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独生子女学生感恩教育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推行,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作为一个群体登上了社会历史舞台,表现出独特的个性。“80后”就是主要针对独生子女群体的一个特殊概念。有人称为“自私自利的一代”,有人曰“垮了的一代”,这些都反映出人们对这一代的独特表现的关注、担忧和不认同。现在,80后独生子女一代已经逐渐担当起社会责任,未见其“垮”;90后也已崭露头角,长江后浪推前浪地登上了社会历史舞台。独生子女是中国的特殊现象,他们生活的家庭呈现“四二一”的倒金字塔形结构,即上有四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中间是二老:父亲母亲;最后是自己。独生子女成长环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多数人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长辈的过度宠爱导致他们不懂得生活的艰辛,不懂得感恩。加强对独生子女学生的感恩教育十分重要。
(一)独生子女学生值得关注的独特感恩心里
独生子女除了拥有通常学生的心里状况以外,由于其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使其形成了有别于常人的独特心理。一方面,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而言在个性上有许多明显的优势,如性格开朗,自信心、主动性强,对新事物的兴趣较大,爱好广泛,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这些优势个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独生子女家庭一般经济条件较好,大多父母出于望子成龙的心理,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从物质到教育等各方面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投入。根据儿童心理专家研究显示,当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更容易接受和适应新的环境,并且独生子女大多在自身素质教育方面更具有音乐、美术等特殊技能,这有利于他们走入社会群体时自信心的培养,所以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在社会的早期学习和适应性上有较为明显的个性优势谢先勇。浅谈独生子女学生心理特征和感恩教育【J】.云梦学刊,2008,(S1)。
但同时,独生子女也正是由于得到家庭过分的关注和重视,在他们的成长发育过程中也形成了许多的缺陷个性。较为明显的缺陷个性主要表现在:情绪不稳定,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缺乏团队精神,协调意识差等等。据有关医学专家调查显示,目前独生子女心理障碍综合症是独生子女儿童最常见的精神类疾病之一,且抽样调查统计中,该类疾病的患病率已达到30%谢先勇。浅谈独生子女学生心理特征和感恩教育【J】.云梦学刊,2008,(S1)。佘时珍对独生子女的感恩心理作了专题研究,所发现的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佘时珍。独生子女的感恩心理与教育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18-21。
自负心理。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和娇宠,独生子女成为整个家庭的轴心,父母家人整天围着孩子团团转,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孩子养尊处优,俨然家里的“小皇帝”,怎能不让孩子自负,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也有些家长对孩子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就到处乱吹,让孩子在鲜花、掌声的包围中自我陶醉,迷失自我。自负的孩子往往心高气傲,孤芳自赏,目空一切,自以为是,瞧不起任何人,大有“天下之大,舍我其谁”之慨。在他们眼里,只有自己行,别人都不行。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总想事事占先抢头,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认识不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他们一旦遭遇挫折失败,受到委屈,往往意志脆弱,承受力差,痛苦不能自拔,甚至走上绝路。著名儿童文学家冰心老人说:有时候,母爱并不是健康的,反而害了子女。譬如“小皇帝”的出现,就因为母爱不健康。她又说,不要在人前夸孩子,也不要在人前说孩子不好。夸孩子容易使孩子骄傲;说孩子不好,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信心。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孩子稍有成绩,家长到处吹,很可能吹掉孩子的希望,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这是因为,自负容易导致自满,丧失进取心,增长虚荣心。所以,我们爱孩子,一定要理智地、科学地爱孩子,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否则,盲目地溺爱、宠爱孩子,就是害了孩子,毁了孩子。对于取得过一点成绩而自负的孩子,我们应改变评价方式,力求评价客观实际,给予适当的批评,有意“制造”一些挫折、麻烦,锻炼孩子的意志,磨炼孩子的品质,增强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教育孩子正确清醒地认识自己,明确前进方向,确立奋斗目标。
自私心理。为人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多少道出了父母对子女的克己奉献精神,道出了父母对子女的全部的情与爱。尤其独生子女,更是父母的宝贝心肝、掌上明珠。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里,父母对子女的爱,就是在物质生活方面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地给予满足。他们宁愿自己苦一点,累一点,也要让孩子吃好吃营养,玩好玩高兴。在独生子女家庭,好吃的食物、好看的图书、好玩的玩具,没有兄弟姐妹争抢分享,完全归己独占独享。在这种环境下,如果父母不注意教育和引导,训练和培养孩子的谦让美德、利他行为,就很容易发展成为自私心理。这种自私心理,主要表现为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不懂得关心人、谦让人,什么都想自己独享,不让他人动。冰心老人曾指出,凡是自私的孩子,到学校里不会是好学生,到社会上不会是好公民。一个人最怕自私。因此,对于自私的孩子,我们应该牢记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要教育孩子心目中看到别人。要让孩子体会到为母亲、为自己的同学而劳动的自豪感。作为家长,应该利用平常小事经常对孩子进行良好品德教育,注意培养孩子谦让、利他的美德。
享乐心理。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事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极少参加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无从体会劳动的苦与乐,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再加上孩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切都遂心如愿,因而,在孩子的意识里,自然就会产生“吃喝玩乐,一世风光”的观念,形成享乐心理。据天津对1500名中小学生的一项调查表明,51.9%的学生长期由家长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74.4%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有些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从不让孩子插手家务、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甚至还替孩子代做家庭作业。具有享乐心理的孩子,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好吃懒做,学习怕累,劳动叫苦,上学逃课,干活偷懒,拈轻怕重,甚至雇人值日,请人代考,坐享其成,心安理得。花钱大手大脚,穿名牌,戴钻戒,佩手机,吃喝下馆子,泡网吧不分昼夜,聊天、打电游,娱乐无极限。只知索取,不求贡献。殊不知,溺爱不是爱,而是害!真爱,就要让孩子多吃点苦!土地是财富之父,劳动是财富之母。责任重于泰山。人生在于奉献。对于追求享乐的孩子,家长应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激发劳动乐趣,训练提高劳动技能,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办,打消孩子事事依赖父母的心理。教导孩子认识到自己对父母、对家人、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热爱劳动,积极创造,勤俭节约,用自己的双手努力多做贡献。
孤独心理。在现代社会,人们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家长们为了工作,为了生活,为了挣钱,往往无暇顾及孩子,花很多时间去陪伴孩子,与孩子娱乐、游戏。孩子成为“留守孩子”,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即使有些家长有时间陪伴孩子,也因“代沟”问题,亲子间共同语言不多,难以有效沟通、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而且,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爱,通常更多地表现在物质生活方面,以为孩子有钱花,吃好喝好玩好了,就什么也不缺了。很少关注孩子独生子女心理障碍与家庭教育。
冷漠心理。冷漠即漠然、冷酷、无情,对什么都无所谓,没兴趣,漠不关心。大部分独生子女一生下来就泡在“糖水”、“蜜罐”里,依偎在父母的怀抱里,没有衣食之忧,没有患难的经历,没有多子女家庭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嬉戏、吵闹、帮助、照顾的手足亲情,缺乏集体生活的亲身感受。在他们看来,过去无求于人,似乎将来也不会求助于人。不懂生活之艰辛、世道之变幻、人间之真情。对来自父母的呵护和生活满足,似乎天经地义,他们得之泰然、受之坦然。还有些独生子女生活在残缺的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自小失去父爱或母爱,缺乏家庭温暖,愤世嫉俗,冷眼旁观,傲视万物。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如果父母疏忽了对他的情感教育、引导,就很有可能形成冷漠心理。冷漠的孩子一般没有正义感、责任感、同情心,不懂得尊敬、孝顺父母,尊敬老人、长辈和爱护幼小,不懂得情感表达的重要。他们对别人的困难、痛苦、不幸,往往表现出无动于衷,嗤之以鼻,不以为意,不明白助人乃自助的道理。冷漠的孩子一般难见笑容,难现热情,难有助人之善举。他们往往人际关系比较紧张,缺少知心朋友,甚至亲人相遇也形同陌路,没有必要的问候寒暄,更没有交谈的准备。有道是: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便成美好人间。对于冷漠的孩子,家长应有意识地让他在集体生活中接受磨炼,灌输正确的是非观念,唤醒其正义感、责任感、同情心、关爱心,加强情感教育,引导并帮助他发展成为一个热情、活泼、开朗、助人、可爱的好孩子。
嫉妒心理。独生子女在家里地位独特,从小生活在一个自我封闭的世界里,享受着来自父母的娇宠、家人的呵护、亲友的奉承,容易优越感十足,自视甚高,发展成为不可一世的霸王、高傲无比的公主。他们一旦发现别的小朋友有比自己更好吃的食物、更好玩的玩具、更漂亮的衣服,或是遇到比自己更强更厉害的对手,就无法接受,从而产生嫉妒心理。爱嫉妒的孩子往往自己不努力、不求上进,也不让别人努力、求上进。不承认己不如人,不允许别人胜过自己。往往只看到别人的成功、成绩,不看努力奋斗的过程。当别人成功了,获奖了,总因心存不服,故意诋毁、挖苦、嘲讽,苛责于人,让人过不去,下不了台,以求得一种病态的心理平衡。对于具有嫉妒心理的孩子,家长一方面应在平时多关心他们,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适当的表扬、鼓励。另一方面,对孩子取得的成绩,要在充分肯定的同时,指出其不足与存在的问题,让孩子对自己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教导孩子努力进取,学先进赶先进,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用正确的方法同人竞争,争取成功成名成才。
报复心理。独生子女从小到大绝少受过委屈、吃过亏,挨过打和骂,遭遇过挫折。即使偶尔与父母家人发生争吵,也往往是父母乖乖投降,让孩子心满意足、达到目的。然而,孩子毕竟不可能只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家庭里,还需要上幼儿园,进小学、中学、大学,把自己融入社会生活中与人相处、交往、联系。孩子在与同学、其他同龄者、大人交往相处过程中,一旦吃亏、受委屈,或者因违规违纪挨整受罚,因为承受不起、接受不了,往往产生报复心理,进而实施攻击性报复行为。具有强烈报复心理的孩子,一般只能赢不能输,只能占便宜得好处,不能吃亏受损失。由于输不起,受不得委屈,他们往往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不讲道理,不讲风格,睚眦必报,锱铢必较。常常因为一点小事而纠缠不清,耿耿于怀,明里暗里报复,不达目的不罢休。对于报复心强的孩子,家长绝不能一味顺着、护着孩子、迁就孩子,而应在平时生活中有意让孩子受些挫折,甚至必要的“委屈”,做到表扬适当、批评有度、奖罚分明,使孩子坦然面对成败得失,减少挫折感。利用一切机会教导孩子:人与人相处应以和为贵,以邻为亲,与人为善,宽容体谅,豁达大度。要求孩子得理且让三分,违规犯禁更不能报复、以免一错再错,逐步培养孩子博大的胸怀、宽容的美德、忍让的精神,认清白素质教育与创新。
(二)独生子女学生感恩及感恩教育现状
1.独生子女感恩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独生子女的思想道德修养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对他人的帮助与外界提供的帮助都心存感恩之心,并以自己的行动回报家人,回报社会。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独生子女却不知感恩。他们在家中以小皇帝自居,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回报。有的甚至在结婚生子之后靠父母供养他们一家三口,被人戏称为“啃老族”。还有的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父母若不顺自己的心意,就自杀;更有甚者有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在杀害自己的父母之后能够从容的跑出去玩。在社会上对帮助他的人不知感激,自私自利,缺乏公共道德意识。遇到挫折要么一蹶不振,行为退缩;要么产生一种仇视社会的心理,不惜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喻承甫等专门针对独生子女进行的感恩测量喻承甫,吴慧婷,刘国锐。青少年感恩的现状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4):445。表明,独生子女在感恩老师、感恩自然和感恩总分上均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而陶志琼研究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发现,独生子女享受了来自父母过多的爱与给予,生活条件优异,容易导致以自我为中心。吴殿峰对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清华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厦门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江苏南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等10所大学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的调查吴殿峰。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D】.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7:19-26。也显示: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感恩水平上的差异非常明显,独生子女学生的感恩水平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学生,这说明大学生的感恩水平受独生和非独生影响显著。
2.独生子女感恩教育的现状
学校逐渐认识到了对独生子女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一些学校开始了学生感恩教育的有益探索,但是,由于感恩教育研究在我国才刚刚开始,感恩教育举措不多,效果不明显。主要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一是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多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更多地关注分数、升学率和就业率。中学教育沦为考试工具,大学教育沦为找工作的工具,社会教育沦为欲望和功利的工具。高校的功能包括教育、科研、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其中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一些高校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感恩教育的实施力度较小,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未形成“学会感恩”的良好氛围。学生感恩意识缺乏,导致情感冷漠,责任心与协作精神匮乏,这给“学校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是感恩教育表面化,缺乏系统性。每个人心中感恩教育的形式都应该是丰富多样的,但是教育者往往把感恩教育片面地等同于搞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盲目地顺应潮流,追赶时髦,主观臆断地拟题作秀,让感恩教育沦为“一日曝之,十日寒之”的作秀表演。如许多学校不约而同地让学生给家长写“感恩信”,以给父母洗一次脚作为家庭作业,等等。教育者在没有讲清感恩活动的精神内涵的情况下盲目让学生“活动”,致使活动收不到应有的成效。许多家长甚至感到莫名其妙,认为不过是学校的一时心血来潮,使活动的真正意义消解。而学校管理者在总结、评价学校的德育工作时,往往罗列学校搞了哪些感恩教育的活动,这无疑是感恩教育中的短期行为。举办活动不是目的,而应成为教育的手段和渠道之一。在实际情形中,很少有学校把感恩教育活动系统化、序列化并纳入学校长远规划,这势必使感恩教育缺乏系统和长远目光,削弱了感恩教育在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
三是感恩教育环境建设缺失,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感恩教育脱节。据一项对16-20岁人群的“亲情调查”显示:有20%的年轻人不记得父母的生日;有60%的男孩女孩自己过生日时,不会想到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有48%的青少年和父母没有话说,但他们中有超过70%的人曾为超女的“真情感言”流泪。有人将这种“见超女尖叫,见父母无言”的年轻一代称做“新移情一族”。青年学生是社会上最敏感、最早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群体。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使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青年学生把情人节、圣诞节过得比我国的任何节日都隆重,但同是外国传来的节日“感恩节”,却无人记得住。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不得不让辛辛苦苦为了学生们的前途付出心血的父母、老师和朋友等寒心。
四是感恩评价体系不完备。对学生感恩教育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评价体系,致使感恩教育难以落到实处。有的学生本来有较高的道德内省意识,如在思想上认可“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当他们看到忘恩负义的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时,原有的道德意识就会发生动摇,进而放弃对他人感恩。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将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处于失范状态,使感恩教育很难在学生的心灵中引起震撼。
(三)独生子女感恩教育对策
1.引导独生子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践行感恩
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了可能,并且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真切体会到人间的真情,对他们良好道德修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价值。学校可以采取“学雷锋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德育基地活动”等形式,或者让学生进行假期实践,服务镇、村、社区,做一些公益活动、公益宣传、做社区义工等力所能及的事;再让他们做社会调查、走访一些特殊人物,返校后进行讨论总结。这样通过社会的所做、所闻来激发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的深切情感。
2.培养独生子女的群体意识,增强集体观念
学校这个大集体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好课堂,是学生的“儿童社会”,也是社会影响学生个人和个人进入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新生一入学,就应该抓住群体意识的教育,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开阔自己的眼界,学习与人相处的方法。从而使他们产生尊重与服从集体的意向,形成集体观念。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寓教于乐的校园活动,如校园运动会,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使他们解除孤独处境的要求得到满足。他们在集体活动中亲眼目睹集体的力量,亲自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那种开朗活泼、独立亲切、互相协作等良好的性格就会逐渐形成。
3.家校联动,共同做好独生子女感恩教育
好的家庭环境、民主的家庭气氛和安定和睦、融洽温暖、民主平等有助于独生子女形成良好的个性。作为父母应该首先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实施自己的养育功能。对孩子采取民主宽容的教育态度,帮助孩子形成独立、积极、态度友善、情绪稳定等特征;其次,要和孩子多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分析孩子的心理感受。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学习,而且关心孩子的生理健康,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康,采用正确的教养方式,与其建立温馨、密切的情感联系,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和社会责任心。父母要避免过度溺爱、保护和严厉惩罚孩子,要营造民主、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使子女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建立起良好的人际信任。进而能使他们感恩、知恩、报恩:第三,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比如,孝敬父母,热爱国家,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等。
4.学校建立心理理疗干预机制,加强独生子女学生问题心理的干预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各种社会思潮和丑恶现象不断涌现,有的学生心理产生障碍,同时受到体制、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人际关系冷漠,对社会某些现象强烈的不满,最后会导致行为失范,感恩意识的丧失。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坚定做好事、知恩图报的信念,不要被社会上发生的种种丑恶现象所“污染”。总之,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基本道德素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需要让学生懂得自己所享受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都来自他人的创造,让他们学会知恩、感恩、报恩,从而用自己的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和无私奉献来回报所有人的恩惠,回报整个社会的恩惠。
二、留守学生的感恩教育
(一)加强留守学生感恩教育的紧迫性
当前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留守儿童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关爱儿童,关注未来”成为学校教育工作重要一环。留守学生是指因双亲在外就业而由祖辈监护或完全寄宿在学校的学生。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很少得到双亲的关爱,家庭情感生活久缺,与他人在亲情方面的沟通能力较差。留守学生心理的共同委屈是:父母给他们只是“钱”的满足,而缺少的是情感上真正需要的“爱”。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进城务工,在农村形成“993861”现象。他们把子女放置在家中,形成留守儿童。大批劳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的影响是深远的。从正面看,外出务工的确对某些家庭经济状况的好转起着决定性作用,提高了教育的支付能力,且开阔了眼界,接受了教育子女的新观念;从负面看,父母外出务工将子女交给祖辈管教,致使孩子家庭教育缺失,对子女的人格、行为习惯、心理素养等的健康发展都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在大量农民工创造了繁华的都市与高速的国家经济的同时,怎样使“留守孩”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便成了当今教育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问题。如何做好“留守生”的感恩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健康人格,十分重大而紧迫。
(二)加强留守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措施
1.经常开展“两地书,亲子情”感恩教育活动
学校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通过给父母制作新年贺卡,给打工在外的爸爸或妈妈写一封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针对我们学校“留守儿童”比较多的特点,学校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写一封信给父母,班主任重点关注那些“留守儿童”,让他们在信中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学校的一些新气象,祝福父母幸福安康,让家长放心、安心工作。通过给家长写感恩信,可以体会到了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知道父母给他们的每一笔钱的背后,原来都隐藏着那么多的辛酸。家长从孩子的信中也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子女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了解学校为了这些留守学生培养和成长所作出的努力,可以让家长放心地将孩子放到学校。经常开展这样的感恩教育活动,既保持了留守学生与家长、家长与学校的交流与联系,又让学生体会了父母的艰辛、老师的关爱,让留守学生感受到来自周围的爱,从而体会到不孤单,应该更加感恩地学习、愉快地生活。
2.开辟家校沟通渠道,联手打造温情教育港
现代社会,信息的现代化,使人与人的沟通变得十分便捷,比如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封电子邮件,如论家长在天涯海角,都可以很快建立连接。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和家访与家长联系,家长无论在外还是回家都可以利用电话、校访,与学校和教师取得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在中国方面,学校教育可以更有作为,营造爱心传递的环境。留守生最缺少的是别人对他的关怀与沟通,只要教师有一份爱心,他们最易被打动,教育的效果会最佳。作为学校,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教育观。我校采取的措施:一是建立了“联系卡制度”,用来沟通学校与留守生父母及监护人之间的联系,以确保双方信息能及时沟通;二是建立了“师生互助小组”,将教师和这类学生结对,开展“一帮一”活动;三是针对留守生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四是开设了“悄悄话热线”或“倾诉信箱”,让学生倾吐各种烦恼,为学生打开“心结”。同时,有计划地对留守生的监护人进行了培训,让监护人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讲究教育方法。
3.实施“代理家长制”,加强情感教育
留守学生心理的共同委屈是:父母给他们只是“钱”的满足,而缺少的是情感上真正需要的“爱”。爱的空白需用“爱心”来充实,为此,学校可以采取“代理家长制”来填补爱心空白,实现感恩教育。“代理家长”的成员主要由班主任及一部分情感素养高、关心热爱学生的教师组成,其职责主要是对留守学生进行管理,侧重于生活上的关心指导、思想上的教育引导,形式主要是经常在一起,保持心灵的沟通,做留守孩子的“父母”。一旦留守学出现生病情况,“代理家长”必须担负起送医院治疗,照顾生活起居等任务,如病情较重,要及时与家长联系。节假日,对无亲友可依靠的一部分学生,“代理家长”要安排其过“家庭团圆”生活。留守学生犯了错误或出现不良的苗头,不应简单地处理,而应在全面了解情况、分析成因后作耐心教育。为预防这类学生罪错事件的发生,“代理家长”尤其要加强对“问题学生”的疏导与监管。
4.学校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排解忧愁,满足学生个性成长需要
留守学生是因为有时间而思念父母产生忧愁的。学校可以大量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无暇思念,就可以排解思念之苦,达到教育之目的。学校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展开形式多样的对感恩教育有独到的价值的活动。比如,以认知为主体的德育活动课,主要有读书活动、论辩活动、宣传活动、科技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融合德育,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认识兴趣,而且发展了各种特殊的认知能力,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去接受德育的熏陶。第二课堂的开辟,就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才华施展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学生在大量感兴趣的活动中感受快乐,自然忘掉了思念。说感恩话、唱感恩歌、写感恩信、观感恩影片、算感恩账、诵感恩诗、行感恩事、做感恩操,既是直接的感恩教育活动,又可以让学生沉浸于其中,不知不觉就长大了。
三、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
(一)贫困大学生加强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我们说大学生不感恩,其实很大程度上与贫困生不感恩相关。因为媒体所报道的接受资助的大学生,绝大多数应是贫困生。屡屡见诸报端的,就是贫困大学生接受资助(捐助),但是“不思回报”,因而被冠以不感恩的结论。
古语有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值得我们加以继承和发扬。高校贫困生作为大学校园里的弱势群体,非常需要社会各界给予经济资助,帮助其完成学业。但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应该重视培养其“知恩图报”的意识。自2007年国务院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加大对我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以来,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学校对贫困生采取一系列经济救助政策,不仅体现出一种经济行为,同时也是让贫困生认识到社会为他们提供了帮助,所以他们更要懂得知恩,懂得回报。
当今社会,大部分高校贫困生都非常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对别人的帮助能够心存感激,始终铭记于心,在学成之后以实际行动答谢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乃至回报社会。但也不可否认,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生感恩意识还比较淡薄。例如:
2003年,一则令人伤感的“月月领取救助款,从不写信给恩人,这些大学生要补道德课”任新。月月领取救助款,从不写信给恩人,这些大学生要补道德课【N】.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1-12-07。的消息报道是引起今天我们对贫困大学生感恩问题高度关注的原因。报道说,自1996年夏天开始,经《福州晚报》牵线搭桥,得以圆了大学梦的逾千名学子,已有近400人完成学业,但这中间只有不到一成的学生与资助者有过信件往来,表达过感激之情,写过两封信的不足10人。
2004年11月初,南京大学校园里贴出一封署名为“辛酸父亲”的来信,一位妈妈下岗、紧靠爸爸微薄的工资支持学业大学生的父亲,控诉一些孩子只知向父母索取,甚至为了多要钱物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辛酸父亲的来信”。人民网:教育聚焦【2004-11-16】
2005年7月,媒体刊登了深圳歌手丛飞患癌住院的消息,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和热切讨论。丛飞用义演所得的300多万元,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自己却因晚期胃癌,欠下了17万元的债。病中的丛飞得到社会许多的关爱,但也遭遇了冷酷:丛飞患病住院后,曾受他资助的、现已在深圳工作的那些大学生没有一个人来探望他。可见他们的感恩意识是如此淡薄,当帮助过自己的人面临困境时也无动于衷。
2007年8月中旬,据楚天都市报报道,自2006年8月开始,襄樊市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对,每年资助现金数千元。企业家们希望受助的大学生有空给资助者写信,汇报一下学习情况。但令人遗憾的是,绝大部分受助大学生没有给资助者写信,甚至个别学生非但没有向资助者说声“谢谢”,而且在信中表达了“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的意愿。2007年,当总工会再次组织捐助活动时,部分人士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其中5名学生的受助资格被取消。
2007年,疯狂追星女杨丽娟自1994年迷上刘德华后,父母为达成女儿心愿倾家荡产。父亲去年为让女儿筹募旅费,甚至想到了卖肾;如今,杨丽娟已如愿当面见到刘德华,可仍不满足于只与偶像留影纪念。3月26日,其父在香港跳海自杀,留下的遗愿竟是希望刘德华再见女儿一面。事发后,杨丽娟并没有料理好父亲的后事,直接就离开了香港。
类似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在少数,这些感恩意识缺失现象及问题,已经引起当今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从新闻媒体披露的例子可以深切感受到他们感恩意识的严重缺失。
在如今的贫困大学生群体中,总体当然是好的。但也确有相当一部分人精神空虚,缺乏动力,上网成癖;不比成绩比消费,不讲素质讲阔气;从农村出来却看不起身为农民的父母亲友;对国家的助学贷款不予偿还,不讲信誉,没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凡事以个人为中心,缺乏必要的群体意识、集体观念和同情心,自私自利;他们心安理得地大把挥霍父母的血汗钱,享受父母为其提供的细致周到的照顾,偶有一点不如意,就给父母以脸色,甚至出走、自杀。一些人肆意“榨取”贫寒父母的血汗钱,把父母的付出和国家、社会的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神“真空”。这种与主流价值观偏离的“忘恩”思想,正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股暗流。
(二)贫困大学生感恩缺失的原因分析
1.与贫困生消极的心理特点有关
一般贫困大学生都是从小在贫困重压下度日的学生,其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因贫困遭受各种歧视,导致他们心理上的自卑和不平衡,并产生以下几种心理特征:
自卑。由于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的限制,从农村来的贫困生连在校的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无论是穿着打扮、生活用品还是学习用具,都不如经济条件好的同学,这使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总觉得低人一等,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因而不与同学交往,不参加集体活动,封闭自己,越来越远离人群而独来独往。与非贫困生相比,受助的贫困学生负性情绪体验强烈,他们明显感受到自卑、焦虑、抑郁、无助、孤独等负性情绪。抑郁症状的检出率高达51%,远远高于非贫困生辛勇。贫困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贫困生的自我接纳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生曾天德。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接纳和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5,(12)。
虚荣。为掩饰自己的“贫困、土气、父母是农民或下岗工人”,一些贫困生隐瞒事实,学着撒谎,甚至用不法手段去捞取钱财,然后风风光光地在同学面前显阔、吹牛,满足其膨胀的虚荣心。
嫉妒。贫困生也渴望自己打扮得漂亮些,把家人介绍给同学时体面些。当这些都无法得到满足时,有的开始怨恨自己的出生,怨恨父母,怨恨家庭,进而发展到怨恨他人,嫉妒他人。
敏感多疑。总觉得周围的老师、同学都在背后讥笑自己的寒酸、土气、卑微,连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会被认为是“别有意味”的轻视。
思想负担过重。有些贫困生家庭本已十分艰难,父母还要为自己凑学杂费、生活费,因而内心深感歉疚,觉得对不起父母家人。再加上现在就业形势的严峻,找不到一个好的工作就意味着他们无力回报父母,于是他们焦虑不安,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贫困生在受助后,一方面,对社会有一种自然的格格不入,认为别人帮助自己只是出于同情和怜悯,自己接受帮助也是迫于无奈。另一方面,因贫富差距大,贫困孩子在逆境中形成某种仇富、敌视社会的态度,以为别人捐助他们是“理所当然”的事,自己根本没有回报他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内心很难产生感恩的想法。
2.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不足
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寄托过大期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父母希望子女成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惟其片面的高希望,难免会出现两种主要的弊端,一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不顾及子女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他们提出过高要求,结果有意无意地扼杀了孩子的个性,阻碍了他们创造力的发展,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二是家长对智力成就的高期望容易使他们忽视对子女独立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培养。据调查,约有40%的家长怕影响孩子学习而不愿让孩子参加劳动;有60%以上的家长替孩子整理书包和学习用品刁艳红,高小华。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培养的思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4),久而久之,养成了子女散漫、娇纵、奢侈、固执己见的性格,在这种“厚爱”下,缺乏锻炼的年轻一代将变得孱弱,经不起挫折和磨砺,同时也难使孩子有回报父母的感恩意识。在贫困家庭中,父母对脱贫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子女身上,容易使子女形成一种“读书至上”的意识,以致孩子对父母的辛劳全然不知,把长辈对自己的服务视为理所当然,丝毫没有感激和回报的想法。
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甚至忽视对子女的教育。在贫困的家庭中,父母为生计而日夜奔波,无暇顾及子女。据调查,相当多的孩子不了解父母的工作,他们的生活,都是在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的单纯循环中。父母工作中的艰辛,他们不了解,父母面对生活所承受的压力,他们不知晓。而父母为了让孩子集中精神学习,也不愿意让他们了解自己压力和艰难,以致长大后,也难有感恩之心。
父母的金钱观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父母是子女的榜样,父母的言行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贫困家庭中,由于物质上的贫困,一般父母都把金钱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子女因而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久而久之,也会产生一定的“拜金主义”思想。
3.学校道德教育的错位
中小学唯分数论的教育对青少年的残害。中小学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一切的标准,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现在,中小学教师在升学、高考指挥棒的魔力下成为唯分数论的忠实执行者,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不重视,使得孩子们在情感教育上的漏洞渐大,贫困学生因此认为学习成绩就是对父母和师长的最大回报,而忽视了其他的感恩内容。
高校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足。对于大学生因“忘恩”而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与学校德育不够落实,尤其与忽视感恩教育有关。一些高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视了育人功能。感恩教育本来应该成为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普遍的情形却是感恩教育在大学校园中被忽略被遗忘了,对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是极为不利的。由此可见我国德育教育是严重不足的。
4.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毒害。感恩意识的形成,还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然而,社会环境中却存在诸多不良现象,如过桥拆板、钩心斗角,对老人不敬不孝、获得救助而不感恩回报等,这对在校学生品德的养成自然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翟玉和对全国农村孝道现状组织了普查,其中有52%的成年子女对老年父母“感情麻木”李洪明。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4)。在这种大的氛围当中,不孝敬父母成为“人之常情”。当青少年受到这种不良思想侵蚀时,他们却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以致他们思想无法得到净化,日积月累就养成了受到别人的帮助也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对别人的感激之情的习惯。
社会在经济救助时方法不当或失误也是原因之一。由于我国的慈善事业不发达,机制尚不健全,在很多的资助活动中,为了宣扬或增强活动影响力,受助大学生被媒体公开曝光。这使他们虽得到了资助,却伤害了自尊。据有关调查显示,有60%的贫困生对求助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拒绝师生善意的同情;有42.2%的贫困生不愿在互联网或其他媒体上公开求助,即使这样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兰军瑞。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中州学报,2006,(3)。在接受别人帮助的过程中,他们感到自己是在接受“施舍”,自尊心受挫,从而加重了心理压力。所以社会上资助方法不当,也是受助贫困生丧失感恩意识的原因之一。
(三)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对策思考
1.建设励志型组织,打造感恩教育团队
将受助经济困难学生组织起来,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一个励志型组织,由学生处负责资助的老师担任指导老师。该组织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困难,在缓解经济困难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知恩、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之树立自信、自强、自立、励志的人生信条,报恩学校与社会,使励志型组织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家园及素质提高的摇篮。
组织名称可在成员中征集产生,体现自立自强的特点。可在该组织中选拔一个精英团队,对其进行能力培训、业务培训和素质拓展活动,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协助老师开展工作,并为组织的其他成员提供服务。励志型团队可开展各种活动,如进行一些针对成员心理特点开展的团队辅导,开展手拉手帮扶贫困地区中小学生的活动,开展互帮互助“1+1”的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义务劳动等,为这批受助学生搭建一个感恩的成长平台。通过励志型组织的团队建设,使社团成员尤其是学生干部在励志社中得到很多培训的机会,在参加活动中锻炼个人的素质,提高个人的自信心,使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胡晶君。高校受助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实践初探【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2.修正现有救助政策,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高校贫困生问题不仅包括人们通常关注的物质贫困问题,还包括更为重要的制约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问题。只有坚持“助困育人”理念,坚持物质救助、心理帮扶和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多管齐下,贫困生救助工作才能收到良好效果。高校贫困生救助工作是一项济困、扶志、强能“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但现行的救困行为主要致力于经济解困,容易使部分贫困生滋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缺乏精神上的扶持和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不能发挥精神救助的效应,不能起到“1+1>2”的放大效应。因此,我们需要对现有救助政策进行修正,需要采取多元的资金渠道,根据不同救助对象的贫困类型和贫困程度采取不同的救助策略,对贫困生实施个性化救助。同时,这种救助政策能坚持“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的救助理念,通过“授人以鱼”,解决贫困生的“绝对贫困”问题;通过“授人以渔”,如能力帮扶、传授给学生相应的工作技能、自我心理调节和情感发展的方法、如何提高学习的途径等,通过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潜移默化的思想引导帮助学生逐渐具备生存的本领,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成果,让他们在自我的成功喜悦中,真正摆脱物质、心理和能力、情感贫困的状态。充分提升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热情,对社会和国家的感恩回报之情,达到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育人目标。
3.加强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
贫困生本来是生活中的弱者,由于贫困生在自尊和自卑的作用下,可能导致对资助者一段时间的冷漠,表现得不是很“讨人喜欢”,但是“真爱能鼓舞人,唤醒人内心沉睡的力量和潜能。”要唤起贫困生的感恩意识,最重要的是用真爱的善行、智慧的宽容,真正走入贫困生的内心世界,给予人文关怀。“相比物质上的贫困,他们更需要有人在精神和心理上给予应有的平等与支持”,通过人文关怀,让他们放平心态,消除自卑,学会感恩,用精神上的富贵、心理上的健康弥补物质上的缺失,让他们逐渐体会到父母之恩、同学之恩、朋友之恩、社会之恩、国家之恩。常怀感恩之心就会视报恩为最大的快乐,就能传递大爱,形成爱的互动,并使之内化为个人的健全人格邬红芳。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培养【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0,(2)。
4.发挥家长的作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
和其他内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同,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家长所能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是很大的。学校虽然是德育的主阵地,但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需要家庭、社会和个人多方面的努力配合。因此,感恩意识培育要取得实效,必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首先,高校应充分意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与感恩意识缺失的危害性,把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忍不拔的道德意志,贯穿在教学中。把感恩教育与物质资助及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健康的心理结合起来。其次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情感力量。家长要转变“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都无所谓”的错误观念,以身作则尽孝心,以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子女,在家庭生活细节处,杜绝溺爱,与子女“分享”家庭责任与义务,让贫困生理解父母的艰辛,培养责任意识和自立意识。最后,社会应倡导感恩教育,树立识恩、知恩、感恩、报恩的榜样,从而使人们在感恩的氛围中共同走向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