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落实背后的落实
5623300000028

第28章

恪守纪律,变“阳奉阴违”为“服从命令”

一个高效的企业必须有良好的服从观念,因为企业整体的利益,不允许部属抗令而行。所以,落实行动必须遵从上级、服从命令。

数年前,伊藤洋货行的董事长伊藤雅俊突然解雇了战功赫赫的岸信一雄。这一事件在日本商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就连舆论界也以轻蔑尖刻的口气批评伊藤。

人们都为岸信一雄打抱不平,指责伊藤过河拆桥,将自己“三顾茅庐”请来的一雄解雇,是因为一雄已没有了利用价值。

在舆论的猛烈攻击下,伊藤雅俊理直气壮地反驳道:“秩序和纪律是我的企业的生命,不守纪律的人一定要处以重罚,即使会因此降低战斗力也在所不惜。”

事件的具体经过是这样的:

岸信一雄是由东食公司跳槽到伊藤洋货行的。伊藤洋货行以从事衣料买卖起家,食品部门比较弱,因此从东食公司挖来一雄。东食公司是三井企业的食品公司,对食品业的经营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于是有能力、有干劲的一雄来到伊藤洋货行,相当于为伊藤洋货行注入了一剂催化剂。

事实上,一雄的表现相当好,贡献很大,十年间将业绩提高数十倍,使得伊藤洋货行的食品部门呈现一片蓬勃发展的景象。

但是,从一开始,伊藤和一雄在工作态度和经营销售方面的观念即呈现极大的不同,随着岁月增加,裂痕越来越深。一雄属于新潮型,非常重视对外开拓,善于交际,对部下也放任自流,这和伊藤的管理方式迥然不同。

伊藤是走传统保守的路线,一切以顾客为先,不太爱与批发商、零售商们交际、应酬,对员工的要求十分严格。他让他们彻底发挥自己的能力,以严密的组织作为经营的基础。伊藤当然无法接受一雄的豪迈粗犷的做法,为企业整体发展着想,伊藤因此再三要求一雄改变工作态度,按照伊藤洋货行的经营方式去做。但是一雄根本不加以理会,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而且业绩依然达到水准以上,甚至有飞跃性的成长。这样一来,充满自信的一雄就更不肯改变自己的做法了。他说:“公司情况一切都这么好,说明我的经营路线没错,为什么要改呢?”

为此,双方意见的分歧越来越严重,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伊藤只好下定决心将一雄解雇。

伊藤解雇一雄,虽一时让人难以理解,但却严肃了纪律,纪律不容忽视。这件事情不单是人情问题,也不尽如舆论所说的,而是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存亡问题。领导一个团体,最主要的就是纪律,与纪律相比,其他的一切都是第二位的。对于最重视纪律、秩序的伊藤而言,食品部门的业绩固然持续上升,但是他无法容许一雄如此持续下去。因为,这样会毁掉过去辛苦建立的企业体制和经营基础。

没有纪律的约束,自由就会泛滥并堕落。企业中的员工亦是如此,不要把纪律视为洪水猛兽。英国克莱尔公司在给新员工培训时,总是先介绍公司的纪律。首席培训师总是说:“纪律就是高压线,它高高地悬在那里,只要你稍微注意一下,或者不故意去碰它的话,你就是一个遵守纪律的人。纪律就是这么简单。”

一个高效的企业必须有良好的服从观念,一个优秀的员工也必须有执行意识。因为企业整体的利益,不允许部属抗令而行。一个团队,如果下属不能无条件地服从上司的命令,那么在达到共同目标时,则可能产生障碍;反之,则能发挥出超强的执行能力,使团队胜人一筹。

IBM集团的前任总裁托玛士·沃森曾深有感触地说:“我最不喜欢听到属下在接受任务时说‘NO(不)’,而只爱听他们说‘YES(是)’。每当有工作要交给属下处理时,我都希望属下愉快地接受,然后说一句‘OK!我一定会尽快办好’,或者说‘OK!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去做’!”

哈里斯是一家合资企业的老总,他很注重员工个人素质的培养。有一天,他召集了几个平时表现出色的高级主管,告诉他们:“我今天有一个新的改制计划,就是把几个部门的内部制度进行融合、调整、更新。在进行这项工作之前,你们几位先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到外地的各大企业作一个全面的巡察,然后把你们的所见所闻给我汇报上来,10分钟后开始执行!

“这时,我回到办公室在暗中观察几位主管的动向。有几位主管在一块儿议论纷纷,说天热,这么多企业让我们如何调查啊?就是有了新的改革方案,老总也不一定按照我们的调查结果而改动原先的计划啊。看来他们犹豫不决,迟迟没有开始行动的意思,只顾抱怨。最后,有一个年轻的主管走了过来,对其他几位主管说:‘哥们,时间不早了,咱们快点行动吧,反正只有一个礼拜期限,出去走一走也算长点见识啊!’

“一个礼拜过去了,他们都提交了调查报告,这位年轻的主管得到了提拔,出任市场部的经理助理。”

“我必须挑选那些服从我的命令,把执行放在第一位的人。”哈里斯说。

服从的观念在企业界同样适用。每一位员工都必须服从上级的安排,就如同每一个军人都必须服从上司的指挥一样。服从命令是执行的保障,假如员工不能执行好公司策略,又怎么能创造卓越的业绩,又如何让公司的目标实现呢?杰克·韦尔奇就说:“战略不过是一张纸而已。如果没有出色的执行,战略是没有用的。”

职业人必须以服从为第一要义,不学会服从,没有服从观念,就无法在职场中立足。一个优秀的员工也必须有服从意识,因为上司的地位、责任使他有权发号施令,同时上司的权威、整体的利益不允许部属抗令而行。

遵守规则,变“违背制度”为“遵守规则”

任何组织的正常运转,必须要用制度来保证,所以在落实过程中,一定要遵守企业的制度、规范和标准。

在海尔的企业文化中心,有一张已经发黄的稿纸,上面写着十三个条款,这就是海尔的“十三条”,是张瑞敏到海尔后颁布的第一个管理制度文件。海尔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在演讲中回忆说:“当年电冰箱厂的管理制度定了‘13条’,今天看来像一个笑话。”在工作时间抽烟喝酒、在车间大小便,这叫什么工厂?可当时工厂的情形就是这样,由此可以想象那时海尔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

张瑞敏等创业时的领导人,就是把那样的人员素质、那样的环境,改造成现在引起海内外震惊的“海尔人”和“海尔现象”。这个奇迹是怎样发生的呢?海尔一直强调用严格、严密的规章制度对每一个工序、每一个环节予以有效控制,把每一个要求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张瑞敏接手这个企业时就打定主意,用最简单的办法来改革它——定制度,照章办事,坚持到底。因此,海尔特别强调对人的管理,让人看重集体荣誉感,逐渐把人的行为一律化,变得像部队,讲忠诚,讲逐级之间的绝对服从,而且是心悦诚服地绝对服从。海尔从创立开始就非常强调“纪律”,员工很少迟到,有的员工未能赶上班车,便会毫不犹豫地“打的”赶去,这被员工看得很平常,因为如不及时赶到,便是违反了规章制度。

13条在现在看起来可能觉得好笑,但它确实是符合当时海尔的状况。通过海尔领导者的严格管理,这13条管理规定得到了严格执行,在海尔内部树立了“有规必行”的观念,使规章制度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树立了“必须遵守规章制度”的观念以后,海尔的管理者又逐步细化,细化各种新的规章制度,做到了“有规可依”。通过这些措施,海尔的企业管理渐渐由无序转向有序,逐步成为一个有执行力的组织,开始了海尔的辉煌铸就之路。

哪怕是一片腌黄瓜的宽度,在麦当劳都有一定的标准。规则,比腌黄瓜更重要的事情。麦当劳小到洗手有程序,大到管理有手册。这一系列手册就是一系列规则制度。

一位在加拿大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喜士定大街上有一家麦当劳,一个周末我从市中心回来的路上在那里吃饭。一进店门就在那里遇见我的一位学生Calos。

在加拿大,学生在课余时间打工的不少。因为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很自立,高中毕业后多靠政府免息货款上大学,平时的零用钱就靠做临时工工作来挣。选我们这门课的学生中,业余时间做什么的都有。较多的学生的选择是在零售商店和快餐店做事,应该说在这样的地方遇见个把学生并不奇怪。奇怪的是那天我发现到Colas身为麦当劳雇员,却和我一样排队买吃的。

“你今天不是当班吗?”我问。

“是的。我今天从下午四点干到晚上十一点关门,中间有半小时休息,我必须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吃一顿。不然,没等干完活我就会晕过去的。”

“我的意思是……”我打断他,“你是这里的员工,吃的是不是免费?”

“你知道麦当劳里规定工作人员是不能吃店里的东西的。”Colas似乎明白了我想说啥。“所有当班的人都必须和顾客一样排队买自己想吃的东西。而且,不能穿工作服站在队伍里。”

这时我才注意到他捂在夹克中的工作服。

出了饭店,Calos绝对是放任不拘、爱玩爱闹,在小班上课时,他也是问题最多的学生。但上班时间,一切个人的脾气都必须服从岗位上的工作规则。Colas付钱买饭时表现得很自然,丝毫没有委屈。可以说,他这样做决非是屈从于管理者的硬性压力,或一时的头脑发热。我不知Calos是否懂得我“敬岗敬业”之类口号含义,但看来他是非常清楚生活和工作的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