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以服务为目的,但有的人却总喜欢刁难别人,以为难别人为乐,不给人以方便,不肯付出真心为别人服务。这样的人不但得不到人缘,反而会显示自己的无能。凡是那些能干的人,当别人对他有所请求时,都会得到肯定的答复,都是OK!OK!如果你总喜欢去帮助别人,你必定是一个与人为善的人。
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人格健全、完备的人,才能受人尊敬;做一个自私的人,做欺心的事,嫉贤妒能,与成功无缘。
1.要处处为他人着想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那这一生一定要过得有意义,不管在哪个方面都要努力地做到最好,要处处为他人着想,不做自私自利的人。
常为他人着想的人是迷人的人。倘若在一个失意的日子,你在大街上遇见这样的人,你就会觉得似乎心情好多了。
依据比肯斯菲尔德伯爵的看法,一位真正的贵妇或一位真正的绅士的主要特征,就是为他人着想。在英国的一所古老庄园,里面的人信奉这样一段话:“真正的绅士是上帝的仆人,是世界的主人,是他自己命运的主宰者。美德是他的事业,学习是他的娱乐,知足是他的休息,快乐则是他的回报,上帝是他的父亲,耶稣基督是他的拯救者,圣人是他的教友,而所有需要他的人都是他的朋友。热忱是他的牧师;纯洁是他的侍从;节欲是他的厨师;温和是他的管家;好客是他的仆人;节约是他的出纳;仁慈是他的看门人;谨慎是他的搬运工;虔诚则是他家里的女主人,这些人在最恰当的时候为他服务。这样,他的整个家都是由美德构筑起来的,而他就是这个房子的主人。这样的人必然会将整个世界带上通往天堂的道路。一路之上,他努力着,尽其所能,他给自己带来了灵魂的满足,给他人带来了心灵的快乐。”
有一个人遭遇暴风雪,迷失了方向。由于他的穿着装备无法抵挡风雪,以致手脚开始僵硬。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结果他遇到另一个和他相同遭遇的人,几乎冻死在路边。他立刻脱下手套,跪在那人身旁,按摩他的手脚,那人开始有了反应。最后两人合力找到了避难处。
之后,有人告诉故事中的主角,他救别人,其实也救了自己。他原本手脚僵硬麻木,就是因为替对方按摩而变暖了。
“善心”是从不损失的投资。爱默生曾提醒我们:“要做一个为后来者开门的人,不要试图使世界成为死巷。”他又说:“此生最美妙的报偿就是,凡真心帮助他人的人,没有不帮助自己的。”
曾获得奥斯卡奖的电影剧本作家罗伯特·湿汤尼1982年的时候,事业遭到重挫,同时与妻子闹得不可开交,而他“无比钟爱”的宠物犬恰在此时又死了,这一切都令他悲痛不已。
“我独自一人踯躅在荒凉的沙滩上,那儿放眼都是漂来的垃圾。我觉得自己真的是一无所有了。”
此时,沙滩上有对夫妻走过来对他说:“对不起,我们碰到了一个麻烦。我们坐汽车到了这儿,但因司机罢工,回程票作废了,剩下的现金不够回到市里去。你能帮助我们吗?”于是他把手伸进口袋,倾囊帮助了他们。
汤尼继续说:“此时我感到心胸顿时开阔。我本来觉得自己彻底完了,但就在这个沙滩上,我竟然还能为别人做点什么。这使我感到我并不是完全没用,而且相信无论如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善意的微笑或肩膀上的轻拍,都可能将一个人从悬崖的边缘拉回来。在帮助他人疗伤的同时,我们也使自己痊愈。
我们知道来自“爱”的快乐,是瞬间即逝的,很快我们就会觉得不满足,于是又重新开始了我们的追寻。其实,快乐的源泉在于“施”——为别人奉献,关注别人,与别人分享希望,分享自己的故事,也倾听别人的故事。
相传有一偏僻的山村,村民们每天起早贪黑种植稻谷,可年年收成很少,不能养家糊口。有一聪明的农夫想到山外寻找一些优质的稻种,终于如愿以偿。第一年试种,果然产量颇丰,得到一笔不薄的收入。左邻右舍就想从他那里换取一些稻种,可这位农夫想,如果产量都提高了,自己不就不能发财了?于是拒绝了乡亲们的请求。第二年,他更加辛勤劳作,期盼能有更好的收成,但始料不及的是,稻子又恢复了原来的产量。原来,在稻谷受粉时,蜜蜂使他家的稻子接种了别家的花粉。
与这位农夫的自私自利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位盲人宽阔的心胸。这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夜间走路时,总是提着灯笼,点上蜡烛。路人不解,就问他,你眼睛看不见,这么做不是多余的吗?这位老人正色道:“我打灯笼是为了给别人照路,这样别人就不会撞到我了。”
照亮别人等于照亮自己,为他人着想实际上亦能惠及自身,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就是这个道理。诚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情操很多人难以做到,但在为人处世时,又岂能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和社会?不可否认的是生活中确实有一些人信奉“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生哲学,有的甚至一味追求个人利益,置道德、法纪于不顾,干出损人利己、伤天害理的勾当。在他们看来,受损的是别人,得利的是自己,却全然忘了“害人终会害己”的教训。社会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利益相关,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自身的利益也难保不受损失。因此,无论身处何方,都不要忘了“处处为他人着想也是为自己着想”的道理。
2.宽恕你的敌人
每个人都说宽恕是美德,如果要一个人真正地去宽恕敌人时,那就有所不同了。只要稍稍提一提,就会有人对你大呼大叫的。人们并不认为宽恕是一种特别超然、很难实行的德行,而是认为以此态度对敌人,其行不可忍受,也为人所不齿。他们会说:“说这种话叫人恶心”,大多数人以为宽恕自己的敌人是要承认他们并不是那么坏的人;而事实上,他们确实是坏人。宽恕是适度弯曲,但折伤不到自己;宽恕是承受伤痛,并为自己疗伤。拒绝原谅只会带来更多的伤害,何不卸下受难者的袈裟,做个宽恕的人。宽恕,是去伤解痛的唯一良方,是一项重要的求生技能。它可以帮助你在一片误解、痛苦、怨恨与憎恨的狂乱中,找到人生正确的方向。
让宽恕打开和解之门,你今天的敌人也许会变成你明天的好朋友。
这是两则关于宽恕敌人的例子:乔·路易曾是美国著名的拳王,纵横拳坛多年,打败了许多高手。但他在生活中为人非常的谦和,对人又特别的宽厚,和他在拳击场上的勇猛完全不一样。
有一天,乔·路易和他的一位朋友一起开车外出,结果在拐弯的时候,和一辆货车擦了一下。乔·路易看见自己的车蹭掉了一块漆,也没什么大毛病,对方的货车也没什么问题,就准备上车走了。
谁知对方下了车,气冲冲地不由分说就将他痛骂了一顿。乔·路易一声不吭地听着,那人骂够后上了车扬长而去。
货车司机走了后,他的朋友非常奇怪地问他:“那个人如此无礼,你又不怕打不过他,为什么不将他修理一顿?”
乔·路易十分幽默地回答道:“如果有人侮辱了歌王卡罗素,你想卡罗素会为他唱一首歌吗?”
一个人的品格不应由他特殊的行动来衡量,而应由他日常的行为来衡量。由于日常行为的好坏或高低才能反映个人素质的高低,路易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有涵养的人。因此,在评价别人时不如借鉴一下。永远不要对敌人心存报复,那样对自己的伤害将大过对别人的伤害。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激战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这两名战士来自同一个小镇。
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依然没有与部队联系上。有一天,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艰难度过了几天。也许是战争使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过任何动物。他们仅剩下的一点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
有一天,他们在森林中又一次与敌人相遇,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自以为已经安全时,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伤在肩膀上!后面的士兵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认为他们熬不过这一关了,虽然饥饿难忍,但他们谁也没动身边的鹿肉。天知道他们是如何度过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30年,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当时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了他发热的枪管。我怎么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我开枪?但当晚我宽恕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背着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为了他的母亲而活下来。此后30年,我假装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我宽恕了他。”
最高境界的宽容就是宽容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倘若我们这样做了,那么我们就会从中体验到我们自身的富有和强大。而当一个人能够宽容别人时,也必定能够宽容他自己。由于当他对自己充满自信之后,他无需去防御别人。他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对一生中所遭受的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具有必要的忍耐力。他能够积极地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从中克服自己的弱点,使自己不断趋于完善。
如果说宽恕是一种圣洁的品质,那么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又都不具备这样的仁慈。但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会给你带来一种身心的平和。如果你拒绝忘记那些微不足道的陈年往事所引起的愤怒,你就不能体会到这种平静。
宽恕敌人有时就像镜子反射出你对自己的宽恕一样。宽恕是我们心灵成长的动力,宽恕能治疗一切痛恨,能够增强人际的和谐。不肯宽恕的人大多是自以为聪明的人,但从长远来看,他们并不聪明。记住别人对我们的恩惠,洗去敌人的怨恨,在人生的旅途中才能自由地飞翔。
3.宽容做人,宽容成事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不幸的事都是由于人们之间缺乏包容心而引发的。这些皆因人与人之间的不能容忍与不能包容,和愚昧是同样的意义,而且这种愚昧,还是野蛮人和暴徒的愚昧;因为他们对于世间的事物认识不清,由隔膜而误会,由误会而发怒。法国人有句话:“能够了解一切事物,便能宽恕一切事物。”
有一天,约翰到法国旅行,在法国一个乡村的小客栈里开了间房。栈主领着他来到最清洁的一间房里,然后很抱歉地告诉约翰说:“这房子里没有自来水和浴室的设备。”因此,约翰便骂法国人是退化的、不讲卫生的野蛮人。接着他便得意地向那主人夸口道,在他的本国,无论大小旅馆,每一间房都有冷热自来水和浴室的设备,又说这并非是奢侈,乃是必需品。
然而,约翰的话并不是全对的,这些且不必说,那个老实的客栈主人,本想讨好客人,现在却适得其反,感觉非常的痛心。可是,约翰所得到的优越性,不过是无限的夸大和虚伪的吹嘘而已。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天晚上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脚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老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宽容让你获得心灵的宁静,锱铢必较的人往往不能获得,而是失去更多。
彝陵之役时有人告发诸葛瑾里通蜀汉,孙权坚定地说:“我与诸葛子瑜,可谓神交,外人流言不能间构。”陆逊坐镇荆州抵御蜀军,孙权复刻了一枚自己的大印交给他,委任他全权处理与蜀汉交往之事。
孙权恩信属下,用人不疑,不但会给属下以更大的鼓励,也会给属下以更多的权威。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无条件地肯定会无限地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可以说,诸葛瑾与陆逊之所以能为东吴开创盛业,与孙权的充分信任是分不开的。
曾经有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的人,他的脸特别黑,明显是被太阳晒的,而且在他的脸上还遗留着战场上的痕迹,他迈着坚强稳定的步子走在库法市场上。有一个商人看到他走过自己商店的时候,想显示一下自己的搞笑本领,逗他的伙伴们笑起来,于是他就把一把垃圾扔向那个过路人,但是这个过路人并没有因此而发怒,更没有朝这边看一眼,继续迈着稳健的步伐朝前走去。当他走远以后,旁边的人对商人说:“你知道你刚才侮辱的这个人是谁吗?”
“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从这里经过,我哪有理由会认识他呢?他也只不过是路过这里的其中的一员。难道你认识这人?”
他旁边的人对他说:“你连这人都不认识,真奇怪,刚才走过去的这人就是著名的军队首领马力克·艾施图尔·纳哈尔。”
“是真的吗?他是马力克·艾施图尔·纳哈尔?就是那个不但敌人听到他的声音就四肢发抖,连狮子见到他都会胆战心惊的马力克吗?”
那个人说:“对,正是他。”
此时,那个商人吃惊地说:“哎呀!我真该死,我竟做了这样的傻事,等到他回去以后肯定会下令严厉地惩罚我,我赶紧去追他,向他求救,求他饶了我这一回。”
那个商人说完以后就朝着马力克走去的方向追去,但是,事情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马力克并没朝家中走去,而是拐进了清真寺,这个商人便跟着他进了清真寺。商人见他在礼拜,等他礼拜完之后,商人走到他跟前低着头说道:“对不起,我是刚才对你不礼貌的那个人。”
然而,马力克却对那个商人说:“向真主发誓,原先我是不来清真寺的,但是在我看到你太无知太迷误,无缘无故地伤害过路人,正是为了你我才来这里的,我为你而痛心。所以我来清真寺,想要祈求真主让他引导你走正道,我并没有像你猜测的那样想严惩你。”
只有宽容的人才会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在面对困难,或是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们能够遇难不惊,头脑冷静,凡事都以大局为重。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
4.把诚信作为你的人生资本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诚信当作自己的人生资本,因为一个人一旦没了诚信,他以后的人生会遭遇很大的阻力。
宋濂是明朝人,他知识渊博,特别的讲信用。
宋濂从小喜爱读书,但是他家里特别穷,上不起学,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因此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着这书看呢。”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书看,到了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问题,双方事先约好了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了鹅毛大雪,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么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天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失约,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中国人特别崇尚,而“信、智、勇”更是人自立于社会的三个条件。诚信是摆在第一位的。“信”是一个会意字,“人、言”合体。《说文解字》把信和诚互为解释;信即诚,诚即信。古时候的信息交流没有别的方式,只能凭人带个口信,而传递口信之人必须以实相告,这就是诚或信的本义。“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这是中国人与他人、与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立身处世之本。
在深圳,有一个从农村来的妇女,她并没有什么文化,刚来深圳的时候是给别人当保姆,后来就自己在大街上摆小摊儿,卖一个胶卷赚一角钱。她认定了这个死理,一个胶卷永远只赚一角,结果她的生意越做越大,现在她开了一家摄影器材店,还是一个胶卷赚一角;市场上一个柯达胶卷卖23元,她卖16元1角,批发量大得惊人,深圳搞摄影的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她。外地人的钱包丢在她那儿了,她花了很多长途电话费才找到失主;有时候算错了账多收了别人的钱,她会像热锅上的蚂蚁赶紧找到人家把钱还给别人。听起来就像活雷锋一样,可是正因为如此,她赚的钱多得不得了,在深圳,再牛气的摄影商,也会乖乖地去她那儿拿货的。
这些事情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一个没有文化的半文盲妇女在一个人精成堆的地方,竟然能够打败众多的竞争对手。然而,稍加思索,就会感觉事出有因,这肯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她赢在诚实,赢在信誉。
以诚待人,是成大事者的基本做人准则。做人做事,都要讲“诚信”二字,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在事业上用这种习惯来工作,方可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古代有个叫卓恕的人,为人十分守信用。他曾从建业回上虞老家,临走的时候与师傅诸葛恪约定,某日再来拜会。到了那天,诸葛设宴专等。赴宴的人都认为从上虞到建业相距千里,路途之中很难说不会遇到风波之险,怎能如期。可是,“须臾恕至,一座皆惊”。由此看来,诚是一个人的根本,待人以诚,就是信义为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能化万物,也就是所谓的“诚则灵”,这正说明了诚的重要性。相反,心不诚则不灵,行则不通,事则不成。一个心灵丑恶、为人虚伪的人根本无法取得人们对他的信任。荀子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智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明人朱舜水说得更直接:“修身处世,一诚之外便无余事。故日:‘君子诚之为贵。’自天子至庶人,未有舍诚而能行事也;今人奈何欺世盗名矜得计哉?”所以,诚是人之所守,事之所本。只有保证诚信的人,才能被他人信任。
对于当前普遍存在的诚信问题,孔子也早有进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要是不讲信用,不知他怎样立身社会。无论你是做管理的还是做生意的,或者是平时做人,不要忘了,诚信是无形资本。
5.关爱他人
关爱他人,赢得人心
吉拉德是美国公认的销售专家,他独创的一种有节奏、有频率的促销法为商界所称道,现在已被世界500强的许多公司所采用。他在推销汽车的过程中,总不会忘记细致地问清楚用户的联系地址。人尚未出门,“感谢惠顾”的感谢卡片便送到了对方手里。
凡是自己认识的人,吉拉德都将其视为潜在的客户。他每年要给他们寄去12封信函,传送着一个销售员的一片关爱。每一次均以不同的设计、色彩和形式投递,信封上不出现与他的行业相关的名称,信函里看不到“请买我的汽车吧”这样的话。据统计,他每月要寄出1.5万封这种信函。
在一月份的信函上,出现在客户面前的为喜庆气氛的图案,“恭贺新禧”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落款是“雪弗兰轿车乔伊·吉拉德上”,不提买卖之事,也无其他多余的话。
二月份通过信函向客户说上一句“请您享受快乐的情人节”,浓浓亲情,跃然纸上,令人感动。
“祝您圣巴特利库节快乐!”写在三月份的信函上,让爱尔兰人怦然心动。或许收件人来自波兰、捷克或别的国家,但这无关紧要,关键是吉拉德不忘向他们表示祝愿,时刻将他们记挂在心头。
接下来的有四月、五月、六月……习惯成自然,每当新的一个月开始时,不少客户往往会对夫人这样问道:“收到吉拉德寄来的信函了吗?”当然,得到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这样一来,吉拉德的名字一年当中有12次机会在愉悦的气氛里走进成千上万的家庭。客户出于感激之情,在打算买汽车时,往往第一个想到的是吉拉德。即使第二次购车,还是去找他。
吉拉德深知得人心者得市场,懂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次性消费的顾客,而且每一个顾客都是人际关系网中的一个点,都有一个关系群。只要充分利用每一次机会,赢得顾客的心,就一定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相互关爱的两兄弟
有一则感人肺腑的故事:古代有两位农夫兄弟,共同耕种一块土地,粮食丰收后各自分取一半儿。当时,做哥哥的已成婚有子,可弟弟还没有成家,一天晚上,弟弟在想:哥哥结婚有了孩子,家庭负担重,他应该多接济哥哥一些粮食,于是他起身把自己的一些粮食挪到他哥哥的仓库里;在同一个晚上哥哥却在想:我已经有家,现在有媳妇关心我,将来有孩子照顾我,而弟弟还是单身,他应该为今后多存一些粮食,为此他起床把许多粮食挪到了弟弟的仓库里。在第二天早上他们发现,自己的粮食都没有减少。于是到了第二天晚上他们也同样这样做了,第三天晚上也是一样,就在第四天晚上,他们却碰了面,这时他们才发现,他们彼此在对方的心中是多么的重要,关爱之情是多么的深沉。
开锁的钥匙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用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关怀,才能把自己变成一只细腻的钥匙,进入别人的心中,了解别人。
其实社会应该多一点相互的关爱,少一点彼此的仇恨。为什么会有恨呢?根本的原因是眼界狭窄,关爱自己太多,关爱别人太少!自己生活富裕自己知道,别人羡慕仅此而已!看看陈嘉庚捐助建立“集美”的做法你就知道,真正的快乐幸福是什么?是天下人都幸福快乐!关爱他人吧!从你的身边做起!
大连市公交汽车联运公司702路422号双层巴士司机黄志全,在行车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强忍着自己的痛苦,做了三件事:
——把巴士缓缓地靠向路边,并用最后的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
——把汽控车门打开,让乘客依次安全地下了车;
——将发动机熄灭了,确保了巴士和乘客的安全。
黄志全极其艰难地做完了这三件事,然后才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
就这样,一名普通而平凡的公交司机,在自己生命最后一分钟里所做的也许并不惊天动地的三件事,却让现场许多人哭了。至今,人们都记住了黄志全的名字。
2005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联合国人道救援事务负责人扬·英格兰在随后不久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国际社会对海啸灾区的捐款空前踊跃,承诺捐助额不断上升,总计:政府捐助69.051亿万美元,民间捐助44.661亿万美元。大大超过了联合国在2004年收到的人道援助总额。贫穷的非洲国家向灾区表示慰问并援助;富有的瑞典、挪威两国人民,为受灾国踊跃捐款。仅民间给海啸受灾国的捐款已经超过4亿瑞典克朗。从国王、首相到企业和私人都积极投入到捐款救助中,媒体更是进行全方位宣传。与民间的热情捐助相呼应,瑞典政府也捐助了5.36亿瑞典克朗。挪威各界的民间捐款也超过了2亿挪威克朗。挪威政府此前已经向灾区捐款1亿挪威克朗。为什么世界多数国家、不同民族都伸出关爱之手?其实这是世界上不同肤色人们心底发出生命挽起生命的呐喊!爱是人类的本性,关爱他人就是关爱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他人就会真诚地关爱我们。而且,关爱他人的人必定会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心胸开阔;反之则会自我封闭、冷酷无情、自私自利。让我们每人都献出一份爱心,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充满友爱吧。
6.用真诚感动他人
真诚是相互的
首先,要认识到建立真诚心态的作用及意义。“诚能动人,至诚可以胜天。”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知道了真诚的作用。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就是典型一例。诸葛亮被刘备的真诚所感动,鞠躬尽瘁,为辅佐刘备成就大业付出了一生的心血。诸葛亮之所以如此,是刘备真诚所致。大事如此,小事也不例外。宋太祖有一次出兵打仗接纳了许多降兵,降兵怀疑宋太祖不能善待他们,宋太祖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便从中挑选了一些勇士作为自己的近卫军,环绕在自己的营盘周围安然而睡,结果降兵大为感动,成为一支劲旅。可见你对别人真诚,别人也会竭诚待你。
在为人处世中,忠诚的心态,好比一个水源,水源清,水流则清。即你对别人真诚,别人对你也就真诚,在这方面唐太宗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有一位臣子向唐太宗上奏:“君王应远离佞臣。”唐太宗觉得奇怪,于是问:“谁是佞臣?”臣子回答:“臣并没有说是谁,但是有辨别的方法可以供陛下参考。陛下可以在群臣面前装出很生气的样子,来试一试群臣,要是能够始终遵守道理,不屈服于陛下的就是刚直之臣;如果害怕陛下盛怒,而违背自己的心愿,心不甘情不愿地遵从陛下,就可以说是佞臣。”但是唐太宗并不采纳他的意见,说:“水源清澈时,水流也会清澈。为君之人,做出欺骗的行为,又如何要求臣子正直呢?朕只是诚心诚意地想治理好天下而已。”唐太宗的意思十分明白,上任诚,下用情,这好比水一样,水源清,水流也清。此道理也适用于同事之间,在为人处世中,你对别人真诚,别人也就对你真诚。
其次,是如何做到真诚的问题。所谓真诚,不是花言巧语,也不是做表面文章。若内心不诚,话说得再好听也不会有好的效果,相反还会引起别人的反感。若内心真诚,表现于外的反而不那么重要了,即使拙于表达,拙于表情,仍无损你内心的诚;或者因为拙的关系,反而衬托出你的朴,诚而且朴,效力更大。
北宋大词人晏殊还没有成年时参加殿试。他看过试题,说:“我十天前已经做过这个题目,而且文章草稿还保存着,请皇上换别的题目吧。”宋真宗非常喜欢晏殊的这种诚实。
有一年,宋真宗允许臣僚们挑选旅游胜地举行宴会。各级官员都踊跃参加,连市楼酒店也都设置帷帐以供宴会和旅行住宿需要。晏殊这时手头拮据,没钱出游,便留居家中与兄弟读书论理。这天,宋真宗挑选辅佐太子的官职,出人意料地在百官中选任晏殊。宰相问真宗用意,真宗解释说:“我听说各级官员,无不游山玩水,大吃大喝,通宵达旦,歌舞不绝,唯有晏殊闭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谦厚,正可担当辅佐太子的重任。”晏殊听说后,便老老实实地向真宗说:“我并不是不喜欢游乐吃喝,只是因为我现在没钱。如果有钱,这些游宴我也会参加的。”宋真宗越发佩服晏殊的诚实,又因为晏殊懂得为臣之道,便越来越受到真宗的重用,到宋仁宗时,晏殊被任命为宰相。
只有真诚,才能感动他人,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朋友,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想获得知己,就必须以真诚待人。真诚能够感动一个人,虽说是老话,但其效力的宏大,从古至今,颇少例外。
在为人处世中,最忌讳的是欺骗,一旦别人对你有所提防或有所怀疑,你想真诚待人,别人也许认为是一种虚伪。所以,无诚不信,无信不诚,你要诚,先要修信,修乃能立信,立信乃能行诚。因此,人在社会中,不要有欺骗行为,否则你的为人处世将不受欢迎。
也许有人说,我真诚待人,但却得不到真诚的回报,由此便对真诚产生了怀疑。其实不必怀疑,诚是肯定有效的,不会有什么例外,若发生例外,也只是你诚的力量太弱,还不足以打动对方的心罢了,这叫诚之未至,你应该增加你的诚,直到足以打动别人的心为止,任何事都要“反求诸己”,不必“求之于人”,这是用真诚感动他人的唯一原则。
以诚待人,相约成功
曾有报道说,香港巨商曾宪梓在发迹前,有一次背着领带到一家外国人的服装店推销。服装店老板打量了一下曾宪梓当时的寒酸相后,毫不客气地让曾宪梓马上离开店铺。曾宪梓回到家后,认真地反思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穿好笔挺的西服,仔细地“包装”了一下后,又来到了那家服装店。进门后他就很有礼貌很恭敬地对那个老板说:“对不起,昨天冒犯了您,请原谅。今天能不能给个面子,赏光一起吃早茶?”两人来到一家茶馆,边喝茶,边聊天,越谈越来劲儿,越谈越投机。喝完茶后,老板问曾宪梓:“领带呢?”曾宪梓却坦诚地回答说:“今天是专门来登门道歉的,不谈生意。”老板大吃一惊后,终于被他的真诚感动了,从此以后,这家服装店的老板和曾宪梓居然成了最好的朋友。两个人推心置腹真诚合作,促进了“金利来”事业的大发展。
无独有偶,1995年12月,在美国麻州东部劳伦斯镇,有一座具有90年历史的纺织厂发生了火灾,一夜之间这家工厂付之一炬。当时正值圣诞节前夕,全厂3000名员工面临着一场被解雇的风暴。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纺织公司董事长亚伦·傅斯亭却宣布下个月全公司员工继续发月薪,并宣布要重建厂房。3000名员工正发愁该如何过节时,听到这消息后都欢呼雀跃。而更让员工大喜过望的是,圣诞节刚过,这位董事长再次宣布续薪一个月。这回惊喜得员工们都“傻”了。当1月过去,2月来临,董事长又出乎人们意料地第三次宣布再支付全体员工薪酬一个月,这次员工们不是“傻”了,而是禁不住潸然泪下。当时,许多企业家闻此消息对亚伦·傅斯亭这种做法不以为然,批评他太感情用事,缺乏商业精神,然而,亚伦·傅斯亭却说:我视员工为“资产”,而不是一项“开支”。很快,在亚伦·傅斯亭的指挥下,员工们在临时搭建的厂房中,发动起重新购置的机器,员工们昼夜不停地卖力气干活,恨不得一天工作25小时。半年之后,公司便重新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厂房,效益大增。
在当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经营者只有与人为善,真诚待人,以人为本,才能稳操胜券,雄踞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7.嫉妒乃做人之大忌
《圣经》里有这样一句话:“嫉妒是骨中的朽乱。”意思是说一个人若是陷入嫉妒之中,就从根本上、从骨子里坏了,病入膏肓,无药可医。可是嫉妒又是人的天性,没有哪一个人敢说自己从来没有嫉妒过。我们没有得到的,有人得到了;我们想得到的,有人得到了;我们非常想得到的,却归了别人,那么嫉妒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只是有的人嫉妒不过是心理活动罢了,表面上仍然是谦谦君子,有道是心中千万波澜,脸上、行动上不见分毫。这也就算是君子了。怕就怕的是心中妒火在烧,烧毁了心智,烧乱了手脚,酿出大祸,是别人的祸也成了自己的祸,常言所说的鱼死网破大抵就是这样的结局。人类第一对亲兄弟就活生生上演了这样一幕悲剧。据圣经记载,亚当的大儿子该隐就是在祭祀的事上因嫉妒弟弟的受宠而活活将亲生弟弟用锄头打死,末了还将弟弟的尸体掩埋以期掩盖罪行。
所以说,嫉妒是做人的大忌,一旦你任嫉妒在你心中疯长,最终害的还是你自己。
嫉妒,是心灵的地狱,会让你经受灵魂的煎熬
有一个人,非常嫉妒他的邻居,他的邻居越是高兴,他越是不高兴;他邻居的生活过得越好,他越是不痛快;每天都盼望他的邻居倒霉,或盼望邻居家着火,或盼望邻居得什么不治之症,或盼望下雨天雷能窜进邻居家,劈死一两个人,或盼望邻居的儿子夭折……然而每当他看到邻居时,邻居总是活得好好的,并且微笑着和他打招呼,这时他的心里就更加不痛快,恨不得给邻居的院里扔包炸药,把邻居炸死,但又怕偿还人命。就这样,他每天折磨自己,身体日渐消瘦,心中就像堵了一块石头,吃不下也睡不着。
终于有一天他决定给他的邻居制造点晦气,这天晚上他在花圈店里买了一个花圈,偷偷地给邻居家送去。当他走到邻居家门口时,听到里面有人在哭,此时邻居正好从屋里走出来,看到他送来一个花圈,忙说:“这么快就过来了,谢谢!谢谢!”原来邻居的父亲刚刚去世。这人顿觉无趣,“嗯”了两声,便走了出来。
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就是出于嫉妒,把自己置于一种心灵的地狱之中,折磨自己。但折磨来折磨去,却一无所得。
嫉妒是心灵的地狱。嫉妒的人总是拿别人的优点来折磨自己。别人年轻他嫉妒,别人长相好他嫉妒,别人身材高他嫉妒,别人风度潇洒他嫉妒,别人有才学他嫉妒,别人富有他嫉妒,别人的妻子漂亮他嫉妒,别人学历高他嫉妒……德国有一句谚语:“好嫉妒的人会因为邻居的身体发福而越发憔悴。”所以,好嫉妒的人总是40岁的脸上就写满50岁的沧桑。
好嫉妒的人往往自大。因为自大,想高人一等,所以就容不下比他强的人。看到周围的人有超过自己之处,要么设法去贬低,要么设置陷阱去坑害对方。
好嫉妒的人必然自私,自私的人必然嫉妒。嫉妒和自私犹如孪生兄弟。法国作家拉罗会弗科就曾说过:“嫉妒是万恶之源,怀有嫉妒心的人不会有丝毫同情”,“嫉妒者爱己胜于爱人”。因为嫉妒,他不希望别人比自己优越;因为自私,他总是想剥夺别人的优越。好嫉妒的人从来不为别人说好话。嫉妒的人,因为容不下别人的长处,所以他就通过说别人的坏话来寻求一种心理的满足。好嫉妒的人没有朋友,因为他容不下别人的长处,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长处,所以他就把所有的人视作自己的敌人,以冷漠的目光注视别人。
嫉妒害己又害人。从自身来讲,嫉妒伤身,嫉妒使人把时光用在阻碍和限制别人身上,而不是潜心于自我的开发。就他人而言,嫉妒者的流言、恶语、陷害、阻挠、拆台、造谣等,往往对被嫉妒者造成恶劣的后果。在中国古代,庞涓嫉妒孙膑、李斯嫉妒韩非子、潘仁美嫉妒杨令公等,都是以害人开始,以害己结束。
总而言之,嫉妒不仅折磨本人,也危害被嫉妒的人。中国古代有副对联,叫做“欲无后悔须律己,各有前程莫妒人”。希望好嫉妒的人经常诵读此联,不断地反省自己,改善自己的品性。
嫉妒,阻碍你人生前进的步伐
每个人都有好胜之心,它能使人更加努力,促进我们进步。不过,当好胜之心被畸形发展后就成了嫉妒之心。它是一种心理病态,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所以说:“嫉妒是前进的绊脚石”。
历史上,有许多人才都失于嫉妒之上。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想方设法地陷害他,两人最后在战场上争斗,庞涓最终败于孙膑手下,自己也拔刀自刎;《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也因嫉妒诸葛亮而吐血身亡,死前还说:“既生瑜,何生亮?”可以说庞涓、周瑜两人都是难得的人才,都因嫉妒而死,实在不值得。
为他人的成功而高兴,甚至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我国著名教授华罗庚,有一次收到一位中学教师的来信,信中指出了华罗庚的一部名著中的一处错误,华罗庚丝毫没有感到不快,反而高兴地请来了此人,向他请教,这个人就是陈景润。华罗庚的这种高尚精神,一时被人们称颂。
当一个人的嫉妒之心产生后,想的是如何拖住别人或掩盖别人的才华,到头来不仅自己一事无成,还有可能害了别人,真是害人又害己。巴尔扎克说过:“嫉妒的本质就是愚蠢和蛮不讲理的。”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当别人的成就超越自己时,应有华罗庚那样的胸怀,虚心请教,不断完善,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之人,而不应像庞涓、周瑜那样心胸狭窄,嫉妒他人,哀叹人生,这样只能自毁前程。
嫉妒可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我们要摒弃嫉妒心理,不要让嫉妒左右我们的情绪,不要让嫉妒扰乱我们的生活。以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去看待别人,我们的生活就会收获更多的快乐。
8.不戴有色眼镜看人
智子疑邻
《韩非子》里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春秋时宋国有一个富人,有一天,大雨淋坏了他家的墙,他儿子说:“如果不把墙修好,那么肯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老人也这么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的儿子很聪明,而怀疑失窃的东西是邻居家的那位老人偷的。这个故事就叫智子疑邻。
毫无疑问,故事中的这个富人在戴着有色眼镜看自己的邻居。同样的话语,自己的儿子说出来就是有先见之明,邻居说出来就怀疑人家偷了他的东西。
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小王是做业务的,一天,他同一位做业务非常出色的朋友聊天,不自觉中聊到这位朋友有一次去逛鞋店的经历。
这位朋友向小王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因为自己本身相貌平平,可以说不算太对不起人已经不错了,加上那天穿着又十分随便,在不自觉中竟然走进一家名牌鞋专卖店。店内只有两位女店员,其中一位一见到自己这身穿着,眼神中就露出鄙夷和轻视的神情,不屑一顾,实在让人心寒。朋友讲到此处不免有些动情,激愤地提声感慨道,原本那天真没有打算买鞋的,但就是气不过那女的轻视的眼神,所以当时就决定要买一双鞋,而且要买一双最好的,但就不做那女的生意。因为你知道她们是靠销售业绩拿提成工资的,所以我故意将另外那位店员叫过来帮我试鞋,这位店员态度十分好,我选了一双鞋试了一下觉得可以马上掏钱买了下来。等女孩将鞋包好我走出门那会儿,我回头望了一眼那位戴有色眼镜看我的女孩,只见她羞愧得有点无地自容,显得十分难堪的样子。
听完朋友的讲述,小王马上联想起自己现在所做的业务,其间有过好多失败的例子,现在一想起来,小王才明白原来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我们在选择每一个客户时,都无形中增添了自己对别人的偏见,也许因为长相,又或者是因为穿着打扮,甚至有可能是因为一个异样的眼神,等等。从而就会以自己的眼光去选择客户,而将其他人拒之门外。长期如此自然对公司无益,对自己也没好处,所以是不可取的。
做业务如此,为人处世也是如此。社会上种种不公平现象,比比皆是。人与人本是平等的,所以就应该互相理解、尊重、信任与关爱。那样这世界不就会变得更美好了吗!我们只须用一种客观平常的眼光去看别人,去对待别人就可以了。
摘掉有色眼镜,换上信任和宽容
一个劳改犯人在外出劳动时,捡到了1000元钱,不假思索地交给了狱警。可是狱警却轻蔑地对他说:“你别来这一套,用自己的钱变着花样贿赂我,想换资本减刑,你们这号人就是不老实!”
囚犯万念俱灰,心想这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相信他了,晚上,他越狱了。
亡命途中,他大肆抢劫钱财,准备外逃,在抢得足够的钱财后,他乘上开往边境的火车。火车上很挤,他只好站在厕所旁边。这时,一位十分漂亮的姑娘走进厕所,关门时却发现门扣坏了。她走出来,轻声对他说:“先生,你能为我把门吗?”
他一愣,看着姑娘纯洁无邪的眼神,点点头。姑娘红着脸进了厕所。而他像一位忠诚的卫士一样,严严把守着门。
在这一刹那间,他突然改变了继续逃亡的主意。火车一停,他便下车到车站派出所投案自首了。
这是一个我听来的故事,但我相信它是真的,因为这世界上,信任是一种弥足珍贵的东西,没有人能够用金钱买得到,也没有人可用利诱和武力争取得到,它来自于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是活在灵魂里的清泉,可以挽救灵魂,让心灵充满纯洁和自信。
信任是架设在人心中的桥梁,是沟通心灵的纽带,是震荡情感之波的琴弦,警察对犯人的不信任,使得犯人万念俱灰,自暴自弃,最终越狱逃跑;一位姑娘对犯人的信任,却让人良知顿回,幡然醒悟,决心认罪。信任的力量是多么巨大啊!它可以在别人心中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哪怕对方是个十恶不赦的歹徒。善良的人们,请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别人,对别人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宽容,我们的世界不是会更美好吗?
9.以和为贵,互留台阶,互留面子
我们常见一些人在生活或学习中,因芝麻丁点儿小事而口沫横飞,大动肝火。但也有一些人,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襟怀坦荡,因为他们恃着“以和为贵”的处事态度。
战国时期的蔺相如,为了社稷之安,三让廉颇,终使廉颇心悦诚服。第二次反“围剿”快结束的一天,彭老总在江西某地察看地形,叫一个挡住去路的战士让开,这个战士竟然打了他两拳。彭老总未加理会,匆匆走了。事后,传令兵捆来那个战士让彭老总处理,他却说:“谁叫你们这样干的?小事情,快放他回去!”……
纵览古今,凡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不襟怀坦荡,度量恢弘,抱着“以和为贵”的处事态度。而度量狭小者,不仅于他人没有好处,就是于自己也是没有好处的。像庞涓那样嫉贤妒能的小肚鸡肠者,最终兵败马陵道,贻笑天下。
处事以和为贵的人,必有广阔的胸怀。俗语说:“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为人有宽阔的胸襟,恢弘的度量,才能赢得友谊,增进团结。也只有胸怀宽广的人,才能解人之难,使人乐于信任亲近。而胸襟狭窄者则会嫉人之才,妒人之能,讽人之缺,讥人之误,因而在他周围便会产生一种无形的排挤力,使人对之避而远之。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处事以和为贵?怎样才能造就博大的胸怀呢?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同万仞无欲则刚。”我们应该做到“有容”、“无欲”,像大海那样笑纳百川,像高山那样巍巍矗立,刚正不阿。当然,度量的锻炼,并非一日之功,还要靠长期的修养。
需要说明的是,以和为贵并不是意味着不分是非曲直,遇事视若无睹,麻木不仁,不讲原则。我们坚持以和为贵,对民族国家,利于和平;对社会学校,利于和谐;对个人、家庭、朋友,利于和气。
法国著名诗人雨果认为:“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时代呼唤我们,呼唤博大的度量,呼唤宽阔的胸怀!
北风吹袭路人,只会使人更紧紧地裹住衣服,而温暖的阳光,却使人愿意解开厚重的大衣。当我们要打开人们的心房时,一颗宽阔而真挚的心,是最有效的工具。
让我们都以和为贵吧!
得饶人处且饶人
一女子在行路中吐了口痰,因风的作用把痰刮到一个小伙子的裤子上了,该女子看到后慌忙道歉,并从包里掏出面巾纸要擦去小伙子裤上的痰,但小伙子恼怒地不肯让她擦去痰,并声言:“你给我舔去!”女子再三赔礼“对不起!对不起!让我给你擦去好吗?”但他执意不让她擦,就是让她给舔,这样争执下去,街上围着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有的跟着起哄打哨闹着、笑着,但见女子怎么“对不起”也不会使小伙子原谅,非让她舔去不可。最后惹得女子大怒,从包里掏出一沓钱来,有一两千元,当场喊道:“大家听着,谁能把这个家伙当场摆平了,这些钱就归谁!”话音刚落,人群中闪出两个健壮的男人,对着那不依不饶的小伙子就是一阵拳脚,但看他被踢翻在地不知东南西北,等站起来找那女子时,那女子和打他的人早已无影无踪……
不给别人留台阶,最后自己也会没有台阶可下。所以,做人要得饶人处且饶人,给人留个台阶,也是给你自己留条退路。
人不讲理,是一个缺点;人硬讲理,是一个盲点。理直气“和”远比理直气“壮”更能说服和改变他人。
一位高僧受邀参加素宴,席间,发现在满桌精致的素食中,有一盘菜里竟然有一块猪肉,高僧的随从徒弟故意用筷子把肉翻出来,打算让主人看到,没想到高僧却立刻用自己的筷子把肉掩盖起来。一会儿,徒弟又把猪肉翻出来,高僧再度把肉遮盖起来,并在徒弟的耳畔轻声说:“如果你再把肉翻出来,我就把它吃掉!”徒弟听到后才再也不敢把肉翻出来。
宴后高僧辞别了主人。归途中,徒弟不解地问:“师傅,刚才那厨子明明知道我们不吃荤的,为什么把猪肉放到素菜中?徒弟只是要让主人知道,处罚处罚他。”
高僧说:“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无论是有心还是无心。如果让主人看到了菜中的猪肉,盛怒之下他很有可能当众处罚厨师,甚至会把厨师辞退,这都不是我愿意看到的,所以我宁愿把肉吃下去。”待人处事固然要“得理”,但绝对不可以“不饶人”。留一点余地给得罪你的人,不但不会吃亏,反而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动。每个人的价值观、生活背景都不同,因此生活中出现分歧在所难免。大部分人一旦身陷斗争的漩涡,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来。一方面为了面子,一方面为了利益,因此一得了“理”便不饶人,非逼得对方鸣金收兵或投降不可。然而,“得理不饶人”虽然让你吹响了胜利的号角,但这却也是下一次争斗的前奏。因为对方虽然“战败”了,但为了面子或利益他自然也要“讨”回来。
在日常生活中,切记:留一点余地给得罪你的人,给对方一个台阶下,少讲两句,得理饶人。否则,不但消灭不了眼前的这个“敌人”,还会让身边更多的朋友疏远你。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放对方一条生路,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为对方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这样做并不是很难,而且如果能做到,还能给自己带来很多好处。如果你得理不饶人,让对方走投无路,就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不择手段,不顾后果,这将对你自己造成伤害。放他一条生路,他便不会对你造成伤害。即使在别人理亏时,你在理已明了的情况下,放他一条生路,他也会心存感激,就算不如此,也不太可能与你为敌。这是人的本性。况且,这个世界本来就很小,变化却很大,若哪一天两人再度狭路相逢,届时若他势强而你势弱,你想他会怎么对待你呢?得理饶人,也是为自己留条后路。
凡事别太计较,给人留个面子
有一次有人穿了一件新的白衬衫,旁边的人为了抢一个座,溅到他身上几个油点,那个人连句道歉的话也没说,他旁边的同事倒说“把菜汤弄人家身上了,也不道歉”。这个人刚要横眉立目,身边的同事低声却对他说,已经这样了,就给人家个面子。唉,是呀,已经如此了,为什么不给人家个面子?
给人留足面子,在你没有准备的时候,在突然事件发生的时候,你能想到为对方留个面子吗?毕竟,径路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减三分让人尝。
以和为贵,这个世界就会少一些纷争,多一些安宁;以和为贵,给别人留个面子,给别人留个台阶,其实也是给自己留条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