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5448800000024

第24章 关向应—为党为国忠心耿耿

【英雄档案】

关向应(1902~1946),原名致祥、治祥,又名应禀,曾用名关致祥、郑勤、李仕真,满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籍贯:辽宁大连。

英雄历程:

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底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当选为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书记;

1932年,任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委员、中央军委湘鄂西分会主席、红三军政治委员;

1934年,先后担任红二军团副政委、湘鄂川黔省委委员、军区副政委;

1935年11月,同贺龙、任弼时等指挥红二、红六军团开始长征;

1936年,任红二方面军副政委、总政委;

1945年,当选为中央委员;

1946年7月21日,病逝于延安。

【英雄荣誉】

毛泽东赞颂他“忠心耿耿,为党为国”;

朱德称他是“模范的共产党员,终身为革命奋斗,百折不屈,死而后已”;

1946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英雄人生】

幼年立志,报效祖国

关向应的家乡在日俄战争后已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看到家乡父老受侵略者凌辱的情景,心中愤懑不平,从小就立下了报国的志向。日本侵略者强行实施的奴化教育尤其使他痛恨。

在读书期间,关向应在学校发的日文课本上写上“我是中国人”、“精忠报国”的字样。为了表达自己对日本殖民者的仇恨心情,关向应常画一些漫画来丑化日本侵略者,他还参加了反对日本教员殴打中国学生的罢课。

1923年,关向应进入泰东日报社工作。在这里,他接触到新的革命思想,并结识了报社开展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不久,关向应到上海协助革命宣传工作,因表现突出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由此走上坚定的革命道路。

1927年底,关向应回到上海,协助团中央执行局书记任弼时从思想上、组织上整顿共青团,纠正了当时团内思想上出现的“取消主义”和“先锋主义”的错误倾向,使得共青团在中国革命的转折关头发挥了重要的战斗作用。

关向应也是一名卓越的高级军事指挥员。正如贺龙在《哭向应》一文中所写:“无论在战场上、工作中,我们始终在一起出生入死,记不出何时不在一起,何战有所分离。”

从湘鄂西苏区的历次反“围剿”,到晋绥边区和冀中根据地历次反“扫荡”,关向应始终和贺龙共同指挥战斗,在冀中平原的河间齐会战斗共歼敌700余人;在灵寿陈庄战斗中,全歼日军独立第八混成旅三十一大队1200余人;在涞源黄土岭战斗中,协同晋察冀军区部队歼灭日军第二混成旅、击毙中将旅团长阿部规秀等。这些都是载入史册的重大胜利。

苦斗病魔五年,只想为国尽力

参加革命后,长期繁重的秘密工作和异常险峻的战争生活,严重损害了关向应的健康。在晋西北和冀中,他多次发病,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工作,不肯医治。关向应经常日夜操劳,战斗不息,有一次接连开了四五天会,累得吐了血,由组织上强送军区医院疗养。

重病在身的他仍不停地阅电报、批文件,向贺师长提出各种建议。后来他的病情逐渐恶化,贺龙亲自送他赴延安治疗。在延安治病期间,关向应始终以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坚决同病魔作斗争。他对医生和同志说还想为党为国继续工作,不能倒下。

1946年1月,关向应的病情一度恶,连续四天呕吐,不能进食。他自知病已危险,便对医生说:“告诉我,还能支持多久?我并不怕,主要是你们要给我一个时间,叫我把事情交代清楚。”

5月底,因病情再次加剧,只好动手术,术后的关向应嗓子疼得连水也咽不下,说话困难,不断冒汗,疼得无法睡觉。他始终咬紧牙关忍受,没有呻吟,毫不畏惧。他说:“我是共产党员,我还要做最后的挣扎,熬过了这个痛苦,我还要为党工作十到二十年。”

后来,医生说他的左肺完全萎缩,右肺将近一半坏死,他依然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与病魔斗争。当发现左手浮肿时,他说:“把左手锯掉,有一只手照样可以做事。”

关向应就这样顽强地同病痛搏斗了整整5年,直到停止呼吸前5分钟,他还在说:“不要紧,我还会活下去,继续为党工作!”

【英雄无悔】

关向应一生忠心耿耿,为国为民。中华民族自古注重忠诚之品质,忠诚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质与人格,折射出一个人是否是以一颗真诚与纯良的心去看待这个世界。生活中做人需要忠诚,工作中对工作需要忠诚。家庭讲忠诚,才能和睦相处;朋友之间讲忠诚,才会亲如手足,生死与共;同事间忠诚,才能团结协作,共攀事业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