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教师医疗预防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56100500000002

第2章 教师内科疾病的预防(1)

1.急性支气管炎的防治

急性支气管炎是由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物理或化学因素刺激以及过敏反应等因素所引起的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发于寒冷季节,以老年、幼儿及体弱者患病较多。

病症初起有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喷嚏、咽痛咽痒、声音嘶哑、头痛、周身不适或肌肉疼痛、轻度畏寒、发热等。开始时咳嗽不明显或轻度刺激性咳嗽,无痰或少痰,1~2天后咳嗽加重,痰量增多,由黏液转为黏液脓性痰,较重时呈阵发性咳嗽或终日咳嗽。如伴发支气管痉挛时可有气急和哮鸣。

教师应注意气候变化、避免受凉。患感冒后及早治疗,多饮水,忌烟酒及辛辣之物;加强体育锻炼,进行耐寒训练;保持空气流通,室内空气新鲜;加强劳动保护,减少有毒物质接触。

药物治疗,发热时应多饮水,注意休息,体温高于38℃时服用退热药,如阿斯匹林、百服宁等;抗菌药物,细菌感染时可选择适当抗菌药物,口服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药物等;止咳去痰药物,有咳嗽、咳痰时可服用甘草合剂,急支糖浆、必嗽平、沐舒痰、咳嗽影响睡眠时可加用抗过敏类药物或可愈糖浆;平喘药物,患者有喘憋时,可加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等。

2.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

慢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纤维变化及萎缩变化由感染或非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临床以咳嗽、咯痰、喘息为主要症状。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晚期症状加重,可长年存在。疾病进展可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本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老年人多见,吸烟、寒冷地区及环境污染较重地区发病率高。

本病以反复发作的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表现,一般咳嗽、咯痰以晨起为著,呈白色泡沫状黏液痰;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时,症状迅速加剧,痰量增多,呈白粘痰或黄脓痰;随着病情的反复发作和进展,终年咳嗽、咯痰不停,冬秋加剧,并发生喘息;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病史,并除外由心、肺肿瘤、结核等其他可导致咳嗽、咯痰、喘息的病症;每次持续发展最少为3个月,并连续发病2年以上者;肺底可听诊到干、湿罗音,喘息型可闻及广泛哮鸣音。

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教师应忌辛辣肥甘饮食及烟酒。加强体质锻炼,提高抗病能力。气候变化时应预防受寒。怡情悦志,避免情志过极。于缓解期经常食用具有补肺益肾的药、食物,如红枣、核桃肉、百合粥、黑豆等。

3.预防肺气肿的方法

肺气肿患者以气喘为主要症状,往往一活动就喘。如何预防肺气肿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是每个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都应面对的问题。慢性支气管炎是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气喘等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两年以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预防肺气肿发生的主要措施有:患者应认识到吸烟有害健康,已吸烟者应立即戒烟;避免有害粉尘、烟雾或气体的吸入,工厂、矿山应做好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处理,如采用湿式作业,密闭尘源,加强通风和个人防护;预防呼吸道感染,包括病毒、支原体或细菌感染。可定期注射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对于预防易感者具有一定的意义;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定期监测肺通气功能(FEV1、FEV1/FVC及FEV1%),及早发现气流受限发生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此外,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增加营养,加强卫生健康教育,改善工作环境与条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本病的防治均有重要的意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稳定期以康复治疗为主,其中呼吸功能的锻炼尤为重要,其方法步骤如下:体位:卧位、坐位或立位均可。卧位时两膝下可垫软枕,全腹肌松弛;步骤:左右手分别放在上腹部和前胸部;呼气时腹部下沉,用手稍加压力,以进一步增加腹压,促使膈肌上抬;吸气时上腹部对抗该手的压力,徐徐隆起;要求:静息呼吸,经鼻吸气,缩唇呼气,吸呼气应该缓慢和均匀,吸气和呼气时间之比达到1:2~3;每天3次,每次10~15分钟。

4.怎样预防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的慢性传染病。

我国目前现有肺结核病人约45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约150万,每年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我国的结核病人数居全球第二位。

肺结核的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以呼吸道传播为主,飞沫感染为常见的方式。

肺结核临床表现为午后低热(一般在38℃以下)、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呼吸系统症状。

肺结核的预防首先是要及时发现、治疗病人。平时要自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房间内要经常开窗通气,保持空气清新;接种卡介苗,以及开展适量的体育运动,增强个人体质。

5.如何预防肺炎

肺炎是指肺泡腔和间质组织在内的急性肺实质感染性病变。按病因分类可分为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等。成人最常见的病因是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厌氧菌、金葡球菌等。

细菌性肺炎发病之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急骤,通常有高热,体温在数小时内可上升至39℃~40℃。胸部刺痛,随呼吸和咳嗽加剧。咳铁锈色或少量脓痰。常伴有恶心、呕吐、周身不适和肌肉酸痛等。

病毒性肺炎起病缓慢,有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发热、咳嗽、干咳或少量粘痰等症状。流感病毒肺炎开始为典型的流感症状,12~36小时内,呼吸增快,进行性呼吸困难、紫绀,可发生呼吸衰竭及休克,两肺可闻及湿罗音或哮鸣音。

支原体肺炎的最初症状类似于流感,有周身不适、咽喉疼痛和干咳,随着疾病进展,症状加重,可出现阵发性咳嗽,且咳嗽时有黏液脓性或有血丝的痰液。本病发展缓慢。急性症状一般持续1~2周,随即逐渐恢复。但少数病人严重时可引起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真菌性肺炎的症状类似急性肺炎,发热畏寒,咳白色黏液痰,有酵母臭味,亦可呈胶冻状,有时出现咯血、气促等症状。

吸入性肺炎为液体、颗粒性物质或分泌物进入下气道所致。多见于久病卧床的病人。如吸入量大,可引起急性肺损伤或阻塞远端的反复感染。出现急性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及心动过速或发热、咳嗽、咳痰等类似细菌性肺炎的症状。

预防肺炎应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保持居室清洁,空气新鲜。冬春季节,年老体弱者应避免去公共场所,以防感染各种时行疾病。

6.慢性胃炎的预防措施

慢性胃炎是由于冒黏膜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经常侵袭而发生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或萎缩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胃病。本症按胃镜形态学和组织病理学的观察,一般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萎缩、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肥厚性胃炎四种。

慢性胃炎的病因常与下列因素有关:长期的进食或服用刺激性食物、药物;细菌感染;中枢神经功能失调,使胃黏膜的保护功能低下及营养障碍,导致慢性炎症;胆汁返流,可破坏胃黏膜屏障而引起炎症;免疫因素可能是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原因。

本病多属于中医“胃痛”、“胃痞”、“反酸”、“呕吐”等病证范畴。

进食后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亦可为无规律的阵发性或持续性上腹疼痛。除疼痛外,可能伴有食欲不振、恶心、腹胀及嗳气。慢性萎缩性胃炎除上述症状外,可伴有疲乏、痞满、贫血、腹泻、舌炎、指甲脆弱等。一般有上腹部轻微压痛;萎缩性胃炎可有消瘦、皮肤黏膜苍白及光滑舌等。

患有此病的教师应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注意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避免食生冷辛辣之物,不酗酒,不暴饮暴食,多吃易消化、营养价值高的软食,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

7.急性胃炎的防治办法

急性胃炎系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病变严重者可累及黏膜下层与肌层,甚至深达浆膜层。临床上按病因及病理变化的不同,分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其中临床上以急性单纯性胃炎最为常见,而由于抗生素广泛应用,急性化脓性胃炎已罕见。

导致发病的因素很多,有化学或物理的刺激,也有细菌或其毒素引起。化学刺激主要来自烈酒、浓茶、咖啡、香料及药物(如水杨酸盐制剂、消炎痛、保泰松、糖皮质激素等),其中急性腐蚀性胃炎多是由吞服强酸、强碱及其他腐蚀剂所致。物理刺激如过热、过冷、过于粗糙的食物及X线照射,均会损伤胃黏膜,引起炎症性改变。而进食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是导致急性胃炎最常见的一个病因。

临床表现常轻重不等,但发病均急骤。轻者仅有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呕血、黑粪、甚至失水、以及中毒及休克等。

该病的治疗可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做针对性处理。其中急性单纯性胃炎病程较短,具有自限性;其他各型急性胃炎经治疗后,不留下任何后遗病变,但急性腐蚀性胃炎病程严重,后期可出现食管、胃幽门等部位的狭窄。

西医药治疗

(1)一般治疗:首先去除外因,即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和药物,酌情短期禁食,或进流质饮食。急性腐蚀性胃炎除禁食外,适当禁洗胃、禁催吐,立即饮用蛋清、牛奶、食用植物油等;再去除内因,即积极治疗诱发病,如急性感染性胃炎应注意全身疾病的治疗,控制感染,卧床休息等。

(2)抗菌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有严重细菌感染者,特别是伴有腹泻者可用抗菌治疗。常用药:黄连素0.3克口服,每日3次;氟哌酸0.1~0.2克口服,每日3次;急性感染性胃炎可根据全身感染的情况,选择敏感的抗菌素以控制感染。急性化脓性胃炎,应予大量的有效的抗菌素治疗。急性腐蚀性胃炎亦可选用抗菌素以控制感染。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于吐泻严重、脱水病人,应当鼓励病人多饮水,或静脉补液等。

(4)止血治疗:急性胃炎导致的消化道出血者属危重病症,可子冷盐水洗胃,或冷盐水150毫升加去甲肾上腺素1~8毫克洗胃,适用于血压平稳,休克纠正者。保护胃黏膜可使用H?受体阻断剂,如甲氰咪胍200毫克,每日4次。通过胃镜直视下用电凝、激光、冷凝、喷洒药物等方法,迅速止血。对出血量较大者,适量输血。

(5)对症治疗:腹痛者给予解痉剂。如颠茄8毫克,或普鲁苯辛15毫克,1日3次。恶心呕吐者,用胃复安5~10毫克,或吗叮林10毫克,1日3次。

中医药治疗

(1)外邪犯胃:发热恶寒,胸院门满,甚则疼痛,恶心呕吐,或大便泻泄,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中成药:蕾香正气胶囊。

(2)饮食停滞:脘腹胀满拒按,嗳腐吞酸,得食愈甚,吐后症减,泻下臭秽,舌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导滞。

中成药:加味保和九。

(3)痰热内阻:脘痞恶主,吐泻频作,其气臭秽,心烦口渴,可伴发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和中止泻。

中成药:加味香连丸。

(4)淤血阻络:胃脘疼痛频作,持续不减,或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淤,理气止痛。

中成药:云南白药。

预防与调养

(1)生活有节,起居有常,调畅情志,避免暴饮暴食,过度烟、酒、茶、油腻、粗糙及刺激

(2)患病后及时诊断,及时治疗,调治结合,颐养康复。

8.胃下垂病的防范

本病是指站立时胃位置下移,胃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者。本病多见于女性、瘦长无力体形者,其发病与膈肌松弛有关。

以往生育过多的妇女和无力、瘦长体形的人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卧床少动者,往往因腹肌张力下降、膈肌吊力不足和胃肝韧带松弛而引起,常伴全身脏器下垂。

轻度下垂多无症状,中度以上者常可出现上腹不适、易饱胀、痞满、嗳气、厌食、恶心、便秘等,有时腹部有深部隐痛感,常于餐后、久立及劳累后症状加重,平卧后常可减轻。也可伴有全身脏器下垂的表现,或晕厥、心悸、低血压。

具有以上典型症状,加上检查时出现以下结果者:如饮水超声波试验发现胃下缘移入盆腔内,X线钡餐检查发现胃小弯弧线最低点在髂嵴连线下,无张力型胃,十二指肠第二部位于幽门管后面,球部向左多等,其中一项存在即可确诊。

本病主要是积极治疗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纠正不良的习惯性体位,加强体质锻炼和腹肌锻炼,增加腹肌力。对于出现嗳气、腹胀、腹痛、厌食、恶心、便秘等症状时,应对症处理,可用中药辨证施治及体操疗法。

一般来说,胃下垂预后良好,但可因患者体质、慢性疾病的程度及治疗不及时而发生慢性胃扩张、胃扭转、直立性晕厥、心悸、低血压等病症。

9.急性腹膜炎的防治办法

急性腹膜炎是腹腔细菌感染引起的腹膜急性炎症病变,可分为原发性腹膜炎和继发性腹膜炎。原发性腹膜炎较少见,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肝硬化、肾病综合症伴有腹水患者;继发性腹膜炎较为多见,特别是由腹腔内脏器急性穿孔所致者更为常见。

急性阑尾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胆囊炎、伤寒所致的肠溃疡、胃及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肠结核、肠阿米巴溃疡、肠道憩室炎等穿孔所致的急性腹膜炎,大多为弥漫性腹膜炎;如穿孔前病变的脏器已与毗邻组织或大网膜发生粘连,则为局限腹膜炎。其他尚有腹腔内脏器急性感染的扩散,而非穿孔,亦常为局限性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