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
54175200000001

第1章 全面开创新局面的首要任务[1]

——学习十二大关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全面高涨的体会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二大,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伟大号召。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提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明确指出“在全面开创新局面的各项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继续推向前进”,规定了20世纪的最后20年间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阐述了当前经济工作中特别要注意解决的几个重要原则问题,同时,还阐明了在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时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可以说,十二大的上述有关论述与规定,体现了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纲领。这个纲领是在总结新中国33年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掌握了社会主义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特别是它吸取了我国经济建设遭遇过的曲折与挫折的痛苦教训。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建设纲领。它是指导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全面高涨、实现党的战略目标的基本保证。

《报告》透辟地论述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首要的任务是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高涨,经济建设是核心,经济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点。这些论述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是经过反复的实践检验得到证明的真理。

社会主义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革命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彻底地解放生产力,使社会的一切生产资源和现代科学技术成就最充分地应用于生产,创造出高度的劳动生产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才能不断地巩固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制度;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转移到现代化的技术基础上来,逐步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才能进一步地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科学和实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进步;才能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向前发展和为将来逐步地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因此,任何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在夺得政权以后,在着手解决面临的各个方面的繁重任务与进一步扩展革命胜利的成果时,都必须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中心的工作。马克思曾经在论述西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时,就深刻阐述了取得革命胜利、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在进行“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的同时,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社会主义革命首先是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爆发的,而首批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是生产力水平不高、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在这些国家建立了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制度,而物质技术基础却很薄弱。因而,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作为这些国家的首要任务就十分迫切和必要,否则,就不能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就不能有效地对付外敌入侵。如果生产力不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充分的物质基础迟迟不能建立,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就会遇到障碍,而长期的物质匮乏与贫穷是与社会主义制度不相容的,更谈不上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正是因此,列宁在十月革命后不久指出,“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列宁把发展生产力提到了党的各项工作首要地位的高度,深刻地阐述了关于夺取了政权的无产阶级要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地实行战略重点的转移,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

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特别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后,多次论述要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党的八大提出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实际上就提出了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的正确的战略重点转移。党的主要任务与工作重点,是根据一定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制定的。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时而果断地提出新的斗争任务与改革工作重点,是党所进行的革命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资产阶级作为阶级也已消灭,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党的主要任务就理所当然的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只有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到来,及时地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使全党集中注意力抓好作为第一位的经济工作,使全国人民目标一致共同努力搞好经济建设,才能把亿万人民组织成一支最有战斗力的生产大军,才能组织一场最有效的、持续的、大规模的向自然的开战,才能顺利地解决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党的八大所提出的战略转移,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得到实现。其中主观认识方面的原因,是对向社会主义建设转变的正确指导思想并没有成熟和牢固地确立,还未能做到更深刻地从科学理论上来认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在阶级关系上所引起的根本变化。在某些时候,囿于事物的某些现象,把阶级矛盾看成是主要矛盾,这不仅在实践上造成阶级斗争扩大化和政治运动经常化,而且分散了从事经济工作的主要注意力,以致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十年动乱”极大地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事实表明,对于像我国这样的一个底子薄、人口多,消费需要大而又百废待兴、对积累需要量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能集中主要注意力把经济搞上去,如果国民经济不能以预期的步伐增长,就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的改善与各方面事业的发展,给我国的经济生活带来许多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实行了战略重点转移,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形势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日益得到改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的革命与建设的经验、教训,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能不能适时地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中心上来,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大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规定:“今后,除了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那时仍然必须进行为战争所需要和容许的经济建设),决不能再离开这个重点。”党的十二大,进一步阐明了全面开创现代化的建设中,首要任务与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强调我国人民在20世纪80年代要实现的三项任务中,“核心是经济建设,它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胡耀邦同志所作的十二大报告,不仅深刻地阐明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科学依据,而且通过制定完整的经济建设的纲领,为全党、全国人民从事于经济建设和服务于经济建设指出了具体的方向。我们党今后将长期地和坚定不移地大力地领导、组织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由此来全面开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这正表明,我们党不仅已经清除了过去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而且通过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已经深刻地掌握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这也表明我们党是善于学习的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绝不意味着否认我国还需要处理阶级斗争性质的问题,恰恰相反,《报告》明确指出,阶级斗争还在我国社会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并且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并要求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作好长期斗争的精神准备,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我们还要抓好与处理好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社会矛盾,要狠抓打击经济领域中的严重犯罪活动的斗争及其他领域的同类性质的犯罪活动。这样,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但是,我们却决不能走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老路上去,不能离开发展经济这一中心任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是不要坚持政治思想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如果说,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是基础的原理,要求我们把经济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那么,同样,根据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强大反作用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充分发挥思想文化以及政治制度对经济的巨大反作用。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中,把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的经济建设与创造高度的精神文明的文化思想建设,以及创造和实现高度民主的政治建设,同时作为重要内容。特别是《报告》中高度重视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作用,并把它提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方针的高度,指出:“没有这种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报告》论述了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意义,指出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保证。这表明,党制定了一条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这一方针要求充分发挥经济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的相互促进作用,来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高涨。

总之,党的十二大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纲领,特别是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纲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纲领,将指导与促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地走向全面高涨,这是无可怀疑的。我们一定要增强信心,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在十二大的精神指引下,大力搞好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为实现20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