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抗战时期上海铁路损失及其影响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55385600000002

第2章 两次淞沪战争与上海铁路改造规划

第一节 规划缘起与基本理念

一、最初的设计理念

“大上海计划”发轫于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其目的是在乍浦建设东方大港的同时维持上海港的地位,但仅就港口、航道作了规划,并未就其他方面进行设计。1927年7月上海特别市市政府成立后,两任市长开始制定近代上海最早的一部城市总体规划,其中改造既有铁路成为实现新市中心崛起并对抗租界的两大重要前提和关键工程。当然,除了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对抗租界发展的目的外,当时既有的铁路布局对城市发展也构成了诸多不利影响。

1929年12月4日,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在经过一轮调研后呈请市政府“变更现有铁路及商港地位,使与市中心区域互相呼应”。随后,该会首次公开发行了规划文本——《上海特别市市中心区域计划概要》。

铁路路线阻碍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一般都需要通过建设高架铁路、地下或半地下铁路等立交通道的方法才能彻底解决。因此,《概要》突出了铁路的高架化改造,主要针对通往吴淞新港区的货运铁路、予以保留的沪杭甬南站至新龙华站两段。

二、“大上海计划”核心成果中的规划方案

在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并遵循国民政府和市政府的命令后,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于1930年5月7日正式启动“大上海计划”的编制工作。

5月23日通过了《上海市市中心区域道路系统图说明书》,实际上已将车站的问题确定下来。6月6日又通过了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制定《上海特别市全市分区及交通计划图说明书》。随后又推出了更具针对性的《上海市交通计划图说明书 铁道计划之部》,作了更为详细、全面的说明,并颁布了具体的实施方针。

7月2日,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讨论通过了《建设市中心区域第一期工作计划大纲》,但当年该计划基本没有什么进展,12月,出版了《建设市中心区域计划书》。

1931年6月5日,市府批准由两路局派邝凯华等人与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共同讨论市区铁路交通规划。此后,市府开始办理征地手续并停建位于高境庙的市立第一公墓。然而九一八事变后,京沪一带局势日趋紧张,史料中关于铁路规划推进的记载日渐减少。到了1932年1月28日日军挑起淞沪战争后,所有规划和建设工作都被迫中止。

第二节 战争影响下的规划变动

战争期间,由于闸北、吴淞、江湾等地区紧邻铁路,因此也都遭到了战火的毁灭性打击,其中以闸北地区最为严重。战争虽然给铁路和城市建成区都造成了严重破坏,但在被毁区域实施各项规划建设时,征地拆迁等工作的难度有所降低,加快了规划实施的步伐。

中日双方签署《淞沪停战协定》后,中方接收闸北、江湾、吴淞等战区的工作随即展开,同时市府在“大上海计划”之铁路改造规划的基础上作了修正,于同月制定了《迁移上海北车站及扩展铁路线商榷书》,阐述了改建铁路的紧迫性。

7月2日,铁道部正式成立规复委员会,随后该会多次派员赴沪与市府方面商讨北站迁移事宜。俞棪建议被采纳,随即饬令规复委员会及两路局拟订详细计划并提交审议。31日,铁道部选定客运总站和联运总站位置。

真如的联运总站对于两路运输尤其是联运业务将发挥出比客运总站更大的效能,因此铁道部先对该站进行了勘测设计工作,具体由两路局工程处负责。8月中旬,该处将初步计划上报铁道部。

建筑工程方面,第一步先建设两路局各处、各课的办公用房和车站办公处,同时建造货栈、月台、站内路轨及小型机车修理厂。全部完工后,该站将“可供五十年之用”。

第三节 规划与改造的停滞

1933年10月10日,上海市政府各部门开始从沪南枫林桥迁往市中心区域的新址后,实现“大上海计划”的工作重心也转移到了中心区域的各项工程建设上。

1934年1月12日,吴铁城提出了“繁荣市中心区计划”,经各局讨论后决议分两期进行。为加快繁荣市中心区域,密切与建成区的交通往来,1933年5月24日上海市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与会者“临时提议”请两路局在淞沪铁路三民路口“将来客运总站地位”设立车站“以利行旅”一案。

1934年2月,铁道部决定与市府合作建设三民路支线。1935年3月开工,8月下旬竣工,10月10日通车,运动会闭幕后,由于营业颓势无法扭转,1936年8月15日三民路分路站降格为旗站,至10月26日全线停办客运业务。次年淞沪会战爆发前,该支线由中方自行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