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的陷阱全集
5434800000014

第14章 看得见的价格,看不见的手—市场的陷阱 (3)

而这个海岛上的情况却完全相反:钻石数量极多,木碗仅此一只。对于这个海岛上的人来说,木碗不仅造型奇特,还具有实用功能,显而易见,木碗的边际效用价值远远大于宝石。

【陷阱提示】 我们也可以用价值悖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某些物品虽然实用价值大,但是却廉价,而另一些物品虽然实用价值不大,但却很昂贵。

猪肉只能卖出白菜价

“白菜4元钱一公斤,买棵白菜得8元多,赶上一斤猪肉的价格了。”在某农贸市场,市民孟女士买菜时发现,2010年春节后一直萎靡不振的猪肉眼下已经卖出了“白菜价”。

“春天本来就是青黄不接时期,一般都说是春荒,但2010年厉害。往年时候,园子里还有大蒜、白菜、菠菜、香菜,这些菜不需要大棚,去年都冻死了,现在菜园里什么菜都没有,自己家吃菜也只能到集市上买,没时间赶集就只好吃腌菜。”安徽省淮南市潘集乡吴湖村农民李敏珍说。

另一方面,生猪存栏依然偏高,由于2008年猪肉价格暴涨致使这轮生猪生产周期调整尚未结束。而由于能繁母猪存栏量依然偏高,生猪价格很难出现明显的上涨。

猪肉卖出白菜价,这已不是传说。分析背后的原因,供给和需求的变化是价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学习经济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你只需要掌握两件事,一个叫供给,一个叫需求。什么叫供给和需求?供给指的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这种供给是指有效供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和供应的能力。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指的是消费者想得到某种商品的愿望。需求不是自然和主观的愿望,而是有效的需要,它包括两个条件:消费者有欲望的购买和有能力的购买。

关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人们普遍认为需求决定供给,如人们有穿皮鞋的需求,市场上才会出现皮鞋的生产与销售。不过,供给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

一般来说,供需平衡时,市场价格就是正常价格。当供大于求时,市场价格低于正常价格;当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高于正常价格。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供需不平衡导致这些商品的尊贵,因此,白菜在浙江能卖出好价钱,而芦荟在北京也能卖出好价钱。而“洛阳纸贵”的故事说明了供不应求,从而导致纸的市场价格成倍增长。

《晋书·文苑·左思传》中记载:

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左思。在左思小时候,他父亲就一直看不起他,常常对外人说后悔生了这个儿子。等到左思成年,他父亲还对朋友们说:“左思虽然成年了,可是他掌握的知识和道理,还不如我小时呢。”左思不甘心受到这种鄙视,开始发愤学习。

经过长期准备,他写出了一部《三都赋》,依据事实和历史的发展,把三国时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南京写入赋中。当时人们都认为其水平超过了汉朝班固写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两京赋》。一时间,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后来竟倾销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

为什么会“洛阳纸贵”?因为在京都洛阳,人们“竞相传抄”《三都赋》,以致纸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纸的供给却跟不上需求,这样一来纸的价格才会不断上涨。

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关系成反比,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例如,如果每勺冰激凌的价格上升了2毛钱,你将会少买冰激凌。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对经济中大部分物品都是适用的,而且,实际上这种关系如此普遍,以至于经济学家称之为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

另外,供需的变化与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息息相关。例如,当“非典”袭击中国的时候,全国食醋、消毒液、药用口罩的价格都上升了,一些日用品也成了普通消费者的抢购对象,这主要是因为突如其来的“非典”病毒造成了消费者对这些物品需求的剧增。在欧洲,每年夏天当新英格兰地区天气变暖时,加勒比地区饭店房间的价格就会直线下降。当中东爆发战争时,美国的汽油价格上升,而二手凯迪拉克轿车价格下降。这些都表现出供给与需求对市场的作用,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通过价格来反映的。

但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相反的情形,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价格越低,需求量反而越小。这种商品通常是社会上具有象征地位的炫耀性商品,比如钻石、古董等,它们常常会因为价格的提高需求量反而增加。

【陷阱提示】 当供大于求时,市场价格低于正常价格;当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高于正常价格。

为什么把牛奶倒进河里

在上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中,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仅1933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丹麦、在荷兰,整箱的橘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被杀死……难道真的是“生产过剩”,东西太多了吗?不是的!广大的劳动者这时正缺吃少穿,过着极端贫苦的生活。

多么奇怪的现象:劳动者缺吃少穿在挨饿受冻,而企业却在把大量的粮食肉奶和棉花

羊毛毁掉。其实,这不是“真正过剩”。广大人民的需求是存在的,只是无钱来购买足够的食物用品,产品的“过剩”只是相对于广大劳动者的无钱购买。现代房地产市场也存在着这一现象。房地产市场由于价格太高,老百姓买不起房子而导致大量空置,看起来是房子卖不出去,实际上老百姓的住房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

实际上,将过剩的牛奶倒入河中,在我国也曾经常发生。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的奶农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之后,进入夏天,浙江一带也出现有奶农把鲜奶倒入污水沟,有时一次倒鲜奶达14吨,当时,地方兽医站工作人员出外联系鲜奶收购企业,但收效甚微。2005年8月11日,陕西省某些地方也出现奶农把鲜奶倒入污水沟,地方政府找到相关企业收购,价钱1.2元每公斤,如此低的价格,此企业到最后竟也停止了收购。

人们不禁要问,难道中国的鲜奶多地喝不完吗?并非如此,欧洲一些国家,人均年食用乳制品达97公斤,而中国人均年食用乳制品仅7.9公斤。前几年大批农民养殖奶牛,可生产大量鲜奶,许多企业加入了制作奶制品行业,许多产品进入市场,但消费者的购买力却没有上去,供给不断增加而需求量却没有上去,因此,造成奶农的鲜奶过剩。

为了维护必要的供需平衡和必要的价格,生产者就必须限产,以此平衡供求关系。这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识形态、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当人们的需求不断提升,达到一定的程度,供求跟不上需求的时候,生产者就得调整生产,增加供应,从而维持供需基本平衡。

而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也有相对过剩的现象。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大学生太多了”、“人才太多了”之类的话,试问一下,中国的人才真的供大于求而人才过剩了吗?

我们暂且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都算作人才,而不作具体的区分(当然,这绝不是说其他学历的劳动者就不是人才:因为即便是硕士博士,有许多人也未必具有真才实学;反之,即便没有上过大学,许多人也自学成材,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如果就相对人才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而言,我们的人才甚至出现了过剩。比如,现在不少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人才市场上大学生数百人争一个岗位早已经不是新闻了;还有不少大学生做专科生的工作、研究生做本科生的工作;还有不少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分流下岗或人浮于事等等。这些现象都说明:我们的人才的确处于“过剩”的状态——更准确地说——处于相对过剩状态。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理解。新世纪之初的家电产品价格战,即为了推销商品,各个厂家只好降低价格。我们也都知道,它背后的原因是供大于求造成的商品过剩。当然,这种过剩也是相对的:因为实际上并不是每一户城乡居民的家庭都拥有了彩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或空调而出现的绝对过剩;而是因为在市场有限、购买力有限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家电产品的相对过剩。

人才也是一种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也是受市场供求规律支配的。所以,当人才也出现供大于求的时候,当然也会造成人才过剩的结果;这种人才过剩,也是相对的:因为实际上并不是每一个机关、企业或农村都拥有了管理、法律、营销以及懂得电脑、信息、科技等的大学生;而是因为在就业市场有限、对大学生的需求有限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人才商品的相对过剩。

而且,与家电产品的价格战相似,人才相对过剩也必然导致过度竞争,即人才资源的浪费。作为刚刚走进人才市场的高校毕业生,他们面前有这样几个选择:或者降低自己的价格,接受较低的工资;或者待价而沽,继续维持一个较高的价位;或者高不成低不就,依然处于“自愿失业”状态;或者继续深造,重新返回学校,暂时离开劳动市场。

无论是牛奶过剩还是人才过剩,其实都是一种相对过剩,只有真正提升有效需求,才能推动市场的不断发展。

【陷阱提示】 市场供给过剩往往是在市场有限、购买力有限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相对过剩,不能被过剩的表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