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和平的守望:世界大局下两岸关系扫描
54622800000005

第5章 和平论坛打破政治交流坚冰

首届两岸和平论坛12日闭幕,短短两天,与会代表畅所欲言,并形成《首届两岸和平论坛纪要》,论坛成果可圈可点。虽然此前有关人士对论坛可能取得的成果持审慎乐观态度,但论坛顺利召开,以及与会代表勇于对两岸关系“深水区”各抒己见,表明政治交流的坚冰已被打破。

气氛轻松和谐。论坛开幕式由全国台湾研究会执行副会长周志怀、台湾政治大学两岸政经研究中心主任魏艾共同主持,在主席台上就座的是14家两岸民间团体和学术机构的代表。会场内也不设桌签,没有排序,中台办、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亚夫等均坐在台下,充分体现出两岸民间团体、学术机构合办的特色。而论坛的“民间性”,也反映出代表的平等、气氛的轻松和谐。

航道正在开通

表达充分到位。无论是张志军10日上午在致词中坦陈“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一些政治争议尽管可以暂时搁置,但不可能完全和长期回避,‘只经不政’的做法无法持续”,还是在当天下午讨论中,分别代表绿、红阵营的童振源和刘国深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民调对象,该不该包括大陆民众所进行的“交锋”,充分表明论坛是一个各表立场、寻求共识的舞台。

涉及敏感话题。论坛涉及“习马会”、军事互信、公务机关人员互动等敏感话题。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所长张五岳建议“在时机成熟时更可借两岸高层的互访,并发表台海的和平宣言、和平声明或和平共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助理严安林认为“在两岸建立充分的政治互信的基础上,推动军事互信的工程建设也是确保台海和平的重要议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彭维学坦言“大陆应壮大自身实力削弱美日对两岸关系阻力”。可以看出,两岸代表对敏感话题能够不回避且开诚布公交换看法。

首届两岸和平论坛从时间上讲,正好在“习萧会”之后,且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与台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互称官衔之后,所以,首届两岸和平论坛从某种意义上讲,有继往开来的意蕴。

张志军在致词中认为,“两岸和平论坛是攻坚克难的一次尝试”。《论坛纪要》表明,这一次尝试是有效的。《首届两岸和平论坛纪要》概括了十点“认知”,包括“为建构稳定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两岸应继续共同商议,并逐步形成对当前双方政治关系的谅解或共识”“厘清两岸关系的性质、定位,事关和平发展的基础和前景”“打破两岸政治僵局,将为两岸关系改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促进台海局势稳定,减轻军事安全顾虑,两岸宜考虑开展军事领域的接触交流”“两岸领导人会晤的实现,对台海和平、两岸关系具有积极影响,是对地区和世界和平的重要贡献”等两岸乃至世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实乃“不是共识的共识”,无疑为今后的“和平论坛”和两岸政治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

或许不完全是巧合,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10日发表演说时,称呼习近平为“习近平先生”,并表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两岸应深化交流互动,增进政治互信和人民福祉,共同为两岸合作,振兴中华,再创新高峰。”对此,台湾《联合报》分析认为,马英九此文告触及两岸政策的部分相当重要,不仅是攸关未来两岸关系,也是大陆观察马英九当局的指标。“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字句首次出现,还是在重要庆典活动演说中,具有重要意义。

两岸仍需努力

必须清醒地看到,两岸关系历史和现实因素导致各方存在立场差异和意见分歧,非一朝一夕就能全部解决。“对此唯有竭尽善意和诚意,经过不断深入的反复研讨,方能求得看法趋同或一致”。

从政治互信看,“在两岸政治对立尚存的情况下,如何就双方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这些安排具体涉及哪些方面”?在两岸关系一个国家定位上,如何解决“两个国号”“两部宪法”“两个治权”“两种制度”问题?

从军事互信看,台湾方面如何摆脱美国通勤管道的约束,构建与大陆的军事沟通渠道?“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为何”?

从涉外事务看,2008年以来,大陆给予台湾更多的国际空间。但“在国际非政府场域,两岸如何共同研拟组织参与及场合互动的规范”等等,这些问题都必须充分重视和妥善处理。

但不管如何,首届两岸和平论坛毕竟开了个好头,更为今后进一步交流打下了基础。因此,在新的历史时刻召开的首届两岸和平论坛,必定会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原载于2013年10月14日《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