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文心雕龙
54741500000003

第3章 徵圣

夫作者曰“圣”,述者曰“明”。陶铸[1]性情,功在上哲。夫子文章,可得而闻,则圣人之情,见乎文辞矣。先王圣化,布在方册[2],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是以远称唐世,则焕乎为盛;近褒周代,则郁哉可从:此政化贵文之徵也。郑伯入陈,以文辞为功;宋置折俎[3],以多文举礼:此事迹贵文之徵也。褒美子产,则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泛论君子,则云“情欲信,辞欲巧”:此修身贵文之徵也。然则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

【注释】

[1]陶铸:比喻培养造就。陶:制造瓦器。铸:熔炼金属。

[2]方册:指书籍。方:木板。

[3]折俎(zǔ):古代祭祀、宴会时,把煮熟的牛羊等切开放在俎上。俎:盛肉的器具。

【语译】

创作的人称之为“圣”,陈述的人称之为“明”。通过文章和思想来陶冶后人的性情,这样的功劳在于先贤圣人。如同孔子的文章,可以确实地看到;圣人的思想感情,在文章里可以感受得到。古代先王圣人教化万民的思想,记录在书册当中;孔子的理念风采,洋溢在他的格言当中;孔子说在唐尧时代文化就已经很丰富了,在周朝时期就有可以遵从的文化内涵了:这就是政治教化以文章为贵的象征。当年郑国攻克陈国,就是凭借文章受到了百姓的认可;宋国举行隆重的宴会,就是因为言论文采华丽,而被推举为礼仪的榜样:这些事迹也都是注重文章的凭证。孔子赞扬子产说“语言可以表达心意,而文采可以修饰语言”;谈论到君子的问题,孔子会说“感情要真实,文采要华丽”:这些都是个人修养注重文章的体现。可以说,意义充实,语言富有文采,感情发自肺腑,修辞华丽,这些就是做好文章的金科玉律了。

夫鉴周日月[1],妙极机神[2];文成规矩[3],思合符契[4]。或简言以达旨,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故《春秋》一字以褒贬,丧服举轻以包重,此简言以达旨也。邠诗联章以积句,儒行缛说以繁辞,此博文以该情也。书契断决以象夬[5],文章昭晰以象离[6],此明理以立体也。四象精义以曲隐,五例微辞以婉晦,此隐义以藏用也。故知繁略殊形,隐显异术,抑引随时,变通适会,徵之周孔,则文有师矣。

【注释】

[1]鉴:察看。周:普遍。日月:借指整个自然界。

[2]极:尽。机神:微妙精深。

[3]规矩:法则,规则。规:画圆形用的器具。矩:画方形用的器具。

[4]符契:完全符合。符:古代符节等信物,以两者相合为凭。

[5]夬(guài):分决。

[6]离:《易经》六十四卦之一。“离”表示像火光一样明亮。

【语译】

圣人对万物的鉴赏就像日月照耀一般普遍,精妙到极致的时候能够对万物的未来神机妙算;所以写成文章作为规矩,意思是符合万物客观的规律。有的用简单的语言传达意义,有的用丰富的文辞抒发感情,有的用明确的道理来构成整体,有的用隐含的意义来暗藏切实的作用。所以《春秋》用一个字就可以表示赞美和贬低,《礼记》用轻丧服来概括重丧服的意义,这些都是言简意赅的用法。《诗经·邠风》里积累大量句子而完成文章,《礼记·儒行》里反复说明,这就是以丰富的词句来囊括感情。《易经》里用夬卦表示决断,用离卦表示洞若观火,这就是用明确的理论来构成文章主体。《易经》里用卦来表示事物现象,它的意义精深而隐晦,《春秋》里记录了五个条例,它的文辞婉转而含蓄,这些则是用隐含的意义来暗藏文章切实的作用。因此,知道繁杂和简略的不同,隐藏与显露的不同,压缩和延伸都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恰当运用,以周公和孔子的文章作为自己的榜样,那么在创作文章方面也就有了师法的对象了。

是以论文必徵于圣,窥圣必宗于经。《易》称“辨物[1]正言,断辞则备[2]”,《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故知正言所以立辩,体要所以成辞;辞成无好异之尤,辩立有断辞之义[3]。虽精义曲隐,无伤其正言;微辞婉晦,不害其体要。体要与微辞偕通,正言共精义并用;圣人之文章,亦可见也。颜阖以为:“仲尼饰羽而画,徒事华辞。”虽欲訾[4]圣,弗可得已。然则圣文之雅丽,固衔华而佩实者也。天道难闻,犹或钻仰;文章可见,胡宁勿思?若徵圣立言,则文其庶矣。

【注释】

[1]辨物:辨明一切事物。

[2]断辞:明确的词句。断:决断。备:具备,有充实的意思。

[3]义:宜,适当。

[4]訾(zī):说别人坏话。

【语译】

因此,评论文章一定要用圣人的标准来检验,寻求圣人的标准一定要以经典文著为根据。《易经》称:“辨明世间万物,给予正确的语言加以说明,语言可以简短但意义必须完善。”《尚书·毕命》里说:“文章的重点在于感悟其中的要义,而不是看重表面的奇异趣味。”因此,建立论点要知道言辞的正确,构成文辞要懂得其中要义。这样创作文章才不会有猎奇的问题,建立论点才有明断措辞的好处。即使意义精妙隐晦,也不会影响正面的言论,辞藻婉转晦涩,也不会伤害体会要义。感悟要义与文章辞藻含蓄是相通的,正确的论点和精妙的意义是可以并存的。这些在圣人的文章里都可以看得到。颜阖认为:“孔子在文采卓越的鸟羽上添加文采,只是徒劳的华丽罢了。”他想要抨击先圣,还是做不到的。圣人文章的高雅和华丽,是用华丽去充实文章的内容。自然的大道很难懂得,很多人还是要细细钻研;文章就摆在眼前,为什么不去好好看呢?如果以圣人文章的标准来立言写作,那写出的文章几乎也不会太坏。

赞曰:妙极生知[1],睿哲惟宰[2]。精理为文,秀气成采。鉴[3]悬日月,辞富山海。百龄影徂[4],千载心在。

【注释】

[1]妙:指精妙的道理。极:追究到底。生知:生而知之的人,即圣人。

[2]睿:智慧,明达。宰:主宰。引申为掌握。

[3]鉴:察看,指观察事物而形成的主张或意见。

[4]百龄:百岁,指一生。影徂(cú):形体消逝。徂:往。

【语译】

结论说:妙到极点就如同圣人一般,智慧的哲理只由他掌握。用精妙的道理做文章,秀美的才气成就文采。如同悬挂的日月一样去鉴赏,像高山大海一样富含辞藻。虽然人在百岁过世之后形神俱灭,但他的思想可以千载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