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了30圈后,时间已经快到晚上十点了,杨潇把车子固定到车顶架上然后和张雯静一起开车回家了。
本来他不想晚上过于锻炼的,但是白天上班,早晨最多骑行一两个小时根本不足够他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训练量,所以只能晚上多加量了。
第二天再次去到那个位置刷车时发现有几个骑友在这个地方刷车,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昨天看了贴吧,觉得这个地方确实不错,所以也过来刷刷圈锻炼锻炼。
张雯静瞬间就露出了得意的神色,这可都是自己的功劳。
杨潇笑着摸了摸张雯静的头,然后和几个骑友打了个招呼就按照自己的计划来骑行了。
昨天骑完后自己的属性值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今天晚上来的路上杨潇查看了一下,发现数值最后方原来都是00的两小数点后方的数字往上跳动了1点,这让他瞬间感觉到兴奋起来。
看来昨天的训练还是有效果的,不过系统也十分人性,等到第二天肌肉完全休息足够了才会根据实际情况显示出数值来。
杨潇确认了下自己目前的属性为:体力:71.01;力量:72.01;爆发力:69.01;意志力:83。
意志力并没有变化,因为这种训练骑行没有办法达到杨潇的体力极限,自然也锻炼不了意志力这方面了。
不过今天锻炼时就比昨天热闹多了,有十来个骑友刷圈,杨潇在自己刷圈时会不停的进行超车,虽然身为一个业余公路车运动员,超车普通的骑游玩家完全没有难度,但是也给杨潇增加了不少的乐趣和动力。
个别骑友偶尔兴致大发,会跟在杨潇的后面借助杨潇破风跟骑一两圈儿,还有自认为冲刺能力不错的在终点前和杨潇拼一下冲刺。
输赢不重要,对骑友来说最重要的是开心。随着昨天张雯静的帖子发出,喜欢刷圈的骑友看到帖子后也都会来这里刷一会儿。
人多的好处也开始慢慢体现出来了,一个人孤独的骑行总没有时不时碰个骑友舒服,而且大部分骑友并不像杨潇这样一骑就是好多圈,而是骑个一两圈就歇会儿再骑两圈这样。
差不多骑行时间和休息时间一样长,张雯静也有说话聊天的人了,总的来说还不错,因为杨潇发现自己的速度相比及昨天有了不少的提升,看来有人一起骑还是不错的。
在杨潇和张雯静几乎雷打不动的每天都来这里刷圈的情况下,这里慢慢的发展成了一个小的骑友圈聚集地,每天晚上都有不少骑友来这里刷圈锻炼或者单纯的聚聚聊聊天什么的。
偶尔还会出现一两个小贩来卖水,集合的地点在厂子的门口,看门大爷对这群人也是很欢迎的,平时冷清的要死,现在有不少从十几岁到六十几的骑友天天来这儿聚集,他还能没事儿出来聊聊,自然是开心不少的。
而有高手每天不停在这里刷圈的消息也吸引了不少自认为实力不错的骑友来这里打算和杨潇较量一下,总而言之,这里每天晚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骑友来这里聚集。
刷了二十多天后,杨潇终于完成了任务,熟悉的系统声音在杨潇刷圈的时候响了起来。
系统:宿主任务完成,获得努力点数1点,可以进行属性升级,请选择升级属性。
经过二十多天的每天锻炼,特别是后来虽然里程一样,但是杨潇的训练强度不断提升,获得的点数也多了一些,现在杨潇的数值为:体力:71.42;力量:72.31;爆发力:69.25;意志力:83.13。
杨潇思考了一下,这次努力点数选了提升体力,毕竟体力是骑行之根本。
“升级体力属性。”
系统:体力升级成功,当前体力数值为:72.42。同时,由于宿主完成第一次属性升级,奖励1点努力点数,开放两个属性显示,新的两个属性为:下坡技术:65;功率体重比:75。请宿主选择所要升级的属性。
杨潇看到自己的下坡技术只有65点,也深深的感到自己下坡技术的缺陷。于是毫不犹豫的升级了自己的下坡技术,因为想要胜利,下坡时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功率体重比高出自己其他属性也是在杨潇意料之中的,这个属性实际上是依附于力量和自身体重的,是爬坡手最重要的一个属性。
举例一个骑手骑行时的力量为300,体重为50kg,那么功率体重比就是6点,如果他的体重60kg则比就是5点。
系统只是进行了打分而没有直接给出比值而已,因为详细的比值都不容易得出,是随着你用力大小而随时变化的。
系统:宿主当前可接受任务为:骑行5000KM,限时两个月,平均速度不低于33KM/小时,是否接受?
“接受。”杨潇回答道,但是这次系统的声音没有消失,而是继续响起。
系统:当前宿主可接受分支任务:上坡骑行500KM,计算标准为坡度不得低于2%,限时一个月,平均爬坡速度不低于18KM/小时,是否接受?
杨潇愣了一下,他还好奇为什么5000KM竟然给了两个月的期限,原来是这样,还有爬坡的分支任务要求。
不过杨潇还是选择了接受,毕竟爬坡本来就是杨潇的强项,影响爬坡最重要的意志力和功率体重比杨潇分数都不低。
“接受。”杨潇毫不犹豫的回答。
系统:再次完成2个主要任务后,可开启下坡分支任务,请宿主注意,完毕。
系统说完最后一句话后,就不再响起了。而杨潇则对系统充满了期待感,同时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毕竟,谁拥有这样一个系统都会感到得意并努力的去提升自己的。
五百千米百分之二坡度以上的爬坡,听起来并不多,但是对于普通骑友来首细想起来还是很恐怖的。
以北京的妙峰山为例,妙峰山符合2%以上爬坡的只有13KM左右,杨潇需要在一个月内爬将近40次妙峰山。
也许很多骑友觉得并不多,可是这是有速度要求的,最关键的是杨潇平时周一到周五还是上班的,八天的周六日,每天爬五次妙峰山才能达到要求,这样算下来才能体会到难度,如果专职骑行的话,大部分人都可以完成。
系统也是考虑到了杨潇的这一点才没有把时间卡的太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