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建筑背后的故事
55180100000005

第5章 被误读的长城

千古长城的部分真实被历史岁月无情尘封,长城进入我们的视线,就带着延续了两千多年的误读,包括它的某些本来面目和基本功能。拭去历史的尘埃,长城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古老、复杂。其实,长城的称谓并不是起自秦朝,而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而最早的长城就是长堤和壕堑。直至战国时,因为遍及全国的诸侯纷争,这些原本是治理水患的堤防和壕堑,因为其特殊的地形地势,被发现在战争中可以起到独特的防御作用,这个发现成为长城修建史上的“拐点”,堤防被赋予了双重功能:抵御水患和兵侵。后来在秦汉以后,才成为纯粹意义上的军事防御工事。

今天的中国人不知道长城的大概绝少,但真正了解长城的却并不多。

现代学者葛剑雄在其著作《统一与分裂》中曾这样写道:“今天的中国人不知道长城的大概绝少,但真正了解长城的却并不多。”

山海关有座孟姜女庙,据说孟姜女寻夫到此,哭倒了秦始皇筑的长城。而在北京北面的长城又有不少古迹同北宋的杨家将挂上了钩。而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明长城往往被人糊里糊涂地加到秦始皇头上;无数游客会站在八达岭上赞叹这“二千年的奇迹”。但是许多人不会知道,因为实际上秦长城在山海关以北二三百里,孟姜女在山海关不仅哭不倒长城,就连长城的影子都不会看到。北宋末年以前的军队最远只到达今天北京的南郊,像杨家将这样的正规军绝对不可能越过辽国的南京幽州城而活动在它的北面。山海关至嘉峪关间的长城筑于明朝,与秦始皇毫不相干。八达岭一段长城至多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也不会找到二千多年前的影子。

人们最熟悉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是最有误导性的。

传说,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她的丈夫范杞梁在新婚三天后就被抓壮丁修长城了。据传说,孟姜女跨过万水千山为丈夫送寒衣,当来到修长城的工地时,听说丈夫已经累死,顿时悲痛欲绝,一连三天三夜,将一段长城哭倒。正哭着,秦始皇带着大队人马,巡察边墙,从这里路过。秦始皇听说孟姜女哭倒了城墙,立刻暴跳如雷。可是当他一见孟姜女年轻漂亮,眉清目秀时,就想纳她为妃。孟姜女假意答应了秦始皇的要求,但提出三个条件:要给范喜良修庙、造坟,由始皇亲自祭拜。秦始皇立刻派人给范喜良立碑、修坟、建庙、发丧。等秦始皇祭拜之后,孟姜女趁人不备投水而死了。后人为了纪念她,便修了贞女祠(俗称姜女庙)。千百年来,孟姜女哭长城的诗文、戏曲、传说、唱本广泛流传,给长城古关增添了悲壮色彩。

孟姜女庙,又叫贞女祠。它坐落在山海关古战场欢喜岭以东的凤凰山。相传原庙始建于宋,明代重修。前面有108级石阶。庙内主殿上供有披青挂素的孟姜女和两女童彩塑。

这是“孟姜女哭长城”众多版本之一。在这个传说里,长城成为统治者暴政的象征。可事实上,据有关专家考证,最初的孟姜女故事与长城无关。最早的孟姜女的故事可以上溯在《左传》。《左传》鲁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49年),齐庄公攻打莒国,派杞粱、华周作先锋,杞粱战死。杞粱的妻子是一个知礼知节的女子,齐庄公在郊外就想吊唁,被她拒绝了,她说:“如果杞粱有罪,那就不必吊唁他;如果他没有罪,他还有家啊,我不应该在郊外接受你的吊唁。”齐庄公听了她的话,觉得有理,便到杞粱的家中吊唁。《左传》记述这个故事是想褒扬杞粱妻(也就是后世的孟姜女)在哀痛之际,仍能以礼处事,神志不乱,令人钦佩。至于她为什么到郊外去,是不是去迎接她丈夫的灵柩,以及她有多么悲伤,这在《左传》上一点也看不出来。

过了二百年,到战国中期的时候,出现了一篇叫《檀弓》的文章。《檀弓》上记载了蒉尚在路上接受吊唁的故事。曾对此点评到:“蒉尚不如杞粱之妻之知礼也!曾子的记述与《左传》并没有什么出入,只增加了一些感情的色彩。战国的时候,齐国人都善唱哭调。据说有一个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境内,干粮已经吃完,她在雍门这个地方卖歌换食,人走之后其哀婉的歌声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是雍门之人都学韩娥,喜欢唱哀歌。直到现在,齐国故地的秦腔还保留有‘哭头’的唱法,凄清高厉,声随泪下,可能就是受了过去传统的影响。”可见,《左传》上没有哭声的杞粱妻,到战国时就沾染了当时音乐界的风气,增加了哀哭的一段故事。这是个很重要的转变,后世关于杞粱妻故事的变异就是顺着这“哭之哀”生发出来的。

杞粱之妻善于哀哭,这在汉代十分明了。西汉文景时一个叫枚乘的人在一首诗中写到:一个路人听着高楼上的弦歌声而凝想道:“哪一位能唱出这样悲伤慷慨的歌呢?恐怕是杞粱之妻吧!”(“谁能为此曲,无乃杞粱妻”)杞粱之妻的这个故事,在战国以前是不受郊吊,在西汉以前就以悲歌哀哭为中心了。

第一个记述崩城之事的人,是西汉末年的刘向。他在《烈女传》中先重述了《左传》中杞粱妻的故事,然后他继续写到:杞粱妻没有子嗣,娘家婆家也都没有亲属,夫死之后成了个孤家寡人。杞粱妻“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哭声十分悲苦,过路人无不感动。十天以后,“城为之崩”。杞粱妻埋葬了丈夫后,感叹到自己上无父、中无夫、下无子可以依靠,于是“赴淄水而死”。很显然,刘向后补的这一部分来自于当时的传说,他笔下的杞粱妻与先前《左传》中所赏识的杞粱妻简直不是同一个人。一个知礼的女子怎么可能如此地纵情任欲,跑到城下去哭了整整十天,以至城崩身死呢?这种崩城和投水的情节是没有受过礼法熏陶的人们创造出来的,更接近一般老百姓的审美情趣。哀哭导致崩城,进而悲极自尽,杞粱妻的悲凉处境被描绘到了极点,可谓旷古之哀了!

东汉末年的大学问家蔡邕有推原琴曲的本事,著有《琴操》一书。这本书记载了“杞粱妻叹”的故事:杞粱战死之后,其妻感到自己无所依托,十分孤苦,于是“援琴而鼓”,曲终遂自投淄水而死。蔡邕笔下的杞粱妻夫死之后不哭,反倒学庄子鼓琴而歌,显得十分飘逸。相比之下,《烈女传》里的杞粱妻就太过费力些。

自东汉到六朝末,杞粱妻的故事始终以“崩城”为中心,没有什么改变。在这400年里,人们比较关心的是她到底崩的哪一座城。《古今注》说是杞都城,《水经注》说是莒城。不过,无论是哪一个城都在中国的中部,在齐国的附近,而杞粱夫妇也始终是春秋时代的人,齐国的臣民。只是在三国的时候,曹植在《黄初六年令》中说“杞妻哭梁,山为之崩”;《精微篇》中说“杞妻哭死夫,梁山为之倾”。“崩城”变成了“崩山”,这和春秋时梁山地震的事件有很大关系,而杞粱因为名梁,于是和梁山搭上了关系,这就和他因为姓杞而被认定其妻哭倒的是杞都城如出一辙。

杞粱妻的故事真正变成孟姜女的传说,开端于唐代。中唐以前有一本叫《同贤记》的书,说燕人杞良为避秦始皇筑长城之役,逃入孟超家的后花园,孟超的女儿仲姿正在池中沐浴,抬头看见了他,请求做他的妻子。杞良推辞,仲姿说:“女人之体不得再见丈夫”,就告诉父亲要嫁他。夫妻礼毕,杞良回作所,主典怒其逃走,将其杀死筑在城内。仲姿得知之后,往向城哭,哭到了城墙。城倒之后,死人白骨交横一处,不能辨识,于是仲姿刺指血滴白骨,说:“若是杞良骨者,血可流入。”用这个方法,仲姿寻出杞良骨骸,将其埋葬。巴黎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写本中,有一首大约出现在晚唐到五代之际的小唱,直接把杞粱之妻称为孟姜女,说她“造得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

唐代的有关记载,使杞粱妻的故事大变了模样。杞粱由春秋的齐人变成秦朝的燕人;杞粱妻的名字出现了,她姓孟名仲姿,或姓孟名姜女;杞粱的死因不再是战死疆场,而是因避役被捉后筑于城墙之内,所以其妻要向城而哭;而筑于城墙之内的死尸实在太多了,只有滴血认骨才能辨别。

杞粱妻的故事经过六朝、隋唐时代的加工,把崩城和秦始皇联系在了一起,这是一个不小的创造。

而在宋元明清几代,故事日渐丰满,各地的口口相传,甚至加入了更多的幻想成分和传奇色彩。故事丰满了,可是历史完全改变了模样,长城也受到了误读。侧面来讲这个传说的演变过程反映了人们对长城认知及长城观念的一个变化过程。

其实,这个传说的根本意义在于它反映了人们对孟姜女的同情,反映了人们对秦朝暴政的不满,而修长城只是一个背景而已。至此,我们知道了长城的另一个真相。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明长城的历史仅短短几百年,而战国时期的孟姜女是哭不倒山海关附近的几百里长城的。因为,那时,本无长城可倒!看来,几千年的历史就埋下了误读的种子,但真相终究是真相,也终会水落石出,影响真相浮出水面的,只不过是时间的而已。

精彩链接:

长城的称谓最早始自何时

最早的长城称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明朝张岱认为,长城称谓是从秦朝开始的。张岱在他的作品《夜航船》里,对“长城”的称谓做过这样的说明:“燕始城上谷至辽东。赵始城雁门至灵州。秦始皇补筑,始名长城。北齐文宣帝复筑长城。汉武帝复筑辽东城。”按张岱的说法,长城的称谓起自秦始皇。

但是,如果读了《竹书纪年》的时候,发现张岱的说法也不准确,这就是长城的称谓早在秦始皇之前就有了。

《竹书纪年》是在西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在汲郡古墓发现的战国时期的魏国史官记录撰写的编年史。在这部书里,有这样的记载:“十二年,王命韩景子、赵烈子、翟员伐齐,入长城。”

如果按此书的说法,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就有了长城的称谓。又如《吕氏春秋·权勋篇》有这样的记载:“东胜齐于长城。”

还有《左传》、《国语》也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典籍,也都有关于长城或方城的记载。

这是目前能找到的比秦始皇还要早些的记载,由此我们可以确认,长城的称谓并不是起自秦朝。长城的称谓起码在战国时期就有了。那么,我们还可以置疑的是,更久远以前是不是就有长城的称谓呢?也许在秦始皇烧掉的史书中,也烧掉了那些比这些资料更久远的记载和说法。

最早的长城有多早?

长城的称谓并不是起自秦朝,而是远在秦之前。从以堤做防,我们可以从好多史实和史料中推断:最早的长城就是长堤。

还曾经有过一段时间,防水和防兵两种功能兼而有之。《竹书纪年》记载:“楚师出河水以水长垣之外。”“齐筑防以为长城。”我们因此可以对长城做出新的诠释,我们从战国往前推论,可以发现最早的“长城”修筑要更久远,可以一直上溯到大洪水时期。

我们现在常见到的长城的图片和介绍,多是明代长城,诸如八达岭、山海关、司马台和居庸关等处长城。这些地方的长城砖墙城堞,雄伟壮观。

人们还知道,修长城修得最有名气的皇帝是秦始皇。万里长城是与秦始皇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万里长城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为了北拒匈奴而修筑的防御工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把战国时秦、赵、燕等诸侯国在北部边疆修建的长城连接起来,再加上新修的一部分长城,形成了东西连贯、总长度超过一万里的中国古代巨型军事防御体系——秦代长城。“万里长城”也因此而得名。

其实,早在秦始皇之前,就有长城了。这就是战国长城。

据史书记载,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出现在公元前七世纪的楚国,之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221年)的齐、秦、中山、韩、魏、燕等诸侯国,出于不同的目的,都先后在其境内修建了长城。

记载战国长城的史料虽然不多,但都是信史,可信性也比较高。例如《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叶县就对楚长城有这样的记载:“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方城。”又如《竹书纪年》对魏长城的记载:“梁惠成王十二年,龙贾率师所筑长城于西边。”又如,《史记·赵世家》对赵长城的记载:“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再如《竹书纪年》对齐长城的记载:“齐筑防以为长城。”

在典籍中关于春秋战国的长城的记载远不止这些,更何况还有许多战国时期的长城旧址,比如说楚长城、燕长城、赵长城等等,都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不但有了长城,且分布广阔,也颇成规模。

通过以上的种种考究,我们毋庸怀疑了,这些典籍记载和古长城遗址的存在,都证明了战国时期就有了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