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
战国时,魏国与赵国结成了联盟。按照盟约,魏王要把太子送到赵国当人质,他想让庞葱陪同太子前往。
庞葱是魏将庞涓的儿子,与他小心眼的父亲相反,颇具远见卓识。庞葱心想:太子和自己在国内固然受到大王的信赖,但妒嫉怨恨我们的人一定不少,我们离开魏国后,一定会有人在魏王面前说三道四,而魏王平时耳根子就有点软,一旦听信谗言,对太子和自己都极为不利。
于是在临行前,庞葱对魏王说:“如果有人向您禀报,街道上有一只老虎在游荡,大王相信吗?”
魏王十分肯定地说:“哪会有这等事情?寡人不相信!”
庞葱紧接着又问:“如果有第二个人来向您禀报呢?”
魏王开始不能自信地说“如果真有这第二个人,寡人可能会感到疑惑了。”
庞葱再一次问魏王:“如果这时有第三个人去向您报告呢?”
魏王于是完全迷惑了,答道:“那寡人可能相信此事是真的了。”
庞葱这才具体分析说:“街上明明不可能出现老虎,然而三个人都说有老虎,于是大王就相信真有老虎了。现在臣陪太子到赵国去,要陷害臣和太子的人肯定不止三个,况且邯郸距咱们魏都大梁,比起街市距离王宫要远得多,街市上的谣传就能左右大王的信心,更何况国外辗转传来的谣言呢?臣希望大王明察。”
魏王听后,似有所悟地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就放心地去吧。”
于是,太子和庞葱辞行前往赵国。但人还没等到赵国,诽谤的流言就传到魏王的耳中,开始他想起了庞葱的话,尚能自制。可是时间久了,谣言愈演愈烈,他便开始怀疑太子和庞葱的忠心了。最后,他竟然确信二人对自己不忠了。当太子和庞葱回国后,就都失宠了。
上面这个故事就是成语“三人成虎”的由来。在成语词典中,还可以找到像“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样的成语,揭示的都是同一个道理。
诡谲的是,在欧洲有过一句异曲同工的话,这就是臭名昭著的“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对战败的德国惩罚过去严苛,在割走德国大片土地,只允许保留10万陆军用于国防的同时还要求天文数字的赔款。此外,法国等还一度霸占了德国经济命脉鲁尔工业区。这一系列策略的施行,造成了德国物价狂涨,人民生活非常艰难。在这种社会条件下,纳粹党提出“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的口号,赢得了民心,在20世纪30年代初上台执政。纳粹全力开动了宣传机器,从人性、理论,甚至“科学”角度制造了大量谎言,不断地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出去。如何让人民相信这些谎言呢?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说:“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正是依靠这种卑劣手段,纳粹欺骗了广大人民,把整个德国民族绑上了他们的战车。
如果说中国的三个成语揭示这一道理还有些掩盖,不那么露骨的话,“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则赤裸裸地阐明了它的意义。作为利用人性弱点的一个潜智慧,它的作用是绝不可小视的。如果静下来想想我们许多人都有证明它的鲜活经历。
从前曾子住在费城时,费城有个和他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跑来对他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他的母亲肯定地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仍然在那里织她的布。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人告诉他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他的母亲仍然不相信,继续织布。又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人来说:“曾参杀了人。”他的母亲感到害怕了,于是扔掉梭子,越墙逃跑了。像曾参这样贤德的儿子,他的母亲对他是深信不疑的。可是,当第三个人跑来告诉他同样的讯息时,就使她产生疑惑而不得不怀疑起自己的儿子来。虽说“曾参杀人”本身不是谎言,但此曾参非彼曾参,因此对这位母亲来说,这其实是一句谎言了。可见“谎言千遍”的力量是多么可怕。
“谎言重复千遍就成立了真理”,这句话看起来无耻之极,其实它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坏,关键是我们的“谎言”有好坏之别。如果为了一个好的目的,比如说老师教导学生“只要你们好好学习,就会……”,是这样吗?当然不一定,可以说这样的话本身就是“谎言”,但含着好的目的,加上成千上万为师者一遍遍重复,成了我们较为普遍接受的一个“真理”。
所以说,本节潜智慧决不是让读者无耻地、损人利己地去说谎,而是让我们知道这样一个合目的性的特殊手段。让外来和尚压倒本地和尚
据说禅宗马祖的老家在成都,他的父亲是卖簸箕的。马祖得道还乡时,全城盛传有个高僧来了,等见了面大家都嚷:“原来是马簸箕的儿子呀!”马祖不胜感叹:“得道不还乡,还乡道不香!”这可能算得上是关于“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最早的注脚了。
说中国人崇洋不正确,但说中国人爱听洋人说的,尤其是翻来覆去重复,而且津津有味、乐此不疲,倒是洋人始料未及的。
既然“外来和尚会念经”是较为普遍的心理定式,我们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个,让外来和尚压压本地和尚,达到自己的特定目的。这里的“外来和尚”当然既包括外国和尚又包括外地和尚,既包括人也包括物。在用外国和尚时,作为中国人,当然要维护我们的国格,这个主动权抓在我们大家的手中。
如今,“外来和尚好念经”已经拥有了更深的内涵和外延。人们对舶来品的崇拜无论对与错,行与否,似乎都顺应了马祖的感叹。
中国的图书市场可以说是外来“和尚”压倒本地“和尚”的典型之一了。近几年上榜图书中,“洋”书占去了半壁江山。《富爸爸,穷爸爸》一度火得不能再火,并曾长期霸占畅销书榜榜首,其系列丛书几乎也是本本上榜。该书虽然公开表明并不能“教你一夜暴富”,但仍有无数人幻想读完此书便能立刻实现发财梦,结果反倒是成全了作者——罗伯特·清琦。《哈利·波特》在中国数百万册的销售量让人感到该书的作者J·K·罗琳简直是个女巫。
图书市场上“外来和尚”如此吃香,但因为“请”它们要花“大价钱”,书商们于是自己改个名字整个容,公然地来冒充了。《没有任何借口》就是这样一本,该书标榜是美国人凯普写的,揪人的理念让企业老板欣喜若狂,不少企业团购回来发给职工,使得该书发行量超过200万册,上了排行榜首位。只是后来有点戏剧性,新闻出版署宣布这本书是伪书,神话就此破灭,只是此神话破灭了,未必不会出来彼神话。
某地一偏远山村发生水稻病虫害,村民焦急万分,纷纷跑到乡里请干部想法子。一名乡领导当即派人前往百里开外的市农科所“搬救兵”。此情此景,让两名在乡农技站工作10余载的“田秀才”感叹万分:还是“外来和尚”好念经。
某县的县委书记最喜欢“人才”,上任几年光是县委县政府机关就招进了近30名高学历“人才”。县委书记要配备秘书,他不要那些土生土长了解情况而只是党校专科毕业的老笔杆子们,用了一个对本地情况一无所知的北京某名牌高校毕业生。
现在中国的硕士、博士都搞起了“批发”,高学历毕业生在大城市再也不是香饽饽了。某高校规定,新进的教师只有具有博士学位的才能上讲台,硕士只能做行政工作。但是这个规定出台还不到半年,学校招进一个从美国来的外教,据说只有相当于专科的学历。这让那些上不了讲台的教师七窍生烟。
体育界聘请外教已经是见惯不怪的事情了。只要运动员们的老板认为成绩不够理想或者该换换风格了,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请个“外来和尚”执教。
更让“本地和尚”受不了的是,一些地方对外来投资的优惠政策宽松得让人吃惊。如中原某市的一个开发区,制定出了多达25条的投资优惠政策,第二条写道:“投资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在享受第一条优惠政策(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自开始获利年度起,在享受所得税“免二减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第三年至第五年企业所得税高新区财政所得部分全额奖励企业。)的基础上,自投产之日起三年内,增值税高新区财政所得部分的60%奖励企业;投资额在3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除享受上述优惠政策,第六年至第十年企业所得税高新区财政所得部分的50%奖励企业。”这只是一个例子,很多地区的投资政策更是有过之无不及。连外地投资者,尤其是外商都惊讶不已,本地企业更是欲哭无泪。有这样的政策,本地企业在竞争中怎么能胜出?还怎么发展?但是对于当地官员来说,有更为宽松的投资环境,GDP就能很快上去,自己的政绩大大的,升迁自然也会快快的。
能把潜智慧用到如此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步,也真是值得佩服。
当然最后还要奉劝读者诸君,任何一个潜智慧都带有哲学成份,在实际运用中不一定是好还是坏,即使坏,也还有程度轻重的问题、是否违法的问题。这就要拿捏着办喽。还是那句话:主动权抓在我们自己手里。
“顺毛摸”的潜艺术
爱抚宠物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顺着它的毛轻抚,每当主人有这个动作时,猫就会眯起眼睛,并发出满足的叫声;狗呢,就快乐地摇起尾巴,甚至回过身来舔你的手你的脸,作为对你的回应。如果逆着毛摸呢?猫狗因为感觉不舒服,就算不咬你抓你,也会不高兴地跑开。
人其实也是如此,喜欢别人顺着“毛”摸,如果你能这么做,那么必然会与倔强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当然没有一身的“毛”让你抚摸,人的“毛”就是性情、脾气,你如果能顺着对方的脾气与爱好和他交往,投其所好,他当然会和你成为好朋友。
不过,这不是要你凡事顺着别人,做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如果你真的如此,那你就成为别人的影子了。“顺毛摸”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你如果能成熟地运用这个方法,别人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你的影响,甚至接受你的意志。
“顺毛摸”就是一种特殊的“捧”,它可以用在平时与人相处,可以用在说服别人,也可用在带领部属,也可以用在推销商品,可以说,事半功倍。脾气再大,城府再深,主观再强的人也吃不消这一招。
一个夏日的上午,世界著名的巴黎希尔顿饭店来了一位美国女土,她直奔服务台,预定了一个豪华的套间,办好手续后便转身离开,到市内观光去了。
在美国女士离开之时,饭店经理注意到了这位女士穿戴极有个性:她身上穿的衣服,手拎的皮包,头上戴的帽子都是鲜红色,足见这位女士对鲜红色特别偏爱。饭店经理灵机一动,有了一个好主意。他马上召集服务小姐,让她们以最快的速度重新布置那位女士预订的豪华套间,将整个套间的地毯、壁毯、灯罩、床罩、沙发窗帘等全换成那种鲜红色。
美国女士观光回来,推开自己预定的套间,惊奇地发现整个套间的色调竟是自己喜欢的鲜红色,顿觉欣喜无比。第二天,美国女士面带微笑地交给服务小姐一张1万美元的现金支票,并说以后有机会再到巴黎,一定再住希尔顿。希尔顿饭店经理正是由于能顺着顾客的“毛”摸下去,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