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02年,南京城的一场宫廷烈火中,一位登基仅仅4年的年轻帝王一一建文皇帝走到了生命尽头。要置他于死地的,是他的叔叔燕王朱棣。这就是明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
兴兵夺权的朱棣最终登上皇位,史称永乐帝。在他的统治下,明王朝完成了从南京迁都北京的浩大工程,开创了一段辉煌的“永乐盛世”。而那场曾经改变历史的熊熊大火,在史家笔端则浓缩成帝自焚这样一行简单字符。
南京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孝陵旁边的明东陵是朱元璋儿子朱标即建文帝之父的陵寝。如果燕王朱棣礼葬建文帝,那么很可能就将他埋葬在孝陵和东陵附近。可随着现代考古挖掘工作的展开,人们始终没有找到有关建文帝墓葬的蛛丝马迹。明朝用皇帝礼埋葬的规制很高,如果建文帝真是以帝礼下葬,那应该有一个很有规制的陵基,应该就在中山孝陵一带,不可能彻底消失掉。
其实早在明朝中后期,就没人知道建文帝葬于何处了,这也给那些不认为建文帝自焚身亡者提供了推测空间,猜想那个被烧焦的尸体根本不是建文帝。相传还进一步认为,燕王有伪造建文帝死讯的动机。他说,南京城破,宫中起火,情况相当混乱。找不到建文帝,可以说他死了,这样燕王面对的才是一个无君之国,他才可以顺理成章地做皇帝。
有一个说法和郑和下西洋有关:
永乐三年,大明盛世,稳坐皇帝宝座的明成祖朱棣,酝酿了那个永载史册的壮举。他派遣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舰队,出使西洋,拓展海外贸易。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馆藏中,依稀可见当年郑和舰队浩浩荡荡的气魄,200艘左右的船只载着将近两万的乘员,穿行在汹涌澎湃的大海上,旌旗猎猎,高帆蔽天。
人们惊叹明成祖的雄心、郑和的壮举的同时,也注意到这支队伍的特殊性:两万左右的乘员,95%以上是在役军人。这样一支以贸易为目的的队伍,为何却要武装得如此强悍?
《杰出航海家郑和》和《郑和下西洋》两本书如此这样解释这个谜题:建文皇帝出逃海外的消息不胫而走,李挺知道后立即汇报给明成祖。大权在握的明成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找到建文帝,于是命李挺和郑和一道下西洋,继续寻找据说流亡海外的建文帝。而为什么要派郑和这样一个宦官去呢?郑和是燕王府旧人,是功臣和宦官,身份可靠,且熟捻于宫廷秘怖,清楚皇帝家事内幕。成祖将这个隐秘任务交给他,合乎情理。
刘志成说你想想,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带了两万多官兵,走了7趟。没有去占领外国领土,带那么多部队干什么?就是害怕海外出现了建文帝,有国家支持建文帝。
根据这种看法,历史上为宣扬国威和扩展海上贸易的郑和下西洋,竟是成祖寻找建文帝的幌子。数万人在航海技术并不发达的时代,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大西洋,却为寻找一个生死未卜下落不明的建文皇帝,为了让朱棣睡上一个安稳觉!
刘志成得知,《杰出航海家郑和》中有关建文帝的记载,是从日本书籍《大航海》中获得的。为进一步寻找线索,博物馆同事李玉昆借去日本考查之机,又试图帮助刘志成寻访《大航海》的作者,却得到了一个意外的信息:那本书是一个叫半也郎的现代日本人写的,是部小说。小说是根据什么素材而写?搞不清楚,因为作者已经去世了。
以小说说法为据的论证,显然无法令人置信。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皇帝之说,失去了一个佐证。
建文帝的下落成为明史的第一疑案。明成祖在进行一段时间的铁腕统治后,又力行宽政,建文帝的遭遇和下落格外引人好奇和谈论,在很多野史、戏剧中,他的命运被人们无尽地揣测和演绎。
随着岁月的流淌,多少事情已经理没在久远的过去。历史在考察它真相的人们眼中始终是恍然一现,转而又悄然隐退,试图解开疑团的人们似乎终究要徒劳一场。建文皇帝的下落究竟如何?真相或许早已随着六百多年前南京宫廷那场熊熊燃烧的大火,消散在灰烬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