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袋类是一群提前产崽的哺乳动物,也就是说,它们的幼崽刚过了胚胎期就出生了。一旦出生,大部分有袋类后代会爬进母体的育儿袋内吸奶继续发育。
南北半球两地的大量化石记录证明:赤道以北发现了更多的新生代早期的有袋类踪迹,但是,北半球有袋类的多样性远没有南美洲和澳洲的繁多。在过去的25年里,能代表新生代早期亚洲有袋类的发现仅仅只有一打化石牙齿。
南美洲的有袋类:食虫动物和食肉动物。
有袋类在北美洲和南美洲辐射形成的有特征的动物群,我们冠之以专有名词“美洲有袋类”。
小结
1.专有名词“美洲有袋类”是指所有的美洲有袋类组成的一个动物群。
2.有袋类的最早化石记录来自白垩纪早期的中国。在中生代末期,有袋类迁徙到北美洲再迁徙到南美洲。
3.美洲有袋类有两个现生类群:一个是负鼠目,也叫负鼠;另一个是少瘤齿负鼠目,由食虫、食肉和食草有袋类组成。
4.袋犬目,有时又叫做袋鬣狗总科,是美洲有袋类中的一个灭绝类群,其下包含了两个大型的肉食性族群。
5.化石有袋类仅在南美洲的少数特定地区有所发现,它们是玻利维亚、秘鲁、巴西和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荒地。
拓展:早期有袋类的迁徙
白垩纪早期阶段的有袋类化石记录很少,特别是在以为应该发现澳洲有袋类祖先的南极洲区域。由于化石记录的空白,关于澳洲有袋类起源的各种理论纷纷出现。
有袋类当然不是从亚洲南部直接迁徙到澳洲的,而是迂回地向南扩散。
有袋类在澳洲安置下来,并很快分化成六个重要类群。它们在澳洲的成功,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大型胎盘哺乳动物的缺席,尤其是有蹄类哺乳动物的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