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应该看到,在全球化背景之下的博弈背后,往往是一种实力的体现。而未来这样的博弈还会进行下去,在国际多方角力当中如何更好地生存,也将必然是中国企业一直要面临的考验。
【陷阱提示】 只有努力争取国际贸易主动权和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权,才能降低我国企业的采购成本,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中国为什么还是“非市场经济国家”
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于2010年5月25日在北京闭幕,美方表示:“双方商定,将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对于这一消息,媒体广泛解读为“是本次对话的一项重大成果”、“美国将很快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迅速成为各大网站的首条新闻,到处弥漫着欢喜的味道。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在“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的前面还有“迅速”一词,这表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取得美方的承认只是一个“将来时态”。但是,我们为何高度关切自己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市场经济地位(简称MES)是一个经济学名词,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外贸方面。自我国入世以来,在对外贸易中,“非市场经济地位”使我国成为国际反倾销最大受害国,解决这一问题是我国在面临贸易保护时一直的诉求。
当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在世界市场“攻城略地”时,美国等国家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从而采用对中国不利的反倾销规则。如果我国具有市场经济地位,那么反倾销反补贴的调查将以我国国内价格为标准来确定我国出口价格是否合理。只有国内价格显著高于出口价格,才能被认定为倾销或补贴。如果我国不具备市场经济地位,则常常以第三国国内价格作为替代来推算我国国内价格,而一般情况下选择的第三国价格会比我国高很多。对外开放以来,我国深受非市场经济地位其害。
20世纪90年代,欧盟对中国的彩电反倾销,就是将新加坡作为替代国来计算我国彩电的生产成本,当时,新加坡劳动力成本高出中国20多倍,这样计算出来的所谓“正常”价格远远高于中国彩电在欧洲的销售价格,这样中国的产品自然被计算成“低价倾销”。
目前,中国遭受的外国反倾销调查已为全球之最。由于其他世贸成员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使得中国企业在应诉国外反倾销调查时处境极为不利,不但败诉率高,而且被裁定的倾销税率也让很多企业难以承受。往往一次的反倾销案中国败诉,就会有一大批的中小企业面临倒闭,这不仅不公平,也威胁到中国经济的稳定。
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欧盟、美国和日本,无一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十分不利。这也可以解释我国企业向外发展之难,以及在一些国家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部分原因。
面对密集甚至会更加汹涌的反倾销浪潮,我们应当如何看待,采取什么策略应对呢?
1.升级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是严峻的挑战,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外需的弊端,同时也是一次机遇。我国应借此机会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并扩大内需,减少我国经济过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降低世界经济形势波动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优化出口结构。就商品结构而言,我国的出口产品多为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及机电、电子等低附加值的产品。从倾销的概念来看,与高附加值产品相比,劳动密集型等低附加值产品自然更容易受到反倾销的指控。我国应该努力改变自己在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链上处于中低端的不利格局,通过产业结构升级、自主创新等方法来获取上游地位。企业应努力进行技术升级,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变“以廉取胜”为“以质取胜”,完成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3.出口市场多元化。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市场,改变我国出口贸易主要集中于欧盟、美国、日本的局面,加大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逐步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4.政府强化保障,企业积极应诉。
对政府来讲,应该努力争取国际经济秩序的话语权,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建立健全应对反倾销的保障体系,包括预警机制和协调机构。对企业来讲,则要做到积极应诉,而非消极等待。我国企业应积极参与反倾销应诉,否则只能被动等待反倾销的裁决,不仅给自己造成巨大损失,客观上也刺激了某些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更多的反倾销调查,恶化了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的出口环境。
【陷阱提示】 如果我国具有市场经济地位,那么反倾销反补贴的调查将以我国国内价格为标准来确定我国出口价格是否合理。
低碳难道是一场阴谋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
根据2007年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13次缔约方会议通过的《巴厘路线图》的规定,2009年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15次会议将努力通过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以代替2012年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考虑到协议的实施操作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如果《哥本哈根议定书》不能在2009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那么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导致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遭到重大挫折。因此,很大程度上,此次会议被视为全人类联合遏制全球变暖行动一次很重要的努力。
在哥本哈根峰会的最后12个小时,全球主要强权国家的领袖以及最贫穷落后国家的领袖穿梭会面,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行动起来,对抗气候暖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19日下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沉重落幕。会议通过的《哥本哈根协议》无法律约束力,低于外界预期。
潘基文当天发表了一篇充满感情色彩的讲话。他说,过去的两天令人“筋疲力尽”。我们进行的讨论“时而有戏剧性,时而非常热烈”。
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再到哥本哈根,围绕气候变暖的“低碳经济”一时间成为热门词汇。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低碳究竟是什么,仅仅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那么简单吗?二氧化碳真是宣传的那样将成为导致地球毁灭的罪魁祸首吗?有人认为,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是很低的,相当于0.038%,如果说温室气体效应,水蒸气作用更大,它在地球上的含量更高,论含量,氮更高,那为什么欧美会选择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效应的“元凶”呢?这显然就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了。如果循着欧美关于“低碳”的思路,我们会发现一个巨大的“阴谋”。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认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因此要求全球各国承担碳减排任务。这场低碳经济革命的发动是早有预谋的。
中国现在是“世界工厂”,是碳排放第一大国,因而成为世界减排的最大关注点。中美交锋已经进入以低碳为核心的新经济模式较量的新阶段,国家、政府、企业、个人的命运都将因此改变。
事实上,发达国家已经围绕“碳”这一关键词构筑了新的经济秩序。欧美国家现已基本建立起了碳资本与碳金融体系,基本上完成了立法(制度体系建立)、政策体系建立、交易体系建立、市场扩张、优势竞争的过程和程序。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符合历史潮流的议程,但对于仍以高碳生产为特点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低碳更像是一个陷阱。
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就意味对它们设置贸易壁垒——绿色壁垒,也就是说,“碳关税”是发达国家体现经济霸权的一种新形式。征收碳关税,其实就是以环保的名义,堂而皇之地直接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财富纳入到发达国家的国库中。征收“碳关税”是一种新形式的“生态帝国主义”。
欧美已经完成工业化,对煤炭、石油的依赖性较弱,在对新兴能源如风能、核能、太阳能等方面上已经有雄厚的技术积累。而发展中国家普遍都在工业化进程之中,对煤炭、石油等高碳产品的依赖性特别高,如果和发达国家一起大幅减排二氧化碳,将可能中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只有高价从欧美发达国家购买低碳的相关技术。有了“低碳”这个武器,欧美就可以随意抡起贸易大棒,让发展中国家束手就范。
【陷阱提示】 在承认低碳已经成为人类发展潮流的基础上,低碳又是欧美发达国家借环保之名扼制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手段,低碳已经超越简单的环保问题,而成为一个政治的话题。
中国制造的突围之道
2009年,有一个所谓的“钱学森之问”引发了社会热议。“钱学森之问”其实就是科学界泰斗钱学森提出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与钱老发出的这一问相似,同样的问题亦困扰着中国企业,即为什么我们如此庞大的企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却如此之弱,自主创新成果又如此之少(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这就是我国企业的“钱学森之问”。
一位长期从事国有大企业审计工作的官员曾感慨地说:一个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企业如同建在流沙上的高楼,规模再大,即使进了500强,也有可能在合作方撤出技术和品牌后数个月内就烟消云散。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年来“中国制造”在取得辉煌成就背后的一丝阴影和一份尴尬。
“中国制造”正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这一现象体现了中国国力的提高和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然而,如果细加透析,我们就可以发现,不少标以“中国制造”的出口产品,却依然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品为主。一味依靠质量低劣、价格低廉的加工产品,想要跻身于国际市场,是不可能取得赢家“席位”的。21世纪的世界经济是创造力经济,只有具备创造精神的企业,才最有可能成为国际竞争的赢家,企业也最有可能得到永续发展。
加工贸易走到今天,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实施加工贸易最早的珠三角地区,有很多加工型贸易企业实际上只是算作跨国企业的一个加工车间,还称不上是一个完整的企业,因此无法与跨国企业讨价还价。加工贸易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还是收益分配问题——我方所得份额太少。我国加工贸易产业整体竞争优势仍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技术、成熟技术的工序上,加工制造档次依然处于低端,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所获得的利润也相当低,加上近年来国内国际竞争加剧,加工企业纷纷低价竞争,使得利润越摊越薄。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是企业化解竞争压力的需要,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如果企业最终不能走“中国创造”这条路,它在国际市场上是不可能有存身之地的。
在欧美等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政府非常重视在科技创新、在推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制造业遭受日本的挑战,一度有被超过的危险,美国很多专家认真调研、仔细研究比较了“美国制造”和“日本制造”的不同,后来发现其差距就在创新能力上,而创新的关键又在企业,究竟该如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呢?美国政府进行了很重要的税制改革,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所得税。当时美国国内对这一税改政策存在诸多异议,认为它影响了国家税收,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美国制造业又恢复了强劲的势头,美国制造再次在全球保持着领先地位。
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做得好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这个能力,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还比较低,尤其是产品的研发设计能力。近些年来,通过大量引进先进设备,企业的制造能力有所提高,但也只能做到“中国制造”,还做不到“中国创造”。而做不到“中国创造”,就很难说中国的工业创新能力强,也很难说中国是创新型国家。
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寻求与世界经济同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输出“中国制造”的同时,也已开始认识到,用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创造性地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原创”精神,是何等的重要。应该说,“中国制造”大量走向世界,这是中国国力大幅提升的表现,更可以说,这是“中国创造”走向世界的前奏,但这决不等于说,我们的企业就此可以止步。
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具有民族创新精神的“中国创造”也一定能令人瞩目地登上国际市场的大舞台。
【陷阱提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是企业化解竞争压力的需要,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