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企业培训全书(经典篇)
5617400000010

第10章 经典阅读:滋养心灵的鸡汤 (4)

对于企业能否节约成本,以及将成本节省到何等程度上这一问题,员工肯定有很大的决定权。很多企业虽制定了很好的成本压缩制度,但没有得到员工的支持,结果没能取得成效。所以,要想节约成本,关键是员工要具备节约的品质。每一名员工都要在脑海里形成这样的意识,那就是花公司的钱要像花自己的钱,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公司的财产。

可是,在一些公司里常有许多员工认为自己为公司接的每一笔业务可能会有几十万或几百万的收益,在公司里浪费一点点是无所谓的。如果公司的每一名员工都有这样的想法,每一名员工都只浪费一点点,那么最后累积的数字将是十分惊人的。

小王和小李两个到一家公司应聘,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复试阶段。招聘公司总经理交给小王一项任务,要他去指定的商场买一打铅笔。距离要去的商场只有一站路,总经理建议他乘公交车去。自己买车票,回来报账。

过了一会儿,总经理好像忘记了一件事,又吩咐小李去那家商场买一瓶墨水。

他们两个先后都回来了,在总经理面前报账。小王除了买铅笔的钱,来回坐车的钱是2元。而小李除了买墨水的钱,来回坐车的钱是4元。

原来,时值盛夏,天气酷热,小王坐的是普通公交车,所以票价是1元,而小李却坐的是空调公交车,上车就要2元。所以,小李的车票钱和小王的车票钱不一样。

在现代社会,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节约意识,如果员工缺乏这种意识,那么整个企业的命运也就危在旦夕。节约是企业与员工的共同选择,每一名员工都应该以节约为荣,杜绝一切浪费,并将节约转化为自觉行动。这样企业与员工才能共同得到发展。

节约一角钱就等于生产一角钱,一个具有节约意识的人或企业,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竞争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时,都具有更强的实力,有更大的获胜的概率。

信念是职场成功的基石

【原文欣赏】

信念是成功的基石,作为企业家,要有坚定的信念。因为不管是伟人还是凡人,都会表现出消极与积极的情绪。作为成功的企业家,他不只要克服自卑、超越自卑,并且要有坚定的信念,能合理地调节心理承受力,在压力下把事情做好。

【读后感】

所有成功者都是依靠人生可以成功的信念从而赢得成功。职场员工也要有着坚定的信念,在承担工作重任时,应该坚信我能、我可以,我做得到。只有这样,才能圆满地完成工作任务。

刚刚在美国读完中文博士的裔锦声在找工作时看到舒利文公司的招聘广告:要求求职者商学院毕业;至少三年的金融专业或银行工作经验;能开辟亚洲地区的业务。

显然,裔锦声没有达到要求。尽管如此,她还是很快整理好个人资料寄给舒利文公司,结果当然是石沉大海。但她坚持不懈,每天都给舒利文公司打联系电话,以至于人事部门一听到是她的声音,便想着各种理由婉拒。

最后,她鼓起勇气拨通了舒利文公司总裁的电话。在电话里她坦言:“我没有商学院的学位,也没有在金融业的工作经验,但我有文学博士学位。文学就是人学,长期的文学熏陶使我善解人意。在获得博士学位的过程中,我知道怎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是一个女性,经受了许多困难和歧视,我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变得更加坚强。基于我拥有的这些优点,我将成为公司的财富,而且相信公司也一定会为我提供这个机会,这对双方都是有益的事情。我很想到你们公司工作,但打了好多次电话都被拒绝了,请您给我一次机会吧。公司聘用我而我没有干好,最多损失几个月的薪水。如果公司认为在我身上投资有风险,那你们可以先不付我薪水呀。”她噼里啪啦一口气说完了这些话。

半个小时后,舒利文公司通知她去面试。经过七次严格的面试后,舒利文公司拒绝了一百多名有金融背景的求职者,录用了她这个对金融一无所知的文学博士,大出人们的意料。

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她因业绩突出被破格提升为副总裁,成为该公司创立以来的首位外籍女性高级主管。

后来,裔锦声问舒利文公司总裁为什么最终会聘用她。总裁告诉她,正是她连珠炮似的话,尤其是最后一句话感动了他。“因为你是一个不会向生活妥协的人,而我们公司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人。专业知识可以学习,但永不言败的性格却不是人人都具有的。你的勇气和信念已经远远超出了求职本身。”

正是因为坚信我能赢,裔锦声一次次受到命运的青睐和眷顾。对于抱定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的人,上帝也会网开一面。肯德基创办人桑德斯65岁时还遭受失败而破产,不得不靠救济金生活,在80岁时却成为世界闻名的杰出人物。桑德斯没有因为年龄太大而放弃自己的成功梦想,经过数年拼搏,终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肯德基的快餐店在世界各地都是一道风景。

无论我们做什么工作,都要信心满满,坚信自己能把工作做好。无论我们是遭受质疑,还是遇到了困难,都应该坚持下去。

拥有一颗热诚服务的心

【原文欣赏】

一个老人在纽约的郊区经营一家热狗店。刚出炉的金黄色面包,加入香脆的泡菜,风味绝妙的芥末,煮得恰到好处的洋葱,再由满脸亲切笑容的服务生奉上,顾客们每每舔着嘴唇说:“我从来不知道热狗竟会这么好吃!”当顾客离开时,老人又送他们来到车前,并向他们挥手致意:“请你们再度光临,我的热狗需要你们的支持,在店内服务的年轻人也必须赚取他们的大学学费。”如此亲切的服务,使得顾客频频光临,并介绍许多顾客远道而来。

但有一天,老人在哈佛大学学习管理学的儿子以经济学博士的资格回来看望父亲。儿子看了父亲经营方式后,便提出他的意见:“父亲,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您不知道现在正值经济衰退时期吗?雇用两个人就可以了,如此便减少四个人的人事开销。父亲您也不要再站在道路两旁浪费时间,应该在后头调理作料。另外,请供应商供应我们便宜的面包和热狗就好了,泡菜也不需要用这么好的原料制作,至于洋葱则可以不要。您知道吗?为了度过这段不景气时期,就必须削减一些经费。”

这位父亲相当感谢儿子的建议。几个月后,儿子再次回来,并询问生意如何。父亲对儿子说:“你说得对,现在经济真是不景气!”

【读后感】

这家店的老板由于听从儿子的建议,丢失了用心服务、礼貌,而导致顾客流失,门庭冷落,生意不景气。

摩根认为只有提供优秀的服务才能赢得竞争的优势。在与客户接洽时,要有万全的准备,必须携带公司完备的资料,同时,在心中不断地告诉自己,我们所竞争的同业更优秀,更能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20世纪90年代,有一个代表团到韩国洽谈商务。代表团车队的先导车由于开得较快,为了等后边的车辆,暂时停在了高速公路的临时停车带。不一会儿,一辆“现代”跑车靠了过来,驾车的是一对年轻的韩国夫妇,他们问代表团的同志车辆出了什么问题,是否需要帮忙。原来,这对夫妇是现代汽车集团的职员,而代表团的先导车刚好是现代汽车集团生产的。

这对韩国夫妇仅仅因为停靠的车辆是自己公司生产的就过来询问,并主动提供帮助和服务。他们已经把与公司有关的任何问题都当成了自己的责任,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并积极主动地为公司工作。

作为职场员工,脱颖而出的最好方法是提供最好的服务,人性化服务是你的卖点,体贴的服务能使你的工作达到尽善尽美。

《塔木德》:智慧是财富的源泉

《塔木德》凝聚了上千年来2000余名犹太学者对自己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智慧的发掘、思考和提炼,是整个犹太民族生活方式的航图,是滋养世代犹太人的精神支柱,是其他民族的人走进犹太文化,接触犹太智慧的一扇必经大门。

在希伯来语中,“塔木德”的意思是“伟大的研究”,这是一部犹太人作为生活规范的重要书籍。它不仅教会了犹太人思考什么,而且教会了他们如何思考。它用一种始终如一的声音,构建了犹太人的世界观。

《塔木德》宛如一位和蔼可亲的朋友或思想深邃的学者,始终和每一个职场员工进行交谈和讨论,并穿透琐细的生活,让人感觉到鲜活的智慧和触及万物的力量。

学识是财富的给养

【原文欣赏】

只有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业务知识,在生意场上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是能赚钱的根本保证,也是商人的基本素质。

【读后感】

“商人要学识渊博”,这是犹太人提出的口号,同时也是他们的经商法则。学识渊博不仅可提高人的判断力,还可以增加其修养和风度。一个文质彬彬的人和一个粗俗不堪的人,分别去应酬同一宗生意,成功概率大的必然是前者。

犹太商人要求自己懂得的并不仅仅是业务知识。他们对与商业几乎没有什么关系的事物,往往都知道得很详细。犹太商人很健谈,话题涉及各个方面。不管是经济、政治、法律、历史还是生活细节,他们都能谈得头头是道。

例如,他们对大西洋海底的鱼类、汽车构造及植物种类等,都能说出一二,有的甚至具有近似专家的知识。在我们看来,这些知识和商人没有什么关系,不过是为生活增加一些趣味而已。犹太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拥有各方面的知识,是商人的基本素质,是在生意场上赚钱的根本保证。

林肯一生中进学校的时间加在一起总共不到一年。但林肯勤奋好学,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请教。没钱买纸笔,他就在土沙地上和木板上写写画画,练习写字。他放牛、砍柴时怀里也总揣着一本书。休息的时候,他一边啃着粗硬冰凉的玉米饼子,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晚上,他在小油灯下常读书到深夜。

长大后,林肯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外出谋生,他每到一处,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 林肯无论干什么都始终没忘记学习,抓紧一切空闲时间刻苦自学,攻读历史、文学、哲学、法学等著作,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林肯出生于社会底层,虽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有着追求知识的决心。他奋发研究,不断拉长自己的能力短板,勤于钻研,让他赢得美国人民的尊重,并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可以卖掉金子,但不能出售书本

【原文欣赏】

把书本当做你的好友,把书架当做你的庭院,你应该为书本的美丽而骄傲。采其果实,摘其花朵。

生活困顿之余,不得不变卖物品以度日,你应该先卖金子、宝石、房子和土地,到最后一刻,仍然不可以出售任何书本。

【读后感】

犹太人认为,人们之间可以有各种恩怨,然而知识是没有界线的,它是属于全人类的,不能因为存在偏见而影响智慧和真理的存在及传播。因此,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抛弃书本。

为了保护书籍的传承性,1736年拉脱维亚的犹太社区通过了一项法律。该法律规定:当有人借书时,如果书本的拥有者不把书本借给需要它的人,应罚款;如果有人去世了,要在棺材里放几本他生前喜欢的书,让书伴随他死去的躯体,宽慰他的灵魂。这些都充分地体现了犹太人对书本的态度:书本可以让人获得对生命的期望和更多的奖赏。

以色列城市的最佳风景是咖啡馆和大大小小的书店。以色列人的每一天往往是从一张报纸、一杯咖啡开始的。而大学生则愿意在幽静的书店中度过周末。

以色列每年都要在耶路撒冷举办国际图书博览会。博览会期间,很多世界各地的图书爱好者或商人前来洽谈、参观,选购者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书。

当地每年还要举办“希伯来图书周”,这是以色列人自己的图书节。不少犹太人很早就准备一部分钱,像盼望盛会一样等待图书节的来临。

在每一个犹太家庭里都有着世代相传的规定:书橱及学习用具只可放在床头,不可放在床尾。这样的规定就是告诫本民族的人:书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不能对书本有所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