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相关理论
自16世纪开始,国际上就有学者开始对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进行研究,只是当时国际贸易理论还是学术界研究的主流,因此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还只属于国际贸易理论,但这些早期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发展基础。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界定
国际资本流动主要是指国际(私人或官方)投资者为了盈利、避险、优化资产配置、平衡收支等一系列经济或政治目的,通过向他国以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国际贷款以及各种资产组合等形式进行投资活动,进而使得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等在国家间传递。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分类
(一)按照时间长短划分
按照借贷期限的长短划分国际资本流动,即将借贷期限在1年以上或未规定期限的流动资本定义为长期国际资本流动。
(二)按照投资动机划分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和长期资本流动的主要区别是由于投资者意图不同而造成的。
(三)按照资本流动性划分
如流动性弱的资本为长期资本,而流动性强的资本为短期资本。
三、国际资本流动机制理论
(一)早期国际资本流动机制理论
1.重商主义时期
早期关于国际资本流动机制理论研究的是在重商主义时期,重商主义者认为货币是财富的主要形式,财富具体体现在贵金属(金银)上。
2.古典主义时期
古典学派认为自由贸易是必要的,对重商主义者所推崇的贸易差额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与此同时,有些学者是从利率和汇率综合作用的角度来分析国际资本流动。
(二)近代国际资本流动机制理论
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国际资本流动对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的稳定均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对国际资本流动机制的研究也进入了较为深入的阶段。
(三)现代国际资本流动机制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投机资本的冲击下最终崩溃,而国际资本流动已经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研究的重点。
有些学者在承认利差影响资本跨国流动的同时,更多关注投资者风险规避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同时也有部分学者指出一国的高利率并不总能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
一、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稳定的关系
(一)银行的稳定性与脆弱性
1.银行稳定性研究
而对于银行稳定性至今没有完整且明确的定义,大部分学者都是从它的对立面即银行不稳定性方面进行研究,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银行脆弱性研究
针对金融脆弱性假说,明斯基从微观主体的行为、微观主体现金流的运行方式、资产价格的内在不稳定性等方面研究了金融脆弱性产生的直接原因,他认为金融脆弱性是经济的内在现象,无法根除。
(二)国际资本流动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资本流动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则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主要是从金融自由化、资本账户开放和银行的道德风险角度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1.金融自由化与银行稳定
有的学者认为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前提下,资本账户开放有助于一国金融部门的稳定。
然而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金融自由化和资本账户的过早开放,会增加本国金融部门的脆弱性,甚至促使金融危机的产生。
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大都从银行体系脆弱性方面来研究。
2.道德风险与银行稳定
银行的道德风险也会对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稳定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最早提出道德风险理论的是著名经济学家Mckinno。在此基础上,克鲁格曼建立了道德风险模型。而后,米勒从银行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出发,研究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稳定之间的关系。
二、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
从20世纪70年代起,学术界先后出现了三代货币危机理论。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是克鲁格曼提出来的,后弗洛德和加勃对其进行扩展和简化,形成成熟的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又称自我实现货币危机理论,首先由弗洛德和加勃提出,而后经过奥博斯特菲尔德改进和发展。
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由克鲁格曼等人提出,主要是因为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在解释东南亚货币危机时仍比较牵强。
三、国际资本流动逆转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稳定性
在研究国际资本流动稳定性方面的研究中,多数是将国际资本流动划分为不同类型,然后通过对各类型资本流动的波动性进行测量来研究这些资本流动的稳定性及其对一国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二)国际资本流动逆转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形成首先有国际资本流动方向的变化,即出现资本流动的逆转或突停。国际资本逆转性主要是指国际资本流动在速度、方向和规模上发生大规模的变化,这种变化容易在短时间里发生,且极易触发银行危机或金融危机,学术界又将这种现象称作“候鸟”行为。
第三节 国际资本流动管理和风险预警
一、国际资本流动管理
一是采用资本管制措施,但作用相对有限甚至无效。二是增加东道国外汇储备,能够降低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出量。三是采用传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但效果复杂。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预警机制
第一,FR概率模型。
该模型所研究的样本为1971至1992年发生货币危机的国家,研究者利用这些国家的年度数据建立了一个估计货币危机发生概率的模型。
第二,STV横截面回归模型。
着重研究了发生于1995年的墨西哥货币危机对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力图找到决定货币危机的主导因素,主要利用实际汇率贬值率、国内贷款增长率以及国际储备与M2的比值等变量来判断一国金融危机的发生率。
第三,KLR信号分析法。
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先将造成货币危机的主要因素确定,以此决定产生货币危机的经济变量,接着运用历史数据进行验证分析,以确定与货币危机相关联的变量,并将这些变量作为先行指标。
第四,主观概率法。
主要是由汇率变化而引发的汇率贬值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分为未预期到的汇率贬值冲击和总汇率贬值冲击两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