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大学生一定要做的100件事
55178500000004

第4章 上课是一门学问

上课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上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我们成绩的好坏和专业能力,甚至直接关系到毕业证书的获取。对待上课不可以有半点马虎,找到上课的窍门会对我们的学习大有帮助。上课本身也是一门学问,而且学问还不小。

古时候有一个恶婆婆,她经常无故刁难自己的儿媳妇,例如:三更半夜叫醒儿媳妇,并且递给她一个篮子,让她把里面的豆子拣出来,不然不许睡觉。篮子里装的是黄豆,里面还掺杂许多沙子,如果一颗颗地拣出来,不要说今晚不能睡觉,只怕明晚还得拣豆子。可是不到半小时,儿媳妇就安心地上床睡觉了。

原来,儿媳妇把豆子与沙子放在锅里一起炒熟,然后放入水里,熟的豆子全部浮在水面,沙子全部沉了下去,还把豆子洗得干干净净。

找到窍门,自然简单,上课同样如此。

只要我们可以找到某件事的窍门,就可以把困难的事情容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成效更快、更明显。单从学习上说,努力固然重要,如果努力加上诀窍,一定可以让我们学习得更轻松、更有效,少走不少弯路,上课就是学习当中最重要的环节。

不要担心,教授绝不会让我们把沙子中的黄豆拣出来,更不会逼我们几天几夜不睡觉。

不过,上课既然是一门学问,就会给我们出难题。找到窍门,可以让我们喜欢上课,轻松掌握教授所教的知识要点,让记忆更牢固,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如果找不到上课的窍门,只知道硬来,只会让我们心烦,无法及时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久而久之还会害怕上课,不管多刻苦,只怕也没有什么成效。除了努力、坚持、自信以外,掌握上课这门学问也是至关重要。

上课这门学问,它包含三大要点:一是如何上课,二是如何选课,三是如何考试。

寻找它们的小窍门,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找对方法,找到快捷方式,掌握其中要点,灵活运用,就可以让我们的学习更有自信,兴趣更浓厚,轻松取得优异的成绩。

向学长请教选课经验

上大学之前,学生都是在学校的规定下,按照课表上课。可是上大学以后,情况就完全变了,不但要自主学习,还要自己选课。

入学不久,我们就会接到一份数据——学生选课须知,也就是必修课与选修课的选择与确认。虽然上面把选课的原则、细节、条款说得清清楚楚,可是真的操作起来并不轻松。

大学里实行的是学分制度,必修课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基础知识,而选修课是可以全校选修,除了特殊规定不能选择的课以外,我们可以选择任何自己喜欢的课程,甚至包括其他科系的专业课程。在大学,我们有很大的自由去决定自己上课的行程和内容,如何有效地选课、合理地安排课程,需要我们仔细考虑。

选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参照本科系的教学计划和教授的指导,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和兴趣选择课程,同时不要忘记向学长请教选课经验。

千万不要小看学长的意见,那是经验之谈,或多或少对我们都会有所帮助。

我们自己选课,特别是在选修课的选择上,不仅要选择对自己专业有帮助的学科,还需要为自己争取学分,学分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毕业和加选的问题。选课的时候,不但要思考所选的课程,还要考虑教课的教授。

由于教授与课程的不同,有些学科仅仅是为了学分,有些学科却至关重要,有些教授可以让你轻松过关,有些教授却是严防死守。这时,学长的一些选课经验,和长时间对教授的了解就可以派上用场,听了前辈的意见,再作决定也不迟,这算敌前侦察吧!

小莉刚进大学的时候,就为选课伤透脑筋,不知道如何选,她的学姐给了一个不错的意见。学姐提醒小莉在选课方面应该量力而行,由于新生对大学各方面都十分陌生,学姐建议小莉第一学期的主要目标是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熟悉学校各方面的情况,不需要选太多课;到了第二学期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量地选课。小莉听完以后,仿佛如梦初醒,作决定也很果断。

选课的时候,不要忘记向学长取经,这对我们绝对有好处,还要注意不要让所选的学科相互冲突。

选修一些不同的课

现在,大学生上课可以用“自由”两个字来形容。不但可以选修本科系的课程,还可以选修其他科系的课程,更可以旁听任何课程。我们有这样好的学习环境,大可以选一些不同的课程,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可以给脑筋转转弯,转换思维方式。

有一个小题目很有意思:A和B可以互相转化,B在沸水中变成C,C在空气中氧化成D,D有臭鸡蛋味?A,B,C,D各是什么?

不少学者、专家冥思苦想,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演算证明,仍是不得其解,答案揭晓以后,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四种十分寻常的东西,A:鸡,B:鸡蛋,C:熟鸡蛋,D:臭鸡蛋。

如果转换一下思维方式,相信有不少人可以马上得出答案。大学四年,我们除了学好专业知识以外,经常选修一些不同的课程,也可以让自己耳目一新。

哲学是一门教会我们思考的学问,它的主要内容不在艰深难懂的哲学思想和哲学门派,而是在这些思想背后隐藏的对世界的追问和探索方法。选修几门基础的哲学课程,你会发现,原来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以外,有一群人正在随时关注我们的心灵。

天文学的研究就更广阔了,辽阔的宇宙、遥远的未来,每一颗恒星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每一片星云都包含一个不同的灿烂星空。听一听天文学的课程,它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浪漫,但是绝对比你想象的有趣和丰富。

选修一些和我们的专业毫不相关的课程,例如:哲学、天文学、文学,或是冷门的课程,可以给我们不一样的新鲜感觉。这些课程,不但可以扩大我们的认知范围,更可以活跃我们的思维,转换思考方式,让我们跳脱日常知识结构所带来的盲目和偏见看法,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与惊奇。

聆听客座、讲座

大学是学术交流的圣地,每所大学隔一段时间就会举行一次客座或讲座,主讲人大多是一些优秀人士,有作家、学者、企业家、政界要人……

他们走在社会的最前端,得到众人的认可,这些人为了踏上这条成功之路,付出比平常人更多的努力与艰辛,经过许多的磨难,才有今天的成就,对人生自有一番见解,对成功与失败也有一套理论与心得。我们时常聆听客座、讲座,一定会受到不少启发与激励。

也许有些讲座枯燥无味,但是大多数的讲座却是激励人心、理念超前,对我们现在的学习与往后的工作都大有帮助。

小时候,我们都喜欢看卡通片《大力水手》,奥莉薇是一个长得像豆芽菜的女孩,与水手卜派两情相悦,却总是被大胖子从中作梗。由于大胖子的体型肥大,经常把瘦小的卜派打得落花流水。每当这时候,卜派就会拿出一罐菠菜吞下去,好像吃了兴奋剂一样,顿时力大无穷,总是可以力挽狂澜,反败为胜。

菠菜就是卜派的兴奋剂,是强心针。时常聆听客座、讲座,也可以达到强心针的效果。

我们身心疲惫,在困难面前心生胆怯、打退堂鼓的时候,聆听客座与讲座,向这些走在世界最前面的人学习和交流,可以从中获得动力,激发心中斗志,还可以尽早得知外面世界的趋势,尽早给自己定位,确定目标。

我们可以尽量聆听客座与讲座,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地聆听,最好一个月不少于三次,当做是为自己充电。

喜欢哲学的人,可以在大师的指导下,共同探讨人生、畅想人生。喜欢文学的人,可以在骚客文人的熏陶下,冥想于世界五千年。如果对政治感兴趣,聆听一场政治候选人的演讲,一定可以对现今时势了解不少。聆听艰苦创业的成功人士的演讲,你会发现一切皆有可能,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努力创造……

聆听客座、讲座,不但可以增长见识,最主要的是给自己注入活力、激发斗志,每个月打几次“强心针”,可以让我们精神百倍、百折不挠,笑着面对每一个困难。

聆听客座、讲座吧!它如一盏明灯,坚定我们的信念。

坐在教室的第一排

不少人上课,喜欢坐在教室的“死角”,也就是离黑板远,不容易引起教授注意的地方,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教授找自己麻烦(例如:提问),这种做法真的很不明智。我们上大学的目的是学习,并不是享乐混日子,我们不仅不要躲避教授,而且最好“自找麻烦”,让教授记住我们。

上课的时候,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帮教授作课前准备,不懂的就问教授,这样可以让教授记住我们,并且经常向我们提问。

有一个年轻人一直怀才不遇,对社会感到非常失望,痛苦绝望之下,他来到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时,正好有一个老人经过,问他为何做如此的举动?年轻人抱怨没有人欣赏并且重用自己。老人听完以后,从脚下的沙滩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一眼,就把沙子扔在地上,请年轻人捡起来。

年轻人觉得这个老人不可理喻,根本不可能捡起刚才的沙子。老人又从口袋里拿出一颗珍珠扔了下去,问年轻人是否可以捡起来,这当然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是啊!每个人都像一粒沙子一样平凡,而不是价值连城的珍珠,只有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才可以得到众人的认可。我们都希望四年以后,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一颗闪亮的珍珠。为了更加主动学习,更容易和教授交流,上课的时候坐在第一排吧!这是引起教授注意我们的最好办法。

在大学,每位教授的学生成千上万,根本不可能记住每一个学生。坐在教室第一排,可以让我们更集中精神听课,这是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如此,教授经常对我们提问,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同时,不懂的地方可以多向教授请教。

坐在教室第一排,让教授记住我们、关心我们。如果有什么助教工作或是推荐机会,教授第一个想到的会是坐在第一排的学生,而不是躲在角落里的学生,因为教授对第一排的学生印象深刻。

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成绩好的学生都喜欢坐在第一排,因为教授注意我们的时候,我们会更努力学习,这无形中给了我们一个督促。

如果你是喜欢坐在教室角落的学生,请试着坐在教室第一排吧!教授是我们一生都值得尊敬的人,帮助教授做课前准备工作,例如擦黑板、传递试卷,只是举手之劳,让教授记住我们、向我们提问,对我们的学习和以后的发展,都会有一定的好处,否则我们有可能会失去一个难得的机会。

不要忘记,上课坐在第一排,坐在教授容易记住我们的位置吧!

旁听研究生的课程

许多人毕业的时候,都有过疑虑:一条就业之路,一条升学之路,要选择哪一条,总是犹豫不决。也有许多人坚定自己的升学之路,如果是这样,我们可以去旁听研究生的课程,让自己对读研究生多一些了解。

虽然我们不能选修研究生的课程,但是有些课程是可以旁听的,这也算是敌前侦察,不要小看它的作用。了解一件事,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不必要的畏惧,让我们的选择更明确。

有一条河,河边住着两只猴子,调皮的小猴子和妈妈。春末时分,河对岸的桃树结满桃子,小猴子馋得连做梦也在吃桃子。来到河边,小猴子上蹿下跳,就是不敢下水,因为它从来没有下过水,不知道水的深浅。

就在这个时候,猴妈妈来了,小猴子想请妈妈过河摘桃子,猴妈妈摇着头说:“不亲自试一下,怎么知道水的深浅,怎么吃到桃子!”

小猴子听了妈妈的话,真的跑到水中,发现水的确很深,不过,小猴子却发现隐藏在水下的大石头,顺利地过了河,吃到了新鲜的桃子。

想了解一件事情,需要我们亲自出马。我们最好尽早决定自己是否考研究生,如果仍然有顾虑或是下定决心要读研究生,都可以去旁听研究生的课程,让自己融入其中,对此多一些了解。可以提早放弃,或是更坚定自己考研的决心,让自己更专心、更投入。

旁听研究生的课程,可以让我们认识不少学长,也可以和研究生、教授搞好关系,看看研究生的课程到底在上什么。如果有什么困惑,可以向学长或教授请教,顺便向学长们取经,如何才可以更轻松地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或研究所。如果我们可以和他们打成一片,说不定还有机会参与到研究生的课程之中。

不少理科研究生的主要课程以实验和写论文为主,这给旁听带来不少困难,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虽然只能给学长帮忙,给教授打杂,也可以趁此机会了解不少东西。

不管是何种情况,如果我们决定自己的升学之路,去旁听研究生的课程会受益不少的。如何去旁听,就要靠我们自己的聪明才智,按照当时情况,见招拆招。

衣着整齐,不要迟到

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验:上课铃声已经响起,才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教室,偷偷地从后门溜进来,可惜仍然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低着头不敢看任何人,靠着门口找了一个位置坐下,好不容易平稳了心跳,低头却发现自己穿着不同颜色的袜子,或是忙中出错,忘记整理一头的乱发,尴尬得不知如何是好。于是,这节课都会在心神不宁中度过,上课的效果可想而知。

为了可以静下心上课,同时也为了避免打扰他人的学习,我们最好提前进教室,不要迟到,还要衣着整齐,因为这关系到个人的礼貌问题。

人大都是感性的,情绪经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阳光灿烂的时候,心情也开朗不少;也会因为看了一出悲剧而郁郁寡欢,尤其当我们遇到挫折或是伤心事的时候,连天空都是灰色的,整天无精打采,穿着也是一塌糊涂,一副落魄模样,看到自己蓬头垢面,心情就更糟了。

我们需要做的是改头换面,打扮得干净利落,让自己有自信。有时候,服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情。

如果我们衣着整齐地去上课,可以让我们心情愉快,一旦心情愉快,就可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学习就更轻松了,也不会给人留下邋遢懒散的印象。衣着整齐并不需要我们穿名牌衣服、鞋,也不用把自己打扮得另类,我们只需要穿着整齐干净,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如果我们的服装引起旁人的注意,而引来一阵窃窃私语,恐怕我们自己也不能专心学习。

同时,不要忘记提前到教室,不要迟到。迟到的习惯真的很不好,虽然现在我们上课迟到错过的只是教授讲的课,但如果不改掉这个坏毛病,将来错过的也许会是一次面试机会、一个合同,甚至更严重。时间久了,就会身不由己,变成它的奴隶。

衣着整齐,提前到教室,不迟到,可以让我们更早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上课的效率,不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不浪费别人的时间,还可以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虽然这只是一个细小环节,我们也不可以忽略它。

衣着整齐,不要迟到,每一天都给自己一个好的开始,一个好的心情。

了解教授的考试习惯

考试成绩是检验我们学习的一种途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考一个好成绩,这当然离不开刻苦学习,可是往往两个同样努力学习的人,成绩并不相同,甚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中当然是有原因的。

除了学习方法不同之外,我们如果可以了解教授的考试习惯,就可以轻松地拿到高分。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杨修是一个有才华的人。有一次,曹操想造一座花园,在工人的日夜赶工之下,花园很快就造好了,曹操高兴地前去观看。来到园中,曹操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拿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众人看了十分不解,这个时候,杨修说:“‘门’内添一个‘活’字,就变成‘阔’字。丞相是嫌园门太宽了。”众人听了之后,急忙重新筑墙围,改园门。完工以后,又请曹操来参观,曹操见到改小后的园门十分开心,惊喜地问:“这是谁知道我的心意?”众人都说是杨修,曹操听了,对杨修称赞不已。

最后杨修因为这种才气,熟知曹操的心思,引来曹操的猜忌,招来杀身之祸。但是我们的教授绝不会是“曹操”,他们绝不会因为我们找出他们考试的习惯与规律而心存不满。

我们考试的试卷大多是教授自己出的,如果我们可以了解教授的考试习惯,掌握教授经常用的出题形式与重点,就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拿到高分。这绝不是投机取巧,而是一种方法,前提仍然是需要我们努力学习。

这需要我们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记住教授重点提出的问题,从教授出的试卷中找出规律。如果只是临时抱佛脚,就算知道教授考试的习惯,不复习重点,高分仍然与我们无缘。

我们除了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学习外,还可以找出教授的考试习惯,让我们缩小考试范围,轻松拿到高分,对于奖状、奖学金的获得是有帮助的,还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

试着了解教授的考试习惯吧!真的可以提高我们的考试成绩。

提前两周开始复习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大多数人在考试来临前,都会认真复习,希望可以取得一个好成绩。

每天我们都会从教授那里学到不少的新知识,如果长久不复习,很快就会忘记;特别在考试前夕,不少人通宵达旦地看书,只是为了加强记忆,顺利通过考试。但并不是只要复习就可以取得预想的成绩,这与我们时间的安排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可以提前两周就开始复习,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小明很自豪自己的记忆力非凡,认为打铁要趁热,每次离考试只有三四天才开始复习。为了完成所有的复习课程,他不得不熬夜看书,使得自己的神经高度紧张,考试的时候,总是觉得题目似曾相识,甚至临考前还复习了一次,头脑却像短路一样,思绪一片混乱,想不起正确的答案,急得直冒冷汗,考试成绩当然不会理想。考试结束后,他还得睡上十几个小时,补回缺少的睡眠,真是吃力不讨好。

千万不要相信好记性是天生的,过目不忘也是后天培养的。记性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东西,存在脑子里的东西需要经常拿出来晒一晒,不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失。如果我们只提前几天准备考前复习,由于时间仓促,复习并不全面,会漏看不少重点,而且记忆十分不稳定,会发生记忆“短路”的现象,熬夜过多不但伤身劳神,还会给自己增加一对“熊猫眼”。

也没有必要提前一两个月就开始复习,平常我们可以养成温故而知新的好习惯,当天的知识当天消化,只需要提前两周进行全面的复习,就不会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

第一周,我们每天只需要花两个小时,把要考试的科目分成几小段来复习,让自己对科目逐渐熟悉,唤醒自己的记忆,周末可以适当地延长时间。第二周,同样是两个小时,对科目进行全面复习,并且把重点画出来。直到考试前三天,把复习时间加长到五个小时左右,翻阅自己画出来的重点和以前的试题,让自己进入备战状态,就可以帮我们取得一个好成绩,也可以确保良好的睡眠。

记得提前两周复习,可以帮助我们考一个好成绩,最好不要考试前几天才开始努力,不但效果不好,还会伤身体。

关注成绩,但是尽力就好

虽然学习成绩不是我们的全部,但是人人都希望取得优秀的成绩,取得好成绩是我们学习最直接的目的,我们可以去关注成绩,以鞭策自己更加努力学习,不过不应过分,只要尽力就好。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自己的成绩,而不要太在意别人的分数,否则不仅不能促进自己的学习,还会分散我们学习的注意力。

从前,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驭的技术,没过多久就学会了王子期的所有本领,二人决定举办一场比赛,一决高低。在比赛中,赵襄王连换了三匹马,却一场也没赢,赵襄王埋怨王子期并没有传授全部的本领,为自己留了一手。王子期回答:“技术已经全部教给您,可是您的注意力并没有全部放在马上,在这次比赛中,您落在后面的时候就只想赶上我,跑在前面的时候又怕被我赶上。驾马赛跑,不是领先就是落后,可是您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注意力都集中在我的身上,哪里还顾得上控制马呢?这才是您落后的真正原因啊!”

过多地关注别人,对自己并无太大的好处,甚至还会影响自己的正常发挥。我们不用过多关注他人的学习成绩,只需要关注自己的成绩,和自己赛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即可。

每个人的能力与特长是不同的,用不着和别人比较,这样做只会平添烦恼,引起心中的不平。我们只需要关注自己的成绩与进步,并不需要一步登天取得非凡的成绩,只要每一次的考试成绩都比上一次进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

关注自己的成绩,可以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激发斗志超越自己,尽心去做就可以了。太在意自己的成绩也不好,追求高分反而会为自己设置一道墙,让自己神经紧张,无法放松心情去愉快地学习,这种心态很难提高学习成绩。

关注成绩,关注自己的成绩,尽力而为,让我们带着愉快、奋发的心情去学习吧!

让教授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

大学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有学识渊博的学者,博士、硕士更是数不胜数。在大学,与他们近距离接触以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仰慕的教授。

如果我们可以和心中仰慕的教授成为良师益友,一定会受益匪浅,学到不少东西。

教授首先是我们的老师,与他们保持密切关系,可以帮我们解决深奥的学术问题,挑战更高的学业目标,还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机会。

例如:可以为我们提供推荐信,或是非正式的介绍信,帮助我们争取进修、工作的机会,或是难得的实习机会……作为朋友,一个富有学识的长者,教授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建设性的建议,分享他们的宝贵经验,为我们的人生道路点一盏光明的灯。

许多人不喜欢与年长的人来往,认为和他们有代沟,和博学的教授成为朋友,更是难上加难。其实,我们不必担心这些,大学里的教授大多十分愿意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是他们获得教学质量好坏与意见的主要途径。接触以后,我们会发现他们一样是平常人,有平常人的爱好,也喜欢看电影,喜欢运动,甚至还喜欢沏上一壶好茶,倒上一杯小酒,与朋友一起天南海北地聊天。

教授也是平常人,千万不要以为与教授交朋友是一件献媚的事情,我们也不需要对教授随便拍马屁。我们可以在课余时间或是教授办公期间,多与教授接触,讨论专业问题,给教授留下好印象,让他慢慢接受我们、喜欢我们,话题也可以慢慢转变,不再局限于学术问题,让二人的谈话变得无拘无束,最终成为好朋友。

教授不仅是我们的教授,是年长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我们需要交这样的朋友,他们也喜欢交我们这样的朋友。放轻松,用心经营这段难得的友情,就会与自己仰慕的教授成为忘年之交。

印度著名的哲学家瓦鲁瓦尔曾经说:“对人最有助者莫过于良师益友,世间最有害者莫过于狐群狗党。”

试着与自己仰慕的教授交朋友吧!不要忘记四年之后,仍然要与这位良师益友保持联系,做永远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