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阕前两句写钱塘江潮一涨一落,但对“涨”说“有情”,对“落”说“无情”。而此处“无情”并非指自然之风本乃无情之物,而是指已被人格化了的“有情”之风。这有情之风从万里之外将江潮席卷而来,却又无情地送江潮迅速归去。第一句即突兀而起,且“有情风”三字开笔不凡。接以“有情卷潮来”、“无情送潮去”,并列之中却能体会是以后者为主。这就突出了全词是抒写“离情”的特定场景,而非一般的咏潮之作。潮起潮落,实含有聚散离合之意。
下三句实为一个领字句,以“问”字领起。在钱塘江上、在西兴渡口,作者与友人多少次在残阳的余晖中观赏那钱江大潮的涨落呵!“斜晖”二字,一则承上“潮归”,因落潮一般都在傍晚的时候;二则此景在古诗词中往往是与离情结合在一起的特殊意象。这夕阳的余光增添了多少离人的哀愁!
“不用”以下四句为议论,而议论是紧承写景而出。万里长风卷潮来送潮去,似有情实无情,古今兴废莫不如此。这里,苏轼对于古今变迁、人事代谢,全部置之度外,泰然处之。“谁似”两句,是进一步申诉此意。时年苏轼已五十六岁,按“古稀之龄”看来,已垂垂老矣,故云“自首”;人到老年早已泯灭机心,无意功名利禄,达到超尘绝世、淡泊名利的心境,故云“忘机”。这四句可以看出,苏轼以此自豪和自夸。
下阕前三句又写钱塘附近西湖山水美景。南江北湖,都是描写苏轼与友僧参寥在杭州的游赏活动。此词作于三月,恰好是春季,特别叮嘱“记取”这段西湖之春的山色水景,以留作别后的追思。“空翠烟霏”正是对“春山”风光的具体描述。这样,词意从山水美景直接过渡到“归隐”的主旨。
“算作者”两句,先写与参寥的相知之深。参寥诗名甚著,苏轼曾赞他“诗句清绝”,且他与苏轼肝胆相照。苏轼多次被贬斥,他都不远千里跟踪从游,唱和安慰。这就难怪苏轼算来算去,像自己和参寥这样亲密无间、荣辱不渝的至友,在世上不多见。如此志趣相投,正是归隐的佳侣。这两句使词意自然移接到下文。
结尾几句用了西晋谢安、羊昙的典故。谢安有退隐东山之志,但其志还没有遂就,却遇疾病而死。其外甥羊昙曾追随于他,“哀其零落归山丘”,在其逝处恸哭而去。这里苏轼以谢安自喻,以羊昙喻参寥。意思是说,我们约定好,他年我从东边海道返回归隐的志向一定要实现,免得老朋友像羊昙那样在西州路中不堪回首地为我痛哭和感到遗憾。超脱世俗,寄情于山水,确实是苏轼重要的人生意愿,也是本词着重加以发挥的“归隐”主题。
全词语言明快,音调铿锵。更妙在无一字豪宕,无一语险怪,却见万里风潮袭卷而来,突兀而去,似作者胸中藏有数万甲兵,在钱塘江上布阵。本词词意骨重神寒,却又出以闲逸感喟之情,似神仙般闲逸旷达,不食人间烟火。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真实地交织着苏轼人生矛盾的苦恼和蹈厉的豪情,使全词有蕴含不尽的情趣和思索不尽的哲理。
江城子
苏轼
密州出猎[1]
老夫聊发少年狂[2],左牵黄[3],右擎苍[4],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5],亲射虎,看孙郎[6]。酒酣胸胆尚开张[7],鬓微霜[8],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9]?会挽雕弓如满月[10],西北望,射天狼[B11]。
【注释】[1]密州:今河南省新密市,苏轼写此词时在这里任太守。[2]老夫:苏轼自指。作者时年仅四十。聊:暂且。狂:指豪情。[3]牵黄:牵着黄犬。黄,借指黄狗。[4]擎苍:肩臂上架着苍鹰。苍,借指苍鹰。[5]为:为我、替我。倾城:全城的人。太守:苏轼自指。[6]孙郎:即孙权。典出《三国志》,孙权未当吴政时即为少年英雄,曾亲自骑马用双戟射死猛虎。[7]酒酣:酒喝得很痛快。尚:更加。[8]鬓微霜:鬓角长出了少许白发。[9]冯唐持节:典出《前汉书》,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帝听了大臣冯唐的话,又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命他仍当云中太守。节,符节,是古代派遣使者或调兵时用做凭证的东西。用竹、木、玉、铜等制成,刻上文字,分成两半,一半存朝廷,一半给外行官员或出征将帅。[10]会:将要,即将。[B11]天狼:星座名,又名犬星,古人认为它的出现主侵掠之灾。这里用来代指经常在北宋边境侵扰掠夺的辽国和西夏。
【鉴赏】这是苏轼一首豪情、寄壮志的豪放词。场面激烈,气势宏伟,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
上阕主要写出猎。出猎,对于像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所以开篇便说“老夫聊发少年狂”。狂者,豪情也。本词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看,今日一个文人左手牵黄犬、右臂架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一个个也都花帽皮衣,着打猎装扮,平缓的山冈上千骑奔腾,沙尘飞扬,场面宏伟壮观!“太守”,指苏轼自己。他下令说:快快替我告诉全城的老百姓,统统跟随我出去打猎,看我像当年吴国的孙权那样,亲自弯弓射虎吧!这样的声情口吻,足见他何等豪兴!孙权射虎,时值风华正茂之年,四十多岁的苏轼现在也要射虎,可见其英雄豪气,不减当年的孙郎,真是在“发少年狂”。读到这里,我们已经清晰地看到一个意气风发的“狂人”形象:太守出猎而须“报”知老百姓跟随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猎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少年英俊的“孙郎”,其狂四也。这四“狂”,把在“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苏轼的举止神态表现殆尽。
下阕主要写请战。意境由实到虚,进一步写出了苏轼“少年狂”的胸怀,抒发了由打猎而激发出来的豪情壮志。苏轼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鬓微霜,又何妨”,鬓边添了几根白发,又有什么要紧?廉颇七十岁了,只要能吃得下几碗饭,就还可上阵杀敌呢。何况此时的苏轼才四十多岁,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自请外任密州太守,又正是北宋西北边患频繁,西夏大举进攻。苏轼经这次打猎小试身手,进而便想带兵征伐西夏。“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就是表达的这层意思。结尾说我将要强硬地把雕弓拉得像满月一样,箭指西北,射退前来侵扰掠夺的强盗豺狼。由此将出猎引出的豪情发挥到了极至。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1]
十年生死两茫茫[2]。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3],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4]。
【注释】[1]乙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轼四十岁,时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2]十年:苏轼妻王弗卒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五月,至此整整十年。[3]千里孤坟:王氏坟在眉州,与苏轼处身的密州相距数千里。[4]“料得”三句:写孤坟。唐孟棨《本事诗》载孔氏赠夫张某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鉴赏】此词为苏轼悼念亡妻王弗之作。王弗是苏轼发妻,卒于英宗治平二年(1065),第二年由汴京归葬四川祖茔。苏轼作此词时,距其妻过世恰好十年。
上阕写对亡妻深深地怀念。“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句,统领全篇。生死永隔又难以忘却,这样的岁月已持续十年之长,其情之深,其伤之痛,可以见也。“不思量,自难忘”,简单平实的六个字,道尽相濡以沫的夫妻深情。这种感情,烙印于心,无须多想却难以忘怀,非时间、空间、生死可以阻绝。但深情虽在,却无处诉说。“千里孤坟”两句,写尽爱侣生死永隔的凄凉。“纵使”以下,以一让步假想,推出十年人世风霜。过世已十年也不能忘怀的发妻,当与词人相知极深,熟悉之至,但在词人的想象中,十年之后,即使有可能相逢,竟然不再相识。因为“尘满面,鬓如霜”,而非当初的年少英才了。此处通过想象对方的不识自己,来自视自己的风雨历程,满怀悲愤辛酸。
下阕写梦见亡妻。“夜来”一句,以幽梦还乡另出新境。一个“忽”字,词意出人意料。“小轩窗,正梳妆”,写梦中所见亡妻之姿态,似乎呼之欲出,历历在目,几乎使人误以为回到了年少情浓的十年前。“相顾无言”又一转,却是十年风霜后梦中相见。夫妻往昔对镜描眉的情景顿时远去,而是千言万语,却无法说出,只能在相对流泪的伤神中心意相通。“料得”三句,梦已醒,人已逝,只有月下怀想:千里之外,短松冈上,年年肠断。想象中凄清幽寂的环境,蕴含着无限人世伤心。
苏轼词作,人多注意其豪放词风,然其深婉缠绵处,不乏佳作绝唱。此词深得婉约真蕴,堪称千古悼亡词之魁。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1]。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2],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3]。
【注释】[1]花褪:指花色衰败。残红:是指红花已所剩无几。[2]柳绵:柳絮。[3]多情:此指行人。无情:此指佳人。
【鉴赏】此篇是一首感叹春光流逝,佳人难见的小词。虽为一己之情怀,却颇具人生哲理,在伤感之中又有看破人生的旷达豪情。全篇寓情于景,清婉稚丽,深笃超迈,不缠绵悱恻却感人至深,极能体现东坡写情的特点。
上阕写景,抒伤春之感。词人既善于把握暮春的特有风光,又善于借景抒情,在客观地描摹景色中融入了自己深沉的感受。第一句“花褪残红青杏小”通过写景点出时令。“残红”再加一“褪”字,花少且已褪色的暮春之景不禁给人几分伤春之意。杏已结子,但“青”又“小”,说明夏天刚到。“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两句通过写景交待地点。此二句承前将视线从枝头移开,转向广阔的空间,心情也随之豁达。空中轻燕斜飞,在村头翩翩起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机,增添了动态美。舍外绿水环抱,于幽静之中含富贵气象,一个“绕”字,生动形象地叙述出具体的形象,让人油然而生优美的遐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最为后人称道的两句,先一抑,后一扬,在跌宕起伏中,表现出词人深挚的情感和旷达的胸襟。柳絮纷飞表明春光已消逝,更何况“吹又少”呢?这种写法与“花褪残红”相似却又不露痕迹,故不觉重复,倒有缠绵悱恻之感。“何处无芳草”即到处皆芳草之意。伴随芳草茂的必然是百花残,这对立又统一的自然规律给人的艺术感染却是疏朗中有感伤,委婉动人。
下阕写人,状情不为人解之恼。由于“绿水人家”环以高墙,“墙外行人”只能看到露出的秋千。“行人”听到佳人荡秋千的笑语欢声,却看不到佳人的容貌姿态,令人不禁浮想联翩,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暇想。这种一藏一露的艺术的叙述,巧妙地创造出一个瑰丽的诗的境界,情景生动而不流于艳,情感直率而不落于轻,在词史上实属难得。黄蓼园说:“‘柳绵’自是佳句,而次阕尤为奇情四溢也。”诗词特别是文字无多的小词,最忌词语重复,而此词“墙里”、“墙外”的往复循环却妙趣横生。词人将男女之间常有的“单相思”作了高度精当的集中,把“墙外行人”与“墙里佳人”的“多情”与“无情”作了绝妙的对比:佳人欢笑,行人多情,结果是佳人洒下笑声一片,杳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烦恼徒生。最终得出了“多情却被无情恼”这一极富人生哲理的感悟。
刚刚读此词,兴许会有下阕单相思的喜剧同上阕深沉的伤春情调不甚协调之感。其实,上阕的“春逝难留”与下阕的“佳人难见”都是在感慨“好花不常开,美景不常在”,繁华易逝而已,可谓词意流走,一脉相承。况上阕中“绿水人家”已暗为下阕写“墙里佳人”埋下了伏笔。由此可见,词人构思精心,安排巧妙。
永遇乐
苏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1]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2],铿然一叶[3],黯黯梦云惊断[4]。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5]。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6]。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7]。
【注释】[1]神宗元丰元年(1078)苏轼知徐州时作此词。唐白居易《燕子楼诗序》云:“徐州故尚书张建封有爱妓曰盼盼,善歌舞,雅多风态。……尚书既殁,归葬东洛,而彭城有张氏旧第,第中有小楼名燕子。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馀年。”[2]紞(dǎn):击鼓声。如:然也。整句意为三更鼓敲响了。[3]铿然:响亮的金石的声音。此处形容秋叶坠地之声。[4]黯黯:心绪黯然。梦云:用楚王梦神女事。典出宋玉《高唐赋》:楚王梦见神女,神女自言:“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惊断:惊醒。[5]故园心眼:杜甫诗句“天畔登楼眼,随春入故园”。[6]“古今”三句:言旧欢新怨都是梦中情感,一切都在梦中。[7]“异时”三句:言后人夜登黄楼时,也必会如我登燕子楼凭吊盼盼一样而为我长叹。黄楼,苏轼知徐州时所建,在彭城东门上。
【鉴赏】苏轼此词,作于彭城任上,借梦境抒发人生情怀。作于神宗元丰元年(1087)十月,时任徐州知州。词前小序说“夜宿燕子楼,梦盼盼”,但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云:“戊午十年,梦登燕子楼,翌日往寻其地作。”今人也认为:“这首词以‘夜宿燕子楼,梦盼盼’为题,可能是托为此言。”不管是托梦还是实梦,作者确是由盼盼的身世触动自己的满腔情怀。
明月如清冷之霜,好风如夜凉之水,上阕开篇两个精彩比喻,勾勒出一片清幽美好的空明夜景。“曲港”两句,以细节、动态将夜景衬托得更加幽静清凉。这种以动衬静的笔法,更见夜之沉寂,人之寂寞。“紞如”三句,以三更鼓声陡然划破夜空的寂静和人的美梦,也使词意顿生波澜:前边所描之美景良夜原来是梦中情景。梦醒之后的怅惘,梦中情景的历历可感融合在一起,更是引人深思。“夜茫茫”当是醒来之后所见之夜景,与梦中的“清景无限”形成鲜明的对比。明月、好风、港鱼、荷露,一切都消逝了,一切都隐没了,面前只有茫茫的夜色和茫茫的心绪。“重寻”两句,写梦断楼台后行遍小园,却无处可寻梦中痕迹,更增怅惘之心。
下阕写自身的慨叹,直抒胸臆,感悟人生,议论纷陈而笔端含情。由客死异乡的盼盼,触动了作者自身的辗转奔波而不得志的身世感慨。“天涯”三句,写羁旅哀愁:天涯漂泊,离乡何其远,倦于为客,离乡何其久!望过无数回“山中归路”却又身不由己,难以还乡,而只能“望断故园心眼”。以此心境,对此景象,自然愁思无尽。从忆念盼盼到顾盼自身,又由自身漂泊转为怜惜盼盼,古今失意之人顿时心意相连。“燕子楼空”三句,意为人去楼空,一代佳人还没有委弃芳尘,“天涯倦客”又怎能自知埋骨何处?既述盼盼生前死后的境遇,且凝注了一腔追怀之情。抚今追夕,不禁让人顿生人生如梦的慨叹。“古今”以下,既是对自身伤感的讽劝,更是在解悟伤感无益后,对人世悲欢的超越解脱,而又在悲慨之中有达观,超脱之中含惆怅。
盼盼本是名妓,但作者的追怀丝毫不及于艳情;盼盼的主要事迹是守节,作者的追怀也未止于名教,不仅未流于浮靡,也未流于迂腐,而从往事的流逝中,生发出人生的感悟,将挚情与哲理融合一体,体现出深沉的沧桑之感和时空意识。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1],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2],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3]?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