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选对思路做对事:案例实用版
5358000000026

第26章 三寸之舌,赢得人心(2)

知道在什么时候该以怎样合适的方式说话办事,是一个人心理成熟、懂得社交技巧的表现。实话不一定要直说,而可以幽默地说、婉转地说或者延迟点说、私下交流而不是当众说,等等。同样是说实话,用不同的方式说,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在说话时要掌握好分寸,不揭人之短,并了解对方的长处,要善于择善弃恶,多夸别人的优点,尽量回避对方的缺点和错误。这样才能“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交谈时要有分寸,一旦触到了对方的隐私和短处,就相当于踏进了社交“雷区”。每个人都有所长,亦有所短,要“避免矛盾、稳中求安”,善于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而不要抓住别人的隐私、痛处大做文章。

6.一句话能把人说跳,一句话也能把人说笑

“一句话能把人说跳,一句话也能把人说笑。”言语是思想的衣裳,谈吐是行动的羽翼。它可以表现一个人的高雅,也可以表现一个人的粗俗。言谈高雅即行动之稳健;说话轻浮即行动之草率。

语言是人们之间交流的最好的表达方式,而相声就是这种表达方式中最灵活的一门艺术。我们不难看出,相声正是很好地利用了语言这种交流工具,巧妙地调动听者的情绪,让听者兴奋起来,大声笑出来,它足以说明善说与不善说的区别,很难想象一个人想什么就直接说什么会演好相声。话说得合适,不仅能体现出自身修养的高雅,也能够很舒服地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或意见,使人愿意接近你,没有谁喜欢那种经常用恶语伤人的人。

有一位老年顾客,拿着一只酒瓶请营业员打黄酒,在营业员接酒瓶时,酒瓶忽然掉下来摔破了。那位营业员马上道歉说:“老同志,对不起!是我没有接好,这是我的过失。”说完,他立即掏出钱来要赔偿。老年顾客见营业员连声赔礼,不但没有发火,反而自责说:“不要紧,是我没有递好!我回去重新拿一只来就是了。”就这样,一件很容易引发争吵的事,比较圆满地解决了。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就像这位营业员一样,他主动道歉,短短几句话便使顾客心里暖烘烘的。这并不表示他比顾客低一等,相反,正是从这样的小事中,体现出他独特的智慧,化解了可能的纠纷。这就提醒我们说话时要注意分寸,多讲良言。

古时候,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时至黄昏,住处还没着落,忽见前面来了一老农,他便在马上高声喊道:“喂,老头儿,离旅店还有多远?”老人回答:“五里!”年轻人策马飞奔,向前驰去。结果一跑十多里,仍不见人烟。他暗想,这老头真可恶!非得回去整治他不可。并自言自语道:“五里,五里,什么五里!”

猛然,他醒悟过来,这“五里”不是“无理”的谐音吗?于是马上往回赶。见那位老农还在路边等候,他急忙翻身下马,亲热地叫了一声:“老大爷”。话没说完,老人说:“你已经错过了路头,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一住。”

俗话说,“一句话能把人说跳,一句话也能把人说笑。”言语是思想的衣裳,谈吐是行动的羽翼。它可以表现一个人的高雅,也可以表现一个人的粗俗。言谈高雅即行动之稳健;说话轻浮即行动之草率。年轻的朋友,如果你要接通情感的热线,使交际畅通无阻,就应得体地运用礼貌语、称呼语和禁忌语。谈话中,习惯用礼貌语言,就会让人感到“良言一句三冬暖”,使感情顿时亲切融洽起来。反之,如果言语蛮横过激就会让人感到“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我们在说话的时候要分场合,要有分寸,更要得体。利用语言的艺术,采取不卑不亢的说话态度,优雅的肢体语言,活泼俏皮的幽默语言,并且娴熟地使用这些语言艺术,这样才会使你的人际交往更成功!

没有谁喜欢那种经常用恶语伤人的人。因此我们在交谈的时候,要善于利用语言,并且习惯运用礼貌用语,让人感到亲切和融洽。这才是与人交往的正确方式。

7.巧问话,掌握主动权

一样的话两样说是一门艺术,决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问话恰是这门艺术的最好体现。问话更需要口才,关键场合,问话问得巧,就等于取得了主动权,相反如果问得过于直白,不仅很容易遭到拒绝,而且还会处于被动的局面。因此提问的方式是否有技巧,有时会决定一个人做事是成功还是失败,这是一件不可否认的事实。

据说在某国的教堂内,有一天,一位教士在做礼拜时,忽然熬不住烟瘾,便问他的上司:“我在祈祷时可以抽烟吗?”结果,遭到了上司的斥责。然后又有一位教士,他也犯了烟瘾,却换了一种口气问道:“我吸烟时可以祈祷吗?”上司竟莞尔一笑,答应了他的请求。

在开会时我们经常听到主持者这样发问:“不知各位对此有何高见?”虽然从表面上看,这种问话很好听,但效果并不是很好。因为,谁敢肯定自己的见解就高人一等呢?就算是高见,也不好意思先开口。如果换成“各位有什么想法呢?”这种问法一定会被很多人接受,效果一定会大相径庭。因此我们提问时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提问过于唐突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这是不可忽视的。假如在大庭广众之下问对方:“你有什么理由可说?”“你晚来了半小时,上哪儿混去了?”如此唐突的问法,令人难以下台,人家一定会不高兴的。

若想要想问得巧,就要选择恰当的提问形式。限制性的提问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提问技巧,它能帮助提问者获得较为理想的回答,减少被提问者说出拒绝的或提问者不愿接受的回答。

某地有两家挨着的煮面馆,每天的客流量几乎相同,但是营业额却大相径庭。原因是效益不好的那家煮面馆在煮面时问顾客加鸡蛋还是不加鸡蛋,而效益好的那家煮面馆,在给客人煮面时,会问你要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同样的问话,效益好的那家煮面馆自然缩小了顾客的选择范围,在潜意识里形成的是加一个还是两个,而大大减少了不加鸡蛋的可能性。可见问话的技巧真实一门学问。

另外,还可以利用选择型提问,这种方式多用于朋友之间,同时也表明提问者并不在乎对方的抉择。如,你的朋友来你家作客,你留他吃饭,但不知道他喜欢吃什么。于是可以问他:“今天咱们吃什么?牛排还是火腿?”

婉转型提问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提问方式,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对方拒绝而出现尴尬局面。

例如,一位男士爱上了一个女孩子,但他并不知道女孩子是否爱他,此话又不能直说,于是他试探地问:“我可以陪你走走吗?”如女方不愿交往,她的拒绝就不会使对方很难堪。

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你想要别人按照你的意图去做事,就应该用商量的口吻向对方提出。比如你要秘书起草一份文件,把意图讲清之后,应该问一问:“你看这样是否妥当?”这样会更好。值得注意的是话题的选择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要使对方乐于答话,应该挑他擅长的来说,这样他才会对你的提问感兴趣,接下来的谈话也就会越顺利。

说话提问的方式是否有技巧,有时会决定一个人做事是成功还是失败。有些场合,问话问得巧,就等于取得了主动权,但如果问得过于直白不仅很容易遭到拒绝,而且还会处于被动的局面。因此,在问话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场景采取不同的问话方式,让提问更有力度。

8.有些话不能直言

在生活中人们往往讨厌直言不讳的人,因为这种人太尖锐。他们往往没有分寸地脱口而出,让人听了之后觉得别扭甚至反感,那样势必会影响到交际效果。这绝不是智慧者所为。

从前,有一个爱说大实话的人,什么事情他都照实说,所以,他不管到哪儿,总是被人赶走。这样,他变得一贫如洗,无处栖身。

最后,他来到一座修道院,指望着能被收容进去。修道院长见过他,问明了原因以后,认为应该尊重那些“热爱真理,说实话”的人。于是,把他留在修道院里安顿下来。修道院里有几头牲口已经不中用了,修道院长想把它们卖掉,可是他不敢派手下的什么人到集市去,怕他们把卖牲口的钱私藏腰包。于是,他就叫这个人把两头驴和一头骡子牵到集市上去卖。

这人在买主面前只讲实话说:“尾巴断了的这头驴很懒,喜欢躺在稀泥里。有一次,长工们想把它从泥里拽起来,一用劲,拽断了尾巴;这头秃驴特别倔,一步路也不想走,他们就抽它,因为抽得太多,毛都秃了;这头骡子呢,是又老又瘸。如果干得了活儿,修道院长干吗要把它们卖掉啊?”

结果买主们听了这些话就走了。这些话在集市上一传开,谁也不来买这些牲口了。于是,这人到晚上又把它们赶回了修道院。修道院长发着火对这人说:“朋友,那些把你赶走的人是对的。不应该留你这样的人!我虽然喜欢实话,可是,我却不喜欢那些跟我的腰包作对的实话!所以,老兄,你滚开吧!你爱上哪儿就上哪儿去吧!”就这样,这人又从修道院里被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