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方法总比问题多
5625200000017

第17章 戴上9顶思考帽,智慧产生于思维的拐点处(3)

同样的问题,一个花了大力气、下了大本钱研究了X透视装备,一个却简单地用电风扇吹走空的肥皂盒,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样的问题。或许有人认为小工想到的用风扇吹走空肥皂盒的方法太简单,没有技术含量,但是,它同样达到了目的,解决了问题,不是吗?这样的方法更简单易行、更省时省力省钱,不是吗?这样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快刀斩乱麻”。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解决最复杂的问题,有时候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这也是简单思维的一种运用。

不久前,巴黎一家现代杂志刊登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竞答题目:如果有一天卢浮宫突然起了大火,而当时的条件只允许从宫内众多艺术珍品中抢救出一件,请问:你会选择哪一件?

在数以万计的读者来信中,一位年轻画家的答案被认为是最好的——选择离门最近的那一件。

这的确是最好的答案,因为卢浮宫内的收藏品每一件都是举世无双的瑰宝,所以与其浪费时间选择,不如抓紧时间抢救一件算一件。

“奥卡姆剃刀”是一把无比锋利的刀子,任何纷繁复杂的事物在它的面前都要删繁就简。瞬时,复杂的思维会变得简单,纷繁的世界会变得纯净,它的威力震慑着每一个人,促使我们向着简单的道路迈进。

人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成功其实并不难。它的意思是说:不要把事情看得那么难,那样只会使人处于自我束缚中。许多问题解决起来,既不需要太复杂的过程,也不必要有太多的顾虑,绝妙常常是存在于简单之中的。

逻辑思维——观瓶水之冰而知天下寒

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而寻求这种内在的联系,以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目的,则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来帮助。

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一种思维方法。在逻辑思维中,要用到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运用逻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

古代人就经常利用逻辑思维来断案,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表现,便可窥逻辑思维之一斑了。

宋代,湖州人赵三与周生要好,两人相约一同到南京去做生意。起程的那一天,赵三先上船,因为时间太早,在船中打瞌睡。船夫张潮贪图他的金钱,悄悄把船摇到偏僻的地方,把赵三沉到河里淹死了。此后,他把船摇回原处,自己假装睡熟了。周生到后以为赵三还没有来,等了很久觉得不对劲,便喊醒张潮,叫他去催。张潮敲赵三的门,呼叫:“三娘子,赵三为何还不来?”赵妻孙氏大惊道:“他出门很久了,难道还没有上船吗?”张潮回复周生,周生很惊讶,便和孙氏到处找,找了三天还不见踪影。周生怕受牵连,便写状子告到县里,县官怀疑孙氏别有缘故,害死自己的丈夫。有个专管案子的杨评事看了状子说:“敲门便叫‘三娘子’,一定是晓得房中没有丈夫呀!”因此断定张潮有罪。经审问,张潮只得认罪。

逻辑思维也常用于科学发明与发现上,根据已知的条件推出未知的条件,并进行创造性预测,进而再用事实来证明。

1846年前,一些天文学家在观察天王星的运行轨道时,发现它的运行轨道和按照已知行星的引力计算出来的应运行的轨道不同——发生了几个方面的偏离。经过观察分析,知道其他几方面的偏离是由已知的其他几颗行星的引力所引起的,而另一方面的偏离则原因不明。这时天文学家就考虑到:既然天王星运行轨道的各种偏离是由相关行星的引力所引起的,现在又知其中的几方面偏离是由另几颗行星的引力所引起的,那么,剩下的一处偏离必然是由另一个未知的行星的引力所引起的。后来有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据此推算出了这个未知行星的位置。1846年按照这个推算的位置进行观察,果然发现了一颗新的行星——海王星。

我们知道,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而寻求这种内在的联系,以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目的,则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来帮助。

有一个工厂的存煤发生自燃,引起火灾,厂方请专家帮助设计防火方案。

专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堆煤自动地燃烧起来是怎么回事?通过查找资料,可以知道,煤是由地质时期的植物埋在地下,受细菌作用而形成泥炭,再在水分减少、压力增大和温度升高的情况下逐渐形成的。也就是说,煤是由有机物组成的。而且,燃烧要有温度和氧气,是煤慢慢氧化积累热量,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一定限度时就会自燃。那么,预防的方法就可以从产生自燃的因果关系出发来考虑了。最后,专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存煤自燃的问题:

(1)煤炭应分开储存,每堆不宜过大。

(2)严格区分煤种存放,根据不同产地、煤种分别采取措施。

(3)清除煤堆中诸如草包、草席、油棉纱等杂物。

(4)压实煤堆,在煤堆中部设置通风洞,防止温度升高。

(5)加强对煤堆温度的检查。

(6)堆放时间不宜过久。

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思考:一是从原因到结果;二是从结果到原因。无论哪种思路,运用的都是逻辑思维法。

有时,事物的真相像隐匿于汪洋之下的冰山,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善于运用逻辑思维的人能做到察于“青萍之末”,抓住线索“顺藤摸瓜”探寻到海平面下的冰山全貌。

发散思维——每个问题都是多项选择题

具有发散思维的人,在观察一个事物时,往往通过联想与想象,将思路扩展开来,而不仅仅局限于事物本身,也就常常能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事物与规律。

发散思维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1950年以《创造力》为题的演讲中首先提出的,半个多世纪来,引起了普遍重视,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工作。发散思维法又称求异思维、扩散思维、辐射思维等,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角度去设想的展开型思考方法,是从同一来源材料、从一个思维出发点探求多种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能使人产生大量的创造性设想,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使人的思维趋于灵活多样。

发散思维要求人们的思维向四方扩散,无拘无束,海阔天空,甚至异想天开。通过思维的发散,要求打破原有的思维格局,提供新的结构、新的点子、新的思路、新的发现、新的创造,提供一切新的东西,特别是对于创造者可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

在一次有许多中外学者参加的如何开发创造力的研讨会上,日本一位创造力研究专家应邀出席了这次研讨活动。

面对这些创造性思维能力很强的学者同仁,风度翩翩的村上幸雄先生捧来一把曲别针(回形针),说道:“请诸位朋友动一动脑筋,打破框框,看谁能说出这些曲别针的更多种用途,看谁创造性思维开发得好、多而奇特!”

片刻,一些代表踊跃回答:

“曲别针可以别相片,可以用来夹稿件、讲义。”

“纽扣掉了,可以用曲别针临时钩起……”

七嘴八舌,大约说了十多种,其中较奇特的是把曲别针磨成鱼钩,引来一阵笑声。

村上对大家在不长时间内讲出十多种曲别针用途,很是称道。

人们问:“村上您能讲多少种?”

村上一笑,伸出3个指头。

“30种?”村上摇头。

“300种?”村上点头。

人们惊异,不由得佩服这人聪慧敏捷的思维,但也有人怀疑。

村上紧了紧领带,扫视了一眼台下那些透着不信任的眼睛,用幻灯片映出了曲别针的用途……这时只见中国的以“思维魔王”著称的怪才许国泰先生向台上递了一张纸条。

“对于曲别针的用途,我能说出3千种,甚至3万种!”

邻座对他侧目:“吹牛不罚款,真狂!”

第二天上午11点,他“揭榜应战”,走上了讲台。他拿着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村上幸雄曲别针用途求解。

原先不以为然的听众一下子被吸引过来了。

“昨天,大家和村上讲的用途可用4个字概括,这就是钩、挂、别、联。要启发思路,使思维突破这种格局,最好的办法是借助于简单的形式思维工具——信息标与信息反应场。”

他把曲别针的总体信息分解成重量、体积、长度、截面、弹性、直线、银白色等10多个要素,再把这些要素用根标线连接起来,形成一根信息标。然后,再把与曲别针有关的人类实践活动要素相分析,连成信息标,最后形成信息反应场。

这时,现代思维之光,射入了这枚平常的曲别针,它马上变成了孙悟空手中神奇变幻的金箍棒。许国泰从容地将信息反应场的坐标,不停地组切交合。

通过两轴推出一系列曲别针在数学中的用途,如,曲别针分别做成1、2、3、4、5、6、7、8、9、0,再做成+-×÷的符号,用来进行四则运算,运算出数量,就有1000万、1万万……在音乐上可创作曲谱;曲别针可做成英、俄、希腊等外文字母,用来进行拼读;曲别针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可以用曲别针做指南针;可以把曲别针串起来导电;曲别针是铁元素构成,铁与铜化合是青铜,铁与不同比例的几十种金属元素分别化合,生成的化合物则是成千上万种……实际上,曲别针的用途,几乎近于无穷!他在台上讲着,台下一片寂静。与会的人们被思维“魔王”深深地吸引着。

几乎从启蒙那天开始,社会、家庭和学校便开始向我们灌输这样的思想:每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不要标新立异,这是规矩,那是白日做梦,等等。

当然,就做人的行为准则而言,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是对的,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然而,对于思维方法的培养,制定唯一的准则这一做法是万万要不得的。

如果对思维进行约束,则只能看到事物或现象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方面;在思考问题时,我们也往往认为找到一个答案就万事大吉了,不愿意或根本想不到去寻找第二种,乃至更多的解决方案,因而难以产生大的突破。

有人曾对一群学生做过一个测试,请他们在五分钟之内说出红砖的用途,结果他们的回答是:“盖房子、建教室、修烟囱、铺路面、盖仓库……”

尽管他们说出了砖头的多种用途,但始终没有离开“建筑材料”这一大类。

其实,我们只需从多个角度来考察红砖,便会发现,如压纸、砸钉子、打狗、支书架、锻炼身体、垫桌脚、画线、做红标志,甚至磨红粉等诸多其他用途。这种从多个角度观察同一问题的做法所体现的就是发散思维的运用。

具有发散思维的人,在观察一个事物时,往往通过联想与想象,将思路扩展开来,而不仅仅局限于事物本身,也就常常能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事物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