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意思是说,与高于自己的人交往,不要低声下气;与低于自己的人交往,不要高傲怠慢。的确,得到人家尊重是源于自尊,所以,在和高于自己的人交往时,要避免过分地谦卑。
过于顺从不一定能讨好别人
与人交往时,即便你的意见与对方是一样的,也不能一味逢迎对方说“是”、“你说得很对”之类的话,要不然,很容易给对方留下没有主见的印象。这样的话,你得到的将不是对方的喜爱、欢迎,而是疏远、冷淡。你一味唯唯诺诺只会使别人看不起你,又怎会把你当作朋友呢?
石慧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她希望每一个同事都喜欢她。在单位里,石慧热心地给同事帮忙,当有同事说石慧脚步太重时,石慧很担心惹人讨厌,从此走起路来轻手轻脚,尽管很不习惯,但她还是坚持了下去。同事见石慧如此好说话,从此什么事都推给她。石慧难过极了,她怎么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
石慧对人一味地唯唯诺诺,却无法获得别人的好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她缺少个性。不要以为交往中始终对人和和气气、满脸堆欢,就能赢得对方的好感,有个好人缘。要使自己被人喜欢,就应该培养自己的特质,哪怕这些特质是有一定棱角的。
凡事唯唯诺诺,处处依顺,自以为讨好对方了,谁知却走向了反面:他会把你看的一钱不值。所以,苏东坡说为人要“质木迟缓”、“不苟随”,实在是有道理的。
小佳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公司的齐总对小佳很器重,仅一年多时间就提拔小佳当了办公室主任。工作之外,齐总对小佳的生活起居也很关心,甚至称得上关怀备至。刚开始,小佳还为遇到了这么一位上司而庆幸,时间一长,小佳开始感到不安了,因为小佳明显地感觉到齐总对她的某些言行超出了工作关系。因为是齐总是上司,小佳不好发作。
渐渐地,齐总的胆子似乎越来越大,办公室没人的时候,不是搂小佳一下,就是趁机在她的手上捏一下。或许是为了这份待遇优厚的工作,每次小佳都默不作声。
一天,公司来了一位客户,齐总要小佳陪客户吃饭。酒至半酣,客户开始对小佳动手动脚。小佳忍无可忍,一下子挣脱客户跑了出去,弄得客户十分尴尬。
第二天,小佳一到公司,齐总就对她吼道:“让你好好陪陪客户,你倒好,把事情弄砸了,合同没签下来,你要负责。”
“您没看到他对我太过分了吗?他不能那样对我。”小佳说。
“你以为你是什么?”齐总狠狠地说,“今天你就可以走人了。”
小佳哭着跑开了,可怜的是,公司里没有一个人同情小佳。
在和人相处的过程中,要注意树立自己不可侵犯的形象,如果有人想在语言上占你的便宜,一定不要半推半就,而是要果断拒绝,只有这样才能打消他侵犯你的念头,从而避免更大的错误发生。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增强自身的价值,只有这样做,你才会赢得尊敬。
品悟人生
对人一味地唯唯诺诺,却无法获得别人的好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她缺少个性。不要以为交往中始终对同事和和气气、满脸堆欢,就能赢得对方的好感,有个好人缘。要使自己被同事喜欢,就应该培养自己的特质,哪怕这些特质是有一定棱角的。
身为下位,不要跟上司称兄道弟
很多人在与上司相处的过程中,热衷于与上司建立良好的私人感情胜于钻研业务,他们觉得这样做会让自己的职业之路走的更顺畅,殊不知,这样做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之中,因为即使是最开明的老板也是需要一定的威严和私密性的。任何员工与上司称兄道弟,只会降低上司的威信,久而久之,还让其他的同事也开始对上司的命令不当一回事。当上司发现工作越来越难做时,那么等待你的或者是离开。
小王和小张是老乡,大学毕业后两人进入同一家公司。两个人关系不错,平日里几乎无话不谈。不久,小张成了小王的主管,但小王还是把小张当成自己的哥们,经常开他的玩笑。粗心的小王没有发现,自从小张当上主管以后,虽然口口声声说小王还是他的哥们,但对小王已经不再那么热情了。
不久,公司要外派一名技术员去新疆分部工作,这是一项苦差事,因为谁也不愿那么远的地方工作。大家都担心这项差事会落到自己的头上,只有小王心里面没有这份担心,因为他觉得自己和小张是好朋友,小张不会不照顾他的。可是,总公司下来文件,出乎意料的是,派去新疆分部工作的恰恰是小王。小王实在不想去,于是,他仗着和小张是好朋友,就去求小张,想让他向总公司说情,换别人去。
“这事总公司已经定下来了,再换人已经不合适了。再说,大家都知道我们是朋友,换别人的话,今后我就没办法管理别人。”小张一口回绝了小王。
小张还给了小王两个选择,要么辞职,要么去新疆。
其实,关于派谁去新疆工作,总公司是让小张定夺的,正是小张推荐了小王。
按道理说,小张和小王是好朋友,小张应该帮助小王才对,可是,小王哪里明白,自己对小张了解得太多了,使得小张有了危机感,所以才对他发难。
当上司发现你了解他太多了,他就会把你当成定时炸弹,与其担心你在下属中泄露他的隐私,还不如及时拆除你这个“炸弹”。
小王所遭遇的还不仅仅是被调离的远远的,自从小张被提升为主管以后,同事也和小王疏远了很多。因为同事觉得小王和小张什么话都说,万一哪天自己不小心说的话被小王传到了小张耳朵里就不好了,于是很少有同事和小王打交道了。
所以说,和上司做朋友,在职场中并不一定是好事,甚至还可能变成坏事。这种看上去很近的关系其实是很危险的,就像走钢丝一样,不跌便罢,一跌下去,那将会是粉身碎骨。
上司是什么啊?上司是权威、是制度,是有权力给你带来利益的人,也是管理约束你日常行为的人。当你和上司称兄道弟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你和他的亲近关系,这样的话小一点会影响上司工作的开展,大一点会影响到上司的威信,让上司心里不舒服。尽管你是上司的朋友,甚至达到了私下里无所不谈的地步,但是在公开场合下你始终得维持上司的地位,和别人一样说着些恭维上司的话。而朋友是什么啊?朋友是手足,是义气,是真诚地交往和平等地沟通的对象,也是可以同患难共甘苦的人。和上司称兄道弟,会有这种感觉吗?不会,和上司称兄道弟只会让你如履薄冰。所以说,千万别把上司当哥们。
品悟人生
和上司做朋友并不一定是好事,甚至还可能变成坏事。这种看上去很近的关系其实是很危险的,就像走钢丝一样,不跌便罢,一跌下去,那将会是粉身碎骨。
有情众生,平等对待每一个人
由于个人差异,每个人的在社会中的地位同样存在着差异,很多人喜欢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不同层次的人给予不同的态度。这样的差异就使一些人的内心的天平失去了平衡——在自认为毫无利用价值、地位低下的人面前,他们显得高人一头,对于这些人总是一种不屑一顾,甚至有些人对他们还略带鄙视。这种做法不仅让你落个“势利眼”的坏名声,更让周围的同事或朋友看不起。老子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他告诫我们对待一切人事物,都采取平等之心,不存区别之心。
陈凯在一家汽车公司做销售,刚开始,因为摸不清楚客户的心理,他的业绩非常不好,业绩和工资是挂钩的,而且公司规定如果两个月内一台车都销售不出去就离开,最初几个月他勉强卖出去的为数不多的车只能维持基本生活。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渐渐地了解什么样的顾客会买什么类型的车,男女顾客的喜好和特点,慢慢的业绩不断提高,薪水也随之不断增加。
这天,公司来了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小李,刚从学校进入社会,没有一点销售经验。另外,小李衣着简朴,不善言谈,同事一看就不是做销售的材料。看到小李这幅样子,同事们都对其避而远之。
陈凯看到他就像看到当初自己的处境一样,非常关心小李,而且还传授一些经验给他。
可是卖车毕竟不是卖小商品,不是随便就能够卖出去的,眼看两个月就要过去了,陈凯知道,小李要是还没有收获,这就意味着会失业。
到了月结那天,陈凯悄悄地对小李说:“我最近签了一个单,先记到你名下吧,先过了这道关,以后好好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行。”
小李起初不愿意,可面对陈凯的热情相助,就对陈凯说:“那好吧,单子签我的名,等到发业绩奖金,钱一定要给你”。
陈凯笑着说:“不着急,等你下个月签了单,再给我也是一样的。”
小张看到陈凯这样做,就劝陈凯:“小李一点灵性都没有,根本不适合做销售的工作,你总不能老帮他。看看新来的小吴,人很精明,扶植扶植他,他将来肯定会成为销售骨干。”
“新人,都应该包容和鼓励。”陈凯淡淡地说。
就这样,陈凯帮小李渡过了难关。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公司老板找到陈凯,走进经理办公室,他发现小李也在那里。经过介绍,他才知道原来小李是老板的侄儿,是学管理的,研究生毕业后老板希望侄儿到他的公司帮忙,并希望他从基层做起,先熟悉行业,并以普通员工的立场融入这个环境,了解业务流程,和客户直接接触,还要隐瞒自己的身份,以免会受到特殊照顾。正好,公司要提拨一名老员工,鉴于陈凯优秀的业绩,而且能主动帮助同事,让同事能更好的熟悉业务,小李就向叔叔推荐了陈凯。
老板还说:“公司就是需要这样的一批员工,不仅业务出色,品德也非常优秀的人才,这样才能进一步拓展公司的业务,也能造就一个健康的、积极的、互助的工作环境。”
我们常常会听到别人口中有这样的评价:某某人做事真周到。这样的话,肯定就是对那些善于在日常应酬中做得圆满者的赞赏,同时也说明了被赞赏者懂得应酬的艺术,是日常交际中的成功者。
品悟人生
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同等的尊重和认可,这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要求,是每个人应有的对待他人的态度和方式。不要因人们之间所存在的先天或后天的差异而区别对待,也唯有这样我们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必然做法。
脾气小一点,对“小人物”好一点
一般人都认为,只要尽心尽力,赢得他人的赏识和欢心就指日可待了。而对于那些“小人物”,则没有给予应有的尊重和礼貌,认为得到他们的协助是理所应当的,所以平日就对他们指手画脚,急躁起来甚至会对他们颐指气使,拍桌瞪眼,甚至把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当成“出气筒”“受气包”,把人际关系学的一套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交际误区。
事实上,有些人的职位虽然不高,权力也不怎么大,跟你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工作关系,但是,他们所处的地位都非常重要,他们的影响无处不在。他们的资历比你高,办公室的风浪经历比你多,要在你身上找点毛病、失误,实在是易如反掌。
别轻视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它们往往能左右你的人际关系;更不能小看那些平日不起眼的所谓小人物,他们的潜能会让你大吃一惊,甚至影响到你的业绩和升迁。
要知道,人是最复杂的动物,你应该尽力去了解你的下属中潜藏着哪些人物,他们各有哪些才能、特长,有什么样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他们的同学、朋友都是一些什么人,他们的同学、朋友又有一些什么样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不要忽视“小人物”,在他们身上不经意地投入,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三国演义》里的曹操更是因为对待“小人物”态度的不同而影响大业。在官渡之战兵处劣势时,曹操听说袁绍的谋士许攸来访竟顾不得穿衣服,赤着脚出来迎接,对许攸十分尊重。许攸感其诚,遂为曹操出谋划策,帮了他的大忙。礼贤下士的曹操借助这个“小人物”的力量成就了许多大事。
然而曹操也吃过忽略“小人物”的亏,当他正一帆风顺时,西川的张松前来献地图,他态度傲慢,以至于给张松留下了“轻贤慢士”的坏印象,于是张松改变了主意,把本来要献给曹操的西川地图,转而献给了刘备。这对曹操来说不能不是事业上的一大损失。可以想象,曹操对张松如果像当年对许攸那样尊重,西蜀的地盘说不定早就成了曹操的了。
一些“小人物”也可能扮演着“大角色”。也许这些人有很不一般的家庭关系,其中就有人可以直接参与对你的提拔任免,你的行为正处于人家的监控之中,“授人以柄”岂不因小失大?或许当你消息闭塞时,会有一个你意想不到的朋友给你送来一则起死回生的消息,帮你力挽狂澜;当你仕途低迷时,会有人扶你一把;或者在你的单位进行民主评议的时候,你这个群众关系好的人所得的票数会比别人多。所以,不忽视小人物,是你人际投资的“潜力股”。
品悟人生
别轻视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它们往往能左右你的工作效率;更不能小看那些平日不起眼的所谓小人物,他们的潜能会让你大吃一惊,甚至影响到你的业绩和升迁。
千万不是势利眼,学会给冷庙敬香
有些人平时待人不冷不热,有事了才想起去求别人,显得分外热情,但办事的效果却常常不理想。俗话说:“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那样菩萨就是再灵,也不会帮你的。因为你平常心中就没有佛祖,有事才来恳求,佛祖怎会当你的工具呢?所以我们“求神”,自应在平时“烧香”。而平时“烧香”,也表明自己别无所求,完全出于敬意,而绝不是买卖;一旦有事,你去求他,他念在平日你的“烧香”热忱,也不致拒绝。
李平和王林是某学院学工处的职员,他们与财经系的系主任郭某关系处得非常好,两个人经常去郭的家小聚。不久,据小道消息说,财金系系主任很可能年内就会调任学工处处长一职,这样看,两个人将来的日子会比较好过了。为了获得升职,王林向郭某靠的更近了。然而世事难料,年底人员调整时郭某却被调去当图书馆馆长了。
王林看到郭某却被调去当图书馆馆长了,就很少和郭某走动了。许多原本巴结郭某的人立刻散得一干二净,让郭某见识到了什么叫人走茶凉。
就在这时,李平拿着瓶好酒上门来了,“郭主任,让嫂子做点菜,咱们喝一顿吧!”这正是郭某最难过的时候,李平的出现感动得郭某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从那以后,逢年过节李平照样礼节性地给郭某送点礼物,有事没事过去聊聊天,喝点酒。
一年半后,该学院的院长调走了,新来的院长把郭某提拔为主管人事的副院长,不用说李平自然也跟着时来运转,他成了新一任的学工处长。
王林看到郭某成为主管人事的副院长,本想和郭某再续友情,但怎么也不好意思再和郭某叙旧了。
所以,为人不能势利眼,咸鱼都有翻身的时候。不要忘记给冷庙敬香,常常会让你获得与众不同的人脉关系。
有一位建筑承包商,其学历水平都不高,但能够长期承包那些建筑公司的工程,而且这两年越做越大,马上就要有自己的建筑公司了。细究他的做事原则,就会发现他常常“拜冷庙,烧冷灶”。这位承包商的交际方式与一般人的交际方式的不同之处是:不仅搞好与各建筑公司上司的关系,就是对那些年轻的职员也热情相待,以培养出感情。
这位承包商认为,人是要发展的,以后不知道谁会成为该公司的上司。所以,不管他有多年轻,都热情相待,不管有事无事,有时间就尽力结交,他们之间的关系自然比那些临时拜访的人要亲近得多。事实表明,这样的人当中,有很多都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益。因为这些人成为建筑公司的上司之后,如果需要合作,首先想到的就是他。
常言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趁自己有能力时,多结交些潦倒英雄,不起眼的小人物这样的发展才会无穷。一个人可以有多种投资,为事业,可以投资办企业;为投机则可以买股票;对人情,则应多结交朋友。“拜冷庙”也反映出一个人的德行。对朋友的投资,最忌讳的是讲近利,因为这样就成了一种买卖,说难听点就是一种贿赂,让自己不舒服,也让别人不舒服。交朋友要广,眼睛不能只盯着炙手可热的权势人物,冷庙也得多烧香,这样你才会有四通八达人脉。
品悟人生
趁自己有能力时,多结交些潦倒英雄,不起眼的小人物这样的发展才会无穷。一个人可以有多种投资,为事业,可以投资办企业;为投机则可以买股票;对人情,则应多结交朋友。
不论自己多么卑微,也不滥交朋友
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朋友都能肝胆相照,有的人交友就是为了害友。比如说有些人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者是为了实施某种非法行为,不择手段寻找勾引目标。一旦他选中了,便千方百计地拖其下水,使用胁迫、利诱、欺骗、教唆等种种手段使原来品行良好的人走上邪路,毁灭了自己。应该说,这类朋友是最可怕的,也是最恶毒的,和这样的人结交无异于自我毁灭。
杜朋把“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当成了自己的座右铭,因此不管什么样的人,一起干两杯酒,说几句亲热的话,杜朋就把对方当成了“好哥们儿”,认为彼此“肝胆相照”。他的父母曾几次劝他交友要重“质”,不能只重“量”,否则早晚要出问题,可杜朋却根本听不进去。2003年,他的一个朋友来找他合伙做买卖,杜朋凑了三万五千块钱交给那个朋友张罗,结果买卖没做成,“朋友”带着那笔钱一去无影踪,警察在调查时才发现,杜朋除了那个人的名字,对他的其他情况一无所知。警察责备杜朋交友太轻率时,杜朋还大大咧咧地回了一句,“交友嘛,重的是义气,其他的管那么多干嘛?”
杜朋错就错在不该把广交友等同于滥交友。我们说交友范围要广,但也要有选择,不加选择地滥交友,到最后只会害了自己。
“孙华被警察带走了!”这个消息惹得同事们议论纷纷,孙华本来是个不错的年轻人,怎么会犯罪呢?原来这都是由于孙华交友不慎引起的。孙华是个很开朗的人,一年前,他在迪厅里认识了一群“好朋友”,他们带孙华吃吃喝喝,跳舞玩乐,没几天孙华就把他们当作了自己的知己、死党。这群朋友又对孙华灌输了很多“哥们儿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思想,还带他去打斗、飚车……渐渐地,孙华变了,在公司还能维持彬彬有礼的样子,一出公司就满口赃话,蛮横无礼。他和原来的同学、朋友都断绝了来往,只和新朋友混在一起……2004年9月,公安局打击违法犯罪团伙,他们在孙华家里搜出了20多包摇头丸和K粉,还有大量的铁棍、匕首,孙华因此锒铛入狱。
有一句成语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的,一个益友,会拉着你共同进步;一个损友,却可能会把你推入万丈深渊,因此交朋友一定要精挑细选,千万不要犯孙华那样的错误。
交朋友时,你一定要多问问自己:你为什么要结交朋友?需要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如何选择朋友?在结交朋友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哪些问题?只有这样,你才能保证所结交的朋友对你会有帮助,不会因择友不慎而招致麻烦和灾难。
首先,我们在择友时,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标准,即结交品行端正、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奋上进的人。这样的朋友就是益友,一生中都会对你有很大帮助。有的人以兴趣相投作为惟一标准,而不论对方的思想品行,只讲朋友义气,只要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同样好。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肯为我赴汤蹈火,我也会为你两肋插刀。至于是不是有利于自己,有利于他人和社会,则根本不考虑了。在他的朋友中,既有讲吃讲喝者,又有讲玩讲闹者,甚至还有为非作歹,流氓地痞之类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一来,难免影响到自己。因此,我们一定要慎重选择朋友,切不可滥交,一定要避免和那些道德品行不端的人结交,免得沾染恶习。
再者,交友结友不在多,而在于质量,多交必滥,这是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交朋友的经验总结。人们常说:“朋友遍天下,知心有几人?”的确,知音难觅,况且,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加选择,一味地以多结交朋友为荣,则会整日忙于应酬,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与朋友的周旋上,必然影响自己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再者,结交的人多了,也必然影响到对朋友的视察和鉴别,如果所结交的人中有品行不端或用心不良者,也很可能给你带来危害。
第三,我们应把结交朋友看作一项十分严肃的事情。当你在结交朋友时,一定要认真对待,绝不可轻率。在与对方交往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其思想、兴趣、爱好、品质和行为,掂量一下是否值得结交。当然,这里并不强求朋友是各方面都比自己强的人。“毋友不如己者”。孔子是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种观点虽然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但也说明了交友的道理不可轻率。因为朋友之间本是互有短长的,在这方面你有优点,在其他方面他有特长,朋友相处,长短互补,这也是交朋友的益处之一。孔子的意思是要交思想纯净,品德高尚的人,向这样的人看齐。还要注意,看朋友是不是值得结交,并不是不允许朋友有缺点,人无完人,朋友也是如此。只要你所结交的朋友品行端正,能够真心帮助你,不至于对你有害,就可以了。
品悟人生
我们不能为了求“量”就忽略了“质”,朋友虽然多多益善,但还是要审慎一点,免得事到临头“好朋友”跑得一干二净,有的甚至回头“咬”你一口。
人际交往的和谐要靠距离来维持
在寒冷的冬夜,两只困倦而又冻得发抖的刺猬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锋利的刺,靠得太近就会被对方身上的利刺戳到,于是它们赶紧离开对方。但很快又冷得无法忍受,于是又凑到一起。经过几次的反反复复,分分合合,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温暖而又不至于被对方的刺伤害。
人从小到大,都会交一些朋友,这些朋友有的只是普通朋友,但有的则是可称为“死党”的好朋友。
但是我们也常发现,一些“死党”到后来还是散了,有的是“缘尽情了”,有的则是“不欢而散”。
人能有“死党”是很不容易的,可是散了,多可惜啊!
而“死党”一散,尤其那种“不欢而散”,要再重新组“党”是相当不容易的,有的甚至根本再无见面的可能。
人一辈子都不断在交新的朋友,但新的朋友未必比老的朋友好,失去老朋友更是人生的一种损失,为了避免失去老朋友,不让多年的关系随风而散,有一个潜规则需要了解:再亲密的关系也是需要距离的。
《圣经》上说,上帝按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的形体。兴致所至,用树枝沾满泥浆,甩成了成千上万个人形。上帝又寂寞了,于是赋予人类语言、不同的性情和喜怒哀乐。从此,人类诞生繁衍,也不再有完全同样的两个人。
的确,世上没有完全同样的两个人。两个人,不论其形体多么相像,他们决没有完全同样的性情、爱好,绝对没有同样的经历和对事物同样的认知观点。于是,距离就存在了,距离成为人际关系的自然属性。有着亲密关系的两个朋友也毫不例外。成为好朋友,只说明你们在某些方面(或许多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标、爱好或见解以及心灵的沟通,但并不能说明你们之间是毫无间隙、融为一体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其独自的个性,事物的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共性是友谊的连接带和润滑剂,而个性和距离则是友谊相吸引并永久保持其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人际关系就像弹簧一样,保持适度的距离以及适度地拉伸和压缩,会使之保持永久的弹性美。
是的,因为距离的美,你和他都想进入对方那颗美好的心灵,都努力展现各自的魅力和对对方的关怀。随距离的缩短,“金无足赤”的人类的瑕斑也在友谊的光环中出现,过深的了解使你发现了对方人性中并不完美的一面。于是,瑕斑的影子在你心灵里冲突,某些不和谐伴随出现。由于关系距离的拉近,你和他都在内心要求对方须与自己一起摆动,少许的违背都使你特别在意。于是,被欺骗感和不忠实感使你对友谊产生了怀疑、冷淡和争执,又将友谊的根基动摇,关系变形了,再难恢复其原来的和谐。这时你便会懊恼:为什么当初要缩短这关系,破坏了相互间的距离美和朦胧美。
人就是这样奇怪:未得到时,总想得到,未靠近时总想贴在一起,真正得到和靠近却又太过苛求。人总在无意中伤害着他们自己。很奇妙的是,好朋友的感情和夫妻的感情很类似,一件小事也有可能造成感情的破裂。
人说夫妻要“相敬如宾”,自然可以琴瑟和谐,但因为夫妻太接近,要彼此相敬如宾实在很不容易。其实朋友之间也要“相敬如宾”。确信“相敬如宾”,“保持距离”便是最好的方法。
何谓“保持距离”?简单地说,就是不要太亲密,一天到晚在一起;也就是说,心灵是贴近的,但肉体是保持距离的。
能“保持距离”就会产生“礼”,尊重对方,这礼便是防止双方碰撞的“海绵”。
有时太过保持距离也会使双方关系疏远,尤其是现代社会,大家都忙,很容易就忘了对方。因此,对好朋友也要打打电话,了解对方的近况,偶尔碰面吃个饭,聊一聊,否则就会从“好朋友”变成“朋友”,最后变成“只是认识”了!
刺猬的例子是对人与人相处需要距离的最贴切的诠释。两只刺猬在寒冷的冬天,为了借助对方的体温来温暖自己,凑到一起,可惜它们身上都有刺。距离太近,刺得双方很难受。可是双方离得很远又因为远离了对方冷得很难受。它们只有不断地摸索着距离的远近,并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才既能相互获得温暖又不至于被对方的刺伤害。做人也是这样,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两个人走的太近很容易由于个性的摩擦造成双方的不愉快。
品悟人生
一个人活在社会上又不能没有其他人,所以与朋友保持适当的距离,是做人应该遵守的一个潜规则。
没朋友,也对不良朋友敬而远之
古时候,有个叫黄东生的人。他平日里不务正业,交了个狐狸精做朋友。狐狸精借助自己的法术天天带他去吃喝玩乐。一次,他和狐狸精去酒楼任意取酒客的酒食,狐狸精对一个穿黄衣服的人避得远远的。黄东生问狐狸精:“为什么不去取黄衣人的酒食?”狐狸精顺口说:“这个人很正派,我不敢接近他。”这时,黄东生恍然大悟,他想:狐狸精和我交朋友,一定是我已经走上了邪道。今后必须得正派才是。他才一转念,狐狸精就跑掉了。从此,他果然走上了正路。
黄东生的教训生动地说明了远离不良朋友的重要性。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意思。人与人之间彼此相处,必然在思想、言论、行动和各个方面相互影响,这种力量是不能低估的。
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你为成功而奋斗之初,你可能需要寻求朋友,但是,你要注意,不要结交那些对你有害无益的人,不要被拖入他们的浑水之中。
我们的环境和朋友,对我们的一生有莫大的影响,可以说,交上怎样的朋友,就会有怎样的命运。
一只虱子常年住在富人的床铺上,由于它吸血的动作缓慢轻柔,富人一直没有发现它。一天,跳蚤拜访虱子。虱子对跳蚤的性情、来访目的、能否对己不利,一概不闻不问,只是一味地表示欢迎。它还主动向跳蚤介绍说:“这个富人的血是香甜的,床铺是柔软的,今晚你可以饱餐一顿!”说得跳蚤口水直流,巴不得天快黑下来。
当富人进入梦乡时,早已迫不及待的跳蚤立即跳到他身上,狠狠地叮了一口。富人从梦中被咬醒,愤怒地令仆人搜查。伶俐的跳蚤蹦走了,慢慢腾腾的虱子成了不速之客的替罪羊。虱子到死也不知道引起这场灾祸的根源。
虱子因交错朋友而死,人同样也会因交错朋友而被其所累。因此,在选择朋友时,你要努力与那些乐观、富于进取心、品格高尚和有才能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保证你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获得好的精神食粮以及朋友的真诚帮助。这正是孔子所说的“无友不如己者”的意思。
相反,如果你择友不慎,恰恰结交了那些思想消极、品格低下、行为恶劣的人,你会陷入这种恶劣的环境难以自拔,甚至受到“恶友”的连累,成为无辜受难的“虱子”。
何为良友?何为恶友?在以下几个方面仔细审查一下你和朋友是如何相处的便知:
其一,吃吃喝喝。有一种说法:“朋友,朋友,抽烟喝酒。”朋友凑在一起,就是吃吃喝喝。一喝起酒来,便一醉方休,一高兴起来,便划拳行令,甚至酗酒闹事,醉卧大街。固然,朋友交往少不了必要的宴请,如某人升学、参军等大家聚在一起,举杯话别,相互勉励。但是,动辄吃喝则是一种庸俗的习气。还是古人讲的好:“君子之交淡若水”、“友如作画须求淡”。
其二,玩玩闹闹。朋友在一起玩玩闹闹,也是正常的,有害于友谊的是那种庸俗的玩乐。何谓庸俗的玩乐,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看:’首先,为什么要玩乐。如果把友谊同玩乐划等号——朋友之间就是为了在一起玩乐,那就是庸俗的习气。如果把玩乐放在从属的地位,朋友在一起玩玩,是为了调节一下气氛,为了休息一下筋骨,交流一下信息,这是正常的、有益的;其次,用多少时间玩乐。如果对打扑克、下棋、跳舞等娱乐活动入了迷,一玩起来就什么也不顾了,甚至通宵达旦,影响了第二天的工作,那就不好了;第三,怎样玩乐。在工作之余,朋友们登山、游泳、欣赏音乐等这种玩乐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锻炼意志,这与学习、工作的关系,犹如土地的轮作一样,是必要的、有益的。若是沉湎于不健康的活动里,如赌博、斗殴、寻衅等,就是不正常的、有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完善,为我们开辟了业余生活的广阔天地,我们应让高尚的情趣占领我们的业余园地,从中汲取健康的养料和丰富的知识。
其三,闲聊扯皮。谢觉哉同志在《交朋友的道理》一文中指出:朋友相聚,不谈工作、不谈学习、不谈政治,只谈些个人间私利私愤的事,这叫做“群居终日,言不及义。”有的人正是这样,聚在一起专谈一些庸俗的生活小事:谈女人,说脏话;讲吃讲穿,比派头,比阔气;互相奉承,比赛吹牛;海阔天空,不着边际,玩笑庸俗,打哈取趣;拉三扯四,搬弄是非……正常的友谊,就要被庸俗的闲聊扯皮蚕食掉了,朋友变成了“帮闲”。
假如你已不慎交上了不良的朋友,应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要知道:把一只烂苹果留在筐里,会使一筐的苹果都腐烂掉。
一个人择友一定要在“良”字上下功夫。固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选择的朋友,尽管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必须主流是好的。他能与你坦诚相处,道义上能互相勉励,当你有了成绩能与你分享,有了过错能严肃规劝你。这种真诚待人的朋友可称之为“挚友”,这种能指出你过错的朋友又称为“诤友”,这种能使你对真、善、美的事物更加向往,使你变得更高尚,更富有智慧的朋友,就是你应当寻求的,并使你终生受益的“良友”。与这样的朋友建立起健康而真挚的友谊,会成为你前进的动力。
相反,那种可能使你变得庸俗低下,使你思想品德“滑坡”,或以封建的哥们儿义气拉拢、迷惑你,没有原则,不讲是非,拉帮结派,甚至会堕入犯罪的深渊,这种所谓的“朋友”是万万交不得的。
贝多芬和歌德在未曾谋面之前,就相互思慕和景仰。歌德视贝多芬为当代最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则表示,“歌德和席勒是我在奥西安和荷马之外最心爱的诗人!”
1812年两位伟人在著名的避暑胜地波希米浴场首次会面。当歌德和贝多芬挽手散步时,迎面遇到了奥国皇族。此时,歌德松开了贝多芬的手臂,站在路旁,准备让路,而贝多芬却昂首阔步继续前进。当他回头看见歌德站在路边向皇族脱帽弯腰的情景时,非常生气,并毫不客气地把歌德批评了一顿。
后来,贝多芬把这个情况写信告诉他的朋友并指出:“尽管君王和贵族可能会造就教授和机要参赞,还可以赏赐给这些人头衔和勋章,但他们不能造就伟大的人物,不能造就超越庸俗社会的高尚的精神……而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这些君侯贵族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的功利朋友,他们看中的是你的权势、关系,像这样的人,一旦现出原形,就要及时断绝来往,避免被拉下水,没有回头的希望。
品悟人生
当发现对方不够朋友,不能再继续交往下去,他们并不公开争吵、决裂,而是逐步降温、渐渐疏远,使彼此的关系在较为平静的情况下由朋友降为路人,心照不宣地完成绝交过程。
交友不能以好恶为标准
一位老人坐在一个小镇郊外的马路边。有一位陌生人开车来到老人面前。陌生人下车问老人:
“请问先生,住在这个小镇上的人怎么样?我正打算搬来住呢。”
老人看了一下陌生人,反问道:“你要离开的那个地方的人怎么样?”
陌生人回答:“不好,都是些不三不四的人。我住在那里没快乐可言,因此我打算到这儿来住。”老人叹口气,说:“先生,恐怕你要失望了,因为这个镇上的人,也和你那儿差不多。”
这位陌生人走了,继续去寻找他理想的居住地。过了一会儿,另一位陌生人来到老人面前,询问同样的问题。老人也同样反问他。
这位陌生人说:“哦!住在那里的都是非常好的人。我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我正在寻找一个更有利于我的工作发展的小镇。我舍不得离开那个地方,但是我不得不寻找更好的发展前途。”
老人面露笑容,说:“你很幸运。居住在这里的人都是跟你原来住的地方一样好的人,你将会喜欢他们,他们也会喜欢你的。”
这个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生动的道理:你想寻找敌人,你就会找到敌人,你想寻找朋友,你就会找到朋友,关键是看你的态度。如果你总是“以恶为仇,以厌为敌”,那么你的交往空间就会越来越小,人缘就会越来越差。
在北宋朋党纷争的政局中,王安石一意推行新法,忽略协调旧派以求人和政通,是他遭受旧派全力攻击的主要原因,也是新法推行的主要阻力。
旧派重臣名流,能否真诚接纳王安石,支持合作,本是一大问题,偏偏王安石个性也偏激执拗,自认“天变不足畏惧,祖宗不足取法,议论不足体恤”,不肯委曲求全,不设法沟通以获谅解,甚至不容忍接纳相反的意见,大大丧失人和,增添舆论的压力。尤其来自谏官的弹劾攻击,使新法的推行成为党派争执的口实,有你无我,一旦旧派抬头,新法也全面废弃了。
推行新法,先要沟通朝野观念,上求当政要员配合支持,下求社会大众了解接受,只靠一个皇帝全力赞成毕竟不够。
大举推行新法,要有足够的配合人手,切实负责,有为有守,并且须使这些推行人员对所执行的新法有充分的认识,还须受过推行方法的训练。不是一纸通令下去,大量用人执行,就能办得通办得好的。
王安石的才智、勇气与理想,在历史上是可以大书特书的。他在器识、政治运作技术以及人际交往上所显示的缺失,却也是千百年来一大借鉴。
我们都愿意和自己喜欢的人交往,而不愿意和自己不喜欢的人来往。但现实生活却不可能满足我们这一愿望,我们的邻居可能正是我们不喜欢的:我们愿意安静,邻居则可能成天把音响开得震耳欲聋;我们喜欢清洁,邻居则总是把破破烂烂的东西堆满了过道;我们不愿被人打扰,但邻居却经常喜欢到我们家里来借根葱要头蒜的。在单位,也有我们不喜欢的同事,我们虽然尽量回避他们,但由于工作关系,我们不得不与他们打交道。我们为此而烦恼。
事实上,我们必须明白:世界上的人都是千差万别的,性格、爱好、观点、行为不一致的人在同一范围内生活相处是很自然的。如果纯粹以个人的爱恶喜厌来选择交往的对象,那就只能生活在一个越来越狭窄的小天地里。
那么,该如何跟自己不喜欢的人打交道呢?
1.忍让,宁可自己受些委屈或吃点亏。也不要为小事而与对方争个脸红脖子粗,甚至打个头破血流。
2.主动接近对方。你可以先伸出友好之手,你可以主动和对方打招呼。对方原来可能怀有的对你的戒备心或敌意就可能化解。你很客气地提出的一些问题,他们就可能会加以注意和改进。
3.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你就可能体会他们的想法,从而修正自己的一些不正确的做法。这有助于双方关系的改善。
4.接受他人的独特个性。人人都有其特点,不要试图改变这个事实。接受他的本来面目,他也会尊重你的本来面目。不要强迫别人接受你的观念。
5.多想对方好的一面。对方也不是总是那么招你烦的,他们也有好的一面,试着去发现这一点。
品悟人生
以厌为敌,不但你所不喜欢的人与你隙缝愈深,而且周围其他人也会对你存有戒意,你的人缘会因此越来越差。久而久之,你会无路可走,自身也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和自己不喜欢的人过不去,这样只会损害你自己的利益。
有义气,就会没骨气
凡事都要有个度,朋友之间的义气也一样,过分的强调就会适得其反,最终的结果往往会害人害己。
江湖义气是古代侠士们引以为荣的做人准则,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行事原则都要以法律为准,如果还抱着江湖义气不放,就只能做回几百年以前的古人了。
通常情况下,朋友之间互相帮助并没有什么不可以,但如果其中掺入“义气”两字,就会发生危险。有的人面对问题时,可以清醒、理智地去对待,那么当互帮互助和原则问题发生冲突时,他就能以遵守法律为重;相反如果一味以义气为重,那就可能冒犯法律而尊重义气,到头来是害了自己。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三个年轻人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其中一个人提出想让他们到下塘帮忙办件事,因为那人前些日子与某家饭店的老板发生冲突,事后越想越不服气,于是想出一口恶气。讲哥们义气的年轻人当即应允下来,去下塘砸那家饭店,替兄弟出口气。于是第二天,这三个年轻人各持一把铁锤突然冲进那家饭店内,将饭店砸烂后快速钻进停放在不远处的一辆红色轿车内逃离。总将兄弟义气挂在嘴边的三个年轻人,最终因为替朋友施行报复,而被快速出击的警方擒获。他们因为义气用事儿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迎接他们的将是牢狱的生活。
还有一个例子。
一个老实的农民,平时安分守己,但却因为讲哥们儿义气,将儿时同学偷盗来的赃款藏在了自己的被褥下。他以为能帮就帮朋友一把,对自己也没有害处,谁知竟稀里糊涂地变成了窝藏犯,结果可想而知。
司马迁说,人情莫不念父母、顾妻子。人在很多时候都会自然而然地因情感的砝码将公正的天平偏向自己更在意更关心的人,就像俗话所说的“胳膊肘哪能朝外拐”。一个年轻的女职员在她本该拥有幸福家庭、拥有灿烂前途之时却因贪污公款被投入监狱,当人们问她为什么要做这种傻事时,她的回答只有三个字:“为了爱。”有时“爱”也是一种义气的体现。人们所犯的错误,小到考试时帮助作弊,大到杀人放火,有的只是一时的情不自禁,美好的情感却真的成了佛家所说的“情劫”。
要把义气之害减到最低程度,首要的任务是要学法,把法律牢牢地记在心头。当你冲动的时候,它会及时浇水灭火,让你害怕,让你去清醒、理智地面对问题。
我们为人处世的原则有两条,一是以做好事为标准,二是以处好人为标准。有人把前者作为最终目标,而有人却以后者为目标。如果以后者为目标,那么他的一切将以讨好别人为出发点,以情面为准则,这种人是肯定做不了好事的。
品悟人生
光凭义气行事的人就是以处好人作为他毕生的目标,似乎一辈子有许多哥儿们朋友夸他够义气,他就会心满意足了。这是很不足取的心态。
宽容为上,对朋友不要耍脾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朋友也不例外。当朋友损害了你的利益时,应该以一颗宽容之心对待他,这样,你自己的心灵不但能得到解脱,同时你的宽容也能拯救朋友堕落的灵魂。
迪斯由于好友鲁克在自己的公司电脑上做了手脚,使他损失了几十万美元,心中一直愤愤不平,尽管迪斯委托律师将鲁克送进了牢房,但他还觉得不够。出狱后,鲁克觉得对不起迪斯,几次打电话向迪斯道歉。迪斯一听是鲁克的声音,不容分说立刻将电话挂断。
迪斯的妻子知道后,数次劝他应该宽宏大量,何况鲁克是电脑专家,对他的生意很有帮助。迪斯经过深思,觉得妻子说的有道理,可是每次拿起电话来他心中就想起那几十万美元,又想起鲁克曾像只老鼠似的偷盗过那些钱,使他的生意差点垮掉,于是又放下电话,长叹一口气。
一个多月过去了,迪斯总是处于这种矛盾中,一会儿觉得应该原谅鲁克,毕竟他是个电脑专家,曾经帮助过自己;一会儿又想,难道你要原谅伤害过你的人吗?不,不行。直到一位心理医生告诉他:“你形成了一种心理障碍,这种障碍不仅会妨碍你与鲁克的关系,也会妨碍你与他人的交往,你必须积极地清除它。”
迪斯终于鼓起勇气,给鲁克打了一个电话,告诉鲁克明天可以到办公室见他。第二天,他们谈得很顺利,迪斯还决定再次聘请鲁克到公司工作,他对鲁克说:“我相信你不会再辜负我。”
后来,鲁克对迪斯的公司尽心尽责,使公司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而他和迪斯的友谊也越来越牢固,俩人成了真心的知己。
若朋友未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或有什么过错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切不可怀恨在心。因为怨恨不仅会加深朋友间的误会,影响友情,而且还会扰乱正常的思维,引起急躁情绪。凡事要换个角度想想,这样或许能够理解朋友的所作所为,《菜根谭》中有句话:“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的极乐法。”在道路狭窄之处,应该停下来让别人先行一步。只要心中常有这种想法,那么人生就会快乐安详。因此走不过的地方不妨退一步,让对方先过,就是宽阔的道路也要给别人三分便利。有礼也要让三分。
刘宽是我国汉朝时代的人,为人仁慈宽厚。在南阳当太守时,小吏、老百姓干了错事,他只是让差役用蒲鞭责打,表示羞辱。他的夫人为了试探他是否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仁厚,便让婢女在他和下属集会办公的时候捧出肉汤,把肉汤泼在他的官服上,结果刘宽不仅没发脾气,反而问婢女:“肉羹汤烫了你的手吗?”还有一次,有人曾经错认了他的驾车的牛,硬说这牛是他的,刘宽什么也没说,叫车夫把牛解下给那人,自己步行回家。后来,那人找到自己的牛,便把牛送给刘宽,并且向他赔礼道歉,刘宽反而安慰那人,并与那人成为了朋友。
刘宽宽宏的度量不仅避免了一场纷争,更让他交到了朋友。他感化了别人,赢得了人心,对待一般人是这样,对待朋友更是这样。原谅一个人有时候是使之再生,对其心灵会造成多莫大的震撼。宽容需要有一颗博大的心,它可以使自己最大限度地减少麻烦,不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因此我们更不要把朋友之间的怨恨常记心头,这不仅带给对方心灵上折磨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痛苦,使自己活在怨恨的影子里无法自拔。宽容地待人,是做人应该具有的品德。用我心换你心,始相知情深。心灵上的问题只有用心灵来解决,作为有良知的人在本质上还是向善的,以理解待人,以宽容待人,才是与人沟通的最好途径。
品悟人生
“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去不远,需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远,务加让三分之功。”以宽厚之心对待朋友。此话是朋友相处的至理名言。
朋友间要把握分寸,不要透支人情
正所谓人情冷暖,当你有别人的人情在手时,不要一味的乱用,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除非形势所迫,不然就会适得其反。
至关重要的朋友关系要留在关键的时候再用。不要虚掷他们的善意,将彼此的关系浪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上。火药要保持干燥,以备你真正陷入危险之时使用。如果你以大易小,日后就没有什么可以剩下来。世上最为珍贵的,莫过于能够使你得到保护的情义和朋友。因此要善用这些情谊,不要透支它。
小巩接编某份杂志,由于杂志的财源并不丰裕,不仅人手少,稿费也不高。他不愿意因为稿费不高而降低杂志的水准,于是小巩开始运用人情向一些作家邀稿,这些作家和他都有些交情,但其中一位在写了数篇后坦白地对他说:“我是以朋友的立场写稿,但你这样子做是在透支人情。”
人只要互相接触就会涉及到情分,这情分就是人情。有些人便喜欢用人情来办事,但人情是有限量的,好像银行存款一样,你存的越多,可领出来的钱就越多,存的越少,可领出来的就越少。若和别人只是泛泛之交,能让他帮的忙就很有限,因为他没有义务和责任帮你大忙,你也不可能一次又一次地要他帮忙。如果要求的多,那就是透支了。所以,一个人动用人情的次数,要尽量少,以免提早把人情存款取光。
当医生的王女士早在两年前曾因自己孩子转学一事曾求过教委的一个同学,而且也送了些人情钱,可对方没要。这下可好,在接下来的两年内,那位同学便多次带着亲友、朋友来医院找王女士帮忙,有些事根本不能办,像半价CT、婴儿性别鉴定、高价病房算低价等等,着实给王女士出了不少难题。还了人情的王女士,后来就想办法渐渐疏远了这位同学,再后来俩人就索性不再交往了。
可见,依靠人情办事是有一定限度的,透支了反而令人很尴尬。同样,人情储蓄也不能即存即支。如果你急于找后账,急于在这笔人情账中得到回报,你就犯了人情世故的大忌。你就会在找这笔后账中既丢掉了人情,丢掉了面子,也丢掉了做人的本分和进退的分寸。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人,帮了别人的忙,就觉得有恩于人,于是心怀一种优越感,高高在上,不可一世。这种态度是很危险的,常常会引发反面的后果,也就是“帮了别人的忙,却没有增加自己人情账户的收入”,这是因为这种骄傲的态度,把这笔账抵消了。永远记住:一种行为必然引起相对的反应行为。只要你有心,善于帮助别人,留意给人面子,多储蓄一些人情,你将会获得更大的帮助、更大的面子和更多的人情。但是动用人情比存款要讲究方法,千万不能过度。
人情一旦透支,你们之间的感情就会转淡,甚至对你避之唯恐不及,那么,有可能进一步发展的情分就此了断。因此尽量把人情用在刀刃上。先弄清你与对方的交情究竟有多少,人情究竟有多重,然后再掂量事情的份量,看看是否适宜找对方帮忙,千万不要没个轻重缓急。
要做好估算,动用人情的次数要尽量少,以免提早把人情存款用光,那样,也会“情到用时方恨少”。不要“剃头的担子一头热”,要想办法做些适度的回馈,让人家觉得你有“人情”。回馈有很多种,例如主动去帮对方、请吃饭、送礼物都可以。总之,不要把人家帮你忙当成应该的,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人本来都有健忘的毛病,所以就是对方曾欠你一些人情,你也不可抱着讨人情的心态去要求对方帮忙,因为这有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和反感。对一些斤斤计较的人要特别注意,你们纵然交情再深,也不可轻易找他帮忙,否则这人情债会就像在地下钱庄借钱那样,让你吃不消。
如果你动辄就求人帮你的忙,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会慢慢变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当然也有主动帮你忙的人,但切勿认为这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你若无适度的回馈,这也是一种“透支”,而“透支”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忌一意孤行,拒绝别人的好意
你会失业、会颓废、会寂寞、会感觉力量单薄。你快乐时需要朋友分享,你成功时需要朋友的鲜花和掌声,你寂寞时需要朋友来沟通,你痛苦需要朋友来安慰……不要做一个孤独的人,你的身边不能缺少朋友,去帮助你的朋友,也接受朋友的帮助,那么你的人生就永远不会暗淡和无助。
给予比获得更令人感到幸福,因此让朋友知道你需要他们的帮助也很重要。正如你觉得帮朋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一样。
有一次,王平要到另一个镇去采访,但她的汽车却坏了。她的朋友小琦自告奋勇,愿意开车将近100公里送她去。可是王平却不想麻烦她,便拒绝了。
王平挂上电话时,从小琦的声音中感觉到她似乎十分失望。从那时起,她们的友谊冷淡了下来。直到有一天,王平打电话给她,说:“我要去度假,但不知如何处置我的猫。”“让我来照顾它吧。”小琦热情地自愿帮忙。这一次,王平满怀感激地接受了她的好意。此后,她们的友谊加深了。
这个经验使王平体会到了“如果你想某个人成为你的朋友,请他帮你一个忙”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人们往往只想到自己的重要,而不会想到别人。我们应该尽力摆脱这种情况,并且多多替别人设想,那你将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朋友。许多人喜欢向别人“训话”,他们发表“演说”,别人只能洗耳恭听。千万不可如此对待朋友,你要和他交谈。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请求对方帮一个忙,不但能使对方觉得自己重要,而且也能使你赢得友谊与合作。
汤姆曾经运用这项原则,把一个刻薄的敌人变成了他一生的朋友。那时,汤姆凭着自己的年轻才干,不但建立了一个小印刷厂,还当选为费城市议会的文书办事员。可是,他的能干却招致了议会中另一位同样有钱又有能干的议员的敌视。这位议员不但不喜欢汤姆,还公开斥责他。汤姆觉得这样的一种情形非常不利于自己的发展,他决定使对方喜欢自己。他听说对方图书室里存有一本非常稀奇而特殊的书,就写给他一封短信,表示自己非常希望来阅读一下。这位议员马上叫人把那本书送了过来。过了大约一周,汤姆把那本书还给议员,并附上一封信,表示非常感谢。
以后在议会里相遇的时候,这位议员居然一反常态,跟汤姆打起了招呼,并且很有礼貌。自那以后,他随时都很乐意帮一帮汤姆。他们二人自此成了很好的朋友,一直到他去世为止。一个小小的帮助,就帮汤姆化敌为有,可见求人帮助的力量多大阿。所以需要的时候,千万不要吝啬开口:“你可以帮我吗……”这一句话,不仅解决了你的困难,同时很有可能结交了一个很好的朋友。
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已经不存在任何领域中无所不通的全才,相反,团队精神变得更为重要,就像一个足球运动员,即使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前锋,也不可能同时担当前锋、中锋和后卫,更不可能连守门员一块兼任,因此,团队是你成功的载体,只有团结协作才能表现你的优秀。所以,即使你是最优秀的,也不能拒绝朋友的帮助,因为那不仅会使你失去很多的朋友,更有可能把你变成孤家寡人,甚至一事无成。
品悟人生
就算你是最优秀的,也要学会去接受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独自品味孤独寂寞;就算你有成为领袖的潜质,也需要下级的扶持和帮助,因此学会接受他人,不要一意孤行,拒绝朋友的好意。
身份卑微,也不要怀着过度的功利心交往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们自然喜欢结交现在看来就很有价值的朋友,但是,谁都不会知道明天的命运会怎样。我们为人处世,还需要长远眼光。今天的付出,往往到明天就会获得收获,凡事都要用平常心去面对。
彼特是美国一个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因一念之差,投资的股票几乎尽亏,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收到一封信。信是一家公司总裁写的:愿意将公司30%的股权转让给他,并聘他为公司和其他两家分公司的终身法人代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找上门去,总裁是个40开外的波兰裔中年人。“还记得我吗?”总裁问。彼特摇摇头。总裁微微一笑,从硕大的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张皱巴巴的5块钱汇票,上面夹着的名片印着彼特律师的地址、电话。
彼特后来才想起这么一桩事情。原来10年前,那位总裁在移民局排队办工卡,排到他时,移民局已经快关门了。当时,他还少5美元申请费。如果那天拿不到工卡,雇主就会另雇他人了。正在他发愁的时候,是彼特从身后递了5美元上来,他们还彼此交换了名片。
后来那位总裁有钱之后,第一件事就想把这张汇票寄出,但是一直没有这样做。因为他单枪匹马来美国闯天下,经历了许多冷遇和磨难。这5块钱改变了他人生的态度,也改变了他的命运。因此它没有随随便便就寄出这张5块钱的汇票,因为这5块钱不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了。
故事中的彼特以5块钱买的原始股票,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所谓“投之以木瓜,报之以桃李”,当朋友有困难,或是因为某些特殊情况而暂不得势时,我们不要用过度的功利心去交往,应以平和的心去面对,也许我们获得的不仅仅是友谊。
赵迪曾任某公司总经理,每年年底,礼物、贺卡就像雪片一般飞来。可是当赵迪退休之后,所收的礼物只有一两件,贺年卡一张也没有收到。以往访客往来不绝,而今年却寥寥无几。
正在他备感寂寞的时候,以前的一位下属带着礼物来看他。在任职期间,赵迪并不很重视这位职员,这个人的来访,不觉使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过了两三年后,赵迪被原来公司聘为顾问,他很自然地就重用提拔这位职员。因为这个职员能在没有利益关系的情况下,登门拜访,因此给赵迪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在失意的时候还相互扶持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一个人失势时,经常会遭到众人的漠视,原来与他交往密切的人都离他而去,如果此时你伸出援助之手,与之交往,他就会心存感激,铭记一辈子。对失势的人说一句暖心的话,就像对一个将倒的人轻轻扶一把,可以让他得到支持和宽慰。
人们都有一些习惯,喜欢往一些优秀出色的人身边靠拢。好像能与事业有成的人缔结关系,便可以巧妙地利用对方那股气势。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交上的朋友,通常无法培育出可靠的人际关系。由于万事顺利、春风得意的人,人人都想与其结识,都想与其交上朋友,一方面他也顾不过来,另一方面他也不愿与巴结他的人成为真正的朋友。
但是,如果与那些暂时不得势的人交往,并成为好朋友,那就完全不同了,就像买股票一样,买了最有价值的原始股,就像向“冷庙”烧香的道理一样。一般人烧香都选香火鼎盛的庙,是认为这种庙比较灵验,可以庇护自己各方面顺利如意。而越是香火鼎盛的庙,越是吸引香客。其实,人趋炎附势的行为和烧香的行为是一样的,总是向当权的人、当红的人靠拢,同道的当然奉承巴结,不同道的也要想尽办法拉上一点关系,就像人们走遍千山万水也要到某个名寺烧一炷香一样。
人世变化无常,人们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失势是难免的。当人们落难的时候,正是对周围的人,特别是对朋友的考验。困难时离你而去的人可能从此成为路人,同情、帮助你渡过难关的人,可能让人铭记一辈子。
品悟人生
所谓莫逆之交、患难朋友,往往就是在困难时期产生的,这时形成的友谊是最有价值、最令人珍视的。
过度投资会让友谊变了味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过度的物质投资会让友情变了质。有时会让人觉得那是种同情而非友情。因此,人际交往中一定要把握好物质投资的界限,切莫让友谊变了味。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留有一定的界限,不要“过度投资”,好事几乎都被做尽了,也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对一个有劳动能力、理智健全的人来说,独立、付出都是内部的需要。人际关系中如果不能相互满足某种需要,那么这种关系维持起来就比较困难。在卡耐基成功人际交往思想中,很重要的就是要遵循心理交往中的功利原则——这一原则是建立在人的各种需要(包括精神的、物质的内容)的基础上,即人际交往是满足人们需要的活动。心理学家霍曼斯也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这种交换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即人们都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其实不止是得到的不能少于付出的,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会令人们心理失去平衡。
朋友之间物质上的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很多人害怕朋友送礼时的笑脸,尤其是重礼,因为那将意味着同情或者是深厚友情的暗示。如果礼物带给朋友的是自卑、压抑或无法回报的沉重,那么友谊就应该采取“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态度。
小崔是一个在校的大学生,家里非常富裕,花起钱来也总是大手大脚。她对人很热情,尤其是跟同学交往花钱这方面非常的大方。可是越是这样,同学们与她的距离反而越来越远。原来小崔喜欢把自己买回来又不喜欢的新衣服送给别人,每次都说:“这是新的,我都没穿过,就是不喜欢了,这衣服买的时候可贵了呢”,你不要吧,她会说你瞧不起她,要了吧,三四百元的东西得欠多大的人情呀。这个人情还不回去,自己会觉得欠她点什么,还了吧,对于一个在校生来说是无法承受的。因此同学们都惧怕与小崔过近的交往。
人际交往要有所保留,初入社交圈中的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以为自己全心全意为对方做事会使关系融洽、密切。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人不能一味接受别人的付出,否则心理会感到不平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也是为了使关系平衡的一种做法。如果好事一次做尽,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的时候,愧疚感就会让受惠的一方选择疏远。留有余地,好事不应一次做尽,这是平衡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品悟人生
如果你想帮助别人,而且想和别人维持长久的关系,那么不妨适当地给别人一个机会,让别人有所回报,不至于因为内心的压力而疏远了双方的关系。让彼此自由畅快地呼吸,给对方喘息的机会,才不会让对方的心灵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