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员工励志版)
5626500000020

第20章 自我升级,真正的自信来自实力(1)

职场真正的自信来自实力

有一句广告语说得好:“有实力,当然有魅力。”其实,我们也可以把它变换一下,说:“有实力,当然有自信。”因为职场中真正的自信就来自实力。有了实力,我们就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对全局有清晰的认识,从而了解自己的优势与长处,而不至于惊慌失措;有了实力,我们就可以掌握更多的资源,可以应付更大的困局,对未来也会多几分把握。可见,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个人,想要拥有强大的自信心,就得从增强实力做起。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台塑集团一直是台湾化工行业的先行者。据《天下》杂志报道,台塑集团在1992年的营业额,除了南亚勉强保持1991年的水准外,台塑下降了2.25个百分点,台化下降了1.28个百分点。而且由于石化行业不景气,全世界的PVC粒产量过剩,导致台塑在美国的工厂发生了亏损。除去应对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的不利情形外,王永庆还必须面对企业文化、环境及企业家庭化所带来的种种问题的挑战。不过,即使处在恶劣的环境及纷繁的条件下,王永庆仍然充满信心,而他的秘诀便是不断变革,增强实力。

1984年,台塑集团正式介入资讯电子行业,这无论对台塑,还是对王永庆,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从石化行业到资讯电子业,从产品的特性、经营理念,以及客户的要求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变化。王永庆所擅长的石化行业,产品单纯,附加值较低,为取得竞争优势,必须不断地追根究底来改善制造、降低成本,并以大规模的生产来形成效应。与之相比,电子行业则是一个产品复杂、附加值较高,必须不断地依赖创新才能取胜的高技术行业,且竞争激烈,充满了变数。

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王永庆充满了信心,他说:“现代工业发展到这个地步,高科技愈来愈重要,尖端工业发展很快,企业家要更用心,消息要更灵通,否则一下就被拖垮了。像我现在这个年纪,面对这种发展,我也是很担心的,真的,不赶上去不行。”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每天新增的企业不知有多少,永远没有所谓的行业第一,唯有保持不断进步,不断增强实力,才能保证自己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的信心才是真正的信心。

同样,许多HR在招聘的时候都比较看重求职者对未来的信心,但他们更关心的是,这些人是否脚踏实地。换句话说,他们的自信心是否建立在正确认识自己能力的基础之上。唯有如此,他们才会有独立承担工作的魄力和信心,否则便成了自吹自擂,夸夸其谈了。

曾慧燕幼年的经历十分坎坷。她生不逢时,来到人间不到两个月就成了“右派”的女儿。在澳大利亚长大的妈妈,当时无法理解转眼间变成“人民罪人”的丈夫,被迫分道扬镳,移居中国香港。失去了母爱的小慧燕只好离开广州回到老家——湛江吴川县梅佳镇,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曾慧燕小学毕业时,正值“文革”的高潮,全县城的中学都对这个“右派”的女儿关上了大门。她跑遍了县里所有有关部门,直到第二年才以社会青年的身份挤进县城中学。1975年,她读完高中,因祖父膝下无人,被留城待业。1978年恢复高考,给她带来了希望。她满怀信心参加了考试,成绩也超过了录取线,但父亲的“帽子”又使她名落孙山。移居香港的母亲一直孑然一身,盼望与女儿团聚,为女儿办理了来港探亲的手续。1979年1月,曾慧燕来到了母亲的身边。

一连串不幸的生活经历并没有让曾慧燕意志消沉,反而磨砺出她积极进取的性格。她深知,想要在社会有立足之地,就得不断地充实自己。因此,刚到香港的日子里,她白天上班,晚上自修英语,并利用工余时间写些杂感式的小文章,试着向报纸投稿。她的第一篇文章是在香港《明报》的《大家谈》专栏上刊出的,这给了她极大的鼓舞。从此,署名曾慧燕的文章便经常出现在报端。

1980年,香港《中报》刊出招聘广告,已经发表过不少文章的她不禁萌生了试一试的想法。于是,她把自己的简历寄给了《中报》,这成为她走入新闻圈的第一步。她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到《中报》上班的第一天,老板给了两份工作让我挑选:一是资料员,一是校对。我认为校对工作对我今后的事业会有好处,通过这份工作,我可以掌握在内地所不熟悉的知识。”校对是香港报馆中地位最低的工作,工资也比资料员少300元,但曾慧燕选择了校对。为了更好地发展,她选择了先打好基础再说。

在校对的同时,《中报》为她和她的另一位同事开辟了一个名为《大城小景》的专栏,让她们每天撰写一篇短文。每天50字的专栏稿,磨炼了她的笔锋,活跃了她的思维。随着自我能力的不断提高,曾慧燕也对未来的成功之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香港的报馆没有“铁饭碗”,你乐意在这家干就干,不乐意可以走;同时,你也随时都有被解雇的危险。正当曾慧燕的工作渐入佳境时,《香港日报》创刊,她决定前去一试,因为在多年的工作过程中,她已经培养出了一名优秀记者所需的种种素质与能力。面对这么优秀的新人,《中报》的老板也乐得帮她推荐,就这样,曾慧燕转入《香港日报》做了一名正式记者。她履职后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调查内地外流人才在港的情况。编辑部要求她每天采访一人,写成千字左右的文章并配上照片,在《乡情版》刊出。这对她这个初出茅庐的记者来说,无疑是一次考验,曾慧燕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她采访了100人,并将其中30人的材料编辑成《外流人才列传》(第一集)一书在港出版。这不仅在香港读者中引起了轰动,而且引起了内地有关部门的重视。曾慧燕也因此而成名。

无论是她在《中报》的第一份工作,还是后来转入《香港日报》,曾慧燕都能充满信心,牢牢地把握机会,就在于她始终在充实自己。通常来说,一个人的自信跟他的视野成反比,见得越多,越不自信,而跟他的实力成正比,但是如果你的实力足够强大,那视野的影响便会相应减弱。也就是说,如果你有实力,那么无论你到哪里,做什么工作,都可以信心满满。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呼吁树立信心,最重要的落脚点还是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实力。

做个学习型员工

如果说这个世界是个竞技场的话,那每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投入比赛了。比学习成绩,比工作成果,比事业成就,比家庭幸福……成功的人是自信的人,更是积极进取,不满足于现状的人。我们如果想在工作中保持长久的优势,就必须化信心为动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做个学习型员工。俗话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工作中,无论你一开始的能力有多强,如果你安于现状,那么你便会被身边的人赶上,然后变成一个相对比较“弱”的人。

某公司有一位员工,已经工作了10年,薪水却不见涨。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内心的不平,当面向老板诉苦。老板说:“你虽然在公司待了10年,但你的工作经验不到1年,能力也只是新手的水平。”这名可怜的员工在他最宝贵的10年青春中,除了得到10年的新员工工资外,其他一无所获。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看似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但几十年如一日,没能在能力方面得到显著的提升。这样的人迟早会落后于时代,甚至可能影响企业向前发展的速度。当危机到来之时,他们不但不能帮助企业,反而可能成为企业应该抛掉的包袱。这样的人就是再有信心,也会面临裁员的危险。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答案很简单,就是不断学习,保持进步。戴尔公司的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迈克·戴尔甚至认为学习比工作本身还要重要。他说:“首先要把学习当成一种奢侈品,要认为学习是非常必要和必需的事情。然后,才是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研究对象是谁,要找到什么样的解决方案。”一个能够不断学习的人,才能够让自己保持得更加长久。

2002年,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经济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的林晶,怀着无限的梦想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走进了青岛国运。由于林晶在校期间品学兼优,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国运决定把林晶安排在新生部门——人力资源部。

此时,正是国运集团高速发展时期,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所需大量专业人员远远超过了往常。林晶是学经济管理的,现在突然要转型做人力资源,陌生的环境、全新的工作、超负荷的用人需求,使初来乍到的林晶马上陷入了被动。

由于工作滞后,人才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心急火燎的领导对林晶提出了严肃的批评。面对压力,林晶委屈,但她并未灰心,永不退却的上进心马上占了上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工作没做好,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林晶暗暗给自己鼓劲,决定用行动证明自己。

从此,每当晨曦刚刚照进办公室的时候,林晶已经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忙碌开了;每当傍晚的路灯照亮回家的路时,林晶依然在堆积如山的文件里进行着她的工作;即使是回到家里,林晶也没有放松,在她的床头,堆满了各种专业管理类书籍,每晚睡前,她至少读一小时专业书籍,然后回顾一天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第二天的工作做出计划。

林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终于换来了成果,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蒸蒸日上,公司领导对她的工作也给予了充分的认可,任命她为人力资源部的部长。

尽管如此,林晶并没有在成绩面前骄傲自满,也没有安于现状。2004年,林晶成功考取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使自身能力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她还通过网络、报纸、招聘会等载体,通过猎头公司,以及直接与大专院校联系等渠道,广泛获取各方面人才信息,并通过面试询问内容、公司情况简介、限时回复等工作方法,使人力资源部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让人才与企业的交流更加畅通,有效地吸引了大批人才的加盟。

同时,由于国运集团的发展,公司内部员工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林晶以身作则,积极投身争做学习型员工的行列中。她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参加第二学历教育,积极参与主管部门的培训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为正确做出领导决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