初阶段,毛泽东就根据敌我双方的特点及战争的发展规律,明确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的,但最后胜利是中国人民的。战争必然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证明毛泽东的分析是科学的。

毛泽东始终注视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科学地预测战争的进程和发展趋势。1942年8月,德国法西斯集中精锐部队100万,企图攻陷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指挥苏军进行艰苦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正当这次战役激战犹酣之际,毛泽东即已敏锐地预见到这次战役对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意义。10月12日,他为《解放日报》撰写的社论明确指出:“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他预计,“斯大林格勒一战将停止法西斯的进攻,这一战是带着决定性的。这种决定性,是关系于整个世界战争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也影响到毛泽东对中国抗日战争形势的估计。

1943年1月5日,毛泽东致电陈毅、饶漱石,指出:整个抗战尚需准备两年。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对战争进程作公开的时间估量。他指示陈毅、饶漱石需想各种办法熬过两年,保持我军基本骨干,不怕数量减少,只要骨干存在即是胜利。6月1日,他在致彭德怀的电报中又指出:抗战还需准备三年,我党在此三年中力求巩固,屹立不败。对敌,应用一切方法坚持必不可少之根据地,反“扫荡”、反“蚕食”之军事斗争与瓦解敌伪之政治斗争均需讲究最善方案。12月16日,毛泽东与彭德怀联名就目前国际形势下敌后的任务问题致电邓小平,指出,努力生产,注意积蓄,准备迎接更加艰苦局势的到来,这是完全对的,请你坚持此方针。毛泽东具体分析到,太平洋战争两年,中日战争六年余,日本实力仍相当强大。日军据太平洋之险,英美反攻并非易事。反之,国民党机构腐化,特务横行,在长期战略相持阶段中,其力量未见增长,反而减弱。开罗会议,打击了日对蒋诱降政策,堵了蒋寻求妥协之门,给予归还澎湖、台湾、满洲支票,可能招致日军向正面战场进攻之势。德黑兰会议肯定美英开辟欧陆第二战场,与蒋希望快在太平洋对日反攻相违背。时局对于抗日、革命是极为有利的,但困难仍在增加。特别处于敌后之华北须有充分准备,再坚持三五年,防止在德黑兰、开罗会议及苏联不断胜利下,引起轻敌,放松长期准备。

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领导下,经过根据地抗日军民的共同努力,到1943年,各抗日根据地度过了严重困难,开始了恢复和再发展的局面。从1944年春开始,八路军、新四军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开始了局部反攻。为了在战略反攻时夺取大城市和交通要道,最后驱逐日本侵略军出中国,并对付从国民党方面来的可能的国内突然事变,毛泽东要求部队进行严格的整训。

面对即将到来的胜利,毛泽东想得更深更远。由于我军长期集中在华北和华东两地区抗战,抗战胜利后江南大片河山将轻易地成为国民党蒋介石的天下。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形成了派部队南下,首先在湘中创立以衡阳为依托的抗日根据地,尔后与广东东江纵队打通联系,并依托五岭山脉创建根据地的战略设想。

1944年9月1日,毛泽东在杨家岭主持召开会议,正式决定从三五九旅抽调部队组成八路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即南下支队)。由王震、王首道、谭余保等率领挺进华南,建立抗日根据地。10月31日,毛泽东再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确定南下的区域和组织机构。在这期间南下支队营以上干部在中央党校学习一个半月,学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学习敌后工作经验。10月25日,毛泽东到中央党校大礼堂给南下支队干部讲话。

毛泽东强调,由于形势发展,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需要发展。所以我们现在就分别派人出去,头一批叫做湘、鄂、豫,就是粤汉、平汉这两条铁路。第二批是长江下游,第三批是山东,现在可以发展的根据地,还有很多地方,全国人民希望我们胜利。

毛泽东反复指出,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但也有很多困难。这一回你们是去长征,一直到湖南,要准备饿饭,没有房子住,生病受伤没有人抬担架,要有克服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的精神准备。

11月1日,南下支队誓师出征。陕北的初冬,延河结着薄冰。被初升的太阳映得晶莹闪亮;宝塔山在淡淡晓色中,显得更加雄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检阅了部队。毛泽东向即将出征的将士讲了话。他说,现在日蒋眉来眼去,一唱一和,日本占领城市,蒋介石占领山头。你们这次到南方去,到敌人的后方去插旗帜,开辟新的敌后根据地。这是一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你们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我请同志们相信,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你们要以最大的毅力去克服各种困难,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要像“王者之师”那样,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真正做到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要同群众打成一片,忠实地为人民服务。

南下支队肩负着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重托,于11月9日告别延安,开始南征。南下支队像一把利剑直插南方。后来因为战局发生急剧变化而使原定南征的战略计划未能实现,随后南下支队北返,至1946年9月27日重返延安。

随着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中国抗战的形势朝着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战略反攻的条件逐渐成熟。1944年12月15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发表了《一九四五年的任务》的演说。他分析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战场的形势,明确指出:1945年“我们唯一的任务是配合同盟国打倒日本侵略者。”在论述解放区在对敌斗争方面的任务时他特别强调,解放区军民的任务是“消灭敌伪,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必须把一切守备薄弱,在我现有条件下能够攻克的沦陷区,全部化为解放区,迫使敌人处于极端狭窄的城市与交通要道之中,被我们包围得紧紧的,等到各方面的条件成熟了,就将敌人完全驱逐出去。”

毛泽东的号召化为巨大的力量,八路军各部队于1945年发动春季攻势作战,共歼敌5.7万余人,收复县城24座,扩大解放区8万多平方公里,解放人口400万。新四军发动春、夏季攻势作战中,共歼灭日伪军3.8万余人,扩大解放区8万多平方公里,解放人口240余万,使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基本连成一片。捷报传到毛泽东的窑洞,毛泽东预感到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日子已一天天临近了。

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被打败。德、意法西斯的覆灭,使日本法西斯陷入完全孤立的境地。从5月开始,八路军、新四军根据毛泽东“削弱日伪,发展我军,缩小敌占区,扩大解放区”的指导方针,对日、伪军发动大规模的夏季攻势。经过夏季攻势,我抗日军民对敌占点线的包围越来越紧,打通了许多解放区的联系,逐步取得作战中的主动地位,开始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为转入全面反攻创造了重要条件。

8月8日,苏联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协议,发表对日作战宣言,宣布从8月9日起,苏联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9日苏联军队从东、西、北三面沿1200里战线进入中国东北,向日本的战略后备队关东军大举进攻。8月6日、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

8月9日,就苏联对日宣战问题,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对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表示热烈欢迎。毛泽东指出,对日战争已处在最后阶段,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时间已经到来了。他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地配合苏联及其他同盟国作战。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歼灭这些敌人的力量,夺取其武器和资财,猛烈地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为了加强对敌人的进攻,毛泽东指出,必须注意解放区的巩固工作,并提醒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注意内战的危险,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而斗争。

8月15日,日本天皇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外相重光葵和日军总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分别代表天皇、日本政府和日本帝国主义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日军128万人向中国投降。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胜利结束。这是中华民族历经8年浴血奋战的结果,是中国人民付出3500万人伤亡和无数财产损失的巨大牺牲换来的胜利。饱尝战乱和奴役之苦的中国人民,终于盼来了这一天。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极其辉煌的篇章。它是中国人民在近代第一次完全战胜外来侵略者的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抗日战争不仅锻炼了中国人民,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也使越来越多的人从八年抗战的无数事实中认识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是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国共双方都为赢得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但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把广大民众充分地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武装起来,凝聚成一股任何外国侵略者都无法战胜的巨大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历史洪流中纯熟地驾驭局势,始终清醒地指明夺取胜利的正确方针和办法。人们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从四面八方奔集到它的旗帜下来。到抗战胜利到来时,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已远非抗战开始的状况所比得了的了。

抗日战争也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了解了自己的领袖。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抗日战争中的出色表现,使他们赢得全体党员的信任和拥戴。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紧密团结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信心百倍地为实现党的新的任务而奋力前进。

抗日战争也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得到空前的壮大和发展,当之无愧地发挥出中流砥柱的作用,与此同时大大增强了自身的战斗力,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练就了既能打运动战又能打游击战的过硬本领,为即将到来的决定中国之命运的解放战争作了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