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老板不在,自动自发
5623500000023

第23章 以老板的标准要求自己(1)

卓越是你唯一的工作标准

对于尽职尽责的人来说,卓越是唯一的工作标准,即使老板不在,他们也不容许自己有丝毫的懈怠。他们不会对自己说“我已经做得够好了”,而是要求自己在每一份工作中都做到尽善尽美。在工作中习惯于说自己“做得够好了”的人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如果你能在心中给自己定一个较高的标准,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我,那么你就能摆脱平庸,走向卓越。

王明现在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以前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推销员。他奋起的动因是他在一本书上看到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拥有超出自己想象10倍以上的力量。在这句话的激励之下,他反省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态度,发现自己错过了许多可以和顾客成交的机会。于是,他制订了严格的行动计划,并在每一天的工作当中付诸实践。两个月后,他回过头看看自己的进展,发现业绩已经增加了两倍。数年以后,他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在更大的舞台上验证着这句话。

世界上所有完美的表现都是建立在追求卓越的精神基础之上的。

纳迪亚·科马内奇是第一个在奥运会上赢得满分的体操选手,她在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完美无瑕的表现,令全世界为之疯狂。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纳迪亚·科马内奇谈到她为自己所设定的标准以及如何维持这样的高标准时说:“我总是告诉自己,‘我能够做得更好’,不断鞭策自己更上一层楼。要拿下奥运金牌,就要比其他人更努力才行。对我而言,做个普通人意味着必定过得很无聊,一点儿意思也没有,我有自创的人生哲学:‘别指望一帆风顺的生命历程,而是应该期盼成为坚强的人。’”

一般人认为还可以接受的水准,对于像纳迪亚·科马内奇这样渴望成功的人而言,却是无法接受的低标准,他们会努力超越其他人的期望。在这样的追求过程当中,只要不是出类拔萃的表现,都不可能让人获得满足,进而心安理得。甘于平庸的人并不能称得上对自己负责。只有把卓越当成自己的工作标准,不断告诉自己“我能够做得更好”,这样才能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充分施展出自己的才能,将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杨春民是网通广州分公司支撑共享中心的主任,他被誉为网通里的“思考者”,因为他时刻在思考应该怎样更好地开展工作,如何使工作效率更高。

支撑中心每个月都有一项任务,将该月出账的用户收入拆分到各营销中心。过去,这项工作是工作人员使用Excel表格来处理,通常需要花费好几天时间,还经常出错,影响到对各营销中心的考核。

杨春民又开始思考了:工作不能一味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看看我们走的路有没有错,是否还有其他路,可以更省力、更快捷。那么,现在能不能找到一个“数学公式”一样的东西将这些资料统一处理、提高效率呢?

他想到了用数据库,利用数据库可以对众多繁杂的数字进行统一管理,并且查找方便、不易出错。于是,杨春民利用午休时间编制程序,协助收入拆分和佣金结算,利用数据库将所有用户的收入及其归属进行归档。

账务组在该程序的辅助下,提前3天准确完成各营销中心的收入拆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保证了公司经营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深圳分公司的CPN计费出账和结算在他开发的程序的帮助下,出账时间由原来的3天缩短到1天,结算时间由原来的5天缩短到2天。

杨春民没有满足现有的工作状态,而是不断追求进步,尽力做到最好。

这种习惯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做不到最好”成为一种习惯时,其后果将可想而知——工作上投机取巧也许在短期内只会给你的上司和公司带来一点点的经济损失,但长此以往,它却可能毁掉你的企业,影响到你的前途。

将卓越当成唯一的工作标准,是一句值得每个人铭记一生的格言。有无数人因为养成了轻视工作、马马虎虎的习惯,敷衍了事、糊弄工作的习惯,以致一生都处于社会底层。细想一下,你的内心也应该有所触动吧!

将责任心融入你的工作标准

真正有责任感的人会把工作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并依此建立自己内心的工作标准。无论有没有人监视,他们都会全力以赴地、虔诚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近乎完美的标准对待自己的工作,努力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如同一个巨大的保护伞,为企业更为自己遮挡了风雨,从而可以轻松自由地享受风雨后的彩虹。

一位著名的培训师给员工们出了这样一道题:总经理想在次日上午九点开一个会议,要求秘书通知所有参会人员,然后秘书自己也参加会议并做会议记录。

下面是一到九段秘书的不同做法,大家不妨边看边对照,如果你是这位秘书,你会做到第几段?

一段秘书的做法:在小黑板上写一个开会的通知,写完后,开始准备相关会议用品,并参加会议。

二段秘书的做法:发出通知后,再打电话给与会人员确认,确保每个人被及时通知到。

三段秘书的做法:发出通知,落实到人后,第二天在会前30分钟再次提醒大家一下。对临时有急事不能参加会议的人,立即汇报给总经理,保证总经理在会前知悉缺席情况。

四段秘书的做法:发通知,落实到人。会前通知后,去试一试开会要用的设备是否正常,并在会议室门上贴上小条:此会议室明天几点到几点有会议,以防别人占用。

五段秘书的做法:发通知,落实到人,会前再次通知,测试设备。做完这些后,了解一下会议的内容,准备相关资料,打印后发给与会成员。

六段秘书的做法:发通知,落实到人,会前通知,测试设备,提供相关会议资料,在会议过程中详细做好会议记录(在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个录音备份)。

七段秘书的做法:前面的工作都做好后,在会后整理好会议记录交给总经理,并把整理好的资料发给与会人员,目的是督促大家把会议的内容落实下去。

八段秘书的做法:额外做的工作是“定责任”,即将会议上确定的各项任务,一对一地落实到相关责任人,经当事人确认后,形成书面备忘录,交给总经理与当事人一人一份,定期跟踪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汇报总经理。

九段秘书的做法:把八段秘书的工作编写成流程,让其他及之后的秘书都能变成八段的水平。

英国著名艺术评论家罗斯金说过:“来到这个世界上,做任何事都要全力以赴。”即使像秘书这样普通的职业,只要有一份责任心,也能做到尽善尽美的地步,并从中体验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有一位哲人说,即使是补鞋这么低微的工作,也有人把它当做艺术来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不管是打一个补丁,还是换一个鞋底,有责任心的人们都会一针一线地精心缝补。另外一些人则截然相反,随便打一个补丁,根本不管它的外观,认为自己只是在谋生,根本没有热情来关心工作的质量。前一种人热爱这项工作,不是总想着从修鞋中赚多少钱,而是希望自己手艺更精,成为当地最好的补鞋匠。

不论你的工作报酬是高还是低,都应该保持这种良好的工作作风。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一名杰出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平庸的工匠,应该带着热情和信心去工作,在工作中享受由专注、创造所带来的喜悦。

很多年前,一位住在罗德岛的老人,殚精竭虑,砌了一堵石墙,就像一位大师要创作一幅作品一样,其专注程度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翻来覆去地审视着每一块石头,研究这些石头的特点,思考如何把它放在最佳位置。砌好以后,从不同的角度,再细细打量,像一位伟大的雕刻家,欣赏着由粗糙的大理石变成的精美塑像,其满足程度可想而知。他把自己的热情都倾注在了一块块石头上。

每年,到他的农庄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他也很乐意解说每一块石头的特点,以及自己是如何把它们的个性充分展现出来的。

你会问砌一堵石墙有什么意义呢?这堵围墙已经存在了一个多世纪,这就是最好的回答。

一位资深的职业咨询师说过:“你是否能够让自己在公司中不断得到成长,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仅仅满足于现在的表现,凡事都做到'差不多'或者'将就'的程度,那你在公司的地位永远都不能变得很重要,因为你根本就没有作出重要的成绩。”

当老板赋予你一项重任时,一定要作出超越老板期待的业绩,千万不要满足于得过且过的表现,要做就做到尽善尽美。

要将责任融入自己的工作标准,我们在工作之余不妨试着反省一下自己的工作:

如果你能在规定期限的前一天完成任务。

如果你能把上司交代的事情做得既周到又完美。

如果你能把那些别人可以做到合格的事情做到优秀,把别人可以做到优秀的事情做到卓越。

如果你能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再替上司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果你能把一件超乎想象的重任做得恰到好处。

如果在以上内容中,你能做到不止一项“如果”,那么你就能够成为老板眼中为数不多的有责任感、能够担当大事的员工。

站在公司的角度看问题

许多员工经常会这样说:

“我这么辛苦,但收入却和我的付出不成比例,我努力工作还有必要吗?”

“这又不是我的公司,我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

“公司推行各式各样管理我们的政策,这表明公司根本就不信任我们。”

公司与员工经常会有冲突,员工常常感到公司没有给予自己公正的待遇,其实,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你和公司所处的角度不同。公司老板希望你比现在更努力地工作,更加为公司着想,甚至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而你站在员工个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你自认为已经很努力了,工作占用了你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但公司只给了你不相称的待遇。

你可能感慨自己的付出与受到的肯定和获得的报酬并不成比例,但是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你是在为自己做事,你的产品就是你自己。

在这里的理念是希望员工学习站在公司的角度思考问题,换个角度,你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如果你是老板,一定会希望员工能和自己一样,将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更加积极主动。现在,当你的老板向你提出这样的要求时,你还会抱怨吗?还会有刚才的想法吗?

或许你还是会问,站在公司的角度,真的有这么大的作用吗?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它讲的是一个母亲如何醒悟到自己应该站在儿子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这个故事提醒我们,换个角度看待问题,你所产生的感悟是完全不同的。

一位母亲在圣诞节带着5岁的儿子去买礼物。大街上回响着圣诞赞歌,橱窗里装饰着彩灯,盛装可爱的小精灵载歌载舞,商店里五光十色的玩具琳琅满目。

“一个5岁的男孩将以多么兴奋的目光观赏这绚丽的世界啊!”母亲毫不怀疑地想。然而她绝对没有想到,儿子紧拽着她的衣角,呜呜地哭出声来。

“怎么了,宝贝?要是哭个没完,圣诞精灵可就不到咱们这儿来啦!”

“我……我的鞋带开了……”

母亲不得不在人行道上蹲下身来,为儿子系好鞋带。母亲无意中抬起头来,啊,怎么什么都没有?没有绚丽的彩灯,没有迷人的橱窗,没有圣诞礼物,也没有装饰丰富的餐桌……原来那些东西都太高了,孩子什么也看不见。落在他眼里的只是一双双粗大的脚和妇人们低低的裙摆,在那里互相摩擦、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