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76是二战期间苏联生产数量最多的一种履带式轻型自行火炮。它是在相同的坦克底盘上改装成的,其火炮口径和威力都要比原来坦克的主炮要强。
SU-76自行火炮口径由原来的45毫米增加到76毫米,而且原来的旋转炮塔倍现在的固定炮塔代替。
SU-76自行火炮战斗全重11.2吨,乘员4人。加长了原来的车身底盘,而且增加了一对负重轮,使得负重轮总数为6对。它采用发动机前置式动力系统。装有两台纵向布置的六缸汽油机,总功率140马力具有12.5马力/吨的推重比,最高公路时速44公里,机动性能不是太好。
装甲防护方面基本维持T-70轻型坦克的水平,车体前上装甲板厚度25毫米,倾角25度;前下装甲板35毫米,倾角60度;两侧装甲板垂直,装甲厚度16毫米。
车体后部为战斗室,它是苏制自行火炮中唯一采用战斗室顶部式敞开设计的一种自行火炮,但是该设计却被德制自行火炮广泛采用。
战斗室装有钢管构架,当天气恶劣是可以盖上防水布。但是在苏联寒冷的冬季中使用时,SU-76的车组成员要忍受很大的痛苦和不便。而且由于驾驶室和发动机间没有间隔,所以在夏季驾驶员的操作环境也非常恶劣。以至苏联士兵为SU-76自行火炮起了一个外号“SUKA”,在俄语的意思里就是“婊子”。战斗室内装有一门M-1942型76.2毫米野战炮,备弹60发。
该型野战炮是苏联红军师级多用途支援火炮,曾经大量装备苏联炮兵部队,性能非常优良。在最大仰角射击是可以有13.3公里的射程。
该炮可以发射杀伤爆破弹,穿甲弹,高速穿甲弹,破甲弹等弹钟。其中发射高爆穿甲弹时能在1000米击穿61毫米装甲,该型炮弹初速655米/秒,弹重6.5千克。
发射高速穿甲弹可以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58毫米厚度装甲,该型炮弹重3.1千克,初速965米/秒。
使用破甲弹时,其破甲厚度可以达到120毫米,用来对付当时德国的主力IV号坦克应该足够了。
SU-76的最大优点时结构简单,生产容易,在整个二战中苏联一共生产了12600余辆。同时它的战斗室空间宽敞,使得乘员操作很便利,在训练有素的乘员的使用时,最高射速可以达到20发/分,相比较T34-76坦克的4~5发/分的射速来说简直时天壤之别。所以SU-76很适合自己为步兵和装甲兵在进攻和防御中提供机动而且又猛烈和及时的火力支援任务的。
尽管SU-76自行火炮不能像T34一样冲锋陷阵,可是依靠其庞大的生产数量,比较轻便的战斗全重和很高的火炮射速可以活跃在东线的各个战场上的多种复杂地形,为苏联红军提供机动的火力支援。
一颗投掷进没有顶盖的战斗室的手榴弹或者燃烧瓶就可以消灭SU-76的全体战斗乘员,或者让它完全丧失战斗力!当然在其上空爆炸的空爆炮弹和俯冲扫射的战机也可以大量杀伤SU-76的车载人员,让其失去战斗力。所以SU-76正常的战术位置是在二线为步兵和装甲兵提供火力支援。
在战斗很危急的时候,使用高速装甲弹和破甲弹也可以让SU-76面对突破防线的德国坦克和突击炮拼死一博,可是付出的代价一定是惨重的。
SU-76的76毫米炮比较适合用来对付苏德战争中前期的德国中型坦克和突击炮。如果用来对付德国的“虎”式坦克就有点麻烦了。不要说100毫米的前部装甲,即使是虎式坦克的80毫米厚度的侧后装甲都很难击穿。
当然也无法击穿德国“黑豹”坦克前部装甲,不过倒是可以击穿其比较薄弱的45毫米的侧面装甲,问题是机动性能比较的好的“黑豹”不一定回让SU-76有这样的机会,除非是预先设伏!应该说SU-76是苏联在二战中设计的一款很适合当时战争需要的自行火炮。
在二战后的1951年~1954年,中国从苏联购买了912辆SU-76,可见我们中国军队对它性能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