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以后,伊丝·欧蕾太太结婚了,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好几岁的男人,但她害羞的特点依然如故。婆家是个平稳、自信的家庭,他们的一切优点似乎在她身上都无法找到。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之中,她总想尽力做得像他们一样,但就是做不到。家里人也想帮她从禁闭中解脱开来,但他们善意的行为反而使她更加封闭。她变得紧张易怒,躲开所有的朋友,甚至连听到门铃声都感到害怕。她知道自己是个失败者,但她不想让丈夫发现。于是,在公众场合她总是试图表现得十分快活,有时甚至表现得太过头了,于是事后她又十分沮丧。因此她的生活中失去了快乐,她看不到生命的意义,于是只好想到自杀……”
后来,伊丝·欧蕾太太并没有自杀,那么是什么改变了这位不幸女子的命运呢?竟然是一段偶然的谈话!
欧蕾太太在一本书中这样写道:这一段偶然的谈话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
一天,婆婆谈起她是如何把几个孩子带大的。她说:“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坚持让他们秉持本色。”‘秉持本色’这句话像黑暗中的一道闪光照亮了我。我终于从困境中明白过来——原来我一直在勉强自己去充当一个不大适应的角色。一夜之间,我整个人就发生了改变,我开始让自己学会秉持本色,并努力寻找自己的个性,尽力发现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开始观察自己的特征,注意自己的外表、风度,挑选适合自己的服饰。我开始结交朋友,加入一些小组的活动,第一次他们安排我表演节目的时候,我简直吓坏了。但是,我每开一次口,就增加了一点勇气。过了一段时间,我的身上终于发生了变化,现在,我感到快乐多了,这是我以前做梦也想不到的。此后,我把这个经验告诉孩子们,这是我经历了多少痛苦才学习到的——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秉持自己的本色!
我们选择什么,我们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我们找到了我们适当的地方,我们就能克服一切的困难,达成我们的目标。但这一切都需要勇气。
周围的人可以作为评估自我意象的一个标准。我们会接近那些用我们自认应得的方式来对待我们的人。一个自我意象健康的人,会要求四周的人尊重他;这种人善待自己,并且让身旁的人表示,这就是他希望被对待的榜样。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差劲,就会容忍所有的人践踏你、贬视你。你心里只有诸如此类的念头:“我根本不算什么”、“都怪我”或“我老是受这种待遇,说不定是我罪有应得。”
你也许要问:“我能受这样多久?”
答案应是:“看你会轻视自己多久。”
别人只是依照我们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我们。跟我们交往的人,很快就会知道我们是否尊重自己。只要我们尊重自己,别人就会如法炮制。假设你负责照顾一个三个月大的婴儿,喂食的时候,你是否会无条件地哺喂这婴儿?你当然会!你不会说:“听着,小鬼!除非你做些聪明有趣的事。除非你坐起来,把二十六个字母背给我听,或逗我笑,否则就不给你奶吃!”你喂孩子是因为他该喂,他值得你爱他、照顾他、好好待他。他值得这一切,因为他跟你一样,是人类的一分子。
你也值得这样的对待。你自出生以来就具备这样的资格,现在也依然未变。世上有太多人以为,除非自己又聪明、双英俊,领有高薪,而且比所有认得的人擅长运动、谈吐幽默,否则就不配受人爱与尊重。
你值得让人爱,让人尊重,只因为你是你。
大多数的人都很少想到自己真正的内在美与内在的力量。你记得在看爱情片时,剧中男主角和女主角同甘共苦,为生活而奋斗时,你为他们祷告,希望一切都顺利。他去从军,她离开家庭。他返乡,她不见了。他找到她,她的哥哥却要赶他走,她也要赶他走,而你一直都希望他们能永远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幕落时,他们终于结了婚,手牵手漫步在夕阳下。你擦干眼泪,漫步走出电影院。
我们看这类电影时会流泪,因为我们真心关怀。我们爱、我们受伤,每个人都拥有一颗最真、最美、最单纯的心,这分心情理藏有多深,端视一个人所受伤害有多深而定,但它确实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
我们看到世界各地灾难或饥荒的新闻报道,内心都不由得感到痛楚。每个人对于如何帮助这些受苦的人,都有不同的主张,但每个人都一样地关心。这就是人性。
5.相信自己一定会爬起来
世上真不知有多少失败者,只因没有坚强的自信力,他们所接近的也无非是些心神不定、犹豫怯懦之辈,他们三心二意,永无决定事情的能力;他们自身明明有着一种成功的要素,却被自己活生生地推了出去。
他们应该不急躁、不懊恼,不轻易发怒,更不应该遇事迟疑不决,这些良好的品性,往往比焦心忧虑更容易解决许多困难。
喷泉的高度是无法超过它的源头的,一个人做事也是一样,他的成就绝不会超过自己所相信的程度。如果你已经有了适当的发展基础,而且你知道自己的力量确能愉快地胜困难,就应该立刻拿定主意,不要再发生丝毫动摇,即使你遭遇一些困难和阻力,也千万不要想到后退。
无论你现在处于一种什么地步,千万不要失去最可贵的自信力!你应该昂起的头,切勿被困难压下去;你坚决的心,切勿被恶劣的环境所屈服。你要做环境的主人,而不是环境的奴隶。你无时无刻不在改善你的境遇,无时无刻不在向着目标迈进。你应该坚决地说:你全身的力量已经足以完成那件事业,绝不会有人来把你的这股力量抢了去。你应该从自己的个性改起,养成一种坚强有力的个性,把曾被你赶走的自信力和一切因此丧失的力量重新挽救回来。
有许多人对事业曾经失去过信心,但最后还是重新建立了自信,挽回了事业。世人应该保持这种价值连城的成功之宝,正如应该争取高贵的名誉一般重要。
诺贝尔的成功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我们知道,在诺贝尔的遗嘱中,他将价值瑞典币三十余亿克朗的财产,部分赠予亲友,大部分留作基金,以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每年颁发一次,给予在物理、化学、生理和医学、文学方面有贡献的人,以及有效地促进国际亲善,废除或裁减常备军,对促进和平事业有贡献的人。受奖人不受国籍限制,这就是自1901年起颁发的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奖金。
诺贝尔是因为发明了硝化甘油炸药的引爆装置而获得了巨额财富。
诺贝尔初次见到硝化甘油,是在圣彼得堡。当时,一个名叫西宁的教授拿硝化甘油给诺贝尔父子看,并放在铁砧上锤击,受锤击的部分立即发生爆炸。这引起了诺贝尔极大的兴趣。西宁教授说,如能想出切实的办法,使它爆炸,在军事上大有用处。从这以后,年轻的诺贝尔就对此念念不忘,力求完成这一发明。
诺贝尔经过长期思考和实践,认识到要使硝化甘油爆炸,必须把它加热到爆炸点或以重力冲击。寻求一种安全的引爆装置,这正是诺贝尔为自己确定的课题。1862年五、六月间,诺贝尔在圣彼得堡的实验室里,进行了第一次探索性的试验。他先把硝化甘油封装在玻璃管里,再把玻璃管放进装满火药的锡管里,然后装进导火管。装好以后,诺贝尔兄弟三人一起来到水沟旁,将导火管点燃,丢人水中,结果,水花四溅,地面震动,爆炸力远大于一般火药,表明硝比甘油与火药都已爆炸了。这是一次用较多的火药引爆较少的硝化甘油的试验,它的意义不在于实用,而在于第一次发现了引爆硝化甘油的原理。
自此以后,诺贝尔努力寻求硝化甘油爆炸的引爆物。这种引爆物的用量,当然应该远小于硝化甘油,才有实际意义。他经历了多次失败,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试验,以至于就连他的父亲和哥哥都嘲笑他“固执”。
有一次,诺贝尔以为已经找到了引爆硝化甘油的办法,满怀信心地进行试验。他用一只小玻璃管,里面装满火药,与导火索接好后,浸入装有硝化甘油的容器内,点燃后,他像一个放爆竹的孩子一样期待着轰然一声巨响。但是,玻璃管内的火药爆炸却未引燃硝化甘油。现在看来,这次失败可能是偶然的。引爆硝化甘油并不困难。然而,在历史上诺贝尔确曾走过这样的弯路。可贵的是,他遭到失败而不急躁,不灰心。又经多次反复试验和细致分析,他终于发现是由于玻璃管口没有封紧,火药不能炸碎玻璃管,没有产生足以使硝化甘油爆炸的冲击力和温度。于是他用蜡将管口封死,终于获得成功。
1868年2月,瑞典科学会授予诺贝尔父子金质奖章,奖励老诺贝尔用硝化甘油制造炸药的长期努力,奖励爱佛莱·诺贝尔首次使硝化甘油成为可以用于工业的炸药。
于是,诺贝尔给自己定出了新的目标,试制一种兼有硝化甘油的爆炸威力和猛炸药的安全性能的新品种。不久,坚结的胶质炸药和柔软的可塑性极好的胶质炸药相继问世。它的爆炸效力高,价钱又比较便宜。它比硝化甘油有更大的爆炸力,而又具有更大的稳定性,点燃不至爆炸,浸水不会受潮。胶质炸药很快在瑞士、法国、意大利的爆破工程中被广泛采用,盛行起来。
诺贝尔是一个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人。他在各个科学技术领域,都以进取的姿态竭力发挥自己的才能。他往往同时从事几种研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的工作是间歇的,我将一件事放下,过一阵子又重新做起。我差不多常常这样。不过,凡是我认为可以得到最后成功的事,我总回过头去做好。”
诺贝尔就是这样,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最终取得了成功。
在实现梦想的征程中,谁都会遇到风浪,而只有战胜风浪,才能“闲庭信步”,获得胜利后的喜悦,取得最后的成功。
6.带着信念走向成功
很多人在小的事情上能够保持自信,而一旦面对挑战性比较大、实现起来需要很大难度和很长时间的事情时,他们就退缩了,因为他们没有必胜的信心。又有多少人相信自己能够成为百万富翁呢?但如果你仔细研究百万富翁的身世,你会发现很多人出身平凡且智力并不比常人高多少,他们为什么就能成功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有必定会成功的信念!
德国一家电视台有一档智力游戏节目,栏目名称叫《谁是未来的百万富翁》。
节目类似央视的《幸运52》,因为奖金丰厚,悬念迭出,吸引了许多德国观众。这档节目有一个特点,就是每答对一道题目,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而如果继续答题时没有答对,那么就退出比赛,并且剥夺已经取得的奖励。
前十几期没有一位参与者能够获得100万的奖励,能够在节目中有所收获的只是一些见好就收的人。
自节目开播几年来,虽然参赛者强手如林,可真正一路过关斩将直到最后的人却从来没有出现过。因此,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学乖了,最多到10万左右,便放弃答题,退出比赛。直到一位叫克拉马的青年人的参与,才第一次产生了百万巨奖。
令人奇怪的是,克拉马取得的百万巨奖并不是因为他知识渊博,据当地媒体评论说,成就克拉马的不是他的学问,而是他的心理素质和野心。因为在50万之后,每一道题都相当简单,只需略加思考,便能轻松答出。
那么多人与巨奖失之交臂,都是因为自己“见好就收”,没有成为百万富翁的野心。现在很多人崇尚、“知足常乐”,固然,知足常乐可以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可以让人过得更轻松,但是却绝对不可以当作人生信条。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必须要不断地奋斗,不断地向另外一个目标前进。没有野心的人是可悲的,不管他多么有才华,没有了进取的信念,就只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人。
明宇和叶子考进了同一所全国着名的学校,在学校学习期间,两个人都十分努力,成绩优秀。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幸运的是,毕业的时候,一家国际知名的大企业到学校来招聘,两个人都顺利地过关斩将,成功地获得了仅有的两个待遇优厚的职位。
因为是校友,又到了同一个公司,两人自然就成了好朋友。
在别人眼里他们是幸运的,从一个普通学生一下子就跨入了白领阶层。叶子也是这样想,她对自己的工作十分满意,认为自己以前所有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所以,她总是小心翼翼地在工作上不出一点差错,生怕丢了饭碗。
可是明宇则不然,到公司以后,他的工作也很出色,颇受上司赏识。但是明宇觉得这家公司不大适合自己发展,于是积累了一段时间经验以后,毅然决定辞去待遇丰厚的职位,打算自己下海打拼,临行前,明宇和叶子打了个招呼。
“什么?你疯啦!好好的工作不做,辞职了没收入怎么办?做生意破产了怎么办?”叶子显然不理解明宇的想法。
“工作了一段时间,我觉得应该出去闯一闯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也可以做一番大事业,也可以自己当老板!”明宇充满信心地说。
“做人稳当就可以了,不要有那么大野心,而且我们现在的工作待遇已经很高了,别人想找还找不到呢!”叶子善意地劝说明宇。
“叶子,现在竞争激烈,我们不能安于现状,人不能不有点野心。你也一样,别老安于目前的状态,我看这家公司还是很适合你发展的,你也要有个奋斗目标才行。”明宇反过来劝说叶子。
最后,明宁还是离开了公司自己闯荡去了,叶子依旧兢兢业业地保护着她那“稳定的工作”。
两年后因为政策的调整,叶子所在的公司进行了一次大的人员调整,叶子虽然工作上没出过什么错,可是因为太“不进取”,被公司列在了裁员名单里,只好重新找工作。而此时,明宇已经是一家公司的总裁了。
如果我们逐渐失去跨出围绕我们的桎梏的勇气,那么我们将把自己对人生的梦想和野心一个个抛弃掉。而没有追逐梦想、实现野心的激情,人生则必然会缺乏激情。自信的人是绝不会如此的。
卢梭有言:“信念,是抱着坚定不移的希望与信赖,奔赴伟大荣誉之路的热烈感情。”的确如此,大千世界,古今中外,无论一艘船、一个人、一支球队、一个组织,要创业、要前进、要实现奋斗目标,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就要坦然面对困难与挫折,并在坚强信念的支撑下勇敢地战胜各种风浪、困难和艰险,最终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2001年5月20日,美国一位名叫乔治·赫伯特的推销员,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布鲁金斯学会得知这一消息,把刻有“最伟大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赠予他。这是自1975年以来,该学会的一名学员成功地把一台微型录音机卖给尼克松后,又一学员登上如此高的门槛。
布鲁金斯学会以培养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销员着称于世。它有一个传统,在每期学员毕业时,设计一道最能体现推销员能力的实习题,让学生去完成。克林顿当政期间,他们出了这么一个题目:请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现任总统。八年间,有无数个学员为此绞尽脑汁,可是,最后都无功而返。克林顿卸任后,布鲁金斯学会把题目换成:请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