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欲望,是一个人的本性问题。欲望指的是人们对已有的从不满足,总想获得更多或不同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只不过大小不同而已。在人的内心里充满着无限的欲望,却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就连古代的皇帝,也是逃脱不了被自己内心欲望的包围的痛苦。想想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整个天下掌握在自己手中,别人的生杀大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呼风唤雨,要什么有什么,世间万物无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应该不会再有什么不满足的吧,但他还是有的,有的皇帝费尽心思要去追求什么长生不老,要千方百计寻求长生不老之术,要让自己的生命之树常青,虽然明知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可依然不懈的寻找仙丹妙药,古代有名的炼丹术便是由此而产生的。作为皇帝都不可能没有欲望,作为普通人更是如此了。
释迦牟尼说:“利欲炽燃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说的是:名利酌欲望太强烈,如同跳人火坑;贪婪之心太强烈,如同沉入苦海。清朝乾隆年间那个大贪官和坤,他官至大学士,想当初招权纳贿,声势显赫,后受参劾,被赐死后,衣带中还留有一首七绝诗:“五十年前幻梦真,今朝撒手撇红尘。他时睢口安澜日,记取怀才误自身。”和坤的临终“绝唱”是一种迟到的醒悟,对国家和自己都于事无补。
也谈好德与好色
【儒家语录】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正言正说】
我没见过喜爱道德像喜爱女色一样的人!
孔子从现实的角度,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发出叹息说:“我没见过喜爱道德像喜爱女色一样的人!”与孟子辩论的告子有一句名言说:“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也就是说,饮食男女是人的本性。《礼记·礼运篇》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孔子用这么通俗的比喻,说明了人性的弱点,不失为至理名言。“好色”,并不是什么大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么,食色,性也,发乎情,止乎礼,原本有益身心的两性交往,是不该受到非议的。我猜想,圣人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话时,绝不是想鼓动大家都去“好色”而不“好德”,而是想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好德”,即道德的修养,是一个艰苦的长期的过程;“好色”,则是人的本能,无师自通,不用培养锻炼。这,也许就是孔夫子“未见好德如好色者”的原因罢。由此看来,如果处理不好“好色”与“好德”的关系,很容易就会突破一些最基本的限度,无伤大雅的“生性风流”,很可能会变成“禽兽不如”丑恶闹剧。
旧小说多引用“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来赞扬男子之美德:
柳下惠,姓展,名获,字子禽。子禽官拜士师(掌管监狱的官)。因他居官清正,执法严谨,不合时宜,弃官归隐,居于柳下(今濮阳县柳屯)。死后被谥为“惠”,故称柳下惠。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妇子来投宿,柳下惠怕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并没发生非礼行为。
于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
柳下惠不只是一个有名的坐怀不乱的青年人,而且是一个有侠肝义胆的贤人,但握有用人之柄的鲁国大夫臧文仲明明知道柳下惠十分有才德,而不启用提拔他。孔子谴责臧文仲是个不称职的“窃位者”。孔子时代,世袭贵族垄断政权仍然盛行。这些人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成天忙于争权夺利。孔子认为这些人不够做官的资格,他要求用德才兼备的人才去管理国家,把品德端正的人才提拔到朝廷上去,放在那些德才不足以服众的人之上。
好德与好色,那什么是“德”,什么是“色”呢?
在论语中,孔子说“德”的时候并不多,我们现在说“德”,什么“以德服人”“以德治国”,都是“道德”连用的。虽然过了这几千年,“道德”这个词大约也还是可以解释孔子此处这个“德”字的。孔子口中不住提到过的“君子”大约可以算得上“低端”那一方面的“有德”的人了。孔子为什么要教化弟子作“有德的君子”?春秋战国之际,周室势微,诸侯明尊周室而暗动刀兵,霸主争雄之心一刻未曾停息,而宫廷政变,臣弑君之势更是司空见惯,层出不穷。孔子所尊的人与人相处的“礼”,人自身修养的“仁”早就荡然无存。孔子自身虽然对治国富邦有自己的见解,但却终于没有自己揭竿子轰轰烈烈的干一场,而把自己颠簸的一生都用在教化世人怎么“做人”上。
怎么做人确实是个本源的问题。假乎人人礼而有德,以仁人君子而自勉,哪里会有这许多的动荡乱世?这又是最困难的道路,孔子穷魄流离,甚至被人追杀,用现在的眼光看来,实在是相当失败。没有香车美人,高楼殿阁,实在是与他被后人尊崇的“素王”身份不符。然而,一部论语流传了这几千年,其中的思想尽管曾经被各种各样的人注解的支离破碎,又被批判了许多年,在我现在读来的话,仅就能稍微读懂的部分看,实在是老老实实的做人的道理。不是讲你怎么赚钱,不是讲你怎么用电脑,不是讲你怎么才能吃香的喝辣的,而是讲如何做一个人。做人的道理有了,其他的事情也都是有人来作的,有了“本”,“末”的问题自认就能解决了。
“色”如果只解释为“女色”似乎不很完全。假如不近女色就算有德的话,那岂不是孔子是个正宗的佛教徒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孔子无限推崇的“立德”的典范,尧舜禹文王周公,好像也是近女色的。所以说,这个“色”绝对不能仅仅讲成“女色”,虽然女色应该是包含其中的。
“色”,包含了女色,物欲,嗜好(《论语别裁》,南怀谨)。人生而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总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这三样需求当时包含了人活着所有的物质需求了。女色,男人要结婚,就要找女人;物欲,这个就多了,房子,车子,票子,各种各样;嗜好,这个挺严重的,人大约都是有点爱好的,下下棋,打打球,唱唱歌,跳跳舞……,这些都不能做就是为了“德”是不是牺牲挺大的。况且“德”的影子还都是虚无缥缈的。孔子不也是挺嗜好教学生的么?回过头来想想,孔子似乎并不反对人“好色”的,“色”与“德”应该也不是对立的,“好色”可以,但是不能忘“德”。如果“好色”实在太过分的话,丢了国家(唐玄宗,李后主),作了叛徒(吴三桂),后果实在不怎么样。当然了,我们普通人似乎不必担心有这么大,这么坏的影响,但是大家都是做人来着,这么明显的不好的例子摆在哪儿,还偏偏去“好色”好的严重,这个似乎有点失败。
孔老夫子发牢骚也好,劝喻世人也好,揭示人性弱点也好,反正“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已成了千古名言。春秋前的夏桀、商纣、周幽的覆亡似乎都与好色轻德有关;之后的陈后主、隋炀帝、唐玄宗也可以为这句名言下个注解;清野史记载:“明臣洪承畴欲绝食尽忠,至三日夜美女侍寝降”据说这个美女就是清孝庄皇后。在洪承畴德与色的心理较量中,色得到了胜利。
爱好美色乃是人的天性,无可厚非,但是好色必须在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与限制下进行,否则好而至乱至淫就难免污人耳目了。
然而,一个贪官如果毫无“好德”之心、廉耻之心,缺乏起码的道德自律和生而为人的尊严感,那么在一系列“职务之便”的纵容下,在腐朽糜烂气息的熏陶下,他的好色很容易就会突破一些最基本的限度,急转倒不如认真研究一下孔夫子说的大实话,永远要对人性保持一种“不信任”的悲观态度并对人性之“恶”保持高度的警惕,在提倡道德自律的同时,通过体制改革将官员的含权量和权力的含金量降到最低,使他们没有到情色场上纵横驰骋大展身手的资本,切实强化用外力监督权力的机制,才不失为防止“以权谋色”腐败现象的良策。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儒家语录】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正言正说】
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必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这是孔子的千古名言,从政、做人,都要以这句话作根据,随时随地要有深虑远见,不要眼光短视,否则很快就会有忧患到来。小而言之,个人是如此,大而言之,国家的前途也是如此。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的一生要发生很多事情,没有人知道自己将来要发生什么事情,如果不为自己的未来有一个长远的打算,没有人会提醒你。唯有这样,才能安排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从容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如果只是一味地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陶醉于是眼前的成功,就有可能被隐藏在成功后面的危险击倒,亲尝自酿的苦果。因此,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一个长远的打算,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才能防患于未然。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夏天的时候,蜜蜂正在努力地采集花蜜,而蝴蝶却仍然在花间散漫地游玩;蜜蜂提醒蝴蝶冬天将至,应该积粮防饥,然而蝴蝶认为距离冬天还有一段长时间,以后再作打算。结果冬天一到,没有储粮的蝴蝶只好可怜兮兮地向蜜蜂借粮,却不得要领,最后还是落得饿死的下场。
寒号鸟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懒惰的寒号鸟在天气晴朗、气温适宜的时候总不记得为自己过冬垒一个温暖舒适的窝,结果最后被活活冻死。
这些故事都说明了未雨绸缪的重要性。在危机来临前作好准备,才不至于在危机已来到时手忙脚乱。
还有这样一则故事,更是意味深刻,令人警醒:
从前一座佛寺旁,住着一户有钱的人家。他们每顿要让厨子煮很多饭,做很多好菜。吃不完就倒在门前阴沟里,任其漂流。流经寺院门前的时候,寺里有一位老和尚便把饭捞起来,在太阳下晒干,然后存在粮仓里。过了几年,适逢旱灾,久旱无雨,颗粒绝收。那个富户,家财粮也已挥霍浪费一空,一贫如洗,沦为乞丐。这时,寺里老和尚很大方地送他一仓大米接济,同时对那“富人”说:“你不必感谢我,因为这些大米本来就是你家的。”这个乍穷的富人知道底细以后,除了深深的感激外,就是无言的惭愧了。
可见,人即使处在顺遂幸福的环境中,也不可穷奢极欲,纸醉金迷。要明白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生的漫长道路上还有荆棘和暗礁。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怎能乐而忘忧,不察不防呢?
中国历史上南宋政权的覆灭也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真实写照。他们奉行着“只希望能苟安于东南半壁,和金与伪齐互不侵犯”的苟安政策,天真地以为可以长久地偏安于江南,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因此安心地过着腐败奢靡的生活。“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情景,到了南宋末年更是有增无减。理宗赵昀在位达40年之久,由于中年嗜欲极多,荒于国政,权移奸臣。赵昀之奢侈浪费,前辈难及。作湖上西宫,造御舟,建禁苑芙蓉阁、香兰亭,宫中饮宴频繁,后庭宫妇充斥,簪珠插翠,妖艳异常。尽管当时已是蒙古重兵压境,灾荒频频,而皇室却照旧纸醉金迷,无异平时。到南宋末年,上自皇帝、宰相,下至州县官吏,统治集团的腐败堕落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根本没有长远的忧患意识,结果后来被南下的蒙古大军灭掉。
自古以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箴言一直烛照和警策着人们,使人们防患于未然,避免因短视而蒙受重大损失。由以上诸例可见,短视虽然不是罪过,但它却会使人蒙受损失,走向失败,甚至走向灭亡。孔子在二千多年前的一席话,至今依然历久常新。它像明灯,为人生路上迷途的过客引路;它像警钟,惊醒如在梦中的人们,使人醒悟,使人明理。
再深入思索这句话,就会使人更加豁然开朗。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应该是指,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忧愁),是肇因于以前没有深思熟虑的作为;同样的,今天的作为如果未经长远的深思熟虑,未来必会尝到苦果。所以,这句话除了提醒我们要深谋“远”,还点出一个要点:凡事必是“自作自受”,这是每个人都要有的认知。
重新品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除了警惕自己,要对今日的事物深思熟虑、深度思考外,难道昨日的作为所造成今日的忧愁,除了“默默承受”外,就不能有其它收获吗?
事实不然。今日的忧愁既是昨日所致,就应追溯究竟是过去的哪些相关决定、行为不够周全,才造成今日的苦果?倘使重新来过,哪些错误是可以避开的?进而去认知、体悟这些事物间的因果关系。重新检讨,不但学得教训、经验,不致重蹈覆辙,并能强化对事物相关影响的认知,增长决策判断力。俗语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就是这个意思。
相反的,若不经由这种追本溯源的方式,认知所经历事物的因果关系,那么过去的错误不仅在今日付出代价,也因为未深刻认识到教训,未来仍将持续犯相同的错误,也就是所谓的“不知反省”。
美国家庭产品公司的一位副总经理艾德纳卡尔夫人说:“我认为,世界上最大悲剧就是,有那么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他们想真正做些什么。我想,一个人若只从他的工作中获得薪水,而其他一无所得,那真是最可怜了。”很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是很盲目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只要有工资就行。所以,难怪有那么多人刚开始的时候野心勃勃,不可一世,充满玫瑰般的美梦,但是到了40岁以后,却一事无成,痛苦沮丧,甚至神经崩溃。
所以,为了长远的目标,你在选择眼前利益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一个人最理想的就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但是这样的事情很少。很多人都要经过一段痛苦的思索之后,才能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协调一致。关键就是要把握住自己,不要为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目标。
眼前利益的出发点就是你首先要能够生存,要首先保证你的衣食住行不受影响。这就是说,你先要找到一份工作,使你能够生存下来,然后才有可能实现你的长远目标。
眼前的工作可能不适合你的发展,你就要把它当作一个过渡期,一旦发现有你自己发展前途的事情出现,就要毫不犹豫地放弃眼前的工作,去追求你的事业。这里决不能有丝毫的迟疑和犹豫,还要克服惰性,有些人就是这样,一旦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干起来了,就不愿意放弃,即使觉得不适合自己,也就委屈自己,认命了,这样,你就是自己放弃了自己的长远目标,就等于宣告了自己人生的结束。
所以,跟前利益永远只能作为一个跳板,你是要借此跳上龙门的,而不是就此了结一生的;生存是第一需要,发展和实现自己才是人生的终极需要和最高需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家语录】
子贡向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
【正言正说】
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孔子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对于为政者,孔子反对“居上不宽”,要求对下级“赦小过”。上级要根据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使用下属,为政者使用民力时,应像祭祀天地祖宗那样慎重、虔诚,不要轻率妄为,这些都是对为政者行恕道的基本要求。对一般人而言,要求“躬身自厚而薄责于人”,即多自责,少责人,以及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等等,都是“恕”的体现。
孔子认为,这个原则,是实行仁义的重要途径。如果每个人都从这里入手,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仁义道德的人。这个原则发展到近代,就是要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的意思。一个人要办什么事,首先要想一想,假如自己处在这样的地位,将会怎么做?这样思考问题,就可能使问题得到比较正确的处理。
据《贞观政要》记载:
“在贞观四年,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与臣属魏征谈皇帝的行事原则问题。李世民说:扩建修饰宫殿屋宇,游玩观赏池台,这是皇帝所希望的,但不为百姓所希望。帝王所希望的是骄奢淫逸,百姓所不希望的是劳累疲惫。其实,劳累疲惫恐怕是人见人弃的事;孔于曾经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来劳累疲惫的事,确实不能施加给百姓。我处于帝王的尊位,富有天下,处理事情都能设身处地,才真正能够节制自己的欲望。如果百姓不希望那样做而硬要做下去,一定不能够顺应民情。”魏征说:“陛下素来怜恤百姓,常常节制自己去顺应民情,臣听说:‘拿自己的欲望去顺应民情的就会昌盛,劳累百姓来娱乐自己的就会灭亡。’隋炀帝贪心无厌,专门喜好奢侈,每当有关官署供奉营造稍不称心,就用严厉的刑罚处罚。上面喜好做什么,下面必定做得更厉害。上下争相奢侈放纵没有限度,终于导致灭亡。这不仅是史籍有着记载,也是陛下亲眼看见的。陛下如果认为欲望满足了,那么现在不仅仅是满足了,而是应该节制欲望了。如果认为欲望还不能满足,那么再超过这样万倍也不会满足。”太宗说:“你讲得很好!不是你,我岂能听到这些话?”
在这里,唐太宗的言行为“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做了很好的注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标准,其实是很多人可以做到的,而且一切人一生都用得着的,上至帝王,下至黎民百姓,都可以也应该以“恕”字规范自己,要求自己。相信这样一来,不仅能与人为善,而且人也会与“我”为善。
清朝康熙年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有一天接到母亲自安徽桐城老家写来的一封信,信中诉说家里正准备扩建院宅,却因地皮问题而与毗邻而居的叶家产生了矛盾。因为叶家也想建房造屋,因此两家相持不下,水火不容,信中隐约有要求张英用名位官威来压服叶家的意思。
张英看完信后,沉思再三,急就了一首诗来劝他母亲。诗是这样写的: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的母亲和家人见信后,深明义理,马上主动地把将要砌建的院墙让后三尺。叶家的人知道情况后,愧疚之余,也立即把正想修建的院墙退后三尺。因此,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街巷。此事一时之间传为佳话,至今在桐城尚有被人所乐道的“六尺巷。”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当自己要对他人做什么事时,先想想自己是否愿意遇到这事,如果自己不愿意,就不能对他人做这件事。我们不愿意被偷、被抢、被杀,所以,我们也不能对他人做这种事,衡量的标准当然是自己、是自己的“不欲”,而之所以能把别人也当成自己,对他人也用这个标准采衡量,就必须发自一种纯粹的善意,一种真挚的侧隐之心。
连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情,怎么能够去强加别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这个本性本身没有什么不对,没有什么不好。但要害是,许多人却在趋“利”的同时,把“害”推给别人——这是人趋利避害的本性所派生出来的一个恶果。孔老夫子可能正是看到了人性中的这个恶,才提出了他的思想。我们的这位老祖宗是换位思考的典范,他推己及人,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对世人说出了他的谆谆告诫。
孔子本身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终身实行忠恕之道的崇高形象。孔子温良恭俭让,谦虚大度,何所不容?从一些小事也能略见一斑,子路少年曾欺凌孔子,孔子并不以忤己为意,可以说折服子路的正是这样一种忠恕的精神。孔子对弟子的态度最能显示其恕意,他来者不拒;往者不追,不专制,不呆板,不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而是虚怀若谷,谈笑风生。对其他人孔子也是如此,甚至常透出一种自嘲的幽默,这种幽默也是从恕道中来。
你有权利非公平地对待其他人,但你这种非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自食其果”。而且,进一步说,你所释放出来的每一种思想的后果,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因为你对其他人的所有行为,以及你对其他人的思想,都经由自我暗示的原则,而全部记录在你的潜意识中,这些行为和思想的性质会修正你自己的个性,而你的个性相当于是一个磁场,把和你个性相同的人或情况吸引到你身边。
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产生过众多的推己及人的先贤,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崇高典范:
传说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
到了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
从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这两个故事来看,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害人害己的。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值得我们钦佩和效法。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为什么有人会如此友善地考虑到其他人呢?真正的原因是:你种下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
恃才自傲者难成大业
【儒家语录】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正言正说】
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孔子认为颜回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因为他不显山露水,不卖弄聪明,表面上看起来有些愚笨,其实却很聪明。俗话说,深水流静。意思是说,只有浅浅的小溪才会水声“哗哗”;无声的水流常常深不可测。《道德经》中也有句名言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与其夸夸其谈地卖弄小聪明,不如闭上嘴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在这一点上,颜回应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但是世界上总有这么一些人,总是会因为过于高估自己而忽略了尊重别人,却不想想一个人只凭自己的才能是成就不了事业的,任何事业都是许多人合作而完成,如果你不知道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闭上嘴吧,或者是在心里缺乏对别人的敬意,那么你的事业必然是一无所成。
唐代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温庭筠,就是一个恃才自傲的典型例子:
温庭筠才思过人,名辞佳句传遍天下,但是他一生落魄坎坷,屡试不第,时乖命蹇,造化弄人,只好流落于江淮之间,潦倒一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不懂得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结果是空误了满腹才情,终其一生一事无成。
温庭筠在诗文词赋上费尽了苦心,但他不注意自己的穿着仪容,嗜酒好赌,经常与一些无赖子弟聚赌生事,动辙喝得醉熏熏,因为他的形象不堪入目,人送外号“温钟馗”,由此可知他是何等的不注意修身。虽然温庭筠小节不修,但江淮的一个官员姚勖却非常怜惜他的才华,送给他一笔银子,用以资助温庭筠求学上进。不想温庭筠却把这些钱全都花在了寻花问柳。于是姚勖非常生气,就把温庭筠叫来打了一顿板子,希望温庭筠能够改过自新。
但这顿板子,却没有让温庭筠改悔,反而因此送掉了姚勖的性命。
温庭筠有一个姐姐,非常疼爱自己的弟弟,她认为弟弟之所以屡试不第,就是因为姚勖惩罚了他的缘故,所以有一次姚勖去拜访她的丈夫的时候,被她冲出门来,抓住姚勖破口大骂,姚勖受此羞辱,连气带病,竟然活活气死了。
实际上,温庭筠屡试不第,与姚勖一点关系也没有,而是他考试的时候喜欢作弊。以他的才情,别说是作弊,就算是闭着眼睛,也能中举。可是他每次答完了自己的试卷之后,就替别的人考生答卷,而且是一答就是数人,所以他又有一个“救数人”的外号。考官沈侍郎虽然知道他不守规矩,但还是不忍心因此而失去这个人才,就有意将他的座位单独安排,但温庭筠习性不改,竟然一次性的给八个考生口述答卷,到了这种地步,考官只能剥夺他的进士资格。
当时皇帝非常喜欢《菩萨蛮》的曲调,宰相令狐绹为了投其所好,就把温庭筠的的作品假充是自己所作,送入宫中,并叮嘱温庭筠万不可以说出去。但是温庭筠前脚离开令狐绹的门,后脚就到处宣扬这件事,让令狐绹丢尽了颜面。而后温庭筠又讥讽令狐绹,说他没学问没文化,令狐绹心里虽然生气,但他毕竟不是无赖小人,只是贪名而已,所以事后并没有报复温庭筠,仍然视他为朋友。
可是温庭筠却因此而憎恨令狐绹,恨他不让自己中举,有意回避令狐绹,继续酗酒闹事,结果触犯禁令,被巡夜的虞候抓住打断了牙齿。于是温庭筠又去找令狐绹哭诉,令狐绹闻知大怒,就命人将打伤温庭筠的虞候拘来,替温庭筠出气。不想却被虞候如实说出了温庭筠当时的丑事,从此温庭筠的污秽行为传遍了天下。从此温庭筠的仕途进取之路,就这样被他自己亲手断送了。
象温庭筠这样恃才自傲,但却不明白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凡事只论人过,闲时招惹是非,是社会上人之生存的大忌。所以当子张问起如何在官场上谋生的时候,孔子指点他说:凡事要多看,多学,多经验多体会,不要轻易表露自己的疑问,任何时候也不可以轻率的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因为你任何形式的表达都有可能引发同事的不安心理,所以少说话,多用两只眼睛看,是人生成功的不二法门。
在这里,孔子是以评论弟子颜回的方式所表达出的这种思想。颜回不与人逞口舌之利,那是因为他在内心之中尊重别人,任何事情都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出发,摒除内心中的反感、厌恶与好胜争强等情绪,能够容忍任何形式的不同意见的结果。
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通常会把自己估高,比如有些人根本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却不愿意干简单普通的工作,又比如许多大学生刚刚毕业就以为自己是人才了,就希望社会能争相高薪聘请,有时甚至有单位来聘用还挑三捡四不愿意去,宁愿什么也不干,也不愿意像其他普通劳动者一样去工作。如果这些人领会孔子这句话的意思,不好高骛远,不管什么工作都能踏踏实实地去干,愿意从小事做起,向做大事努力,自然会有发挥特长的机会,也许还能减少许多无谓的精神烦恼。
急功近利,欲速不达
【儒家语录】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正言正说】
子夏做莒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孔子告诉我们,凡事要遵循它内在的本身的发展规律,能快则快,不可急于求成。人在世上要干点事业,常常面临许多不无遗憾的选择。所谓不无遗憾,就是二者不可兼得,想求快,就很难干大事业;要干大事业,就得有非凡耐性。在朝着大目标前进的过程中,绝没有康庄大道可走,而是荆棘密布,险象丛生。不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是不可能到达胜利的彼岸的。而且常常是目标越宏大,要走的路就越长,碰到的困难越多。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一定要考虑客观条件和事物的发展规律,绝不能蛮干、硬干;既然要干大事就不能为蝇头小利所诱惑,应该眼光放远大步向前。
“欲速则不达”的观点是对的,干什么事都要循序渐进。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多化点功夫去把刀磨快,才能砍出更多的柴。许多人学习外语往往缺乏耐心,不愿意去循序渐进地苦练基本功,不去背记单词,也不去理解分析语法,一心只希望获得“快速掌握外语”的秘诀。于是一些奸商便利用了人们的这一投机心理,制造了许多“快速掌握外语”的秘诀。其实这些秘诀唯一能起作用的只是能为那些奸商赚钱,并不能有效帮助人们快速掌握外语。
又比如,不管是孩子或学生,还是家长或父母,总希望他们的学习能很快进步、成绩能迅速提高,然而这是不现实的。所有的学习都必须循序渐进、逐渐提高。尤其是在上到高年级的时候发现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把以前学过的低年级的教材也重新学习一遍,才可能真正提高高年级的成绩。
拔苗助长的故事我们小的时候就学过:
宋国有个人,见别人家的庄稼长得很好,总觉得自己家的庄稼长得太慢,很是着急。有一天他忽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是便将自己地里的禾苗一棵一棵全部拔高了一些。看着自己家的庄稼一下子比别人家的庄稼长高了,感到非常高兴。回到家里他得意地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个人让地里所有的庄稼都长高了一大截!”他的儿子听完他的详细介绍,立刻跑到地里去看,结果发现他们家的禾苗全都枯死了。
这个虚构的故事也充分地说明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再让我们看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故事:
三国时期的刘备自桃园结义后,与义弟关羽、张飞弟兄三人想借“匡扶汉室”之名,成就一番事业。当时三国鼎立的态势虽已形成,但曹魏强大,吴蜀两国相对弱小的格局并未打破,蜀地周围少数民族经常袭扰,国家初立更是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由于东吴利用关羽骄傲自满的情绪,赚取荆州,并杀了关羽,使刘备悔恨交加,决计举倾国之兵,东出伐吴,企图消灭吴国,为他的二弟关羽报仇。
诸葛亮率领文武百官当面劝谏,刘备不听,后来诸葛亮又专门写成奏章,讲明伐吴的害处,刘备也置之不理。学士秦宓再谏,刘备甚至要砍他的头。诸葛亮等人也只好由他去了。于是刘备亲自率领七十五万大军,出师伐吴。起兵之时,蜀军一路上浩浩荡荡,气势恢宏,斩将夺关,蜂拥而来。
刘备在进军的过程中,打了几个小胜仗,喜不自胜,如今又听说东吴任命一介书生为帅,更是不放在眼里,便催促各路人马加速前进。
陆逊走马上任后,运用“持重不抢先,待机而制人”的战略严阵以待。当刘备大军压来,陆逊与吴将韩当并马而望,陆逊指着刘备的军马说道:“刘备兵刚来,又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他们观在驰骋于平原旷野之间,正自得志,我们只要坚守不出,对方求战不得。一俟时机成熟,我将用奇计破之。”时隔不久,陆逊果真瞅准时机,率军动如脱兔,终于一把火烧了蜀军七百里连营。
陆逊趁蜀军混乱,率大军掩杀过来,加之火助风威,风助火势,导致蜀军全线崩溃。情急之下,刘备于夜晚乘黑冲出重围,靠沿途驿站焚烧将士丢弃的军车、铠甲等来阻断追兵,才逃回白帝城。可是所有舟船、军械等军用物资,丧失殆尽,蜀军尸骸漂满江面,顺江而下。直到此时,刘备还说:“我竟被陆逊所折辱,岂不是天意!”
其实,哪里是什么天意,完全是他“见小利”、“求速成”酿成的苦果。一开始刘备只记得要报兄弟之仇,放弃主要的敌人曹魏,不惜破坏吴蜀联盟,动摇蜀国其所以能安稳的根基。这种政治上的近视,已埋下了失败的祸根。进而在率军队攻吴之中,又小视对方将帅的才能、彼军的实力,只求速战速决;到后来,竟发展到刚愎自用,不怕犯兵家之大忌,依山傍水结营,连结七百余里,终于给了陆逊可乘之机。前后观之,刘备正是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急于求成,才导致失败。刘备失败的事实,正为孔子所告诫的“欲速则不达”提供了绝好的佐证。
为政有一条大原则,就是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而要有远大的眼光。即拿出一种决策,开始每一项行动,都要顾及到后果,筹百年的大计,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想很快地就拿出成果来表现,更不可冲动,感情用事;也不要为一些小利益花费太多的心力,要顾及到整体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